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融資4.6億美元,這家從矽谷走出來的創業公司按下加速鍵

2021-01-12 中國企業家雜誌

對於小馬智行而言,如何成為一個強大的資源整合者是其實現商業化落地的關鍵。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碧雯

編輯|馬吉英

頭圖來源|被訪者

今年上半年,當一些行業停滯甚至曝出裁員消息時,彭軍卻比以往更為忙碌了。

作為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彭軍時刻關注著小馬智行積累的裡程數據。即使在疫情期間,小馬智行也做到了無間斷測試。

「在美國加州,儘管當地robotaxi車隊從3月開始都暫停了載人測試運營,但我們迅速把車隊用於給Irvine(爾灣市,加利福尼亞州,美國)的普通居民運送生活必需品和為Fremont(費利蒙市,加利福尼亞州,美國)一個臨時安置點運送食品,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也幫助當地社區更好地抗擊疫情。」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樓天城表示。截至6月12日,公司已經幫助運送了2700份食品。這對小馬智行的另外一個意義在於,這是小馬智行首次將自動駕駛計程車隊用於貨物運輸,也是其商業化落地的一個新探索。

疫情期間,小馬智行在國內robotaxi的運營數據也在增長。樓天城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小馬智行在廣州測試運行的robotaxi車隊完成的總訂單數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32%,總服務裡程增長50%。

彭軍和樓天城是創業搭檔,彭軍此前是百度自動駕駛部門首席架構師,百度美國研發團隊創始成員,而樓天城此前曾在谷歌無人車項目工作過三年,並因為連續十年獲得TopCoder中國區第一、兩次獲得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冠軍而被稱為「樓教主」。

「兩個人內心都挺有激情的,要不然不會選擇創業做無人駕駛。」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評價道。

2016年,兩人離職並共同創辦了小馬智行,彭軍擔任CEO,負責公司整體運營,樓天城擔任公司CTO,負責公司的技術開發。

目前小馬智行已陸續獲得來自紅杉中國、IDG資本、晨興資本、君聯資本等機構的投資。今年2月,小馬智行宣布獲得來自豐田汽車的4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30億美元。小馬智行提供的最新數據是,其自動駕駛總裡程已經超過250萬公裡,全部是城區公開道路測試。

不過在自動駕駛的下半場,小馬智行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實現商業化落地。在後疫情時代,小馬智行又該如何抓住機會?

按下加速鍵

疫情讓聽上去高大上的無人駕駛開始進入普通人的視野。

「疫情第一次讓人開始真正接觸無人化。無人送貨、無人出租這些需求離我們更近了一步。」樓天城表示。正如一位業內從業者所說,疫情不會加速自動駕駛行業的進程,但會創造需求。

此外,疫情也提升了人們對安全的重視。在彭軍看來,在減少接觸的前提下,更有效地調度人和物資變得更為重要。在這種大環境下,更多的自動化、無人化是一個大趨勢。

「疫情期間,自動駕駛公司都在關注和尋找更多的機會,比如說送貨、送人這兩方面,如何保證疫情期間大家在家隔離時,所有物資(尤其是醫療物資)能夠更快捷、安全地運送。」彭軍說。

robotaxi是包括小馬智行在內的許多自動駕駛公司希望率先能夠商業化落地的場景。

2018年12月,小馬智行在廣州開始試點城區公開道路robotaxi常態化運營。2019年11月,小馬智行在美國加州推出首個面向普通公眾的robotaxi服務。截至今年4月初,小馬智行的robotaxi全球訂單數量超過10萬單。

實際上,除了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同樣盯上robotaxi這塊蛋糕的還有傳統晶片公司和車企。

5月,英特爾宣布計劃以9億美元將以色列公司Moovit收入囊中,後者是一家提供城市出行解決方案的公司。這一大手筆收購展示了英特爾在robotaxi領域的野心。從滴滴出行分拆出來的滴滴自動駕駛也剛剛完成了軟銀願景基金的投資,robotaxi或是其商業化布局的必選項。

robotaxi的落地和常態化運營被彭軍看作公司發展的裡程碑事件。「這表明公司開始由技術向產品化轉變,業務開始逐步走向成熟。」彭軍稱。

包括robotaxi常態化運營在內,小馬智行共經歷了三個裡程碑事件。2018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小馬智行第一次秀出了自己的肌肉,對外展示了由10輛無人駕駛汽車組成的車隊,這被解讀為小馬智行的技術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狀態。

