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了紅,殺死了中國留學生

2021-03-04 獨立魚電影

一到年關,每個離家求學的孩子都神採飛揚。

殷切地等待返鄉。

但有一群人,常常無緣春節的熱鬧和團圓的溫馨。

他們就是留學生。

背井離鄉,已經足夠心酸。

而他鄉,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讓一些孩子被迫與親人徹底分離。

三年前,留學生江歌在日本被害,她的母親至今還在維權奔波。

兩年前,留學生章瑩穎在美國被殺,案件後續依舊沒能塵埃落定。

距離的遙遠,法律的差別,都讓這些案件變得棘手無比。

七年前震驚全球的加拿大留學生碎屍案,也是其中之一。

在這個幾乎要被世人遺忘的案件裡,中國留學生林俊被獵奇地虐殺。

甚至,網上還肆無忌憚地流傳著兇手姦污、肢解他的視頻。

事件之惡劣,過程之殘忍,讓世界一片譁然

在Netflix最新釋出的紀錄片裡,這個大案背後更多令人細思恐極的始末,得以一一還原。


《貓不可殺不可辱:網絡殺手大搜捕》

Don't F**k with Cats: Hunting an Internet Killer

2012年5月25日,一段驚悚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漫長而煎熬的十多分鐘裡,一個白人男子將一把冰錐反覆刺入一個亞洲男子的身體。

繼而這名男子將死者的頭顱割下,放血。

奸屍後吃掉部分肉體,並對死者的屍體進行肢解。

被肢解的身體一部分被丟棄在垃圾場,另一部分被打包寄往學校和黨派職能部門。

經證實,這段視頻完全真實,死者就是失蹤多日的留學生林俊。

有了視頻的佐證,警方很快鎖定了嫌疑人,盧卡·馬尼奧塔

他曾做過色情片演員,當過男妓。

有虐殺貓狗的愛好,迷戀現實和電影裡的變態連環殺手。

看上去就像是影視作品裡最典型那種的殺人犯。

面對警方的抓捕,沒有躲藏,毫不畏懼,順從坦然地面對自己想要的結局

被通緝、報導、逮捕,全球出名

案件本身有著太多聳人聽聞、耐人尋味的部分,早已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演繹。

多倫多媒體曾經製作過一部叫做《性、名利及謀殺》的紀錄片,試圖去探究盧卡的犯罪根源。

然而由於當時案件尚未判決,法院以「禁止公開涉案信息以免影響司法公正」為由,禁止了其播出計劃。

這部短片極盡獵奇地藝術化兇手,解禁之後也鮮有關注,評價甚低。

但網飛選擇了另闢蹊徑,去揭示那些被人忽視的細節。

不消費死者的不幸,也不誇張兇手的狂妄。

這樣的獨到和客觀,讓這部罪案紀錄拿下了豆瓣8.9IMDb 8.4的高分。

片中講述和探討的,是整個事件中至關重要的一塊拼圖:

網際網路。

原來早在2010年,盧卡就已經在網際網路上暴露出犯罪的跡象

他上傳了一段虐貓的視頻。

狹小侷促的房間,一張鋪著狼頭床單的床。

一個穿著帽衫的青年,把兩隻小奶貓裝進了真空壓縮袋裡,然後用吸塵器慢慢將袋子裡的空氣抽乾。

兩隻小貓就此失去了生命。

這個視頻激怒了不少愛護小動物的網友,引發了鋪天蓋地的謾罵和詛咒。

甚至有一群人自發組成了一個人肉小組,共享信息。

以求破解視頻,抓住這個殘害動物的兇手。

了解犯罪心理的人都知道:


