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自動變速箱是福特在1907年發明的,當時它只有兩個檔位,但是不要小看這兩個檔位,它為以後的AT變速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的AT變速箱是通用汽車在1939年發明的,當時的AT變速箱有四個檔位,在那個年代,這已經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了,1939年二戰初期,世界上第一臺雙離合變速箱安裝在法國總統的雪鐵龍上,隨後二戰爆發,雙離合項目結束。
全球首款配備雙離合變速箱的法國雪鐵龍汽車。
但AT變速箱並沒有受到二戰的太大影響,只是研發進度稍慢,在法國人受到二戰打擊後,他們將DCT項目擱置了40年,德國保時捷提出申請,在德國技術的支持下,雙離合變速箱得以發揚光大。
1980年的保時捷962,配備DCT。
AT變速箱經過多年的更新換代,現在質量非常穩定,有很多司機不知道,使用AT變速箱的坦克,比如美國的M1S2SEP等,可以說AT變速箱的穩定性有多好,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說過有坦克使用雙離合變速箱。
1907雙速自動福特
AT變速箱和DCT變速箱有什麼區別,AT變速箱的傳動環節不是機械剛性連接,也就是說不是剛性連接,而是通過液力變矩器連接,而DCT屬於剛性連接,兩塊離合器片經過摩擦後卡在一起,旋轉後就會有動力輸出。
1939年通用4AT變速箱
DCT的正常工作頻率是27.5萬次操作,特別是在中國,由於路況和堵車,導致變速箱頻繁的升降檔,大大縮短了DCT的使用壽命。
採埃孚3AT變速箱
保時捷使用的DCT是個例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保時捷的價格昂貴,其DCT變速箱的材料都是高質量的材料,成本高,耐熱性好。
1990款ZF 5AT變速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車質保期已過,為大眾汽車更換DCT模塊的費用是9000元,而DCT的工作原理和手動變速器完全一樣,那麼……,手動變速器只需更換一個離合器片即可,而DCT只能更換兩個模塊,價格要貴很多。
1996年6AT ZF
都說DCT省油,其實理論上比AT變速箱能省一點油,可以說是省油一點可以忽略不計,但省的油還不夠換離合器模塊,如果你想自己研發AT變速箱,就必須使用他們的專利技術,如果你想省錢,那就乾脆關起門來自己研究,這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和金錢,你可能想不通,DCT的開發比AT變速箱更容易,有的,有些車企直接採購現成的雙離合變速器,這很好,省時省力。
2003款7AT奔馳
有的司機一直認為變速箱的研發要比發動機容易得多,其實如果要研發一款先進的變速箱,要比發動機難得多,就拿國內的手動變速箱來說,你的駕駛體驗如何?不是檔位響就是倒檔響,這說明變速箱不是一個簡單的機械,德國採埃孚8AT變速箱的價格比寶馬的2.0T低功率發動機還要貴。
2007款愛信8AT
國內有幾家車企,都挺讓人佩服的,比如哈弗自主研發DCT,吉利和沃爾沃聯合研發DCT,奇瑞自主研發CVT變速箱,長安雖然沒有自主研發變速箱,但它購買了可靠的愛信AT變速箱,做得很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