而今年年初宣布獲得豐田汽車的注資並達成更加緊密的合作,彭軍認為這是公司在生態體系建設中邁出的關鍵一步。「車廠在如何規模化量產車、如何保證質量可靠性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而我們的優勢是智能化、軟硬結合這些方面,因此我們也可以跟車廠學到很多寶貴經驗。」彭軍說。

在一位關注硬體行業的投資人看來,自動駕駛行業越來越走向融合,傳統車廠和自動駕駛公司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多。

彭軍認為,出行中最有價值的兩大塊是城區內的人的出行和比較長距離的貨物出行。

除了robotaxi,小馬智行已在公司內部有一支十幾人規模的團隊研髮長途貨運領域。不過目前國內自動駕駛貨運業務究竟何時能落地還是未知數。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即使是自動駕駛的先行者Waymo還沒有完全進行商業化落地。自動駕駛下一步的挑戰是,如何像一個老司機一樣去駕駛車輛。這需要建立在有大量數據積累、軟硬體結合精細化、軟體高效率的基礎上。

新基建利好

對於自動駕駛行業來說,今年政策利好不斷。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11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並提出2025年實現有條件智能駕駛汽車的規模化生產(L3級別)的願景。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徵求《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總體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為自動駕駛明確方向。

新基建的推出更是助力自動駕駛領域快速發展。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其中5G、AI、數據計算中心等都將對自動駕駛行業帶來直接影響。

彭軍認為,由於自動駕駛對5G、AI、數據中心等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自動駕駛可以作為新基建的主要用戶方之一積極參與其中。

其次,在新基建之下,科技會有快速進步,這又會反哺新基建進程,從而推進中國經濟向智能化、科技引領的道路持續轉型升級。由此,自動駕駛和新基建呈現互相促進的狀態。

此外,5G建設也將推動車路協同的發展。單車智能是把計算放在車端,需要不斷去積累數據。而車路協同可以更好探測周圍物體和環境,在5G的環境下,能夠讓車跟周圍的物體、交通控制系統或數據中心之間的交互變得更快,提高安全性。

對於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樓天城有個形象的比喻,「單車智能指的是軍隊中每個士兵的能力都很強;車路協同更多是指軍隊指揮系統。兩者相互促進,並不矛盾。」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理想中的robotaxi場景是限定區域內,這需要跟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達到非常好的結合。

在和政府打交道方面,從矽谷走出來的小馬智行團隊的表現可以用「接地氣」來形容。舉例來說,小馬智行是廣州第一支落地的常態化運營車隊。

「與政府打交道,同理心很重要。邀請政府的人員來試乘,不斷講解溝通,並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安全的重視,一步步建立信任。」彭軍說。

但技術的進步往往是多因素共同推進。

自動駕駛被視為AI行業的最高挑戰,不僅僅需要自動駕駛公司自身在技術上的不斷迭代升級,還需要政府支持、運營商和基礎設施合作方的配合、與傳統車企間的合作規模化。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