不少惡性殺人犯在開始殺人之前,都有過虐殺動物的行為

殺戮帶來的快感一旦發酵,就會導致更加危險的後果。

《心靈獵人》中描述的第一個連環殺人犯Ed,曾經就活埋、肢解過貓咪,並由此開始沉溺於虐殺的樂趣。

人肉小組擔憂這次視頻中的虐殺也會升級,曾向執法機構求助。

但可惜,無論是在虐殺動物還是網絡暴力視頻方面,當時的法律都是一片空白。

他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揪出這個危險人物。

通過分析插座的型號、吸塵器的品牌和狼頭床單的網上購買記錄等影片細節,鎖定了虐貓者可能生活的地區。

並且順著視頻上傳的帳號,一步步了解他的各種嗜好和品性。

然而,查得越深,真相越讓他們感到恐懼

部分暴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似乎是對方故意設下的陷阱,就等著別人來挖掘分析。

盧卡在享受著這場追逐戰,就像他在網上故意點讚的那部《貓鼠遊戲》。

他有好些馬甲,偷偷潛伏在人肉小組裡。

時不時主動洩露一些關於自己的圖片和信息,挑釁人肉自己的網民。

或是再發布一段虐殺小貓的視頻,刺激組員們焦灼不安的情緒。

虐殺手法也愈發殘忍。

不是讓小貓在浴缸裡被活活淹死,就是任其被一條巨蟒生吞。

組員們順著更多的視頻內容摸清了他的真實身份,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堆虛構信息轟炸:

盧卡在網上散布了大量關於自己的虛假緋聞和合成照片,假裝是個紙醉金迷、聲名顯赫的大明星。

一個謊言被揭穿,就製造另一堆謊言讓網民們繼續瘋狂解密。

看著這麼多人費盡心思尋找自己,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和曝光度讓他非常滿足。

儘管小組一次又一次地報警,但警方至始至終都無能無力。

這樣的無力感讓不少人選擇了放棄,退出了群組。

事件的熱度也漸漸褪去。

但是,每當輿論一消停,盧卡就再次出現在網上,發布一條新的虐殺視頻

好像是在故意引誘:

來啊!大家都來關注我、討論我、追蹤我啊!

然後,就是那條殺人預告。

在預告裡,他狂妄地告知大家,自己會在下一個視頻殺個人讓大家刺激刺激。

愈發出格的他,甚至開始主動出擊,反偵察到小組組長的工作場地。

拍攝了一段視頻,明確地向他們的人身安全挑釁。

小組的成員們陷入了恐慌,於是再次報警。

現在他們手裡,有盧卡多次虐殺動物的視頻,有他捏造的大量偏激信息,有他沉迷虐殺犯罪的證據。


但所有這些,都沒有引起警方的重視

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些網際網路上虛假的信息,一切都不可信。

包括案發當日上傳的那則可怕的視頻。

組員們將它發給了唯一認識的一位警探,告知了這起案件的嚴重性。

但一天過去了,渺無音訊。

等到裝有殘肢的包裹寄到了政黨辦公部門,警方才正式立案調查。

調查進行了多日之後,人肉小組這兩年搜索挖掘的所有信息,才首次受到了執法部門的重視。

看到這裡,應該有不少人會和魚叔一樣,很想將林俊的不幸,歸咎於警方的不作為。

明明在這兩年間,有無數次機會將一切罪惡扼殺在搖籃裡。

就像看到微博上那些虐殺動物、霸凌弱者的殘忍視頻圖片後。

大家總是期待著警方能夠儘快做出回應,給予嚴格的懲處打擊。

如果只是這樣,那Netflix這部紀錄片只不過是又一個煽動公憤、鼓吹私刑的偏激作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從頭到尾,人肉小組的成員就像是盧卡一手操縱的傀儡

所有的調查、曝光和分析,正巧遂了他的意。

他做出所有駭人聽聞的行為,甚至不是為了取樂;

真正追求的,正是組員們給他帶來的那份眾星捧月般的名氣

所以組員們沒法為自己的追兇經歷自豪。

他們甚至開始懷疑、自責,是不是小組的步步緊逼助長了盧卡犯罪的氣焰?


這個帶有明顯表演型人格的自戀狂,如果缺少觀眾,是否就難以繼續自己的血腥演出了?

在徹底的邪惡面前,所有的善良和憤慨都被利用。

被怒火牽著鼻子走的他們,曾經也犯過大錯:

誤以為一個假冒的網絡噴子是真的虐貓者,便一擁而上瘋狂聲討。

卻沒想到,對方只是個藉由網絡罵戰排遣情緒的嚴重抑鬱症患者

在收到「去死吧」的詛咒之後,真的選擇了自殺。


一個悲傷的普通人,成了這場網絡大戰的犧牲品

在大量網民還期待著靠人肉、辱罵懲罰罪人的當下,這個事件卻揭示著:

