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氣態星球,人站在木星上會發生什麼?會直接掉進地核嗎?

2020-12-20 騰訊網

巖石行星vs氣態行星

在太陽系中有8大行星,其中靠近太陽的四個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們都屬於巖石行星。而火星之外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和地球不同,不是巖石行星,而是氣態行星。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著萬有引力,它和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人能夠站在地球上,是因為地球的引力作用和地球表面的支持力形成平衡。而地球表面的支持力來自於地球表面是固態的,可以支撐住人體。那麼問題來了,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自身引力要遠比地球強得多,如果人站到木星上,木星又沒有巖石表面,那麼人會直接掉下去到木星的內核當中嗎?

人會掉到木星的「內核」中嗎?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木星的結構有一個概念。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很多種元素,其中氧元素和矽元素非常多。

但實際上,像地球這樣的天體在宇宙中是屬於少數派。因為在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後,逐漸形成的元素主要有氫元素和氦元素。

這兩個元素佔據了元素周期表前兩位,總量佔到了整個宇宙的99%以上。因此,宇宙中絕大多數的天體都是由氫和氦構成的,由其他元素主要構成的是少數。

木星可以算是宇宙中的多數派,它主要是由氫元素構成的。由於內核壓強巨大,木星的內核特别致密,是一個固態的核心。固態核心表面包裹有一層氦。再往外是液態金屬氫,它是超流體狀態的氫,在這種狀態下,氫呈現出了導電性。再往外則是分子氫,然後最外面的是木星的大氣層,也主要由氫構成。

由於木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要遠遠比地球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大得多,達到了5倍的日地距離。因此,木星並不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因此,木星的溫度要比地球低很多,木星表面的平均溫度只有零下148℃左右。

如果有一艘飛船把一個太空人放到木星的上空,讓他朝著木星的方向墜落。那這個太空人必須要做好防護,否則還不得進入到木星的內部,就會被凍死。

我們假設太空人裝備了「理想」的裝備,這個裝備可以確保他在任何條件下都能活下來。那麼當太空人向下墜落時,首先和太空人接觸的就是大氣層了。由於木星的質量要比地球大很多,因此,引力也要大很多。在木星上的重力加速度達到了24.79m/(s^2),要知道在地球上也就是9.8m/(s^2)。這說明在木星上空自由落體的加速度會比地球上快很多。由於木星的大氣層是氣態氫,所以太空人會一直加速下墜,並不會受到什麼阻攔。

不過,由於加速度過快,因此,速度也很快。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太空人會與大氣層中的物質發生摩擦,這使得太空人與大氣層接觸的地方急速升溫,這個問題實際上在人造探測器返回地球時也會遇到。

除了快速下墜,由於木星的自轉速度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快的,木星赤道的自轉線速度達到了12.6km/s,這大概是地球赤道自轉線速度的27倍。這使得木星表面的風速都超級快,隨便一陣風的風速都至少達到100m/s。地球上一般情況下風速都很低,只有0.5m/s,即便是地球上最強的颶風,風速也不過只有50m/s。也就是說,地球上颳得最猛的風也不到木星上隨便一陣風的風速的一半。木星上的「眼睛」實際上就是木星表面的風暴。

所以,太空人在下墜時,除了下墜速度很快,同時還會被木星上的風颳得到處晃,而且速度也相當的快。

當然太空人下墜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發現開始看不到「光」了。這是因為太陽光已經無法進入到這裡,這和「地球表面海洋達到一定深度後也看不到光」是一個道理。不僅是漆黑一片,和深海一樣,同時伴隨著的還有壓強的增大和溫度的升高,當達到木星雲層以下700公裡左右,壓強可以達到上千倍的地球大氣壓。

太空人最終會下墜到雲層以下2萬多公裡的地方,這裡的壓強達到了大氣壓的200多萬倍,同時溫度達到了6000度以上。此時,周圍的環境就是液態金屬氫,它可以給太空人提供浮力。所以,太空人下墜到一定程度後,液態金屬氫提供的浮力就可以和重力平衡,使得太空人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上下浮動,這類似於懸浮在水中的物體一樣。

所以,太空人穿著的裝備是理想的,那麼太空人並不會一直下墜到木星的核心,而是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達到平衡點,開始上下浮動,而不會抵達木星的核心,更不會貫穿木星。

