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巴爾幹國家對華報導不同於西方

2020-12-11 環球網

塞爾維亞《巴爾幹洞察》12月10日文章,原題:研究稱,中國在巴爾幹地區媒體領域日益活躍周三提交的一份由外交關係專家、歐洲外交關係協會訪問學者弗拉基米爾·肖洛夫撰寫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正進入東南歐的媒體領域。

為了「關注中國在東南歐不斷上升的媒體存在」 這項研究,肖洛夫9月至11月在8國進行40次採訪,包括媒體專家、記者、政策分析家、大學教師、外交官和政商界人士等。報告顯示,中國正與(地區的)國有和私營媒體機構建立一個越來越精細的媒體合作框架。儘管「重點主要是經貿」,但正逐漸擴大到政治(主要是正面)和事實性報導,很少有批評內容。

報告詳述了巴爾幹國家的情況。中國官媒與阿爾巴尼亞、波赫、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的對口機構有正式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常組織當地記者赴華考察訪問。克羅埃西亞和黑山也組織類似訪問。

根據2019年的一個協議,「關於中國治理體系」的紀錄片等被引入阿爾巴尼亞。當地媒體主要報導與中國的雙邊關係,並對中方官員進行採訪。中方也鼓勵年輕人報導有關中國的抗疫情況。當地新聞報導還聚焦於中國的經濟項目,但中企通常不會與媒體有太多交流。

保加利亞通訊社常發布中國官方通訊社的圖片內容。另一家在索菲亞存在了幾十年的中國媒體,在當地有自己的網絡。新聞門戶網站「24小時」建立了一個完全基於中國資源和內容的欄目「聚焦中國」。

克羅埃西亞與中國媒體的官方合作相對較少,合作的主要平臺是克記者每年的考察訪問。但當地媒體已增加對華報導,重點是一些項目或中美關係。雙周刊《環球》還有關於中國的副刊。

在科索沃,北京聯絡處雖不引人注目,但也在增加活動。在北馬其頓,對中國發展的報導越來越多,大多數是經濟的,與正在進行的或潛在的雙邊項目有關,且往往是對西方媒體報導的翻譯。

塞爾維亞有關中國的新聞通常都是非常正面的。關於中國大使館活動的報導,與「(西方)批判性的媒體明顯保持距離」。(作者佐爾茲納·巴米,喬恆譯)

