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使用——以「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專題研訓為例

2021-02-14 龍巖中學化學

目前,不少教師培訓採取「專家講、學員聽」的形式來開展。這樣的培訓,課程資源開發與使用的主動權掌握在授課專家的手裡。由於授課專家往往站在「高觀點、大視野」的立場來開發培訓資源,容易脫離一線教師的認識水平,從而導致培訓現場出現「專家熱情激昂、教師昏昏欲睡」的局面,嚴重影響教師培訓的效果。為此,有必要重構教師培訓資源開發與使用的路徑與策略,確保培訓資源貼近教學、適合教師,資源的開發與使用有利於激發教師興趣、促進教師參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師培訓成效。下面以《學科觀念統領下的高三化學複習》研訓活動為例來談談。

一、研訓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是高中化學新課程倡導的複習教學方式,強調利用學科基本觀念來統領學科知識與學科思維進行複習教學,從而實現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整合知識、發展思維、提升素養的目的。本次培訓活動,旨在增進教師對「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本質內涵、目標追求及行動策略等方面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提升高三化學總複習教學的質量與效益。培訓時,擬定圖1所示的培訓流程來開發使用課程資源、實施專題研訓活動。 

1.「現狀測評」環節

本環節測試,目的在於評估我市高三化學教師基於「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了解程度與認識水平。如何開展測評活動?經培訓團隊充分討論,決定選擇某化學主流期刊2016年第21期一篇關於高三二輪專題複習的文章作為素材,並將該文章「教學過程實錄」涉及的主要問題及部分相關資源截取出來。之後,根據「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要求,對主要問題和相關資源作適度調整,設計成「認識次磷酸」的專題複習材料。測評時,給參訓教師半小時時間,要求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解答專題材料中包含的全部問題,二是思考以本專題資料為教學資源的複習教學應制定怎樣的教學目標。

2.「評價研討」環節

在培訓專家團隊批閱教師提交答卷基礎上,選擇有代表性的三份答卷作為本環節的研討資源。三份答卷所確立的主要複習目標依次為:(1)認識次磷酸的結構與性質;(2)鞏固電離與水解、平衡移動、平衡常數計算等相關知識;(3)突出微粒、平衡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問題,發展並完善從微觀、定量和平衡視角分析物質在水溶液中行為的基本思路。研修時,按先後展示前述三份答卷,每展示一份答卷,要求參訓教師對相應「教學目標」的適切性進行研討與評價,並提出具體的評價意見和改進意見。經過此環節,參訓教師認識到第三份設計的目標最合理,最符合「認識次磷酸」專題複習的價值追求。

3.「教學設計」環節

至此,參訓教師認識到應將整合知識系統、建構思維模型作為高三專題複習教學的核心追求。接下來的研訓活動,就要讓老師們掌握如何利用資源、規劃教學活動以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於是,培訓團隊安排「認識次磷酸」的教學設計活動。教學設計應包含:一是教學目標與要求,二是教學環節與資源;三是各教學環節與資源使用期望達成的目標:四是各環節教學活動與評價反饋的設計等。為幫助老師們更好地開展教學設計,培訓團隊還提供《巧用典例 建構化學基本觀念——以高三複習課「離子反應」為例》《深化化學基本觀念的學科整合教學——以「電解原理」為例》等文章供老師們參考與借鑑。

4.「觀課議課」環節

通過前述環節,教師建立起基於「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基本理解,並就如何使用課程資源、規劃教學活動以達成學科知識整合、思想觀念建構有全局性把握,為觀課議課奠定基礎。「觀課議課」環節,要求參訓教師帶著前述認識,進入課堂現場進行課堂觀察並開展基於觀察的課後評議(註:為發揮示範作用,公開課由培訓團隊集體研討設計並指派教學經驗豐富的團隊成員執教)。課堂觀察主要關注教學流程的規劃、教學活動的組織、專題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等;課後評議則基於課堂觀察情況和參訓教師在環節三所開展的教學設計,對比兩者差異並立足與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做出孰優孰劣的評價、提出如何優化教學的建議,並在研討基礎上形成基於觀念統攝複習教學的路徑與方略。

