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數列|小學數學五年級拓展專題(11)

2021-02-19 小學數學知識園地

公眾號一直專注小學數學以及語文、英語等課內輔導以及課外拓展知識輔導、小升初信息共享。團隊成員之前的工作都是跟教育相關的各類職業。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打造小學教育資源交流平臺,為大家解決小學教育困惑,同時把這些東西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我們力求做到有料、有趣又接地氣

用接地氣的話題打動最寬泛的受眾

各位看官如果覺得公眾號有意思的話,不妨點關注。

每天推送小學各年級課內學習重點、課外拓展專題,

分享小升初、教育行業新聞資訊,

全都是小學數學知識園地公眾號團隊的精選內容喲。


一、數列的相關定義

    1、若干個數排成一列稱為數列。

    2、數列的第一項稱為首項,最後一項稱為末項,數列中項的個數稱為項數。

    3、從第二項開始,後一項與其相鄰的前一項之差都相等的數列稱為等差數列,後一項與前一項的差稱為公差。

二、等差數列的相關公式:

    1、末項公式:第n項=首項+(n-1)×公差。

    2、項數公式: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3、求和公式:總和=(首項+末項)×項數÷ 2。

三、例題

1、小明寒假裡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10頁,以後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頁,最後一天看了30頁.問:小明看了幾天的書? 

2、觀察以下各數的排列:10,13,16,19,…從左向右數,187是第幾個數?第187個數是多少?

3、用相同的小立方體擺成如圖所示的形狀,如果要擺成20層,最下面一層需要多少個小立方體? 

