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詩歌鑑賞名師深度解析,大詩人杜甫的寂寥與孤獨……

2020-12-23 塾師肖飛

同學們好,我是今天的值班塾師君馬和,我們來接著談高考詩歌鑑賞的問題。在今年高考語文天津卷中,古詩詞閱讀題所考的古詩是杜甫的《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裡山水作》。在杜甫的眾多詩作中,這首詩並不算太著名,在各種詩詞選本裡也很不常見,如果不是閱讀量很廣的同學,還是很不容易見到的。

所以,在閱讀這首詩時就需要依據注釋了。但我們能看到,注釋只注出了詩人創作的年份與地點,還有孔子與王粲的典故。其餘的詩句因為都是對景色的描寫,對自己遭遇的感嘆,沒有引用典故,所以也就沒有注釋,這都需要同學們自己來理解。

而為了快速的理解這一首詩,建議同學們先在心裡默讀一遍,然後再一句一句的分析。

在古詩閱讀題裡,一共有三個小題,分別考查的是對詩的理解與賞析、對詩歌形象的鑑賞、對詩歌情感主旨的鑑賞三個方面。對這三方面的理解是一個整體,需要對整篇詩的內容、情感進行充分把握,而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與時代背景的聯繫非常緊密。

注釋裡面注出的創作年份,使我們知道這首詩作於762年的四川,也就是安史之亂的前一年,此時杜甫已經五十歲了,卻還在四川漂泊,生活困苦,在傷感苦悶之下,沿途經過通泉驛後,以所見所聞,寫下了這首《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裡山水作》。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首詩:

溪行衣自溼,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 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除了最後四句外,詩人都是在描寫沿途路上的經歷與所見所聞。

從「溪行衣自溼」到「欹傾出高岸」這六句,都是在寫詩人到通泉驛之前的經歷。詩人從早上出發,沿途都是一片大霧,直到中午陽光出來後霧氣才散。蚊子出現了,表現出中午的溫暖。野鴨亂入河中,表明了山中的幽靜。而詩人這一路行來,天上層雲密布,山路崎嶇。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詩中的「人遠鳧鴨亂」是說詩人走遠了之後鳧鴨才亂入河中,而不是像(1)小題選項B中所說的被詩人驚擾。

詩中的難詞也需要特別注意,「蚊蚋」即蚊子,「鳧鴨」是野鴨,「登頓」是說上下,「曾陰」為重疊的陰雲,「欹傾」形容道路崎嶇。理解了這些詞語,詩的意義自然也就能夠讀通了。

而詩人走過了山路後,就到了通泉驛之前。從「驛樓衰柳側」到「江光夕滋漫」六句,是描寫通泉驛前的風景,從驛站可以看到城牆,可見離通泉縣城已經不遠。「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描寫了山水的壯麗與美好,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愉悅心情。

到了「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兩句,更是描繪出了一幅闊大壯美的畫面,在這幅畫面中,遠遠望去,群山蒼茫,空曠遠寂,滿溢的江水在夕陽的餘暉之下閃耀著,但是與前面愉悅的情感不同的是,這裡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寂寥與孤獨的情感,而不再是觀賞山水的愉悅了。

在觀覽通泉山水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所見的景色也分別呈現出不同面貌,情感上也產生了變化。在「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中,詩人就已經不再是愉悅的情感。最後四句,情感基調完全是悲傷的。

接下來的「傷時愧孔父」引用的是孔子嘆鳳傷麒的典故。孔子七十一歲時,在魯國曾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這裡的「鳳鳥」與「河圖」都象徵著聖王出世,天下太平。鳳鳥不至,河不出圖,也就代指孔子心中的理想無法實現。

而同一年,魯國西狩於大野時,叔孫氏捕獲了一隻麒麟,並且傷到了它,使麒麟死去,孔子見到後,感慨麒麟來的並不是時候,又受了傷死去,這就讓孔子愈加傷感,哀嘆「吾道窮矣」。

詩人引用孔子的典故,也就是以孔子當初的境遇來比喻自己,表現了自己生不逢時的苦悶。而「去國同王粲」則表達了漂泊他鄉的傷痛,同時又包含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詩歌的最後二句,詩人以自己的感慨嗟嘆收尾,從而表達了創作的原因與詩歌的主旨,也完全體現出了「沉鬱頓挫」的風格。