人肉搜索、網絡罵戰,根本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

會做出殘忍行徑的人,根本沒有常人那樣的道德觀和羞恥感

有時候浪潮般的指責和謾罵,反而會激發他們繼續作惡的快感。

好比一些性犯罪事件中,受害者的哭喊和反抗反倒讓罪犯們更加享受、得意。

罪惡就像是一顆藏身於人群之間的定時炸彈。

最好的處理方法,絕不是由一般大眾去激化它們爆炸。

當然,對於危險的隱患也不能坐視不理。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理智得當的「拆彈專家」:

針對相關惡行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專業科學的執法部門進行監控管理;

重視隱患的存在,摸清犯罪的意圖,謹慎地扼制住惡行的爆發。

在紀錄片最後,人肉小組的組長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

當我們舊事重提,是不是在再一次餵養盧卡變態的自戀?

正如當初的人肉行動,其實是在滿足他的虛榮和欲望。


我們都是共犯嗎?

拍攝紀錄片的團隊,包括此刻寫下這一切的魚叔,是否都是在為這樣的罪惡做無益的二次傳播?

這是一個難以解答的悖論。

我們需要這樣的內容來了解、警惕現實的黑暗,但又不得不承認:

關於罪惡的傳播,的確是下一場犯罪得以滋生的養料。

正如在後續的調查中,世人才察覺,盧卡的所有犯罪都是在演戲和模仿。

他對自己人格特徵的塑造,很明顯參考了電影《美國精神病人》

他殺害林俊的場景和兇器、拍攝視頻的剪輯和分鏡,甚至是被捕後面對審問的動作和說辭,完全照搬了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本能》

這些作品的創作和流傳應該為這些生命的消逝負責嗎?

魚叔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不過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Netflix才沒有對殺人案本身大費筆墨。

二次曝光就是二次消費,也會帶來無法避免的二次傷害。

解讀過多,你我都不過是下一個深陷其中、可笑又殘忍的幫兇。

就像那些叫囂著要像盧卡折磨小貓一樣折磨他的人,倘若真的實現,難道不是和虐殺林俊的盧卡一樣殘忍變態。

最初也許是被善意驅動,最終卻是在施加那些被自己指責的暴力。


所謂的懲惡揚善,不過也是在宣洩自己殘忍又惡毒的情緒

甚至有一些網民在得知整個事件後,至今還在對受害的林俊進行惡意的揣測。

消費他被害過程的殘忍和獵奇,汙名化他的同性戀身份和留學生背景。

這樣諷刺又黑暗的現實,比罪案本身更加令人喘不過氣。

自以為的洞悉一切,可能只是管中窺豹;

自以為的正義之拳,可能只是無用暴行。

生活在被流行文化和網絡文化浸淫的當下,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每一個人也都是幫兇。

我們還能做什麼?