5.「專題講座」環節

開展專題講座的目的,是幫助老師們建立起基於「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系統認識,從而指導老師們日常實施、評價基於「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為達成這樣的目標,課程培訓專家團隊收集近年《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化學主流期刊關於學科觀念教學的研究論文與教學案例等,並在共同研討基礎上,提煉出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及「實踐結果如何」等方面,並結合「認識次磷酸」專題公開教學進行詮釋。最後,總括「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行動框架(圖2)。培訓時,指派理論素養較高的專家團隊成員開展專題講座。 

6.「二次跟進」環節

為幫助老師更好地內化培訓內容,切實有效開展「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要求參訓老師根據「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的整體理解和教學行動框架,進一步開展「認識次磷酸」或其他專題的複習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同環節3)。完成設計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交流與研討、推薦本組最佳教學設計上臺展示,並請展示著分享本次研訓活動的收穫與體會。 

二、教師培訓資源開發與使用的體會

1.培訓資源的種類與價值

不難看出,本次研訓活動使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培訓資源——現成性資源和生成性資源。對於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源,不僅來源不同,而且價值也差異。具體分析如下:

(1)現成性培訓資源。

現成性培訓資源是指在實施培訓活動之前已有的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公開發表或出版的文本資源(如論文、教學案例),或教研活動中收集到的教學設計、公開課錄像等。本次培訓中使用到的「認識次磷酸」專題材料、所收集的《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化學主流期刊關於學科觀念教學的研究論文、教學案例等,均屬於現成性培訓資源。此類資源因具有現成性的優點,方便培訓時收集與使用,從而成為目前使用廣泛的培訓資源之一,大量應用於各類教師培訓之中。由於此類資源是「別人的」資源,直接使用也可能會帶來風險。如培訓者未加深度加工而直接使用,可能會存在不系統、不生動、不適切等問題,甚至存在照本宣科的現象。目前的一些教師培訓中,被聘為培訓專家的一線教師引用某些文本作為培訓資源開展培訓時就存在這樣的情況。

(2)生成性培訓資源。

生成性培訓資源是培訓前所沒有的,是培訓者基於培訓目標和培訓活動需要而開發的培訓資源,包括培訓者根據現成性培訓資源所開發出來的資源,培訓者在培訓現場提取並經加工而用於培訓的相關資源等。如本次培訓中所展示的三類不同教學目標,參訓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觀課議課」活動中的課堂記錄與評價意見,培訓專家團隊開發的教學設計與專題講座等。這些資源均為教師(含培訓專家)相關活動的結果,是根據培訓需要加工提煉得到的課程資源,內隱著培訓全體成員的智慧。因而,這些資源具有貼近培訓對象、反映已有認知的特點,具有極高的培訓價值。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此類資源在實際培訓活動中並未得到廣泛的開發應用。

2.培訓資源的開發與使用

如何開發與使用培訓資源呢?無疑,不論是現成性資源還是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使用,都應圍繞研訓目標來進行。結合本次培訓的組織與實施看,培訓資源開發的路徑如圖3所示。

(1)現成性培訓資源的開發與使用。

此類培訓資源的開發相對較為容易,培訓前直接根據培訓目標,通過文獻查閱或資料徵集等方法,收集相關資料或(並)加以簡單加工即可。如本次培訓中所用到的「認識次磷酸」的專題材料以及主流期刊中關於觀念教學的文章和案例,均通過此類方式來開發的。值得注意的是,現成性培訓資源雖然來源容易,但在實際使用時不能簡單的採取「拿來主義」,而是需要結合培訓目標和培訓對象水平狀況進行合理選擇與加工,確保價值的充分發揮。尤其對於一些理論性較強、綜合度較高的文獻資源(如一些教學理論性文章),更要進行分解,並結合具體的案例來詮釋,否則難於接受。

(2)生成性培訓資源的開發與使用。

生成性培訓資源的開發,強調充分發揮培訓專家團隊和參訓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基於培訓目標和參訓對象水平、現成性培訓資源和培訓現場活動情況,有的放矢地加工與改造、捕捉與提煉。具體到培訓活動中,一方面要求培訓團隊根據培訓需要對已有的現成性資源進行深度加工與整合,從而開發出系統性強、貼近教師、易於掌握的培訓資源。如研訓活動中,專家團隊通過深入研究相關文獻,設計出「認識次磷酸」教學方案、開發出相應的專題講座等;另一方面要求培訓團隊密切關注培訓活動現場,及時、準確捕捉現場互動情況及活動結果,並將其加工轉化為培訓資源。如組織參訓教師完成「認識次磷酸」相關任務、獲得不同的複習教學目標,開展教學目標討論、形成對複習教學目標追求的共同認識,圍繞複習教學目開展教學設計活動、形成教學方案,開展觀課議課活動並聆聽專題講座、形成對有效開展「學科觀念統領的複習教學」策略的認識,圍繞基於觀念統領複習教學行動框架開展二次教學設計、開發教學案例等,每次活動的結果都被轉化為後一培訓環節的課程資源。這樣的生成性資源,針對性強、使用價值高,培訓時直接使用即可。

