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等差數列通項與求和公式

2021-02-21 黑馬育兒

    一組數列,如果任意相鄰的2個數字之差為一個固定值,我們就把這個數列叫做等差數列,前項減去前項的這個固定值就叫做「公差」,公差一般用字母d表示。

    如果數字越來越大,則公差為正數;如果數字越來越小,則公差為負數。

    比如:

    1、3、5、7、9、11  這個就是等差數列,公差d=2;

    1、4、7、10、13、16 這個等差數列的公差d=3;

    50、43、36、29、22、15的公差d=-7

    在二年級裡寫過《【二年級】等差連續數求和的簡單規律》,其實就已經揭示了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這裡就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來:

    

通項公式:

求和公式: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比較簡單,運用這個公式,可以解決等差數列的相關問題。而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的運用就更廣了。

    一個有趣的問題:

    3、3、3、3、3、3 是等差數列嗎?

   

    當然算!這個是公差d=0的等差數列,也叫做常數列。

    再來一個問題:

    公差可以是小數或者分數嗎?

    

    當然可以!比如:

    4、4.2、4.4、4.6、4.8 就是一個公差d=0.2的等差數列。

    1/12、1/4、5/12、7/12、3/4 就是一個公差d=1/6的等差數列。

相關焦點

  • 等差數列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及其運用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等差數列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及其運用的專題。
  • 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解析:題目中告訴我們25排的座位,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個,說明每排的座位數為差值2的等差數列,此時我們發現,對於25排而言,第13排剛好是最中間的一排,前面每排比56個座椅依次少2、4、6……的公差,後面每排比56個座椅分別多2、4、6……的公差,說明在求總數時,剛好都可以看做是25個56座椅相加,此時等於25*56=1400個座位,選擇B選項。
  • 行測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在行測數量關係考察中,等差數列是一個常見的考點,因其涉及的公式較多,很多考生在遇到此類題目時常常不能選擇出最優公式因此走了很多彎路,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給各位考生分享如何用巧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一、 基本定義四、技巧總結:在題目表述中發現等差數列的描述,並且已知信息中涉及等差數列幾項之和時,可以優先考慮用中項求和公式求解。當項數為奇數項時,這幾項的平均數即中間項的值;對於每項均為整數的等差數列,無論項數的奇、偶,前n項和均可以考慮為兩個整數相乘的形式。
  • 數列的通項公式求法總結
    方法一:歸納,猜想數列的通項公式這種方法適用於數列規律性比較強,能明顯看出一般性規律的數列,並不常用。方法二:公式法利用等差或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這種適用於已知是等差或等比數列,或能證出是等差或等比數列,直接用公式法求數列。
  • 高考熱點數列的通項與求和問題方法大總結
    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直接由等差、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求和,注意對公比的討論. 2、錯位相減法:主要用於一個等差數列與一個等比數列對應項相乘所得的數列的求和,即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過程的推廣.3、分組轉化法:把數列的每一項分成兩項,使其轉化為幾個等差、等比數列,再求解. 4、裂項相消法:主要用於通項為分式的形式,通項拆成兩項之差求和,正負項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項,注意一般情況下剩下正負項個數相同.
  • 高考數學:數列的通項公式和求和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數列的通項與求和是歷年高考命題的重點與熱點,試題較為綜合,主要有以下命題角度:(1)數列的前n項和Sn與項an之間的關係的應用;(2)簡單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問題;(3)綜合性的數列求和,主要涉及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分組求和法的應用;(
  • 2020軍隊文職崗位能力:等差數列之中項求和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軍隊文職人員考試備考資料,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2020軍隊文職崗位能力:等差數列之中項求和,希望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各位考生,等差數列在考試中是一類比較基礎的計算問題,而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在解決計算問題中會經常使用到,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利用求和公式時往往還需要結合通項公式,這樣複雜的計算過程會使我們的做題速度下降不少。那麼如何用中項求和公式快速解題呢,接下來就跟著中公教育跟大家一起在做題中來深刻體會一下。我們先來看一道簡單題目,看看這個知識點是如何考察的。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你真的了解過嗎?
    二、等差數列前n和如果說等差數列的給了首項與末項,通過這兩項就可以得到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如下:2.如果此時知道數列是等差數列,但是知道的不再是是首項與末項,那怎麼辦?也沒關係,如果題目給的首項與公差,仍然可以寫出對應的求和公式,公式如下:當你記住這兩個公式後,還是完全不夠的,因為你只是記憶住了公式的形式,對於裡面的所需要的元素你了解嗎?第一個求和公式,裡面需要的元素,是項數,首項,末項你知道嗎?
  • 12分鐘搞定一個題型丨如何求數列通項公式&數列求和問題(分組+錯位相減法)(第32期)
    在聽課之前,我們還是先溫習一下數列求和的幾種方法:1.用倒序相加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如果一個數列{an},與首末項等距的兩項之和等於首末兩項之和,可採用把正著寫與倒著寫的兩個和式相加,就得到一個常數列的和,這一求和方法稱為倒序相加法。例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 小學升學數學公式大全:數列求和
    小學升學數學公式大全: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   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   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 2020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等差數列之中項求和
    各位考生,等差數列在行測中是一類比較基礎的計算問題,而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在解決計算問題中會經常使用到,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利用求和公式時往往還需要結合通項公式,這樣複雜的計算過程會使我們的做題速度下降不少。那麼如何用中項求和公式快速解題呢,接下來就跟著公考資訊網跟大家一起在做題中來深刻體會一下。   我們先來看一道簡單題目,看看這個知識點是如何考察的。
  •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甘肅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
  • 累加法,求解數列通項公式的基本方法
    累加法是遞推法求解數列通項公式的兩大基本方法之一(另一個基本方法是累乘法,將在後面的文章中進行專題講解),前面學習過的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便是用累加法推導得出的。本文對累加法求解數列通項公式進行專題講解,以供大家參考!
  • 【數量】用好這個公式,等差數列求和不再難!
    數量關係,如果要考等差數列,往往會出等差數列求和相關的題目。對於等差數列,最常用的求和公式是:,例如:1+2+3+……+100=(1+100)×100÷2=5050。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好用,但是不少考生不太熟悉的公式:
  •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2020-07-02 14:55:49| 來源:中公教育高帥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
  • 選調生行測技巧: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解析:題目中告訴我們25排的座位,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個,說明每排的座位數為差值2的等差數列,此時我們發現,對於25排而言,第13排剛好是最中間的一排,前面每排比56個座椅依次少2、4、6……的公差,後面每排比56個座椅分別多2、4、6……的公差,說明在求總數時,剛好都可以看做是25個56座椅相加,此時等於25*56=1400個座位,選擇B選項。
  • 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 小學奧數之等差數列的應用
    等差數列課程在高中二年級才開始學,從小學就進行等差數列的學習,對於大部分同學的接納還是有一定考驗的,但是在小學奧數中涉及的等差數列學習只是簡單的章節,只要能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n項求和公式即可。等差數列公式通項公式:an=a1+(n-1)×d等差數列例子例1:1、5、9、14……求第10項的數
  • 競賽(或高考):用待定係數法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
    ,初中時一些找規律的問題中,經常用相鄰兩項做減法,有時還要在所得數列的基礎上進一步做減法,只是我們不知道這種操作的術語這樣我們了解了階差數列的定義,用此定義再引申出一個新的概念n階等差數列顯然我們學習過的等差數列也就是就是一階等差數列,有關性質我們已經很屬性了,但不妨再回顧一下,以便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今天要介紹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