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教師「仁愛」之心(在一線)

2020-12-17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滋養教師「仁愛」之心(在一線)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界認識基本趨於一致。基於此,怎麼做?各地可謂各顯神通。北京的敬德書院,正在厚植教師們的中華文化之本,通過教師傳道授業、立德樹人。

  作為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書院與一般教師進修學校和培訓機構有什麼不同?海澱區政協主席、敬德書院院長傅首清說:「我們重『道』,不重『器』。」

  抱廈環廊的中式庭院,營造儒學「德仁」氣場

  薰陶可以成性,環境能夠育人。許多教師說,來到敬德書院研修,不文明行為和「不良」念頭都不敢「冒泡」了。

  三月末,記者踏入敬德書院,靜謐暢快之氣縈身,頓感心境清澄。這是一座中式院落,躺在北京西山懷抱,南面鷲峰,北枕鳳凰嶺。前院、後院、東跨院、西跨院,錯落有致,廊廈環連,還有旁邊的笠僧堂,屬中西合璧的民國風格建築。

  建築的布局和冠名,往往對人有無形的約束,潛移默化中引導人們的追求。志道苑、依仁苑、據德苑、遊藝苑,中和堂、正心堂、誠意堂、至聖堂、明德講堂,藏書齋、格物齋、致知齋、翰墨齋、德音齋,棋道館、琴藝館,以禮廳、會友廳、明辨廳、慎思廳、禪茶廳……各個房間都有藏書,大部頭的《儒藏》《說文解字》《綱鑑易知錄》等琳琅滿目。置身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怎能不潛心優秀傳統文化,奮力向善向上?

  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敬德書院執行副院長吳潁惠說,2014年9月,書院在中法大學附屬溫泉中學的舊址上修繕而成。1920年李石曾、蔡元培等在西山碧雲寺創辦中法大學,1924年李石曾購得此處丁香園,作為其附屬中學的一部分。清末民初,丁香園聞名京城,它是光緒帝生父府上的總管在監修七王墳時,為自己暗中營建的私宅,因廣植「暴馬丁香」而得名。在這裡研修的教師,其結業詩詞文章中,常常出現書院裡的丁香、白皮松、紫藤、連翹、木槿、鳶尾等名木嘉卉。

  我國歷史上,書院是教學機構和學術組織。嵩陽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東林書院等名震古今。敬德書院正在延續古代書院的文脈,傳承國學的優秀內核,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

  學員與中華經典同行,國學教師來自北大清華等高校

  陽春布德澤,和風暖人心。近三年來,以師資培訓、學術研究、文化傳播為己任,敬德書院每年培訓6000餘人次的學員,其中主要是海澱區中小學教師,還有黨政幹部。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吳潁惠說,書院有學術、研修、讀經、會講、遊學等五類課程,其中包括儒學簡史,詩詞創作,琴棋書畫體驗,研讀四書五經,古典詩詞與家國情懷等科目。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樓宇烈,清華大學著名教授陳來、彭林,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國學名家,中華書局的專家都曾在敬德書院講課。

  書院還多次舉辦論壇,主題涉及「儒家文化與家庭教育、與家訓家風」「傳統儒學與當代教育」「師道尊嚴與教師發展」等。敬德書院的工作人員高丹、楊陽說,書院與中華書局合作,籌備編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海澱》《敬德書院傳統文化十講》等書籍。

  許多教師賦詩抒發在書院學習的感受、呈現學習成果。「一棍一鍋一碗糖,小爐小灶小攤忙。孩童瞪眼乖乖等,倆手擎雲若欲翔。」這是上莊二中教師米廣輝以「棉花糖攤」為題的詩作;「邑道迎春早,問誰比爾嬌。待客碧空清,風日共相邀。」這是翠微小學教師梁靜詠迎春花的作品。翠湖小學教師張波說,詩心如駿馬,詞韻若韁繩,駿馬隨繩馭,奔騰萬裡行。大家都有詩心,映入眼的、引發思的、觸動心的,都是詩的內容。

  在遊藝和「會講」中感悟,培育立身行道之人

  敬德書院的大門兩側的對聯為:「進德為本,誠敬致用」,這就是書院的院訓。書院通過遊藝、「會講」、研討等互動參與形式,培育立身行道之人。

  讀經典、修德行之後,怎樣才能致用?悟,切磋,相互辯論,會講,都是重要的環節。

  「會講」是我國古代書院的獨特學術活動,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思想大家都曾通過會講辨章學術、傳播流派。敬德書院繼承這一做法,會講的主題有「仁愛之師與師德建設」「鄉村教師與鄉土文明」「傳統文化與教師德行」等。

  人大附中聯合實驗學校教師魏秀平以「幸會,敬德讀書課」為題來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她說:「每周偷得半日閒,來書院上課,體驗當下的專注,生命存在的美好。先在學理上懂了,再在生活中練習,為心靈積累正面經驗,練到成為本能,這樣才好。」

  由於課程賞心悅目,教師們不僅願意來,而且能夠真正樂在其中,提升國學素養。北京四十七中學教師郭玉學說,閱讀經典、踐行其中優秀內容,能成就完美人格。許多學員懷著「敬」字進入書院,涵養心靈,追求德行溫潤如玉。

  翰墨齋、德音齋、棋道館、琴藝館、禪茶廳,學員們在這裡遊於藝,躬身其中。據介紹,書院還將開設中醫、書法、古琴等課程。

  近三年來,敬德書院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學習參觀者,成為海澱區一個「以儒學為中心,兼修釋道法墨」等多家學派的國學教育基地,為海澱大西山文化建設增光添彩。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06日 18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相關焦點