無疑,對於教師培訓活動,必須結合培訓目標和參訓對象水平狀況,做好現成性培訓資源和生成性培訓資源開發,並根據兩種培訓資源的特點有效利用、相互補充。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地發揮培訓資源的應有價值,切實提升教師培訓的質量與效益。

相關焦點

  • 江蘇省太倉市教師發展中心開展暑期教師研訓
    培訓內容分為兩大類,即教師研訓:包括學科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專項培訓;幹部研訓:學前教育幹部研訓班、小學管理幹部研訓班、初中校青年幹部研訓班等。在暑期研訓中「活力教師」們破浪致遠,助推太倉「活力教育」。
  • 報名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線上研訓課程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英語學科的重要教學方式。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是英語課程的基本要求之一。隨著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意識到閱讀對提高少年兒童英語能力和興趣的重要性以及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深遠影響,針對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探索也成為了近些年很多一線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的重要課題之一。
  • 同道中人齊研訓丨衢江一小教師科研學科素養提升培訓小記
    衢江區第一小學教師科研學科素養提升培訓題記七月,在陽光的照耀下,灑落了一地斑駁,一直,一直爬到心靈最深處的角落。7月30,衢江區第一小學全體教師齊聚一堂,開啟第二期校本研修培訓。此次培訓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沉澱,又有實踐中的反思。
  • 研訓方案|2021年春季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優化設計與實施研訓課程方案
    小學英語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依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等來認識教材單元功能和話題特點,從單元出發,在課時中有序教學並鞏固詞彙、語法等知識,以語言的運用為目標,帶動語言知識的內化和能力轉化,有效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提升語言能力的過程中發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 區域推進學校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北京市朝陽區經驗為例
    2.提高研訓者課程領導力,提升相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指導能力。3.提高教師的課程領導力。提升教師課程領導意識和課程開發、實施能力。促進教師明確學科課程的定位、性質、目標及其與課程整體育人之間的關係,高質量完成國家課程的實施,同時鼓勵教師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設計能力。
  • 教師—課程智慧系統:教師能力發展的新機制
    順德教育改革的經驗是自覺打破觀念束縛、路徑依賴和體制障礙,集合各方智慧與力量,高度關注和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探尋性價比最優路徑。教師是區域教育改革的重要有生力量,順德提出「培養學校所需要的老師」這一教師教育核心目標,以創建校本研訓模式為區域性教師教育的抓手,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發展,促進教師素養的培養與可持續發展。
  • 浙江省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專題研訓在溫州龍灣區永興第一小學舉行
    近日,浙江省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關鍵問題解決」專題研訓活動在溫州市龍灣區永興第一小學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單元和「學練三個一」的課堂設計與實踐(體操、武術)為主題。來自浙江省各縣市區100餘名體育教師到場參會。
  • 疫情防控期間支持教師在線教學能力培訓資源包
    一、教師在線教學攻略 1.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華東師範大學)。 2.京師在線網站(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教師在線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公益項目。 3.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創新培訓平臺(華南師範大學):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通識培訓課程。中小學教師培訓網,手機教師網。 4.華東師範大學: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37問與答》。
  • 學理論 重實踐——浦江縣開展「中小學教師微型拓展性課程」專題培訓
    7月15日~16日,浦江縣中小學教師微型拓展性課程專題培訓在龍峰國際學校合班教室舉行。來自全縣的各中小學共54名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採用理論學習和課堂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邀請了研訓中心虞霞芳給參訓老師進行微型課程設計和實施的講解;另外各校骨幹教師還為大家帶來了優秀課例展示。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我國目前也正在逐步推進各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著力構建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統領的中小學課程體系,各地教育部門與中小學校也紛紛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實踐研究。在課程目標中融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點,選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中應重點關注的內容並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目標中。
