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孩子正在女性化

2020-08-03 菠蘿鮮森

一位小學老師說道:「為什麼男孩現在越來越不像男孩?越來越娘娘腔?他們不敢說什麼,也不敢做什麼,他們的獨立性很差,他們經常向老師抱怨女孩子虐待他們。」

在10年20年前,這種現象很少見,但是近些年來這種現象越發明顯。這種現象確實反映了當今社會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男孩普遍缺乏男性氣質,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傾向。


警惕!你的孩子正在女性化

《紐約時報》曾指出,隨著社會家庭和學校教育女性化程度的提高,中國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似乎正面臨著繁榮與衰敗的困境。男孩正面臨嚴重的性別危機,因此,這場危機的最終原因是什麼?

我想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家庭方面,孩子在兩歲前情緒起伏較大,孩子的照顧更適合由母親來主要負責,而2歲後,孩子的照顧則應由父母雙方共同完成。一般女性比較顧家,男性多忙於工作、應酬,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女性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男性。


警惕!你的孩子正在女性化

而父親教育的不足或者缺失,導致母親教育佔主流。母親教育主要以安全為主,而冒險的精神實際上是一種不安全的表現。因此,母親照顧孩子會讓孩子遠離危險,表揚孩子的方式是服從而不是頑皮。實際上,母親的這種養育方法嚴重地壓制了男孩的天性

其次,學校方面,實際上中國教育工作者收入水平處於社會收入水平的一個較低狀態,因此,優秀的人甚至男人在教育中嚴重缺失。大家可以看到,從小學到初中,男老師是非常少的,因此孩子在學校看到的榜樣更多是女性。孩子缺少了非常必要的,男教師對孩子雄性意識的刺激。


警惕!你的孩子正在女性化

最後,社會方面,不知何時,小鮮肉成為大眾對男演員的審美標準。這些小鮮肉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讓許多女性在情感和婚姻生活中的缺失得到了彌補,因此小鮮肉得到很多女性的追捧,男人為了博得女性的歡心,不知不覺中也認同了這種審美。殊不知大眾對小鮮肉的認可反而影響了下一代的審美取向,所以越來越多的孩子認為中性是好的,女性化或無性化是對的。

PS:電影是外國人認識中國的一種方式,一個國家的電影當中「雄性意識」強烈是彰顯國家實力和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所以「國家最紅的男演員不能是一些不男不女的人,這會威脅到國家的審美安全問題」。 「歐美強勢強力的國家,一定有很強的雄性意識,它的男演員很重要,甚至是一個國家意志的體現」。


警惕!你的孩子正在女性化


再看看我們國家電影中各種小鮮肉橫行,就可以知道我們國家社會雄性意識有多薄弱,男性女性化就不足為奇。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並轉發!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碼字不易,多謝支持!