別再妄下論斷,切記謹言慎行


永遠心存善意


點個「在看」

願世界再無殺戮

相關焦點

  • 澳洲網紅街頭抓住中國留學生狂拍,誘導提問,就想證明「他們被洗腦「…
    有些人為了博眼球不擇手段,這位澳洲網紅就是其中一個。他「博眼球」方式是在街頭採訪路人「政治問題」,然而這位所謂的「記者」絲毫沒有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提問中滿滿的全是套路。從Avi Yemini的Youtube頻道上的視頻列表就可以看出,他最近對中國人很感興趣。中國國慶期間上傳的視頻顯示,這位網紅在墨爾本街頭不斷採訪中國留學生,莫不是趁著中國過生日想要蹭一波熱度?
  • 雪梨大學驚現「殺死中國人」塗鴉:面對辱華,留學生別沉默懟回去!
    前段時間墨爾本大學和莫納什大學出現辱華傳單事件還沒平息,緊接著昨天雪梨大學在開學第一天就有同學在衛生間的牆壁上發現「殺死中國人」和帶有納粹標誌的塗鴉。」(殺死中國人)的字樣,並且還附帶了象徵納粹的標誌——卐
  • 又一中國留學生在美遇害!
    當地時間10月30日晚,猶他大學校園附近發生一起汽車劫案,一名中國留學生在駕車時遭遇搶劫,並且不幸被劫匪開槍殺害。根據猶他大學和當地警方發布的信息,遇害者為中國留學生Chenwei Guo(郭宸偉),現年23歲,2012年來到美國,在猶他大學修讀計算機科學,是國際學生服務部的學生顧問。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對此案高度重視。
  • 為了吸引中國留學生,澳大利亞租房公司表示,願意承包機票
    為了遏制病毒的傳播,澳大利亞採取了嚴格的封鎖措施,這給該國的留學產業和旅遊業帶來了巨大衝擊。現在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和中國遊客,停止了赴澳學習和旅遊的計劃,這給澳大利亞造成了至少數十億澳元的損失,澳大利亞的第四大出口產業,因為封鎖措施而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狀態。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為了攢錢娶媳婦 殺死同村17人
    萬千明當天去找王紅霞,直接破門而入,專案組懷疑他是故意破壞現場,就對他展開調查,但查來查去,發現他並沒有作案時間。第二個嫌疑人就是萬千紅。這人在之前的系列殺人案中,早已經被列為重點嫌疑人。而這一次又是萬千明的哥哥,他因為在弟弟婚禮中過於的吝嗇,曾經被王恆山一頓臭罵,兩人之間產生了矛盾,他也有可能因仇殺人。但查了查,也沒有找到有利的證據。
  • 廣西留學生殺死父母柬埔寨落網,花巨資去英國留學還有意義嗎?
    近日,留學生殺死父母的消息在網上發酵,引起轟動。據了解,留學生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大學教授。就是這樣高知家庭培養出的孩子,為什麼會做出殺死親生父母的行為?至於出於什麼原因殺死自己的雙親,我們不得而知,需要等待警方進一步的通報,但想想這件事情真的令人恐怖。犯罪嫌疑人出生在條件優渥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後更被送往英國留學深造,這在普通人看來,是怎樣的幸福?而且母親作為大學教授,應該更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是父母教育「有誤」,還是出國留學理想的價值觀,都不應該動手殺人啊!
  • 紅女巫老師加入MCU,復活幻視控制旺達,最終被紅女巫殺死
    隨著《旺達幻視》的片場照流出,紅女巫將不再是漫威唯一一位女法師,紅女巫的老師,也是地球三大女法師之一的阿加莎·哈克尼斯也將加盟該劇,並且還會成為該片的重要角色之一。漫畫裡,阿加莎還是紅女巫魔法的傳授者,她收旺達為徒,待其如親生女兒,教導旺達魔法並且為了壓制她體內的混沌魔法,封印了旺達的記憶,但最終旺達還是失控,阿加莎也被旺達殺死,但死後阿加莎依舊以靈魂體引導旺達。
  • 網紅女博士後,武大清退92名留學生:對不起,中國不收「洋垃圾」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洋垃圾」開始湧入了中國。一、眾所周知,留學生和外教,是很多外國人來華首選的職業,但久而久之這就成了洋垃圾的「收容所」。因此,不只是武漢大學,很多所高校都有過留學生被強制退學的例子。
  • 認為亞裔血統對家庭構成威脅,挪威男子殺死中國妹妹,被判21年
    前幾日中國教育部就發布了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當前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其實這已經不是我國第一次就澳大利亞歧視華裔的現象發出警告了,今年第一季度已有數百名亞裔投訴遭受種族歧視,4月份一周內就發生3起針對華人家庭的種族主義歧視。
  • 聚焦加拿大中國留學生「打黑工」一族
    然而現在在加拿大另一股「黑工潮」正在興起,他們年紀輕輕,學業不精,在低技術層的勞工市場爭口飯吃,從酒吧餐廳到工廠農場,許多人不知人生彼岸在何處,任由沉浮,甚至作奸犯科,這就是一批中國留學生「打黑工」族。不知這是他們自己及其父母的遺憾,還是社會的遺憾……?  中國大陸留學生潮興起於本世紀初,短短數年間在加國估計已有約5萬之眾。
  • 中國留學生在西班牙街頭中多刀身亡!18歲男子被抓