相關焦點

  • 五年級數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實例
    五年級數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實例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數列,叫做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每一項都等於第一項加上公差的若干倍,這個倍數等於這項的項數減1的差,我們要記住它的通用公式,An=A1+(n-1)d,利用它可以求出等差數列中的任何一項。例題1:求等差數列1,4,7,10,13…的第20項和80項。根據題目意思,我們知道:a1=1,d=3.
  • 小學數學植樹問題與等差數列的邏輯關係
    植樹問題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的一個知識點,也是一個難點。植樹問題主要是關於總長,株距以及棵數這幾個量的關係。轉化成圖形概念就是一條封閉或開放的線段,並在線段上等距離畫一些點來代表樹。植樹問題這三個變量只要知道其中兩個,第三個就很容易求出來。
  • 等差數列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數列,沒有之一
    像這樣的題目,其實就是數列,只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沒有把這個概念提出來。數列中的每一個數稱為這個數列的項。數列的第一個數有一個特定名稱,叫首項。數列的最後一個數也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末項。數列中所有數的總個數稱這個數列項數。在小學最重要的數列是什麼數列呢?等差數列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那什麼叫等差數列呢?
  • 三年級等差數列,四年級枚舉,五年級流水行船,六年級時間問題
    每天一題數學,數學在不知不覺就變得容易可愛!【三年級數學天天練】計算:37+34+31+ ……+7+4+1 = 【分析】由等差數列項數公式可得:這個算式有(37-1)÷3+1=13項,由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和為(1+37) x 13÷2= 247.
  • 小學五年級奧數題——等差數列
    (1)1,2,3,4,5,6,7,8,…   (2)2,4,6,8,10,12,14,16,…   (3)1,4,9,16,25,36,49,…   上面三組數都是數列。
  • 三年級必須了解的數學知識:認識等差數列(遇到果斷收藏)
    我們在學習數學當中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數列:1、3、5、7、9……。這樣的數列的特點是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樣的。今天我們來初步探討這樣的數列有什麼樣的規律呢?例1、先來考慮數列當中的公差。11、13、15項數指的是在這數列當中第幾個數。我們把數列當中第一個數稱作首項,最末尾的一個數稱為末項。2.請同學們找出這列數當中的首項和末項。並說一說第3項和第7項分別是誰?
  • 小學數學解題技巧:巧算等差數列
    像這樣的算式,我們稱之為「等差數列」。如果我們把「等差數列」中第一個加數稱作「首項」,最後一個加數稱作「尾項」,加數的個數稱作「項數」,那麼它的和與首項、尾項、項數之間會存在下面的關係:和=(首項+尾項)×項數÷2我們一般把這種有趣的關係叫做「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利用這一公式能夠快速地求出「
  • 高中數學:數列專題訓練,非等差等比數列的題型及解題方法
    數列作為高中數學的重點考察知識點之一,他通常是以大題的形式出現,很多同學對這部分的知識點總是老師一講就懂,自己一做就發蒙。其實,高考無非就是那幾個知識點,公式,他不像函數那麼靈活多變,有著固定的套路和打法。
  • 小學奧數之等差數列的應用
    #什麼是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等差數列難嗎?等差數列課程在高中二年級才開始學,從小學就進行等差數列的學習,對於大部分同學的接納還是有一定考驗的,但是在小學奧數中涉及的等差數列學習只是簡單的章節,只要能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n項求和公式即可。
  • 小學二年級數學找規律填數,數列怎麼找規律
    我們數學中運用的很多公式,經過嚴謹證明的規律。這些公式節省了大家做題過程中的大量時間。前面我們說了關於圖形找規律。比如說看圖形的數量、顏色、大小、形狀以及方向位置的變化規律。今天我們說說小學數學中數列如何找規律?
  • 奧數四年級就學等差數列,課內高一才學,真的有必要麼?
    也有的家長認為奧數的部分內容其實就是初高中的課程,比如排列組合問題是高二的內容,小學四年級奧數就要學。再比如,等差數列是高一的內容,同樣也出現在小學四年級奧數中。提前這麼長時間接觸這類知識,是不是有一點拔苗助長?孩子吃不消,反而會滋生負面情緒。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知識匯總與典例解析
    ,整理後為類似一次函數「an=kn+b」形式,其中等差數列的公差d為k。另外凡是一個數列的通項可以寫成類似一次函數 「an=kn+b」的形式,那麼這個數列一定是等差數列。例如:n=11 ,S11=11a6,a6是S11的中間項。
  • 五年級孩子必須掌握的知識:等差數列問題
    前面在數列這節課我們已經接觸到了像2,5,8,11,14……這樣的數列。相鄰兩數的差都一樣,我們把這樣的數列叫做等差數列。等差數列在小學階段是常用的一個知識點,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們重點探討等差數列的構成即學習掌握兩個關於數列的推導公式。
  • 小升初必考奧數題之等差數列求和,通過這3步,學習效果肯定好
    等差數列求和是小學奧數的一個重要專題,也是重慶小升初數學考試必考內容之一。在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奧數裡邊,都有這個內容。不過,我覺得,設計好課程讓孩子自己來探索可能更有意思。小升初數學必考題之等差數列求和第一步:讓孩子找規律【題】:(1)3,8,13,18,( )
  • 六年級數學思維題目:等差數列
    概念   數列:項首項末項項數   第n項連續n項的和   等差數列: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   差數列,這個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
  • 【四年級】等差數列通項與求和公式
    一組數列,如果任意相鄰的2個數字之差為一個固定值,我們就把這個數列叫做等差數列,前項減去前項的這個固定值就叫做「公差」,公差一般用字母d
  • 小學奧數課第2講:等差數列及應用
    說明:本系列只為對數學有興趣的孩子提供自學教程和自測用。內容充滿趣味,自測題目由淺入深,同學們可以一起思考、討論,重在培養解題思路和過程。希望同學們可以從中找到數學的樂趣!當然,小高斯的聰明和善於觀察是不必說了,往深處想,最基本的原因卻是這100個數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極強的規律性——每項都比它前面的一項大1,即它們構成了差相等的數列,而這種數列有極簡便的求和方法。通過這一講的學習,我們將不僅掌握有關這種數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學會利用這種數列來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一、等差數列什麼叫等差數列呢?
  • 出卷老師:高三數學等比數列+等差數列基礎過關練習,必考題型
    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是高中數學最為基礎的兩種數列類型了,許多複雜的數列壓軸題都是以這兩類題型作為基礎而改編的。如果說這些基礎內容都沒有理解的話,對於其他的難題就能難著手了。那麼,對於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首先要記住它們的通項公式和定義,學會如何去求和。
  • 小學數學期中試卷:立體幾何上線,拉響「兔子數列」前奏,難哭了
    不信的話,可以看一看下面這張小學四年級數學期中試卷,不僅上線了「立體幾何」題,就連「兔子數列」的前奏都被拉響,簡直把人難哭了!試卷第一面這份四年級數學期中試卷第一大題「填空題」難點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個難點是帶餘數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四者之間的關係。
  • 高考數學必考:等差等比數列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考點。等差等比數列作為兩種很特殊的數列,歷年來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內容。所以掌握數列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快速掌握數列的相關知識,並且能夠靈活運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