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國外教育相比,中國教育成功在哪?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

2020-12-25 金花信息

我們國家的教育,跟外國相比的話,其成功的地方到底在哪?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嗎?我們國家的教育成功在於普及化,基本上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能夠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的恩澤。而值得稱讚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國家教育的價格低廉,讓家境貧寒的學生都有辦法上大學。

在1950年的時候,當時我們跟印度紙面數據相差不大,都面臨著國內教育發展的問題。當時我們國家領導人選擇了見效緩慢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甚至直到上個世紀末期的時候,我們才上馬了211/985等工程。

但是印度卻選擇了另一條跟我們截然相反的道路,他們舉國之力建造了一所名為印度理工學院的大學,同時印度人還利用其它地區的教育資源來發展這所學院。據了解,每年印度理工學院的經費是其它幾千所學院總和的30倍,足以體現印度人對於理工學院的看重了。

而這所印度理工學院也沒有辜負印度人的期望,在國際上甚至能夠跟哈佛等名校一較高下。但是與此同時,擁有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印度,同樣擁有著世界上最高的文盲率。為了發展這所世界一流的大學,犧牲的是其他能夠接受教育的民眾的權利。

而我們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雖然見效緩慢,但是基本上能夠保證每個國民都能夠接受到教育。除去印度之外,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國民都沒有這種權利,這也是我們國家教育的成功之處。

而且,我們國家教育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教育的低廉了。美國號稱是世界上教育最好的地方,但是他們的教育十分的昂貴。假如沒有家庭作為支撐的話,想靠自己獨立完成大學學業,那麼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等待美國學生的,除了畢業證之外,還有高達幾百萬美金的帳單,可能這個學生這輩子都要為還助學貸款而努力著了。

而在我們國家,哪怕你家裡一貧如洗,只要你想上大學,那麼辦法多得是。不管是助學貸款還是助學金申請,總是有一款能夠解決你的問題,而且不比美國的助學貸款那麼誇張,我們國家的助學貸款,基本上學生工作一兩年的時間就能夠還清了。

我們國家的學費比起發達國家,簡直就是業界良心了。國家在每個大學生身上支出的費用,遠遠超過了他們所繳納的學費。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享受到質美價廉的教育。低廉而質量好的教育,永遠都是我們國家值得稱讚的地方。

本文編輯:學生

(圖片來源網絡 侵聯刪)