相關焦點

  • 外媒對華報導總犯低級錯誤 偏見瀰漫致選材偏頗
    單仁平:外媒對華報導總犯低級錯誤  境外媒體一碰到中國政治,就「很容易出假新聞」,像是中了魔。2008年CNN等西方媒體裁剪現場照片,故意把一些照片張冠李戴,人們記憶猶新。如今這樣的小動作又被法新社等媒體用上了。
  • 巴爾幹地區最大經濟體,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方戲劇的發源地
    希臘位於歐洲的東南部,歷史上著名的「火藥桶」巴爾幹半島南端的共和制國家。希臘國內島嶼眾多,除此之外,希臘佔據了重要的戰略地位,自古以來成為連接歐亞非三大洲交流樞紐,可以說,希臘時兵家必爭之地,正是如此,歷史上,希臘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接下來,老狼將帶領大家揭開希臘神秘的面紗。
  • 外媒:必須西方國家首肯
    外媒:必須西方國家首肯。眾所周知,中方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十分友好,一直以來,中方都不遺餘力地幫助巴方發展經濟,由於我方基建能力較強,因此巴方靠著我方精湛的基建技術也實現了國內相關設施的完善,中巴兩國友好情誼也因此得到更進一步的升華。
  • 對中國最好的歐洲國家,不顧一切幫我國,每位總統都堅持對華友好
    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對中國最好的歐洲國家,不顧一切幫助我國,每位總統都堅持對華友好。這個歐洲國家就是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是歐洲巴爾幹半島的小國,國土面積只有8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一千萬,是歐洲典型的小國。
  • 飛翔在巴爾幹的天空:從無人機看塞爾維亞與中國的武器交易
    其中,巴爾幹地區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2020年10月,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在視察軍事演習的報導中,曝光了中國CH-92A型無人機,就是該國最新引進的無人機型號。當時,這批CH-92A無人機剛剛於2020年6月交付塞爾維亞。
  • 馬其頓,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
    北馬其頓共和國,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而古代馬其頓地區包括北馬其頓和希臘北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東馬其頓-色雷斯三個大區。北馬其頓共和國,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
  • 歐洲對華最友好的國家,不顧一切支持中國,視中國為兄弟
    而且中國自古就主張國家之間的平等,尤其是對小國的一視同仁和保護。使得我國成為全世界大國中最溫和的,最和平的,所以這也是我國在國際上會有那麼多的朋友以及友好國家的主要原因了。即使在歐洲、非洲、南美等,都有大量的親華的國家。最典型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對華最友好的國家,不顧一切支持中國,視中國為兄弟國家。
  • 西方在社交平臺上抹黑中國:使用情緒化語言,選擇負面報導
    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的話題上,《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至少有一些相對中立的報導,比如彭博社11月底在推特上發文稱,中國製造業經歷上半年的低潮後開始反彈,但《紐約時報》很少有客觀報導中國的文章。前幾天,《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分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關於12月15日華盛頓計劃對華加徵的關稅將讓美國日常消費品生產商受衝擊的文章。
  • 歐洲最親華的國家,每任總統上臺後,都堅持對華友好
    我國在世界上也收穫了很多的友誼,尤其是很多國家堅持對華友好,執行親華政策。最典型如巴基斯坦,柬埔寨等,都是我國珍貴的友誼之國。而除此之外,還有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最親華的小國,每任總統上臺後,都堅持對華友好。
  • ...結盟的西方國家將同意採購相關商品或提供補償。報導稱,在美國...
    【川普欲創建對華報復聯盟】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3日發表了題為《白宮考慮對北京採取新行動》的報導稱,川普政府官員說,美方最野心勃勃的行動將是創建一個由西方國家組成的非正式聯盟,以在中國動用其貿易實力時聯合採取報復行動。
  • 外媒:英學者馬丁·雅克稱西方觀察中國老犯錯
    他指出,西方人觀察中國老是犯錯,原因就是西方人是以西方眼光看中國,將源自西方的概念強加在中國頭上。《聯合早報》高健康11月9日報導稱,馬丁·雅克受邀為本月27日「通商中國」與《聯合早報》聯辦的「名人演說系列」講座擔綱主講《中國——非一般強國》。
  • 川普或將下令:禁止美國企業在華...
    據外媒報導,近日,川普政府內部正在傳閱一項關於雲計算的行政命令提案,該命令提案瞄準了美國雲計算企業在特定國家的業務——雖然沒有明說,但美國媒體在報導中談到了中國。站在中國市場的角度,這一行政命令提案意味著,亞馬遜 AWS 和微軟 Azure 的在華業務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重大影響。1以雲計算為靶,川普再次劍指中國?首先爆出這個消息的,是外媒 AXIOS。
  • 西方國家在教臺軍打仗?與其說是「支招」,不如說是騙錢
    就在聯合國呼籲世界各國團結攜手,共同度過危機的倡議下,仍然存在部分國家枉顧和平的重要意義,試圖挑起紛爭與衝突,甚至有一些國家試圖幹涉他國內政。 外媒利用納卡衝突支招臺灣地區,目的險惡 臺灣問題本是中國內政,但仍然有一些西方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亂給蔡英文出謀劃策。
  • 南斯拉夫狄托到底有多牛,要建立巴爾幹聯邦,敢和史達林鬧掰?
    二戰期間,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也像歐洲很多國家一樣,遭到了法西斯的入侵。南斯拉夫人民在以狄托為首的南共領導下與法西斯作鬥爭,並最終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起初,南斯拉夫也是奉蘇聯為老大哥,兩國關係非常友好。
  • 「歐洲後花園」巴爾幹,為何成為野蠻、落後、血腥的代名詞?
    在18世紀到19世紀,「歐洲的土耳其」是巴爾幹最受歡迎的地理稱呼,到19世紀時,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和黑色的國家相繼崛起,歐洲列強則瓜分剩下的部分。1878年到1908年之間,西方的旅人、記者湧入這裡,使得「巴爾幹」這個詞大為流行。
  • 西方媒體對華固有偏見的又一例證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西方媒體對華固有偏見的又一例證  新華社記者田棟棟  西方媒體向來喜歡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中國。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推出一部題為《中國的秘密》的三集紀錄片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 「你們被西方媒體操縱了!」隔離期間,加拿大博主揭秘外媒反華套路
    自疫情暴發以來,西方媒體歪曲事實的報導層出不窮。在廣西南寧隔離第十一天的柯克·阿佩蘭決定在自己的視頻節目Gweilo 60上揭批外媒。視頻中柯克·阿佩蘭用最直觀的方法,對比了「事實上的中國」與「西方媒體嘴裡的中國」,對抹黑中國的外媒話術進行了一一拆分:不難看出,區區改幾個詞,外媒就能完成了一篇「黑中國」的報導。
  • ...霧霾問題報導模式對比研究——以人民網(英文版)和紐約時報網為例
    摘要:外媒對華環境新聞報導問題,對我國國家形象建設有著重要影響,在近年來日益 引起學者的關注。本研究以傳播學的視角,選取霧霾報導為切入點,希望分別以紐約時報網 和人民網(英文版為案例,分析外國媒體和中國外宣媒體的關注角度、信息來源、觀點內容 等等,從而總結出雙方環境問題報導的話語體系特點。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義大利的失土作者|霈霖責編|Thomas巴爾幹半島一直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因為這裡有好些個民族長期混居,邊境線很難將各民族完全分開,而各民族又分別得到不同大國的支持▲巴爾幹半島俄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是爭奪巴爾幹最積極的大國,英法等西歐國家也通過支持希臘來插手巴爾幹事務。相比之下,義大利是個晚來者,1871年才完成統一,但義大利對巴爾幹也是有領土要求的。
  • 武漢學校這一幕驚動外媒!鍾南山有話說
    一時間有國外網友感嘆武漢已經回到了正軌我們還在玩對抗病毒的遊戲多家外媒轉播畫面:百萬學生開學井然有序據海外網報導,多家國外媒體轉播了武漢開學的畫面,聚焦武漢開學的同時,禁不住讚嘆,不少西方企業紛紛感嘆,是中國市場彌補了他們的損失。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更是毫不吝嗇地點讚中國,認為隨著中國消費經濟復甦,不少西方企業在華銷售逆勢上揚,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國內銷售下滑的損失,還使中國成為了全球眾多公司的「避風港」。仔細一品,「避風港」這個詞用得還真是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