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大過鯨魚,脖子長過長頸鹿,它們體型龐大,外形奇異,曾是地球的統治霸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全世界的孩子不分膚色和種族,都開始對恐龍這個怪頭怪腦的傢伙情有獨鍾。他們讀恐龍的繪本,看恐龍的動畫片,買恐龍的玩具,聚在一起張牙舞爪地扮演恐龍,可為什麼不去試一試和恐龍來一場更親密的接觸呢?
近日,江西省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趁著這股熱潮,家長們不妨帶著孩子去國內的自然博物館一探究竟,共同開啟一段恐龍時代穿越之旅。
探秘侏羅紀王國
推薦點: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雲南楚雄祿豐恐龍博物館
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四川省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座恐龍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遺址性恐龍博物館和最著名的恐龍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體長約6米的自貢四川龍是自貢地區侏羅紀中期最兇猛的捕食者之一,四川巨棘龍肩部長有一對巨大的「逗號」狀骨棘,勞氏靈龍是中國乃至世界上迄今發現最完整的小型鳥腳類恐龍化石……佇立於展館內的20多具大小不一、種類不同、形態各異的恐龍骨架,全部出土於自貢,幾乎涵蓋了侏羅紀時期所有陸生脊椎動物門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
探訪侏羅紀王國,還可以去雲南楚雄祿豐恐龍博物館。自1938年出土我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以來,雲南楚雄祿豐縣便是當今世界恐龍化石保存數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在這裡,上百具侏羅紀時期的恐龍化石保存滅絕時的姿態,發掘出的一塊早期蜥腳亞目恐龍胚胎化石,經同位素定年為距今約1.95億年的早侏羅紀時期,比此前被認定為世界最古老恐龍胚胎化石的南非早期恐龍大椎龍的胚胎化石還要早500萬年。
重返白堊紀世界
推薦點: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
非鳥恐龍類在地球上生活超過了1.6億年,跨越三個地質歷史上的「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相較於世人熟知的侏羅紀,事實上白堊紀才算是恐龍活動的黃金年代。
7000萬年前的一個午後,山東境內的萊諸盆地溫暖溼潤,植物繁茂,成群的鴨嘴龍自由自在地在沼澤、岸邊覓食,山坡上的角龍、甲龍、鸚鵡嘴龍、禿頂龍等素食性恐龍和睦相處,不遠處的霸王龍、虛骨龍等肉食性恐龍正伺機侵襲。突然,一股神秘的力量導致火山爆發、洪水泛濫,萊諸盆地的恐龍家族橫遭滅頂之災,屍骨被洪水捲走或就地深埋……
這一幕場景或許並不完全是虛構。自上世紀60年代起,古生物學專家學者們陸續從諸城發掘出土恐龍化石1.5萬多塊,埋藏總面積達1600多平方公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認定為舉世罕見的世界地質奇觀。坐落於此的諸城恐龍博物館,自然成了恐龍愛好者必去的打卡之地。
這裡陳列著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骨架——巨大諸城龍,展示有世界上最大的「巨型諸城暴龍」和最原始的「諸城中國角龍」等化石骨架,珍藏於神妙龍骨廳的巨大恐龍股骨化石更被譽為「華夏第一奇骨」。除此之外,博物館裡還模擬復原了白堊紀時期諸城地區萬龍齊聚、群龍爭霸的恢弘場景,孩子們可以從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尾巴下穿行,近距離觀賞鴨嘴龍群覓食、飲水、嬉戲、打鬥、瞭望等生活場景,用全景式的角色體驗方式,推演出千萬年前恐龍們的生活形態。
同樣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的,還有位於廣東的河源恐龍博物館。自1996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以來,河源陸續搶救發掘恐龍蛋化石1.8萬多枚,成為全球恐龍蛋化石主要出土地和館藏地。背靠這一恐龍「老巢」,河源恐龍博物館的「家底」自然豐厚,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比全世界所有博物館所藏的恐龍蛋化石總和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