相關焦點

  • 中國與美國的教育相比哪種更好?美式教育,這些地方值得學習
    我們都知道,中西方在教育方式上許多的區別,而中國人的觀念和西方人的觀念也有很大的差距,這些差別往往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中國注重集體,注重培養孩子的集體合作意識,而西方則是典型的個人的英雄主義教育,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難說孰優孰劣,那麼兩者又各有什麼優缺點呢?
  • 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相比,誰更強?
    本人也沒去過國外,對國外教育的了解也是通過媒體、網絡和電視。但作為教師,國內的教育我肯定是了解的。我不知道最好的教育是什麼樣子,但我知道一定不是現在學校的這個樣子,這絕對不是人人期望的教育。國內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第一:我們的教育模式太單一。
  • 教育 | 韓國的英語教育跟中國有何不同?
    首先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面,中國和韓國其實差不了太多,都是以學習成績考評為主的應試教育,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跟中國有所區別的一些地方吧。有一些白領的話,辭職後參加Working Holiday。因為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很多企業都在拓展國外市場,所以學習一門外語在韓國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 中國教育vs美國教育,任正非看好美國教育,值得深思!
    中國的教育和美國的教育相比,哪個更勝一籌呢?在國外,現在有著一股的愛國情懷在不斷地蔓延。儘管這樣,出國留學的人數依舊日益上升,很多科研人才在國內待了幾年,最後還是決定去國外深造。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發表過公開言論,相比國內的應試教育,個人更看好美國。作為父母,在教育方面能夠花自己承受範圍內的錢,只為讓孩子能夠接受更好地教育。
  • 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相比,你認為哪個更好?
    今天,針對中國教育和國外教育不同的教育現狀,我們做個分析,重點就以美國為例。最近讀了一本書,給了我很大觸動 ——《我們的孩子》在這本書裡,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採訪和數據例證,生動展現了美國的教育現狀,以及美國社會半個世紀來日益拉大的階級鴻溝。
  • 關於教育,國外和國內教育有什麼區別,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在教育孩子方面,難倒了不少家長,太嚴厲或太溺愛都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今天育兒助手敬邦BB車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國外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1、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很多父母都喜歡給孩子包辦一切,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安排好了,其實這樣做並不好。孩子的成長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包括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方面。如果家長幫孩子安排好這一切,容易讓孩子感到無趣,產生逆反心理,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 日本教育為什麼好?看看日本的小學教育,很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對於國人來說,很多人不喜歡日本這個國家,但是不吹不捧的說,日本能獲得現在的成就,跟他們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日本的小學教育,值得很多人學習。不過在日本,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十分嚴苛,甚至都到了「變態」的地步。為了增強學生們的體質,學校會讓孩子們在冬天的時候光著身子站在門外,而且在日本的幼兒園了,孩子們還要學習側空翻、跳馬等運動,即使有孩子不能在一時間完成,老師跟同學們也會鼓勵他重新挑戰,知道挑戰成功。
  • 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的差異,該怎麼解讀?
    但不管這位美國朋友有沒有參加過高考,他跟國內的同學一起學習從來沒有覺得吃力,同時也沒有覺得同學比他聰明得多,而他上課和寫作業使用的都是中文。他上的課大多都是歷史系的課,期間利用在美國做獨立歷史研究的經驗對班裡的討論作出了相應貢獻。我們一起聊天的時候說過,他知道很多中國人認為美國的教育制度優於中國教育制度的一個方面,便是美國教育不以應試為目的。
  • 事業成功與教育孩子相比,哪個更困難?
    事業成功與教育孩子相比,哪個更困難?事業成功與教育孩子相比,哪個更困難?所以,有多少焦慮的家長,就有多少親子關係失調的家庭。家長們的發言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因為大家談得都很在理。最後,有家長問我的意見,問我,事業成功和教育孩子兩項工作,哪項更困難?我告訴大家:每個人說的都對,生命本人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或許這個時間點困擾你的,若干年後就不再是問題,因為孩子會長大,你也有退休的一天。
  • 國外有中職嗎?和中國的中職有什麼異同呢?有可以借鑑的地方嗎?
    在國外職業教育深受重視,不少國家甚至把職業教育視作教育體系的「中流砥柱」。在很多人眼裡,歐美的精英教育讓人羨慕,歐美發達的工業也離不開高素質的技工人才,那麼他們是怎麼培養這些技術工匠的呢?和中國的中職教育有什麼異同呢?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地方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供大家參考!
  • 印度至今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跟中國相比教育水平差多少?!
    中國從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到真正普及義務教育制度算起僅用15年就完成,而日本需要78年,美國需要100年,這種速度在國際上堪稱奇蹟。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規模和我國相差不多的印度,至今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印度推行的是推行8年免費義務教育。
  • 中國教育與國外教育的區別在哪兒?
    這樣的現象很普遍,許多著名的大學傳說都有自殺樓,在很大程度上講,這就是變態的基礎教育造成的。有人問:「外國的教育與我們有何不同呢?」中國教育和國外教育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我們強調贏在起點,往往卻輸在終點;國外教育輸在起點,卻往往贏在終點。這和中國學校、教師和家長的短視有關。
  • 新加坡幼兒園教育有什麼特色?
    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不但經濟發達,而且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教育的投入和發展,特別是在幼兒教育方面,新加坡的幼兒園教育相當的成功,一起和行與知商務考察小編來看看新加坡幼兒園教育有什麼特色!
  • 國產手機昔不如今,跟iPhone相比有哪些地方不同?
    換言之,多年前的國產手機多數被國外手機品牌碾壓,同時部分有實力的國產手機廠商也只是憑藉和運營商的關係過活的不錯罷了;而如今的國產手機以及國產手機廠商腰板挺起,的確要比昔日境遇好太多,甚至在全球手機市場中還能跟頂級廠商三星蘋果直接正面叫板,譬如華為手機是一個。那麼,鑑於國產手機昔不如今,接下來不妨來聊聊跟蘋果iPhone相比的話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 國外教育有啥不同?日本保育園講規矩
    原標題:國外教育有啥不同? 為讓孩子接受不同於國內的教育,中國父母各顯神通,投資、買房,甚至移民國外。與中國學校相比,外國教育真的如此不同、值得推崇嗎?新華社駐東京、奧斯陸記者和紐約報導員要麼結合自己孩子的親身經歷,要麼走訪留學國外的中國孩子,為讀者一探究竟。
  • 英語教育: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英語學習?—總編面對面—中國教育在線
    陳志文:龔老師說到這兒,提了兩點,第一,國內英語教學的體系架構設計是照搬了國外移民英語教育的架構。第二,就是對英語教育或學習的定位有些不恰當的地方,更多的強調工具,而忽視了英語學習對一個人成長的作用。
  • 中國與國外的義務教育有什麼區別?
    關於這個教育的問題,其實不僅僅只是這一件事情,就是之前疫情期間發生了很多關於教育的問題,很多所謂的留學生開始指責中國的一些事情,甚至還有的外國留學生稱外國的空氣都比中國的新鮮,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無理取鬧?
  • 中國與國外的義務教育有什麼區別?
    ,很多所謂的留學生開始指責中國的一些事情,甚至還有的外國留學生稱外國的空氣都比中國的新鮮,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無理取鬧?我們的國家把素質教育當做一門很重要的教育,九年義務教育當中素質教育就佔了很重要的一門課,所以說經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孩子,他們心裡對國家是有愛國之心的,即使他們在國外,他們的家還是中國,可是沒有經過素質教育的孩子,他們更多的適應外國的教育,所以他們對中國是沒有歸屬感的。
  • 【院長專訪】一種模式:讓最需要教育的人受教,在最不被看好的地方成功
    讓最需要教育的人受教,在最不被看好的地方成功        主持人:作為一個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在您看來,金穗的學生和清華,北大的學生到底有什麼不同?      這些領導及媒體對金穗的評價,從另一個側面再次印證了學校的教育模式是成功的。      主持人:何院長,大家都知道金穗學院是國家批准成立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成立二十幾年來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教育合作項目,相信何院長對於國外的職業教育模式也是比較了解的,那麼您覺得中外職業教育有沒有差異呢?
  • 「快樂教育」是國外富人的分層遊戲,教育向來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真正的快樂教育,不只是滿足孩子快樂的需求,而是幫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對抗未來生活的風風雨雨。歌唱家劉歡曾公開表示:女兒小時候音樂品味很高,但跟大多數孩子一樣都不願意練琴。我深怕孩子不快樂,就沒有堅持讓孩子練琴。但現在,我十分後悔對女兒進行快樂教育,當時應該狠一點推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