-
小學奧數課第2講:等差數列及應用
許多同學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大數學家高斯在很小的時候,就利用巧妙的算法迅速計算出從1到100這100個自然數的總和。大家在佩服讚嘆之餘,有沒有仔細想一想,高斯為什麼算得快呢?當然,小高斯的聰明和善於觀察是不必說了,往深處想,最基本的原因卻是這100個數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極強的規律性——每項都比它前面的一項大1,即它們構成了差相等的數列,而這種數列有極簡便的求和方法。通過這一講的學習,我們將不僅掌握有關這種數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學會利用這種數列來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一、等差數列什麼叫等差數列呢?
-
奧數等差數列求和,為什麼大學生也不會做,記住這些公式最重要
第三講,等差數列求和#德國大數學家高斯小時候就喜歡動腦筋,上小學三年級時老師出了一道加法計算題:1+2+3+4+5+…+99+100=?聰明的小高斯看到題後並不急於直接相加求和,而是尋求這串加數的規律,他發現:1+100=2+99=3+98=……=50+51,這些兩個數的和都相等,且這100個數可以組成 100÷2=50(個)這樣的和。於是,小高斯就把這道題巧算為(1+00)×100÷2=5050.當別的學生還在埋頭苦算時,小高斯早已算出答案了。
-
小學奧數之等差數列的應用
#小學奧數#什麼是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等差數列難嗎?等差數列課程在高中二年級才開始學,從小學就進行等差數列的學習,對於大部分同學的接納還是有一定考驗的,但是在小學奧數中涉及的等差數列學習只是簡單的章節,只要能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n項求和公式即可。
-
精講一道與數學有關的Scratch四級編程題——數列求和
我精選了一道與數學有關的四級編程題,在這篇文章中進行講解,我假設同學們有一定的Scratch編程基礎,如果看不懂也沒關係,歡迎大家報名編程體驗課,從0開始學編程。計算1,-2,3,-4,5,...,-100的和。大家想一想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
寒假期間,小學奧數培訓專題訓練――數列求和,你知道了多少
編首語:利用求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主要的幾個公式是:等差數列總和=(首項+末項)×項數÷2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名師點撥:可將堆積的鋼管看成一個等差數列,求一共有多少根也就是求等差數列的總和。例2.有20個朋友聚會,見面時如果每人都和其餘的每個人握手一次,那麼共握手幾次?
-
小升初必考奧數題之等差數列求和,通過這3步,學習效果肯定好
等差數列求和是小學奧數的一個重要專題,也是重慶小升初數學考試必考內容之一。在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奧數裡邊,都有這個內容。不過,我覺得,設計好課程讓孩子自己來探索可能更有意思。小升初數學必考題之等差數列求和第一步:讓孩子找規律【題】:
-
小學奧數-等差數列
精講1:計算(1+3+5+7+······+1997+1999)-(2+4+6+······+1996+1998)分析: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前後兩個括號裡的數都是等差數列求和,因此可以先分別求出兩個等差數列的和,再把兩個和相減,
-
小升初輕鬆學奧數——高斯求和
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幼年時代聰明過人。上學時有一天老師出了一道題讓同學們計算。1﹢2﹢3﹢4﹢5﹢……﹢99﹢100=?全班同學都在埋頭計算。小高斯卻很快給出了答案5050。高斯為什麼算得又快又準?原來他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於是把這道題巧算下來:(1﹢100)×100÷2=5050這就是「等差數列」的求和問題。【基本概念】若干個數排成一列稱為數列。數列中的每個數稱之為一項,其中第一項稱為首項。
-
奧數四年級就學等差數列,課內高一才學,真的有必要麼?
