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的症狀 這些原因導致傷寒

2020-12-16 三九養生堂

傷寒很多人都是比較熟悉的,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很多人都有傷寒的經歷,它在人體很多方面都有表現。那麼,傷寒的症狀有哪些呢?什麼原因導致傷寒呢?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傷寒的症狀

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周,可分為4期。

初期

初期的時候,起病大多是比較緩慢的。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發熱,常常伴隨著全身的不適感,感到乏力、頭痛、食慾減退。病情會慢慢加重。體溫也會上升。在發熱之前會有畏寒的情況,出汗不是很多。

極期

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傷寒的典型表現,腸出血與腸穿孔等併發症亦較多在本期發生。本期內疾病表現已充分顯示。

皮疹

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現皮膚淡紅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徑約為2~4mm,壓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為數不多,一般在10個左右,分批出現,分布以胸腹部為多,亦可見於背部與四肢。大多維持2~4天後消退。此外,出汗較多的患者可見水晶型汗疹(白痱)。

高熱

稽留熱為典型的熱型,少數可呈弛張型或不規則熱型。高熱常持續2周左右,高峰可達39~40℃,亦有超過40℃者。

消化道症狀

會有腹脹,腹部不適或者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右下腹是最明顯的,可能會有輕壓痛,大多是便秘,少數人有腹瀉的情況。

緩解期

病程第3~4周。體溫開始波動,並逐漸下降。患者仍覺虛弱,食慾開始恢復,腹脹減輕。腫大的脾臟回縮,壓痛減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包括腸出血、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仍可發生。

恢復期

病程第5周。體溫回復正常,食慾好轉,症狀及體徵均回復正常。通常需1個月左右才完全康復。

由於患者的免疫狀態、入侵菌株毒力、數量、治療措施是否及時與適當、併發症的發生,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響,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傷寒的原因

感染的細菌量

一般傷寒桿菌從口進入消化道之後是會被胃酸殺滅的,但是若是侵入的細菌比較多,或者是胃酸分娩或者是腸道等功能受到了破壞,這樣傷寒桿菌就容易入侵。

菌株的毒力

傷寒桿菌釋出的內毒素,對傷寒的病理過程起重要作用,但研究認為傷寒患者的持續發熱,毒血症狀等臨床現象,並不是由內毒素血症直接所致,實際原因遠較單純的內毒素血症複雜得多。

內毒素增強局部病灶的炎症反應,激活單核-巨噬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使之產生及釋放各種細胞因子,加上壞死組織產生的有毒物質,都可能與傷寒的臨床表現有密切關係

機體的免疫狀態

病程進入第4周以後,人體各種免疫能力逐漸加強,尤其是細胞免疫作用,傷寒桿菌從血液與臟器中逐漸消失,腸壁潰瘍病變逐漸癒合,臨床表現逐漸恢復,疾病終於痊癒。

少數患者可能因為免疫能力不足,潛伏病灶內未被消滅的病原菌,又可再度繁殖,侵入血循環引起復發,傷寒的主要病理特徵是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包括肝,脾,骨髓,淋巴組織等),單核-巨噬細胞的增生性反應,形成「傷寒結節」,病變部位以腸道,尤其迴腸末段最為顯著,病變過程包括增生,壞死,潰瘍形成,潰瘍癒合等四個階段。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傷寒的症狀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傷寒的原因,這些僅供大家參考。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注意適當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注意預防傷寒。

