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之等差數列的應用

2020-12-09 數學愛好者V1

#小學奧數#

什麼是等差數列?

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

等差數列難嗎?

等差數列課程在高中二年級才開始學,從小學就進行等差數列的學習,對於大部分同學的接納還是有一定考驗的,但是在小學奧數中涉及的等差數列學習只是簡單的章節,只要能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n項求和公式即可。

等差數列公式

通項公式:an=a1+(n-1)×d

等差數列例子

例1:1、5、9、14……求第10項的數

分析:該數列首項a1=1,公差d=4,通項公式為an=1+(n-1)×4,所以第10項為:a10=1+(10-1)×4=37

例2:等差數列3、6、9、12……求39在等差數列第幾項

分析:該數列首項a1=3,公差為3,通項公式為an=3+(n-1)×3,所以39=3+(n-1)×3,計算n為13,所以39在該等差數列第14項

例3:等差數列第5項為13,第7項為19,求第9項的數

分析:可以將5、7、9項看成一個新的數列,首項為13,公差為19-13=6,通項公式為an=13+(n-1)×6,求第9項的數就是求新數列的第三項,所以a3=13+(3-1)×6=25

總結

本章等差數列主要講述了通項公式的運用:an=a1+(n-1)×d

擴展:

前n項求和公式:Sn=[n*(a1+an)]/2

相關焦點

  • 寧波小學奧數訓練題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掌握奧數,寧波奧數網小編把奧數一些專項訓練的題目整理出來,給大家練練手。下面是小學奧數訓練題之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請下載附件:     寧波小學奧數訓練題之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 小學奧數課第2講:等差數列及應用
    大家在佩服讚嘆之餘,有沒有仔細想一想,高斯為什麼算得快呢?當然,小高斯的聰明和善於觀察是不必說了,往深處想,最基本的原因卻是這100個數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極強的規律性——每項都比它前面的一項大1,即它們構成了差相等的數列,而這種數列有極簡便的求和方法。通過這一講的學習,我們將不僅掌握有關這種數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學會利用這種數列來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
  • 小學奧數-等差數列
    3.等差數列的基本公式:等差數列的和=(首項+末項)×項數÷2;公差=第二項-首項;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等差數列的第n項=首項+(n-1)×公差;,首項是3,末項是99,要求這個等差數列的和還必須知道項數: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求出了項數,我們就可以根據求和公式求出和。
  • 奧數四年級就學等差數列,課內高一才學,真的有必要麼?
    也有的家長認為奧數的部分內容其實就是初高中的課程,比如排列組合問題是高二的內容,小學四年級奧數就要學。再比如,等差數列是高一的內容,同樣也出現在小學四年級奧數中。提前這麼長時間接觸這類知識,是不是有一點拔苗助長?孩子吃不消,反而會滋生負面情緒。
  • 求等差數列3,8,13,18,…的第38項和第69項 小學奧數題
    題目求等差數列3,8,13,18(小學奧數題)普通學生思路:等差數列介紹:像10,20,30,40,50,…這種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比如例子的常數是10)的數列,叫作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作等差數列的公差(比如例子的公差是10),通常用字母d表示。
  • 小升初必考奧數題之等差數列求和,通過這3步,學習效果肯定好
    等差數列求和是小學奧數的一個重要專題,也是重慶小升初數學考試必考內容之一。在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奧數裡邊,都有這個內容。不過,我覺得,設計好課程讓孩子自己來探索可能更有意思。小升初數學必考題之等差數列求和第一步:讓孩子找規律【題】:
  • 小學五年級奧數題——等差數列
    (1)1,2,3,4,5,6,7,8,…   (2)2,4,6,8,10,12,14,16,…   (3)1,4,9,16,25,36,49,…   上面三組數都是數列。
  • 等差數列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數列,沒有之一
    像這樣的題目,其實就是數列,只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沒有把這個概念提出來。每個數列的數可多可少,最短的可以由幾個數,長的幾十甚至更多的數組成。數列中的每一個數稱為這個數列的項。數列的第一個數有一個特定名稱,叫首項。數列的最後一個數也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末項。數列中所有數的總個數稱這個數列項數。在小學最重要的數列是什麼數列呢?等差數列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那什麼叫等差數列呢?
  • 小學奧數知識大串連之計算(二)