也有的家長認為奧數的部分內容其實就是初高中的課程,比如排列組合問題是高二的內容,小學四年級奧數就要學。再比如,等差數列是高一的內容,同樣也出現在小學四年級奧數中。提前這麼長時間接觸這類知識,是不是有一點拔苗助長?孩子吃不消,反而會滋生負面情緒。
-
等差數列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數列,沒有之一
像這樣的題目,其實就是數列,只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沒有把這個概念提出來。每個數列的數可多可少,最短的可以由幾個數,長的幾十甚至更多的數組成。數列中的每一個數稱為這個數列的項。數列的第一個數有一個特定名稱,叫首項。數列的最後一個數也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末項。數列中所有數的總個數稱這個數列項數。在小學最重要的數列是什麼數列呢?等差數列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那什麼叫等差數列呢?
-
四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學案:數列求和 通用版(含答案)
四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數列求和學習目標1.學會湊整配對3.會觀察數列規律,能快速巧算數列之和,能記住數列求和公式,獲得熟練運用化繁為簡規律的成就感.重點:會觀察數列規律,能快速巧算數列之和,能記住數列求和公式。
-
等差數列求和-數學王子高斯的巧算法
什麼叫等差數列呢?顧名思義,就是差相等的數列。等差是指數列中從第二項開始,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這個差是等於同一個常數的,所以,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就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高斯一個數列可以有很多項,比如1到100的自然數就可以構成一個等差數列,而求這個數列中所有項的和,也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工程。
-
微積分之前奏1: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
我們以下將要介紹的,是一種更為初等的方法,它是中國古代數學的一項傑出成就——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的一個直接應用。5. 什麼是高階等差數列?現在我們來考慮一個更具一般性的問題: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它將前面幾節考慮的問題作為特例包含進來。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是高階(例如,p階)等差數列?
-
小學生做高斯求和的小技巧
他在童年時期就顯得非常聰明,在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後,出了一道題要難為難為學生,就出了一道經典的數學計算:1+2+3+……+97+98+99+100=高斯的老師很開心,這道題肯定要讓他的學生算到下課也算不出來,由於老師很自信,所以就出去休息了。可老師剛走到門口,高斯就叫住老師:「我算出來了,答案是5050。」
-
高斯求和中的「逆向思維」
高斯求和中的「逆向思維」大家都知道在高斯求和的過程中,一定要牢記求和的幾個公式:和=(首項+末項)×項數÷2項數=(末項-所以,要充分利用題中的已知條件,並能做到逆向思維。我們看昨天的練習題:這個高斯求和的問題從第一個數值看看不出什麼頭緒,但從第二個數值開始,各個數都十分有規律了,所以我們要先把有規律的數攏在一起。
-
小學奧數知識點:等差數列求和
例1 求首項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數列的前40項的和。
-
「No.121」求等差數列的和。(適用四、五年級)
題目:一個等差數列1,2,3,…99,100,這個數列的和是多少?這是「高斯求和」的經典題,傳說,高斯在上小學的時候,他的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道題目,全班就高斯能做出來。後來高斯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在做這樣的題目時,我們不建議讓孩子直接套用求和公式去做。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方法一:轉化為梯形。
-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錯位相減法在小學奧數裡的應用
點擊上方藍字(瀋陽奧數)可以關注我們。今天說一下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錯位相減法,然後用一道育才少兒班的真題介紹一下它的應用。
-
求等差數列3,8,13,18,…的第38項和第69項 小學奧數題
題目求等差數列3,8,13,18(小學奧數題)普通學生思路:等差數列介紹:像10,20,30,40,50,…這種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比如例子的常數是10)的數列,叫作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作等差數列的公差(比如例子的公差是10),通常用字母d表示。
-
2020軍隊文職崗位能力:等差數列之中項求和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軍隊文職人員考試備考資料,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2020軍隊文職崗位能力:等差數列之中項求和,希望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各位考生,等差數列在考試中是一類比較基礎的計算問題,而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在解決計算問題中會經常使用到,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利用求和公式時往往還需要結合通項公式,這樣複雜的計算過程會使我們的做題速度下降不少。那麼如何用中項求和公式快速解題呢,接下來就跟著中公教育跟大家一起在做題中來深刻體會一下。我們先來看一道簡單題目,看看這個知識點是如何考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