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四年級就學等差數列,課內高一才學,真的有必要麼?

2020-12-09 墨語飛白

近幾年來隨著各地區連年治理「擇校熱」,小學生學習奧數的熱度也略有減弱。因為不少家長認為,反正這幾年小升初,重點中學也不許通過考試進行招生,那麼就沒有必要送孩子去學難度太大的知識。

也有的家長認為奧數的部分內容其實就是初高中的課程,比如排列組合問題是高二的內容,小學四年級奧數就要學。再比如,等差數列是高一的內容,同樣也出現在小學四年級奧數中。

提前這麼長時間接觸這類知識,是不是有一點拔苗助長?孩子吃不消,反而會滋生負面情緒。

關於要不要學奧數這個問題一直爭論已久,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家長們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比如孩子成績好,那就可以積極向課外進行拓展。因為從這次疫情大家可以看出,許多孩子居家學習半年,在學校仍然可以考得不錯的成績,這是因為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態更好嗎?其實是因為學校的課程有些偏簡單,那麼平時成績不錯的同學就可以適當的加深難度,為初中做好準備。

其次,我們單說等差數列這一問題。前幾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有一位老師說等差數列是小學最重要的奧數知識,沒有之一。這句話雖然有一些偏激,但確實闡述了等差數列對小學以及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在進入初中之後,很多孩子會不太適應學習節奏的變化,以及考試節奏的變化。知識點掌握不牢,考試答不完題。那麼在小學階段雖然不用再參加一些重點中學的考試,但是學好奧數確實將會為初中打一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初一的時候,考試經常會遇到一些找規律的問題,初中老師會用教學大綱要求的方法為大家講解這類題目。但其實很多這類的題就是等差數列的題,如果用等差數列的方法來解,將會又快又準。而這類題多數都是一些選擇和填空,所以孩子們只需快速地完成得分即可。掌握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和公式,就可以讓孩子們快速地完成這類題目。為考試贏得更多的時間。

比如下面這道題:

如圖17-6,把從1開始的自然數排成數陣.試問:能否在數陣中放人一個3×3的方框,使得它圍住的九個數之和等於:

(1)1997;(2)2016;(3)2349.

如果可以,請寫出方框中最大的數.

如果我們知道等差數列的中項求和公式,那麼很快我們可以推出,在這樣的數表當中,九個數的和等於中心數×個數。那麼我們就能很快地根據題目要求,找到符合題目的中心數,再根據周期問題的相關知識,確定中心數字的位置,從而判斷出能否有這樣的九個數滿足題意。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等差數列中項求和公式,那麼就需要我們去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再繼續答題。這樣在考試當中我們很多寶貴的時間,而且極有可能做錯。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技巧,能夠讓孩子在做題和學習當中更加高效。

其實這幾年各大培訓機構策略也在進行調整,對於奧數的教學也逐漸取消了一些過於難的題目和知識,逐漸向「培養孩子初中數學解題思維為主」轉變。所以對於一些雖然是高年級才會學,但比較簡單、易於掌握,並且十分有用的公式和技巧,家長們還是儘量讓孩子多去接觸一下。