相關焦點

  • 傷寒的症狀 要知道的疾病常識
    傷寒想必大家有不少的人都有得過,患的傷寒時高溫腹瀉是我們最為難以煎熬的事情,那麼大家知道傷寒的症狀都有哪些嗎,小傷寒的症狀又有什麼,副傷寒的症狀也有了解嗎,如果對他們感覺到陌生的話,就看看今天的話題吧!
  • 「傷寒瑪麗」:美國第一個無症狀病原攜帶者
    因為大家你爭我搶要在大城市立足,導致這些人就業機會越來越稀缺,工作中飲食作息條件也很不堪,每天從早上六點工作到凌晨時分。根據有關統計,20世紀初期美國的愛爾蘭移民,其死亡率甚至還高於母國。瑪麗·梅倫是她們當中特殊的一員。長島隱現疫情說梅倫特殊,是因為她被認定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確認的傳染病「無症狀病原攜帶者」,也是第一個傷寒病「超級傳播者」。
  • 傷寒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少量出血可無症狀或僅有輕度頭暈,脈快;大量出血時熱度驟降,脈搏細速,體溫與脈搏曲線呈交叉現象,並有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冷汗、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有腹瀉者並發腸出血機會較多。病程中活動過多,飲食成分不當,過於粗糙,過量飲食,排便時用力過度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性灌腸等均可成為腸出血誘因。2.腸穿孔為最嚴重的併發症,發生率約1.4%~4%,多見於病程第2~3周。
  • 傷寒患者最適宜的飲食是什麼 傷寒患者的飲食禁忌要注意
    傷寒是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早期症狀有點類似感冒,併發症可能會致死。得了傷寒,患者一定要注意多補充水份,多吃高熱能食品,補充維生素、堅持少食多餐,隨時調整飲食。同時可以試試烏梅湯、馬齒莧煎兩個小偏方來食用。
  • 漫談《傷寒論》
    從古至今,《傷寒論》在中醫學中都佔有絕對重要地位,時下中醫被大致分為學院派、民間傳統派,但無論哪一派別,都尤其重視傷寒論的學習,可謂不學傷寒論,不足以稱中醫!傷寒論有宋本(現已遺失),桂林古本,長沙古本,涪陵本,白雲閣本,後幾本流於民間的內容都類似。
  • 洛杉磯市中心爆發斑疹傷寒!
    根據洛杉磯市議會主席韋森(Herb Wesson)周三(6日)的一個提議,由於斑疹傷寒(Typhus)大爆發,而且已經「侵入」到洛杉磯市政府,導致市政府的一位員工也感染了斑疹傷寒,洛杉磯市政廳的所有地毯可能都需要更換。
  • 傷寒是什麼病?傷寒患者的飲食禁忌要注意,否則難愈
    尤其是在傷寒期間伴隨著急性發熱症狀的病人,多食用一些流質的膳食有利於補充水分;另外,患者還可以適量的喝一點淡鹽水,這樣有利於平衡體內的電解質。03易消化的食物傷寒患者在恢復期間更應該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說每天都應該食用瓜果蔬菜,因為這些蔬菜當中大部分都含有很多的膳食纖維或者植物纖維
  • 【古籍】傷寒全生集
    這種重視症狀之轉化,對認識疾病的本質和截斷治療有一定的作用。其次,陶氏用八綱、六經學說來揭示症狀之實質。症狀是疾病的在外表現,內在有不同的性質,《全生集》對傷寒的常見症狀用八綱、六經學說進行研究,如發熱是三陽經、少陰經的常見症狀,翕翕發熱是太陽經之表證,蒸蒸發熱是陽明經之裡證,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是少陽經之半表半裡證,少陰經脈沉發熱是其表寒證,發熱肢厥是其格陽證。
  • 【傷寒基石】學習《傷寒論》的基本功
    《仲景經方》第201808016期學習《傷寒論》的基本功
  • 《「傷寒懸解」讀書筆記》連載002:傷寒溫病,各不同氣.
    2018年7月5日之後,本公眾號將連載對《傷寒懸解》的解讀,這些解讀的很多思維習慣、中醫基礎模型與概念都來自於學徒11的《「四聖心源」讀書筆記》,如果你先學習學徒11的《「四聖心源」讀書筆記》則閱讀本公眾號的文章將比較容易。大家一起來學習,我的解讀不一定對,請大家多多提意見。
  • 傷寒大禮:傷寒辨證直解
    >現代文逐條譯傷寒據說……傷寒論來源於《湯液經》?論醫道,談病案,說傷寒 | 蔡長福傷寒經方大家的境界是怎樣煉成的?(譚傑中,包識生,胡希恕)中醫美容,離不開《傷寒雜病論》中醫為什麼那麼關心病人的吃飯問題,從《傷寒論》說起極簡傷寒:病機傷寒論(收藏)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多少人想要:一篇讀懂傷寒的奇文!!!