    小學奧數知識大串連:從今天起谷老師為同學們梳理一下小學奧數所以知識和方法,通過系統的梳理讓同學看到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幫助同學查漏補缺,取得進步!   計算與邏輯是構成數學能力的兩大基石,計算直接決定小學其它專題的學習效果,也是小升初考察的重點。在整個小初高的學習、乃至高等教育學習中一脈貫穿。
  • 小學數學植樹問題與等差數列的邏輯關係
    總長=株距×(棵數-1)……兩端都栽總長=株距×棵數……一端栽樹總長=株距×(棵數+1)……兩端都不栽等差數列是小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後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例如「1,3,5,7,9……」;「2,4,6,8,10……」。等差數列中相鄰兩個數的差叫做公差,每個數叫做項,第一個數叫做首數或首項,最後一個數叫做尾數或尾項,共有數的個數叫做項數。
  • 小學數學解題技巧:巧算等差數列
    像這樣的算式,我們稱之為「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和。;同樣,在算3+7+11+……+39中,從第二個加數起,每一個加數減去它前一個加數所得的差都是4,所以這些數也組成一個等差數列。從而,我們可以靈活地應用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進行巧算:例2:1÷50+2÷50+3÷50+……+98÷50+99÷50=( )。
  •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錯位相減法在小學奧數裡的應用
    點擊上方藍字(瀋陽奧數)可以關注我們。今天說一下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錯位相減法,然後用一道育才少兒班的真題介紹一下它的應用。
  • 小學奧數:特殊相遇問題
    38課時奧數趣味
  • 寒假期間,小學奧數培訓專題訓練――數列求和,你知道了多少
    編首語:利用求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主要的幾個公式是:等差數列總和=(首項+末項)×項數÷2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名師點撥:可將堆積的鋼管看成一個等差數列,求一共有多少根也就是求等差數列的總和。例2.有20個朋友聚會,見面時如果每人都和其餘的每個人握手一次,那麼共握手幾次?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性質的靈活運用
    高考要求  等差、等比數列的性質是等差、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的引申  應用等差
  • 五年級數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實例
    五年級數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實例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數列,叫做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每一項都等於第一項加上公差的若干倍,這個倍數等於這項的項數減1的差,我們要記住它的通用公式,An=A1+(n-1)d,利用它可以求出等差數列中的任何一項。例題1:求等差數列1,4,7,10,13…的第20項和80項。根據題目意思,我們知道:a1=1,d=3.
  •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講義1
    1、等差數列的概念、公差 2、等差中項的概念及補充 3、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補充公式、例題分析 4、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5、等差數列的性質及系列補充公式。如:公差大於0,數列是遞增數列;公差小於0, 數列是遞減數列;公差等於0,數列是常數列。
  • 行測數字推理之等差數列
    秒殺行測數字推理之等差數列等差數列在公考的數字推理題中是一個重要的考點,也是一個常用工具,只要掌握了方法,總體來說難度不大。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公考中等差數列型數字推理題的解題技巧,以供參考。雖然題目中給出的數字不是等差數列,但是相鄰兩項的差值1、2、3、4構成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我們將原數列叫做二級等差數列。解二級等差數列時,關鍵是對相鄰兩項做差,再找差值的規律並求出結果。故選A。
  • 等差數列及其應用
    1+2+3+4+5……+98+99+100           =(1+100)+(2+99)+……+(50+51)           =101×50           =5050即:(100+1)×(100÷2)=5050等差數列的相關公式:總和=(首項+末項)×項數÷2項數=(末項
  • 等差數列知識點總結
    ,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那麼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等差中項等差中項即等差數列頭尾兩項的和的一半,但求等差中項不一定要知道頭尾兩項. 在等差數列中,等差中項一般設為Ar.當Am,Ar,An成等差數列時,Am+An=2Ar,所以Ar為Am,An的等差中項,且為數列的平均數,並且可以推知n+m=2r,且任意兩項am,an的關係為:an=am+(n-m)d,類似地pn=pm+(n-m)d,相當容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