相關焦點

  • 男孩子過度「女性化」不是好現象,家長注意這6點,提升孩子氣概
    現代社會,家庭應培養出來的是有勇氣和擔當的孩子,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如果父母在男孩子小的時候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娘」,那麼,父母該怎麼讓孩子成為男子漢?一、男人女性化的由來有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男性「 女性化」怎麼不行了?
    起因是去年5月份,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在《關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趨勢》的提案中稱: 現在中國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追求「小鮮肉」式的「奶油小生」。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 男孩女性化,捕風捉影;增加男教師,無的放矢!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斯澤夫在北京受訪時表示,當前社會存在部分男性「女性化」的問題。他表示,不少孩子都是由女性親屬帶大,幼兒園中的教師也大多為女性,這可能導致男性「女性化」的問題。
  • 黑腸病正在年輕化、女性化!都是因為吃了這些東西
    近幾年來,門診遇到黑腸病患者的機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女性化。黑腸病是什麼?黑腸病又名結腸黑變病,在用內鏡檢查下,會發現結腸有深色素沉著,俗稱黑腸病,常見於老年人。為何常見於老年人的黑腸病現在越來越女性化、年輕化了呢?在看過眾多的患者,詢問其可能的原因後發現,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現在很多女性開始注重自己身體的美觀,為了減肥,經常吃一些所謂的保健品,比如一些減肥茶。
  • 「女性化」意味著什麼
    我記得用「女性化」這個詞的並不是教育部的用詞,而是有人給教育部發的提案裡提到的。在用詞上,確實不夠嚴謹。今天不討論誰對誰錯,咱們換個角度來看下這個事情,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咱們今天講一篇相關的論文。
  • 警惕!這些視頻的流入,正在悄悄毒害你的孩子!
    有位家長在事件發生後,翻看觀看歷史記錄才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看了好多,為此後悔不已......曾經,這些經典的卡通形象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如今卻被壞人用來當作傷害孩子的工具。有多少孩子曾無意識的點開觀看?又有多少孩子心理上遭受了傷害?
  • 「男性女性化」有什麼危害?
    該委員由此進一步認為,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事實上,「男性女性化」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分界。比如,在三國演義中,與「過關斬將」的關羽相比,「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是不是男性女性化?
  • 警惕!「看不見的糖」正在傷害孩子的身體
    甚至有不少「隔輩」家長們,擔心孩子不愛吃飯導致營養不良,就由著孩子吃許多冰激凌、糕點、汽水等零食,甚至——孩子不愛喝牛奶?加點糖!孩子不愛喝水?換果汁!孩子不愛吃麵包?抹點巧克力醬!……但,這種方法真的可取嗎?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對?錯?
    最近關於男性青少年女性化這個問題被推上熱搜,事情的起因是教育部在1月28號,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04號(教育類410號)提案答覆的函,即《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回復函。為什麼這個問題引起社會上這麼大的反響呢?
  • 男性「女性化」無關教師性別,教育環境才是問題所在!
    「兩會」期間,針對當前社會存在的男性「女性化」問題,有政協委員認為,應當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增加男性教師。對於這一提議,雖說觸及到了男性不願意從事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工作這一社會現實,但很多網友卻表示了不同看法。
  • 金科院趙丹丹: 試論「男生女性化」
    母親對待孩子,學習上嚴厲要求,生活上過分寵愛。這樣,男孩容易養成溫順、膽小、退縮、依賴等女性化性格,膽怯、懦弱,缺乏冒險精神和探索意識,幾乎已成為當今男生的通病,則與「陽剛之氣」男性化性格背道而馳。2.父親地位和權利的弱勢在傳統社會中,因為以父權為中心的家族制度的存在,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起到了一個示範權威的作用。「養不教,父之過」的觀念也讓父親更多地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到了現代社會,在「男女平等」的倡導下,父親的社會化權威形象逐漸弱化,由此帶來父子關係的弱化。
  • 騰訊、網易紛紛入局後,2020年女性化手遊會迎來大爆發嗎?
    本文作者:小謙 說到女性化手遊,別的你可能不知道,但是你一定聽過《戀與製作人》和《奇蹟暖暖》。其實這兩款遊戲代表了女性向遊戲「乙女向」和「換裝向」兩大類別,同時也是這兩個類別的標杆之作。 為什麼騰訊、網易相繼入局女性化手遊?騰訊,網易入局女性化手遊之後,會給女性化手遊市場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對於看好女性化手遊這一片藍海的創業者來說,又該如何自處呢?
  • 義大利的「奇葩」法律:名字不夠女性化,那就接受改名吧!
    如果你給男孩取名像女孩,而女孩取名男孩,在中國可能也就讓人「呵呵」了。但如果是在義大利,對不起,你違法了。去年就有一對義大利夫婦給他位的的小女兒取名為布魯。卻被法院責令重新起名,如果不接受,那麼這個小女孩的起名權將被剝奪。
  • 男生變得越來越「女性化」?斯澤夫:建議幼兒園小學增加男老師
    近期,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斯澤夫在北京受訪時談及部分男性存在女性化問題,他呼籲幼兒園、小學的教師群體應儘量增加一些男性教師,但這樣的方法真的可行嗎?近些年,「男生女性化」的問題一直是熱議話題,有不少人都表示無法接受,在他們看來男人就應該要充滿陽剛之氣,娘裡娘氣的男人讓人感到很噁心。
  • 男人女性化
    「男人要是過於女性化,缺乏男性特徵,就要當心是染色體出了問題。」醫院經過會診後,建議患者轉入內分泌科檢查,結果顯示其男性性腺功能低下。因此,從身材樣貌上,該類患者比較偏女性化,骨骼比較細,四肢也比較長,身材瘦瘦高高的,皮膚比較白,五官清秀俊美,有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花美男」。    「Klinefelter症候群,又稱克氏徵,也稱先天性曲細精管發育不全、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症候群,該病是原發性睪丸功能減退症中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引起男性不育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
  • 冬季男裝「女性化」 成都潮男爭穿「打底褲」
    > 在成都春熙路的各大商店,今年的男裝較往年更「女性化」。成都潮男十分追捧「女性化」的冬裝打扮,相反,女性和中年男性則有些接受不了。     為此,今天,記者走訪了成都市春熙路的各大商店,發現今年男裝的確較往年更「女性化」。淘寶網上的男款外穿打底褲也在商場熱賣。記者調查發現,成都潮男十分追捧「女性化」的冬裝打扮,相反,女性和中年男性則有些接受不了。
  • 這種「文化」正在一步步毀掉我們的孩子,家長們請警惕起來
    特別是在當下的中學、大學校園裡,這種極度粗暴的花式罵人表現,所謂的「祖安文化」正在學生和年輕網友之間興起。資訊時代,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遠高於父母,但是對於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來說,辨別好壞的能力差,自制力也低,網際網路龍蛇混雜,一不小心就掉入了祖安文化的怪圈。
  • 男孩女性化,小學生跳驚鴻舞
    對男孩子的評價,什麼時間用女性化的標準了?男孩女性化趨勢,愈演愈烈。我們在身邊隨時能感受到。比如,直播大佬李佳琦,每天為銷售女性用產品,塗脂抹粉,淘寶副總裁高紅冰披露,李佳琦塗的口紅我們普通人幾輩子都用不完;娛樂節目裡,許多男嘉賓女性化的妝扮,女性化的表情,女性化的動作,招觀眾喜愛;我們身邊,愛哭的、林黛玉式的男孩子越來越多,女孩比男孩強勢。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很多,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引熱議,何為「陽剛之氣」?
    2020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在《關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趨勢》的提案中稱,他通過觀察發現現在中國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追求「小鮮肉」式的「奶油小生」,他稱之為男孩子「女性氣質化」。 斯澤夫認為,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 別給孩子買這種文具,可致女孩性早熟,男孩「女性化」…
    馬上開學了,不少家長忙著給孩子買包書膜、包書套,不過,買的時候要多留個心眼,包書皮裡竟然有致癌性和塑化劑!長期接觸,會影響男孩睪丸生長和發育,致使男孩「女性化」;導致女孩性早熟等。下周就要開學了,這兩天,很多家長們正為孩子採購各種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