而分析到此,相信同學們已經不難得出正確答案了。

馬和tuw

相關焦點

  • 2014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鑑賞
    舉國矚目的2014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已結束,新東方在線高考名師團隊第一時間對2014高考語文真題進行了點評,希望能對考生、家長有所幫助,也希望對2015高考考生提供借鑑。 以下是廣州新東方高考語文老師張麗靜對廣東語文詩歌鑑賞題的解析和點評。
  • 高考語文複習:語文古詩詞鑑賞10大規律
    在高考語文複習中,離不開古詩詞鑑賞,由於古人與我們的說話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賞析古詩詞時,總會出項這樣那樣的一些錯誤,下文為各位考生和家長總結了語文古詩詞鑑賞的10大規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詩歌的表達方式(三)
    考語文專題複習學案:古代詩歌鑑賞(三)  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從詩歌鑑賞的角度說,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表現手法(用典、聯想、想像、襯託或烘託、渲染、象徵、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託物言志)  這是詩詞考核鑑賞的重點,再次強調答題要領:內容(寫什麼)、方法(怎麼寫,也就是表達技巧)、效果(
  • 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望江怨送別》詳解
    對廣東考生來說,每年的古詩文鑑賞題難度大,得分低,是他們難以下咽,但又棄之不得的「最痛」。   一、考綱對古詩鑑賞考查的能力要求   語文科高考《考試大綱》對古典詩歌的考查定位為「鑑賞」,規定了考試的兩個目標:(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這兩方面。前者是從怎麼寫的角度考查,突出詩歌創作的手段;後者從寫什麼的角度考查,突出詩歌創作的目的。能力要求等級是D級。
  • 2018高考語文專題十八:地理氣象類詩歌意象解析
    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例2: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例3: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抒情手法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抒情手法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技巧、藝術技巧這些概念大同小異,可以歸結為都是手法的運用。而表現手法又可以細分為:描寫手法、描寫角度、修辭手法和抒情手法四類。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如何分析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專題演練!
    今天小文老師給大家分享如何分析詩歌中的景物形象。詩歌鑑賞是高考語文中的一個必考題型,一般設置一首或兩首詩歌(比較閱讀),設置2至3題。難度較高,失分率也相對較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學生大都缺乏詩歌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所以,考生想要考到一個好成績,既需要了解答題技巧,也需要通過專門的練習鞏固提升。本專題旨在通過對詩歌鑑賞各類題型的研究和概括使學生了解答題技巧,再通過大量的模塊練習,提升自己的答題能力。語文貴在積累與應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學習,堅持不懈。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答題技巧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鍊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 2019高考語文詩歌閱讀深度解析,滿滿的乾貨在這裡……
    高考語文訓練營——詩詞閱讀之一(全國一卷)2019高考語文詩歌閱讀全國一卷專注高中語文教育,助力學子金榜題名高考語文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單獨命題的省份,都有一道古詩詞閱讀題目,這道題的目的就是考查同學們的詩詞鑑賞能力
  • 51ke|高考語文滿分攻略Ⅴ|搞定詩歌鑑賞的「鍊字題」!
    51ke|高考語文滿分攻略Ⅴ|搞定詩歌鑑賞的「鍊字題」!轉眼之間,暑假就要結束了。鵝粉們還記得放假前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嗎?它們現在實現了嗎?備戰高考,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許下「小目標」、然後努力去把它們一個一個都實現的過程。而今天鵝會長給大家定下的小目標就是:如何搞定詩歌鑑賞中的鍊字題。
  • 名師整理: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例題解析,幫助學生0扣分
    語文老師整理: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例題解析,幫助學生0扣分要想徹底把語文學好,就要先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如何你喜歡上語文這科了,那麼你就會願意看許多語文資料,語文素養也會慢慢提高,各方面的語文知識也都會樂於接受。
  • 《贈別鄭煉赴襄陽》:2020新高考1卷(山東卷)詩歌鑑賞命題解析
    2020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出了5套,分別是全國卷一、二、三,新高考一(山東用),新高考二(海南用)。另5套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5省市自主命題。杜甫的《贈別鄭煉赴襄陽》是新高考一(山東卷)的古詩鑑賞材料。下面就命題情況做一下簡單分析。
  • 高考語文複習專題——詩歌鑑賞之對比閱讀
    我們2020年高一的語文新教材,現在非常重視全文閱讀和對比閱讀,這一點其實在我們的語文高考中早就有充分的體現,比如詩歌的對比閱讀。2020、2014、2012、20075和2005年等的浙江高考卷都是出現對比閱讀,這一章節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詩歌的對比閱讀。
  •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必考題型之一就是古詩詞鑑賞題,這類高考語文試題也是考生失分嚴重的題型之一。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模板,供參考!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度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度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紳,即詩中的「老元」「短李」。李紳身材矮小,時稱「短李」。②長恨:指作者的長詩《長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諷喻組詩《秦中吟》。正聲:雅正的詩篇。④伏:服氣。
  • 2021高考古代詩歌鑑賞考點綜合(解析版)
    要對詩人的生活經歷、寫作風格、理想抱負等有所了解。高考詩詞一般都註明了作者,這些詩人絕大多數在課本中出現過,雖不是考查他們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創風格的。這就為我們理解詩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條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對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2.  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詩歌也不例外。
  • 「詩歌鑑賞」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
    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一、【2018年高考新課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試題點評】本題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延續了2017年命題特點,但題目由五選二變作四選一,分值降低,難度也下降了。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鑑賞,其中A項鑑賞詩歌的內容,B項鑑賞詩歌的思想情感,C項鑑賞詩人的形象,D項鑑賞詩句內容。
  • 高考語文「模擬作文題」100題,附名師審題立意解析優秀範文!
    在高考語文試題中,詩歌鑑賞是很容易丟分的題。今天分享2020高考語文模擬作文題100題(附名師審題立意解析優秀作文示範)給高三黨,遵循這些技巧,詩歌鑑賞古詩詞常見意象類的題統統可以搞定!由於資料內容過多,僅展示部分文末有資料電子版獲取方式點擊作者頭像,私信,發送「語文」即可免費領取完整版資料。
  • 「詩歌鑑賞」如何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1.詩歌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鑑賞時,應將古人、古事與作者的現實情況進行多角度的對比,才能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情感。7.看註解。高考鑑賞詩歌的試題有時會加註解,凡是所加的註解,一定會對我們理解詩歌有幫助,我們一定不能輕易放過,要認真閱讀,好好利用。注釋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幾種:①介紹寫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創作動機及詩歌的思想內容。②介紹相關句子,一般暗示詩歌的用典或意境。
  • 名師解析2014江蘇高考:語文變化多 數學沒怪題
    …… 昨天2014年高考語文、數學考試結束,不少考生都對江蘇卷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今年江蘇高考語文和數學兩門學科難度究竟怎樣?有什麼樣的變化?揚子晚報第一時間特邀省內名師進行了詳細解析。 名師點評 試卷整體結構明顯變化 關注語文修養功底 特邀名師:姚紅萍(江蘇省海門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海門市語文學科帶頭人、中學高級教師) 2014年的江蘇語文高考考綱較之前幾年的考綱有較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