來源: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我們能夠穿過木星嗎?不能,因為木星是氣態星球,並不是個氣球
    所以,氣體行星是一顆氣球嗎?我們能不能像氣球一樣穿插而過呢?正如其名稱所示,氣態行星沒有固體表面,完全由氣體組成。我們來看一下太陽系中的行星「老大哥」木星,它是一顆表面全由氣體組成的氣態行星。這些氣體中,絕大多數都是氫氣。
  • 木星是個氣態星球,但並不是一個氣球,所以我們不能穿過去
    在木星的大氣層中,氫氣大約佔據了75%左右的質量,而剩下的24%的質量則是氦氣,此外還有大約1%左右的質量屬於其它各種元素。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木星只有氣體,但它絕對不是一個氣球,我們也不可能穿過木星。這是因為氣態行星之中並非沒有固態物質。現在就讓我們在思想上來模擬一下進入木星的場景吧。
  • 一個人掉進木星會看到什麼?理論上可能發現一些飄浮的生命形式
    在內太陽系的四顆巖石行星上,可以發揮想像的餘地還比較大,但在外太陽系的四顆氣態行星或冰巨行星上,就沒多大發揮的餘地了,所以只能草草說幾句,引來廣大朋友的不滿,所以今天就來深入地談談,一個人自由落體掉進木星,會是怎樣的體驗吧。
  • 木星是氣態行星,如果將上面的氣體全部吹走,會有什麼後果?
    當人類驅動地球靠近木星的時候,人類失算了。由於木星擁有超乎人類想像的引力,它直接將原本想要路過的地球給吸引過去了。在被木星吸引的過程中,發生了地球大氣被木星吸收的現象。人類為了保全地球不撞在木星上,最後決定「點燃」木星。整部電影的效果十分震撼,去影院看過的朋友就深有感受。在電影中除了人類驅動的地球之外,木星也備受人類的關注。
  • 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或許已經毀滅,人類移居木星會怎麼樣?
    其實,木星在形成之時,要比我們現如今觀察到的略大一點,因為木星在接收太陽能量的同時,內部也在源源不斷的產生能量,因為木星的氣態主要來源於百分之75的氫氣和百分之24的氦氣,其它氣體僅佔百分之1,和太陽的原材料幾乎相同,並且木星內部所產生的能量幾乎和接受自太陽的總能量相等,因此整體質量會逐年增加,而木星內部會因為壓力的增加而縮小體積,這個過程導致木星每年縮小約2
  • 木星土星都是氣態行星,沒有巖石和土壤是個巨大的棉花糖?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類地行星,然後火星以外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類地行星的外表都是被厚厚的巖石和土壤所包圍的,那麼氣態行星上面真的沒有巖石和土壤嗎?如何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氣態行星。
  • 木星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解釋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木星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解釋。自人類科技探索以來,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發現到了宇宙的浩瀚,存在著無數的星球,無數的星系。科學家們對宇宙當中的星球還是非常好奇的,那麼相對來說,研究得比較頻繁的就是太陽系,就處於太陽系當中,當然也是因為我們科技技術的有限,能夠觀察到的宇宙範圍也是非常有限的。
  • 如果墜入木星,那是怎樣的體驗?答案你不會想到
    燈光先暗一暗,讓我們閉上眼睛。 木星是由氣體組成的行星,其表面並沒有堅硬的巖石層。如果你失足墜入其中會怎麼樣?你會一直下墜到木星中心嗎? 人類已經探索了月球、火星,當然,還有地球。但我們對木星又了解多少呢?
  • 每天抽走一點木星的大氣層,若干年後,木星會變「禿子」嗎
    筆者-小文木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同時也是體積最大,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即使太陽系中的其他七個行星體積相加,也還要乘以2.5才是木星的體積。此外,木星還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氫是最主要的成分,其次是氦。那麼有人就有疑問了,既然木星表面存在如此多的氣體,如果這些氣體完全被吹散,那麼木星會變成什麼樣子?木星會不會不復存在?木星會不會變成比地球體積還要小的一個巖石行星?答案是木星會變成巖石行星,但是不會變成比地球體積還要小的巖石行星。
  • 木星何以成為太陽系中最大的死亡行星?揭秘木星的潛在危險
    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毋庸置疑是木星,不過為什麼有人要管木星叫做死亡行星呢?今天就來一起看一下。木星之所以叫做死亡行星,是因為木星還存在著諸多未知的危險,如果我們人類要登上木星去搞科研,可能人還沒到達木星,就已經喪命了,所以把木星叫做死亡行星。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回了最新照片,讓人近距離體驗這顆另類星球