  • 傷寒瑪麗的故事
    而本人卻毫無症狀。歷史上第一位被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名叫瑪麗·梅倫(Mary Mallon)。瑪麗是一名愛爾蘭人,15歲的時候移民美國。她是個美麗的小姑娘,長著一雙迷人的眼睛。起初她在富人家做女傭,後來發現自己好像很有做菜的天賦,於是轉行做了廚師。在她37歲那年,紐約的一位銀行家帶著家人去島上度假,邀請瑪麗一同前往為他們做飯。
  • 從孫思邈晚年集傷寒說起
    學習心得:孫思邈看到了張仲景的論述,但是其中有一些問題「舊法方證,意義幽隱」,這些問題導致不利於學習、傳播——「近智所迷,覽之者造次難悟,中庸之士,絕而不思」,最終結果是患者不能接受當時孫思邈所認為的最好的治療,以至「閭裡之中,歲致夭枉之痛」,孫真人懷大醫仁愛、精誠其術的精神,「遠想令人慨然無已」,思考怎樣將仲景的醫學進行更好的傳承,讓更多的醫生能學懂、學會、應用有效方劑,讓更多的患者獲益
  • 2.跟著倪海廈老師每天學習傷寒論|中風,傷寒,溫病,風溫
    事後就怪怪的,再出去的時候,哎,風吹到很難過,就已經中風了,那你,我們不用管裡面是什麼,裡面有什麼病,比如說什麼什麼B型感冒病毒什麼東西名詞講一大堆,講一大堆還是死掉啊,該死還是死掉啊,沒有用啊,不要去講這些,只要聽到看到症狀就可以處方了,就可以處方了,這是第一個太陽病。那有的時候呢病人不知道,他說:「醫生我感冒了,不舒服。」你要問他:「你有沒有流汗?」「流汗」,流汗就不是傷寒了,你知道嘛?
  • 傷寒瑪麗:帶著病菌做廚師,導致3000人感染,餘生被隔離孤島
    但在我們人類的發展史中,就有那麼一個女人,因為不注意個人衛生,帶著病菌做廚師,導致3000人感染,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災難,餘生被隔離孤島。你知道她是誰嗎?傷寒瑪麗,一個"傳奇的女人"。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名字叫做傷寒瑪麗的女人。這個女人的一生,都充滿著傳奇和不可思議。瑪麗,是一個愛爾蘭人,十五歲時與父母一起移民美國。
  • 《傷寒論》六經非《內經》六經
    第5條曰:「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其六經相傳並不是《內經》的一日一傳,而是根據症狀來判斷是否相傳。《內經》六經相傳變理論的依據是臟腑經絡理論,《傷寒論》則重視症狀學,和《內經》的理論基礎不一樣。 現代認為六經適用於外感傷寒的辨證論治。
  • 學好傷寒論,再問人間病!
    其實感冒就在一行一動中,洗澡受涼,騎電車摩託,吹空調,吃冷飲,不知不覺就傷寒了。陽氣受損後,感冒就不發熱,出現貌似不是感冒的症狀後,長期治療失當,形成各種雜病,也就更加不知道解表治療才能祛除病根。人人都有表證,只是自己不知道。深入領會「傷寒」二字,就可以知道病從何來,應從何去。總之,人人都有表證的長期攜帶,這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 貴州8月防病提示:注意結膜炎、傷寒、心腦血管等
    8月2日,貴州省疾控中心發布8月防病提示,提醒公眾注意心腦血管疾病、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傷寒等疾病的預防。  一、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急性病毒性眼病,臨床表現為結膜水腫、充血,伴眼球異物感、流淚、眼痛等症狀。
  • 傷寒瑪麗: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加超級傳播者的故事
    她是美國第一個被確定為傷寒病原體的無症狀攜帶者和超級傳播者。作為一名廚師,她直接感染了51人,導致其中的三人死亡,間接感染者不計其數。她曾兩次被公共衛生當局強行隔離,在隔離時間總計達近三十年後,由於其它疾病死於隔離的小島上。死後,人們在她的身體內仍然可以找到高通量的傷寒病毒,但她本人卻不是死於傷寒。
  • 淺談如何自學《傷寒論》
    但是說到張仲景和《傷寒論》記述的諸方的療效,歷代的中醫學者的評價就未必客觀了。我個人認為,張仲景和《傷寒論》中的經方的療效被後世學中醫者神化了。任何人和事物被抬到一個神壇上後,就有很多誇大失實的部分。眾所周知的是我們中國人有崇古的傳統,這種傳統導致我們過高的評價了古人。據說方舟子說過一句話,他認為張仲景的臨床有效率比不上一位普通的現代內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