對於小馬智行而言,如何成為一個強大的資源整合者是其實現商業化落地的關鍵。

相關焦點

  • 這家融資1.2億美元公司成矽谷笑話
    這家融資1.2億美元的公司成為矽谷大笑話) 光譜所有的科技神話破產事件裡,最讓你笑掉大牙的是什麼?是100家P2P融資平臺88家跑路,還是拆東牆補西牆的「生態化反」?
  • 矽谷汽車租賃創企Getaround獲1.4億美元E輪融資,軟銀願景基金參投|...
    日)宣布獲1.4億美元得E輪融資。該輪融資由PeopleFund領投,軟銀願景基金等參投。迄今,Getaround的融資總額達到近6億美元。該公司的上一輪融資發生在2018年8月... 創頭條編譯  隨著本地短途旅行的反彈,矽谷點對點汽車租賃創業公司Getaround在周三(10月14日)宣布獲1.4億美元得E輪融資。該輪融資由PeopleFund領投,軟銀願景基金等參投。
  • Impossible Foods獲得5億美元融資,這家人造肉明星創業公司的發展...
    去年Impossible Foods獲得E輪3億美元融資時,我們曾分析過這輪融資,時隔一年之後,Impossible Foods再獲5億美元融資,一方面凸顯人造肉領域備受資本關注,另一方面Impossible Foods的多次巨額融資也凸顯這家公司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 WannaCry病毒肆虐全球,唯有這家網絡安全公司融資1億美金卻笑不出來
    報導稱,這些做法讓很多員工不滿,這家矽谷公司與很多咄咄逼人的矽谷公司一樣在公司裡養成了一種有毒的文化。 如果說報導指出的這些文化問題存在於不少「打了雞血」的矽谷公司,令許多員工已經見怪不怪的話,報導披露這家公司的「辛德勒名單」——專門針對期權很快就會成熟的員工——就讓員工毛骨悚然了。
  • 金融科技公司Stripe融資1.5億美元 估值增至92億美元
    Stripe CEO科裡森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作為美國最具價值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公司,Stripe在新一輪融資中繼續擴大自身在估值上的領先優勢。  Stripe周五表示,公司即將完成新一輪1.5億美元融資,計入融資後的估值達到92億美元,幾乎是2015年7月融資時50億美元估值的兩倍。Stripe的估值已經超過了Social Finance、Betterment等其他美國金融科技創業公司。  相比之下,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和矽谷科技創業公司已難於維持他們的估值。
  • 矽谷最熱門的50家初創公司:教你如何找到創業點子
    如今創業浪潮正席捲這個星球的每一個角落,創新工作者將各種想法帶到生活中,並且很多的公司都成立於矽谷。矽谷可以說是創業者的天堂,這是一個充斥著創新和理想主義的地方。估值:11億美元今年10月,這家深藏不露的數據分析初創公司在成立僅一年之後,就以10億多美元的估值募集到4,500萬美元資金,由此突然在芝加哥冒了出來
  • 矽谷風投瘋狂下注,疫情催生20年來最大科技泡沫?
    疫情發生以來,基於線上服務的每一個熱點公司幾乎都在被投資者瘋狂追逐,矽谷風投更甚。《紐約時報》近日盤點了今年以來那些估值飆升的創業公司——即使泡沫可見,投資者們都在不惜代價獲得戰爭的勝利,因為大家都覺得,「多等一個禮拜就意味著公司會更貴」。
  • 語法糾錯軟體公司Grammarly融資1.1億美元
    最新獲得大筆風投資金的是一家用人工智慧改善人們語法的初創公司。  矽谷風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周一稱,它領銜投資了1.1億美元給初創公司Grammarly Inc。這家位於舊金山的公司開發的軟體可以用下劃線標出用戶所寫文章中使用不恰當的詞語和短語,並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這有點類似於微軟Word中的糾錯功能。
  • 獲1.15億美元C輪融資,矽谷明星公司News Break躍升新晉獨角獸
    1月7日,美國最大的本地新聞信息平臺、總部位於矽谷的明星公司News Break宣布完成1.15億美元的C輪融資。此輪融資後,News Break成為新晉獨角獸公司。這家公司在2015年由鄭朝暉和任旭陽在美國矽谷創立,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擔任首席顧問,前微軟執行副總裁,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專家沈向洋擔任董事長。前赫芬頓郵報運營總負責人吳泳升擔任COO,前雅虎搜索資深專家陸榮清擔任技術帶頭人。本輪由專注於創新技術的矽谷私募股權機構Francisco Partners領投,老股東IDG資本繼續跟投。
  • ​按下快進鍵的在線教育與停不下的Byju's | 每周海外科技創業事件回顧
    這裡,動點出海將和大家一起回顧本周(2020.09.07-2020.09.13)我們都見證了哪些海外科技創業事件發生。本周,印度三大在線教育平臺之一Byju’s的叕一次融資繼續它成為海外教育領域的焦點。報導指出,Byju’s在本周獲得由銀湖資本領投的5億美元融資,並在該輪融資中達到108億美元估值。
  • 一季度美醫療健康創業公司融資總額3.98億美元