    朱諾號探測器是美國七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後便開始圍繞木星收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資料,此前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在12月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朱諾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16次環繞飛行任務,並且發回了許多最近拍攝的木星表面照片,讓人清晰地看到這顆詭異卻又美麗的行星模樣
  • 太陽系個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多恐怖?
    木星的形成太陽系中一共有8顆行星,其中火星,水星,地球,金星是類地星球,木星,海王星,土星和天王星是氣態星球。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之中,木星是體積最大的星球,這是由它的位置決定的。其中元素較重的物質吹得不太遠,所以靠近太陽的星球都是類地星球,這些星球中有元素周期表較為靠後的物質,比如:鐵、銀、金等,而元素周期表靠前的物質較輕,所以能被吹得更遠,因此氫、氦等被吹向了更遠的位置,這類物質形成了氣態星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
  • 如果木星和土星合併在一起,會變成新的太陽嗎?
    而太陽系的恆星就是太陽,如果有一天出現了第二顆恆星,會發生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木星不僅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星球,同時也是質量最大的星球。太陽系中其他星球的質量加起來還沒有木星質量的一半重。聽起來木星好像很重的樣子,但其實,它的質量一點都稱不上它的體積。
  • 在木星的衛星上看木星是什麼感覺?看完後我有木星恐懼症了
    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是哪一顆嗎?相信大家都能一口說出來,是木星。沒錯,木星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目前已經發現了79顆衛星。相比地球和唯一的夥伴月球來說,木星大家族可就熱鬧多了。那在木星不同的衛星上看木星什麼感覺呢?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筆者:三體-小遙放眼整個太陽系,能夠成為人類未來移居的主要目標的行星,或許就只有火星了,因此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探測器飛往火星,對該星球進行深入的了解。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
  • 木星到底有多恐怖?
    首先我們要來介紹一下木星的基本數據,作為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之一,從質量上來看排在第一位,木星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陽的千分之一。體積上來講比土星稍大,是地球的1300倍。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模擬圖,八大行星擺放在一起會是什麼感覺。
  • 為什麼木星對地球那麼重要?它是地球的守護神,保護著人類的安全
    有如此多的小行星存在,那小行星撞擊事件就有可能時常發生,科學家通過探測器對火星的探測發現,火星上有很我的隕石坑,而且直到現在,火星也經常被小行星撞擊,原因就是它離小行星帶太近了,一旦有小行星脫離軌道,就有可能撞擊到火星上。地球雖然也被小行星撞擊過,但是其概率就要小很多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的前方有木星的守護。
  • 木星恐懼症是什麼?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為什麼有人覺得恐怖?
    但有些人卻覺得這張照片有些恐怖,這是為什麼呢?通過拍回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地球閃爍著蔚藍色的光芒,在黑暗的夜空中成為了唯一的璀璨光景,就像一顆永不墜落的藍色寶石。在小編看來,這張照片是是非常有意境的,有些人之所以感到恐怖,或許與木星恐懼症有關。
  • 木星有多恐怖?為什麼探測器飛不進木星?
    但是由於是氣態行星密度較小,它的質量只有地球的318倍。儘管如此,木星的質量已經比太陽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加起來的質量還多了1.5倍。根據萬有引力的定律,引力與物體的質量是成正比的,因此木星也是太陽系中引力最強的行星。
  • 朱諾號探測器揭開了木星的大氣謎團,得以一窺木星的深層大氣層
    25年前,美國宇航局向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大氣層發射了歷史上的第一個探測器。但是,伽利略號探測器在降落到木星時傳回的信息卻令人撓頭,它所墜入的大氣層比科學家們預期的要密集得多,溫度也更高。來自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宇宙飛船的新數據表明,這些「熱點」比預期得更廣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