  • 株洲市十八中美術組集體研訓火熱進行中
    紅網時刻株洲9月10日訊(通訊員 熊欣)根據目前美術專業高考培訓形式,為更快提高美術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素養,提升課堂教學設計與組織能力及教學研究能力,打造市高中美術學科基地師資隊伍,株洲市十八中結合實際情況,報請校黨委書記李志華批准,確定美術專業教師研訓思路為:內外結合,以學科(素描、色彩、速寫)建設為主線,教學與管理同步推進。
  • 「五研」教學磨劍四載,課堂模型破繭成蝶——德強初中「五研」教學課堂模型匯報之數學學科
    、「思維導圖的構建」為手段,開展主題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歷經四載,「五研」教學理念已經根植於每位教師的心中,「五研」教學已成為我校特色的教學文化。無數次課堂教學的研究、示範,無數次的集體備課的打磨、錘鍊,各學科常態教學中的五種課型(新授課、習題課、單元複習課、專題複習課、試卷講評課)課堂模型終於破繭成蝶,被各位教師充分利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五研『教學不僅是德強初中教書育人的裡程碑,更是德強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起點,新徵程!  德強學校初中部數學組全體教師在線上開展了五研課型培訓活動。會議由數學教研組組長徐繼承主持。
  • 奧鵬教育教師培訓:落實國培送教下鄉 溫暖助力教師成長
    培訓第一階段,項目組特別邀請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葉顯發、江西省教育廳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徐承芸、江西省教研室中學數學教研員陳莉紅分別帶來專題講座《課程履歷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建構與培養》《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專家們在線解析深刻的教育理論和觀點,剖析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學員今後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 辛口鎮中心小學舉行專家工作室英語學科專題培訓
    為進一步培養教師隊伍的學科專業化素養,助力我校英語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激發整體教師隊伍的與時俱進和創新性,打造一支專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 ...2019「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小學綜合課程...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郭端宇 作者 顧立波 攝影 劉方毅)10月28日,2019「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專場在杭州市濱和小學成功舉辦。杭州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蘇建強、副校長馮祖揚,杭州市濱和小學校長餘化龍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 盤龍區構建「強師築夢」培訓新體系
    全區研訓工作以「聚焦內涵發展,提升專業素養」為主線,以「引領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抓手,按照「系統設計、遞進培養、全員覆蓋、個性指導、學用結合」的原則制定教師全員培訓計劃。除完成每年的國培、省培、市培任務外,還根據總體規劃、全員覆蓋、分類培訓的工作思路,對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整體素質。
  • 紹興市柯橋區高中物理學科「雲端」研訓助力線上教學側記
    如何發揮柯橋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師訓、教技、科研「四合一」優勢?為有效落實這些問題,我區高中各學科線上示範課暨教學研訓活動也隨之啟動。4月3日下午,柯橋區高中物理線上研訓活動在釘釘平臺準時開始。新冠疫情,阻擋不了一群物理人教學研究的熱情,大家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了停課不停研的目標。
  • 臨渭區西張小學2020暑期教師學科研訓活動側記(一)
    凝心聚力研討 共鑄品質教育 ——西張小學2020暑期教師學科研訓活動側記(一) 暑期悄然離去,八月微風已涼,2020年8月24日早8點,臨渭區西張小學全體教師滿懷期待重聚校園,在田曉校長的組織帶領下開啟了暑期教師學科研訓活動。
  • 「五研」教學磨劍四載,課堂模型破繭成蝶——德強初中「五研」教學課堂模型匯報之英語學科
    、「思維導圖的構建」為手段,開展主題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歷經四載,「五研」教學理念已經根植於每位教師的心中,「五研」教學已成為我校特色的教學文化。無數次課堂教學的研究、示範,無數次的集體備課的打磨、錘鍊,各學科常態教學中的五種課型(新授課、習題課、單元複習課、專題複習課、試卷講評課)課堂模型終於破繭成蝶,被各位教師充分利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五研『教學不僅是德強初中教書育人的裡程碑,更是德強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起點,新徵程!
  • 兩部門:針對突出問題加大幼兒園教師園長培訓力度
    創建一批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以省級教師培訓團隊、骨幹教師校長為重點培訓對象,培養一批優秀培訓專家和「種子」教師,開發一批優質培訓課程教學資源,凝練一批「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先進模式,為各地科學有效開展中西部和幼師國培項目提供典型示範和資源支撐。  各地教育部門以鄉村教師校長為重點培訓對象,以「減負增效」為實施原則,對接鄉村教師校長實際需求,分類開展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