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快遞員急促地喊道:有人在家嗎?有快遞。七歲的心心自己在家學習,她沒開門,但應了一聲:「媽媽不在家,她去運動了,您把快遞放門口就可以了。」
我回到家,心心便很有成就感地把事情描述了一遍。我一方面表揚她做得不錯,既冷靜又禮貌,同時又跟她復盤總結,告訴她最好不要把家人的行蹤說得太具體,可以說:「大人下樓了,或者剛剛外出了,一會回來。」
晚上,女兒奴爸爸聽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有點不太高興,他擔心孩子自己在家不太安全,萬一孩子給陌生人開門了怎麼辦?我笑笑說:「孩子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要獨立面對問題,早點教會她基本的安全知識,學會自我保護,畢竟不可能時刻都陪著孩子。」
1、絕對不能將門反鎖
如果反鎖門,萬一有意外發生,孩子無法出門逃脫,也無法求救。更有可能導致孩子爬窗,墜落等危險事情的發生。
2、跟孩子強調絕不要給任何人開門
我告訴孩子,就算是認識的人(可能是假扮)敲門,也不要開門。因為家人知道密碼,如果是親友,他們會給媽媽打電話聯繫。
3、水、電、煤氣,絕不能碰,不可以爬高。
平時我就跟孩子互動討論學過的安全知識,以及急救方法。只有當孩子明白亂碰水電煤氣會帶來的事故、危險,他們才會不去觸碰。單純的「不許做」,沒有說服力,反而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而爬高拿東西,可能會摔倒或被掉落的東西砸傷。孩子感興趣的或者吃的喝的,我都是放到最下面的柜子裡,讓孩子自由拿取。
4、假如遇到緊急情況,告訴孩子具體的求助渠道,學習自救
我和孩子常會做問答遊戲,問他們遇到某種事故或者危險,會怎麼辦?還會告訴孩子,假如遇到緊急狀況不知該怎麼辦時,去樓下的超市求助,或者拜託超市老闆給媽媽打電話。(到超市只有20米遠,而且到處都有監控設備,相對安全)
5、明確告訴孩子,媽媽要去做什麼,大概多長時間回來,讓孩子心裡踏實很重要
《弟子規》講:出必告,返必面。其實成年人對孩子也要這樣。哪怕只是下樓買包調料,也要跟正在玩的孩子說一聲;要是出去的時間可能是一兩個小時,給孩子安排好學習或者娛樂項目,然後說明要去做什麼,幾點回來。
對於幾歲可以留孩子單獨在家,我覺得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個原則很重要:不管孩子多大,父母要確保孩子熟練掌握以上幾個要點,然後試著「演習」幾次。比如暫時下樓,裝作陌生人敲門等。
但如果孩子比較淘氣,或者膽小愛哭,就儘量不要過早獨自留在家中。意外的發生,往往是因為父母教育不夠,還抱有僥倖心理。只有確保教育到位,孩子心理健康,能夠接受媽媽暫時出門,才可以將孩子獨自留在家。
我們不能一輩子守著孩子,他們總會一點點長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保護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早早地教會孩子安全知識更重要。
您有過將孩子獨自留在家裡的經歷嗎?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或者注意事項?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奮鬥在韓國,專注親子教育、個人成長,分享正能量。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