    今年年初,一名23歲中國籍留學生在西班牙馬德裡街頭身中多刀身亡,隨後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對該事件作出通報,敦促當地警方儘快緝拿兇手。近3個月後,近日,西班牙警方發出通報稱,已抓獲該案犯罪嫌疑人,為18歲當地男子,他還涉嫌殺死另一名在英國學習的學生。
  • 烏克蘭網紅留學生因寫不出博士論文,慘遭湖南大學清退
    近日,武漢大學清退92名留學生的消息,再次引發網友熱議。據武大招生辦工作人員透露,此次清退的近百名學生大多都是成績不合格者,還有一小部分是違紀生和欠費生。由於他們嚴重違反了武大校規,校方在交涉多次無果後,決定對其作出退學處理。
  • 在結局中,為什麼清泉不能殺死葉衝,但是葉衝可以牢牢地殺死他
    諜戰劇秋蟬在大家的吐槽聲中,迎來了終場,我們在終場中看到,清泉上野顯然有機會殺死葉衝,但沒有這樣做,可以看出他的手拿著槍明顯猶豫,但就在他轉身說話時,葉衝開槍打死了他。同樣的養育之恩,清泉沒有成功。為什麼葉衝能幹淨利落地殺死他?你有看懂這裡面隱藏的深刻含義嗎?
  • 因這個廣西留學生殺父母?留學生兇手群體的特徵……
    新仇舊恨,矛盾激化,8月4日,黃陳陽一怒之下殺死父母。夏天天熱,屍體極易腐敗,怕罪行很快敗露,他把全家的空調溫度調到最低,搜羅盡全家錢財,拿著手機、銀行卡、戒指等,潛逃出國。兇犯難逃,終在柬埔寨被抓!他在金邊SangkatBoeungProlit的一個酒店被捕。被沒收的物品包括:3部手機,1臺iPad,2個手提箱,17枚戒指,1個黑色書包(沒有行李),2張中國身份證,10張中國的銀行卡,2張電話卡。目前,上述中國公民和沒收的物品已被送往移民局調查執法部門,以進行進一步的法律程序。這個跨國罪犯,就是殘殺父母的黃陳陽。
  • 中國留學生林振華在日本搶劫殺人被判死刑
    中國網2月21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名古屋地方法院20日宣判,對被控在愛知縣殺死和傷害母子3人的中國籍無業人員林振華(31歲)判處死刑。這個來日本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是從何處開始走上歧途的呢?在拘留所寫的筆記裡,他用日語寫下了因經濟困窘而偷東西,最終發生搶劫殺人事件的一系列經歷。林振華是山東省人,獨生子女。
  • 留學生講述在日本的困窘生活:睡覺只是為了省錢……
    本月18日,該節目採訪了一位來自越南的留學生,而他的採訪也是講出了所有在日留學生的心聲。來自越南的A君和四位同胞在東京臺東區的一所公寓合租,平日為了賺學費會在居酒屋打工。但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收入由每個月10萬日元減少到每個月3萬日元,手頭上的錢可能還不夠下個月的房租。
  • 朗誦亭15日進電子科大留學生非洲小哥直言背詩是為了撩妹
    當最美成都詩詞「邂逅」高校,網紅「朗誦亭」來到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這不,一位來自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的非洲留學生小哥坦言,會朗誦詩歌的外國人很酷,「可以練習中文,還想找個中國女朋友」。電子科技大學作為「朗誦亭」巡迴川內高校的第二站,15日正式與大家見面。它將在此停留一個星期,隨後會陸續進入四川農業大學、西華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高校。
  • 中國最早的留學生,他一生愛國,最終卻壯志未酬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留學生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極為常見的現象了。但時間倒退回幾百年之前,那時來華的外國人被稱為「洋鬼子」,國人對於那些域外未知的文化,一方面是牴觸,另一方面又是害怕。好在有這樣一個人,他赴美留學,回來之後積極聯繫各方制定了「幼童赴美留學計劃」,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睜眼看世界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容閎。鳥死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 中國留學生:為了回國,我繞道非洲,還被迫逛了窯子
    幸好學校的反應很快,兩天後便改為了網絡授課和遠程考試,免除了線下打卡。許多中國同學開始計劃著回國,我也有些猶豫:天秤的一邊是安全 —— 歐洲「毒圈」逼近,英國毫無準備,心裡確實虛;另一邊是學業 —— 離考試周只有3天了,此時回國,就意味著要放棄十幾個小時的複習時間,還要用時斷時續的跨洋網絡考試。權衡之下,我決定再苟一星期,待考試周結束,便立刻搭乘飛機回國。
  • 泰國留學生:盼能早日來中國學習高鐵技術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每天通過網絡,在泰國學習漢語,和老師連麥練習口語,既方便又有趣。」廣西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泰國留學生李漢光16日通過網絡接受採訪時表示,「但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能到中國學習高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