相關焦點

  • 小學奧數之等差數列的應用
    #什麼是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等差數列難嗎?等差數列課程在高中二年級才開始學,從小學就進行等差數列的學習,對於大部分同學的接納還是有一定考驗的,但是在小學奧數中涉及的等差數列學習只是簡單的章節,只要能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n項求和公式即可。
  • 小學奧數課第2講:等差數列及應用
    大家在佩服讚嘆之餘,有沒有仔細想一想,高斯為什麼算得快呢?當然,小高斯的聰明和善於觀察是不必說了,往深處想,最基本的原因卻是這100個數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極強的規律性——每項都比它前面的一項大1,即它們構成了差相等的數列,而這種數列有極簡便的求和方法。通過這一講的學習,我們將不僅掌握有關這種數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學會利用這種數列來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
  • 寧波小學奧數訓練題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掌握奧數,寧波奧數網小編把奧數一些專項訓練的題目整理出來,給大家練練手。下面是小學奧數訓練題之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請下載附件:     寧波小學奧數訓練題之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 【四年級】等差數列通項與求和公式
    一組數列,如果任意相鄰的2個數字之差為一個固定值,我們就把這個數列叫做等差數列,前項減去前項的這個固定值就叫做「公差」,公差一般用字母d
  • 小學五年級奧數題——等差數列
    (1)1,2,3,4,5,6,7,8,…   (2)2,4,6,8,10,12,14,16,…   (3)1,4,9,16,25,36,49,…   上面三組數都是數列。
  • 小學奧數-等差數列
    3.等差數列的基本公式:等差數列的和=(首項+末項)×項數÷2;公差=第二項-首項;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等差數列的第n項=首項+(n-1)×公差;,首項是3,末項是99,要求這個等差數列的和還必須知道項數: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求出了項數,我們就可以根據求和公式求出和。
  • 小升初必考奧數題之等差數列求和,通過這3步,學習效果肯定好
    等差數列求和是小學奧數的一個重要專題,也是重慶小升初數學考試必考內容之一。在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奧數裡邊,都有這個內容。不過,我覺得,設計好課程讓孩子自己來探索可能更有意思。小升初數學必考題之等差數列求和第一步:讓孩子找規律【題】:(1)3,8,13,18,( )
  • 五年級孩子必須掌握的知識:等差數列問題
    前面在數列這節課我們已經接觸到了像2,5,8,11,14……這樣的數列。相鄰兩數的差都一樣,我們把這樣的數列叫做等差數列。等差數列在小學階段是常用的一個知識點,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們重點探討等差數列的構成即學習掌握兩個關於數列的推導公式。
  • 等差數列的性質你真的了解嗎
    一、性質1.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性質就是通項公式推廣,它的通項公式不再是之前的表達方式,給的不再是首項與公差,而是任意一項,你思考過怎麼表達嗎?如果有,請看看是不是下列的結果:2.等差數列最重要的一個性質就是等差數列的序號和性質。
  • 五年級數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實例
    五年級數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實例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數列,叫做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每一項都等於第一項加上公差的若干倍,這個倍數等於這項的項數減1的差,我們要記住它的通用公式,An=A1+(n-1)d,利用它可以求出等差數列中的任何一項。例題1:求等差數列1,4,7,10,13…的第20項和80項。根據題目意思,我們知道:a1=1,d=3.
  • 教學研討|2.2 等差數列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5》(人教A版)第二章數列第二節等差數列第一課時。藉助生活中豐富的典型實例,讓學生通過分析、推理、歸納等活動過程,從中了解和體驗等差數列的定義和通項公式及其產生過程。
  • 長沙小升初1—6年級奧數天天練——6月15日
    長沙小升初1—6年級奧數天天練——6月15日   長沙小升初奧數天天練每日1-6年級各精選一道題,每天堅持做天天練,輕鬆應對長沙小升初。   每周試題都由長沙奧數網名師徐麗老師親自出題、解析,以保證試題質量。   每周早上10點前出題,次日下午2點公布試題答案。
  • 行測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在行測數量關係考察中,等差數列是一個常見的考點,因其涉及的公式較多,很多考生在遇到此類題目時常常不能選擇出最優公式因此走了很多彎路,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給各位考生分享如何用巧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一、 基本定義四、技巧總結:在題目表述中發現等差數列的描述,並且已知信息中涉及等差數列幾項之和時,可以優先考慮用中項求和公式求解。當項數為奇數項時,這幾項的平均數即中間項的值;對於每項均為整數的等差數列,無論項數的奇、偶,前n項和均可以考慮為兩個整數相乘的形式。
  • 求等差數列3,8,13,18,…的第38項和第69項 小學奧數題
    題目求等差數列3,8,13,18,…的第38項和第69項。(小學奧數題)普通學生思路:等差數列介紹:像10,20,30,40,50,…這種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比如例子的常數是10)的數列,叫作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作等差數列的公差(比如例子的公差是10),通常用字母d表示。
  • 四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學案:數列求和 通用版(含答案)
    四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數列求和學習目標1.學會湊整配對3.會觀察數列規律,能快速巧算數列之和,能記住數列求和公式,獲得熟練運用化繁為簡規律的成就感.重點:會觀察數列規律,能快速巧算數列之和,能記住數列求和公式。
  • 三年級等差數列,四年級枚舉,五年級流水行船,六年級時間問題
    【三年級數學天天練】計算:37+34+31+ ……+7+4+1 = 【分析】由等差數列項數公式可得:這個算式有(37-1)÷3+1=13項,由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和為(1+37) x 13÷2= 247.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知識匯總與典例解析
    另外凡是一個數列的通項可以寫成類似一次函數 「an=kn+b」的形式,那麼這個數列一定是等差數列。數列總共有2n(偶數)項,奇數項有n個,偶數項有n個,那麼,其中an跟an+1是這個數列(總共有2n項)
  • 等差數列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數列,沒有之一
    像這樣的題目,其實就是數列,只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沒有把這個概念提出來。數列中的每一個數稱為這個數列的項。數列的第一個數有一個特定名稱,叫首項。數列的最後一個數也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末項。數列中所有數的總個數稱這個數列項數。在小學最重要的數列是什麼數列呢?等差數列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那什麼叫等差數列呢?
  • 「No.121」求等差數列的和。(適用四、五年級)
    題目:一個等差數列1,2,3,…99,100,這個數列的和是多少?我們可以把這個等差數列想像成一個等腰梯形,這個等腰梯形的上底為1,下底為100,從1到100有100個數,那麼它的高就是100,求這100個數的和就相當於求這個梯形的面積。根據梯形公式,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這100個數的和就是:(1+100)×100÷2=5050。
  • 等差數列|小學數學五年級拓展專題(11)
    公眾號一直專注小學數學以及語文、英語等課內輔導以及課外拓展知識輔導、小升初信息共享。團隊成員之前的工作都是跟教育相關的各類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