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洞察網
「我們自己能不能自己開一家進出口公司來操作?當然可以,但是一定不如怡亞通做得好。」近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李健航在怡亞通舉辦的「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暨怡亞通綜合商業服務平臺發布會」上表示。
怡亞通作為供應鏈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企業的非核心業務外包,著力打造協同發展、共榮共生的共享經濟平臺,在本次論壇上,李健航從同方與怡亞通18年的合作歷程中,勾勒出中國供應鏈行業發展軌跡,以及整合協同所帶來的新可能性。
1
協同催生新力量
助推供應鏈創新發展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首次對供應鏈創新發展出臺指導性文件,我國供應鏈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意見》中指出,「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有專家表示,通過供應鏈的整合、優化、協同能力,能夠使得整個經濟運行更加高效、便利、有序、協同,從而顯著地下降成本,提升效率。
同方股份作為清華大學出資成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緊密依託清華大學的科研實力與人才平臺,定位於多元化綜合性科技實業孵化器,致力於中國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截至2017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超過6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300億元。
「在同方股份的發展壯大的步伐中,少不了怡亞通的助力。」同方股份營運長李健航表示,同時,以同方與怡亞通的合作為例,勾勒出了中國供應鏈的發展歷程,「我們和怡亞通的合作已經18年了。2001年,同方成為因特爾的第二大直接客戶,因特爾給我的交貨,從馬來西亞工廠交到香港,我怎麼樣從香港把貨運到北京呢?因為我的工廠在北京。如何從境外進口到境內,我們是科技公司,不太擅長這個。後來我找朋友問,聽說怡亞通在深圳就是做這樣的供應鏈服務,可以從香港進口、報關,再運到我們國內倉庫,並且可以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據了解,以怡亞通為代表的供應鏈公司,可以為企業提供涵蓋進出口報關、物流、倉儲、配送、供應商管理庫存(VMI)、國際採購服務、分銷平臺服務、渠道管理及結算等內容的「鑲入式」服務產品,使客戶外包環節能夠無縫連結,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及管理成本,提高供應鏈效率。
「我們自己能不能自己開一家進出口公司來操作?當然可以,但是一定不如怡亞通做得好。供應鏈管理上,包括通關、配送的速度,特別是做電腦,CPU這個東西是要求特別強的,需要快速而精準,甚至是需要免查驗通關。這件事情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做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怡亞通能夠給我提供的是一種服務,一種高效的服務,並且是一種很有附加價值的服務,比如說金融支持的服務。」李健航表示。
2
綜合商業服務平臺
為企業壯大帶來新「熾核」
「今天,怡亞通要跟內地政府、國企合作,一起為當地政府、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我認為,供應鏈服務有點象城市基礎設施,水、電、氣,是商業社會裡不可缺少的元素,供應鏈也是類似的基礎設施,就像小區的物業,如果一個小區的物業做得好,就能吸引更多人來買房子。當一個產業園有更好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幫助產業園裡的廠商更好的發展業務,那這個產業園就有了更強的競爭力,招到更多的優秀企業進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產業園的供應鏈是有價值的。這產業園供應鏈的體系成熟了,就可以把這個能力分享給其他工業園、其他地方政府。對地方政府來說,這就是一種資源整合,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有效方式。」李健航如是道。
為促進中國企業能做大做強,怡亞通正在積極推動綜合商業服務平臺建設,「怡亞通綜合商業服務平臺的建設是把怡亞通積累了二十一年的供應鏈實踐和服務的基礎、運營能力、專業團隊、強大的信息化平臺等組合起來,目的就是把原來鏈條上的這些服務打通。他舉例說,以前供應鏈提供解決採購、進口、銷售等某環節的服務,而現在希望通過怡亞通綜合商業服務平臺把企業和產品在運行鏈中的整個服務打通,變成綜合服務。」怡亞通副董事長陳偉民對怡亞通綜合商業服務平臺做了詳細介紹。
怡亞通正推動全國商品流通渠道的整合,打造遍布全國380個城市的商品流通網絡,把質優價廉的商品,通過怡亞通的平臺,經採購、進口、物流、分銷等環節,到達終端門店與消費者。
在運作模式上,怡亞通綜合商業服務平臺的運作模式是攜手各地政府、國企打造符合當地核心產業特色的供應鏈服務體系,以1+N的服務模式(1是核心企業,N是核心企業的上下遊),打通從生產到流通的全程供應鏈環節,「希望通過怡亞通綜合商業服務平臺助力中國實體經濟做大做強,讓國家和政府的資源有效地支持實體產業。」陳偉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