    點擊查看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Mercom Capital Group(以簡稱「Mercom」)近日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公司融資總額為3.98億美元,交易量為103起。
  • 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新融資2億美元,累計融資超100億|全球快訊
    這距離Grab的上一次融資僅過去6個月,當時它從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那裡獲得超過7億美元的投資。 對於最...這距離Grab的上一次融資僅過去6個月,當時它從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那裡獲得超過7億美元的投資。對於最新融資,Grab和Stic均拒絕置評。儘管疫情對消費者相關業務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但是Grab仍然成功進行了新的融資,繼續為其打車、外賣和數字金融服務提供運營資金。
  • 創業公司Impossible Foods再獲2億美元融資
    財聯社(上海,編輯齊林/實習編輯蔡則卿)訊,美東時間周四,美國人造肉創業公司Impossible Foods表示,它新籌集了2億美元的資金。而5個月前該公司剛獲得5億美元的融資,當時還創下食品科技類初創公司中最大一輪融資紀錄。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矽谷智能化改造大加速可以說,新冠疫情加速了美國生活諸多方面的智能化改造節奏。目前,這家公司正在和灣區大量的新冠前線部門合作。例如他們正在為矽谷的幾家消防局提供這樣的服務,免除了消防隊員在加油過程中感染的可能性。 未來疫情結束,一旦人們逐漸習慣於這種服務,這種共享加油站的商業模式將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矽谷爆點。
  • 網絡安全創企SentinelOne融資2.67億美元,估值超30億|全球快訊
    30億美元,相比其2月融資後估值增長了近兩倍。 創頭條編譯  近日,美國網絡安全創業公司SentinelOne宣布獲得新一輪2.67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30億美元,相比其2月融資後估值增長了近兩倍。
  • 韓國團購網站Coupang獲紅杉1億美元融資 估值過10億美元
    韓國團購網站Coupang獲紅杉1億美元融資 估值過10億美元創客100 |2014年05月29日 11:40評論() 據報導,韓國人氣最旺的團購網站Coupang,今日宣布獲得來自紅杉資本的高達1億美元的融資。
  • 利用這6個融資步驟,紐約創業傳奇助多家公司完成7.5億美元融資
    編者按:Kevin Ryan是紐約初創公司的傳奇式人物,他創辦過多家公司,並累計為這些公司完成7.5億美元的融資,包括,DoubleClick、Gilt、MongoDB、BusinessInsider和Nomad Health等。他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在融資方面的經驗心得。
  • 10億美元!獲在線教育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猿輔導做對了什麼?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10億美元!獲在線教育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這家機構做對了什麼?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受益於黑天鵝事件催化了在線教育熱度,中國K12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今日宣布已經完成最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同時這也是迄今為止在線教育領域最大一次單筆融資。
  • 興盛優選再獲4億美元融資,美國版餓了麼DoorDash融資4億美元|全球...
    「金斧子」獲人人網5,000萬美元投資◆基於自研分布式內存及流資料庫技術,「柏睿數據」獲2億人民幣C輪融資◆大數據廠商「Palantir」融資5億美元,可能於數周內提交IPO申請◆美國版餓了麼「DoorDash」完成4億美元H輪融資,估值達 160 億美元Part.1 本周
  • 按下「加速鍵」、訂單「逆勢上揚」!重慶電子產業加快復甦
    按下「加速鍵」、訂單「逆勢上揚」!從2月10日復工開始,重慶電子產業產能恢復按下「加速鍵」,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截至目前,重慶電子產業全面復工,46家規上整機企業和237家規上配套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全鏈條產能正在穩步回升。春節前,廣達便拿下多個大單,幾乎翻了一倍,本計劃大幹一把。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後,員工回不來,產量跟不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