  • 淺議教師的「仁愛之心」
    在探討中,爭論中,教育工作者和普通社會成員最終比較趨於一致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9日與北師大教師座談時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是再恰當不過了。教師只有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才是一個真正稱職的教師。今天,就「仁愛之心」想談談本人的看法。
  • 教育教學中如何體現教師的仁愛之心?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愛的傳播者。作為一名教師,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校長放心、社會稱讚的好老師。仁愛之心是每一名老師都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素養,這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 淺談如何正確理解幼兒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在近兩年的結構化面試中,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成了每年的必考內容之一,而「仁愛之心」又位列考查的首位。作為考生,除了知道要做一名具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外,還要明白「仁愛之心」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 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領導幹部的仁愛之心,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真摯大愛。尤其當下,人民同操一弓,對抗的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舉國紓難、大敵當前的仁愛之心,更強調一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責任感,一種困境之中勇擔當善作為的使命感。缺少仁愛之心,喚不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信念,也得不到民心民力的鼎力支持。
  •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2014-09-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之江觀察丨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領導幹部的仁愛之心,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真摯大愛。尤其當下,人民同操一弓,對抗的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舉國紓難、大敵當前的仁愛之心,更強調一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責任感,一種困境之中勇擔當善作為的使命感。缺少仁愛之心,喚不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信念,也得不到民心民力的鼎力支持。
  • 桃塢教師用仁愛之心溫暖孩子
    蘇州市桃塢中心小學的老師們始終以最誠摯的心溫暖孩子。每學期期初,桃小的老師都要重溫《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鄭重籤下《師德承諾書》。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向廣大家長朋友發出《教師節倡議書》,《倡議書》中提出「用仁愛之心關注孩子,用款款真愛陪伴孩子,用實際行動贏得家長的尊重與敬仰,做新時代的『四有』好老師,把最美好的教育獻給孩子」。
  • 「教師節」張靜:用一顆仁愛之心愛護教育每一個孩子
    教育一詞始見於《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可見教育從古至今一直都是我們所重視的。教育可興國,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教育。而教育的實施,離不開教師這一不可或缺的角色。
  • 做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西安市華山中學思政課教師 麻玉紅 今年暑期,學校和教育局給我們思政老師提供了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本次學習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理念上,還是在職業態度及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很多感觸和收穫。尤其是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心得體會比較深。
  • 仁愛之心 薪火相傳: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十年慶典側記
    2016年12月18日,在龍泉寺莊嚴的三慧堂,仁愛慈善的發起人、龍泉寺監院禪興法師、賢喻法師、賢頌法師、賢睦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主管法師賢書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塗順強和理事會成員,以及各位來賓: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於仁孌處長,中國扶貧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守山等嘉賓和一千五百餘名志願者環聚一堂,共同回顧十年中的感動、感恩、感悟,共同展望十年後的願心、願景、願力,讓仁愛之心
  • 「教師節Vlog·「四有」好老師」①仁愛之心——樊麗娟:用愛守護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樊麗娟:沒有愛就沒有了教育
    編者按:教師這個職業總有些特別,他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的成長。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對教師群體提出了新的期待。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 教育部就《人民教師誓詞》公開徵求意見: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教育部就《人民教師誓詞》公開徵求意見: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新華視點」微信公號 2016-09-19 17:46 來源:
  • 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講述「有仁愛之心」的教師故事
    有一種愛,它溫潤如山間的清泉,靜靜流淌,滋養孩子的心靈;有一種愛如白日的焰火,無影無形,卻閃耀著孩子們的生命。    首先請讓我們記住這個寒冷的冬天,長沙市21中體育老師張毅夫用奮不顧身的一跳,帶給我們的這幅凜然於危難時刻的畫面。
  • 一切為了人民,弘揚敬佑生命的仁愛之心
    本期我們聚焦「一切為了人民」的仁愛之心,邀請基層工作者暢談心聲,並請專家學者解析建言。 願憑仁愛護蒼生作者:鄒昇平(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基地特聘研究員)鄒昇平(郭紅松繪)仁愛之心的時代表達【親歷者講述】
  • 孔子以克己復禮的仁愛之心,贏得了世人的愛戴和尊敬
    孔子在觀眾們的心目中一直像個大家長照顧著他的學生們,用自己的思維和智慧引導著學生們用仁愛之心修行自身的德行並影響社會的禮樂風氣。孔子不僅對自己的學生嚴格要求,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是嚴加管教並沒有半點私心,更為難得是孔子克己復禮的自我要求。
  • 世界上有兩種職業要有仁愛之心
    可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行業如何變化,有兩種職業的從事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醫者仁心,醫者父母心。從古至今,醫生是崇高而偉大的職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醫生。如果一個老師沒有仁愛之心,肯定是教不好學生的。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對學生的仁愛之心至今仍是眾多教師學習的榜樣。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學生年齡跨度大,有的和他年紀相仿,有的比他小二十多歲,可孔子對每個弟子都一視同仁,誨人不倦。
  • 邂逅「仁愛之城」:「仁愛」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仁化縣作為韶關市唯一的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年來,以創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目標,全力打造「仁愛之城」,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天邂逅「仁愛之城」,感受到「仁愛」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那麼「仁愛之城」是如何打造出來的?「仁愛之城」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注重基礎設施提升,建設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 仁愛之心譜文明樂章
    黃群華和丈夫、女兒、女婿還有外孫女,這一家五口人,以仁愛之心樹起了全國文明家庭的典範。    以學興家傳忠厚家風    走進他們的家庭,小家裡沒有電視的吵雜聲、沒有電腦遊戲聲,只有一本書、一杯茶營造的靜謐氛圍。過去每到暑假,丈夫王鳳山總是帶著女兒買書,每次出差回來送女兒最多的禮物也是書,家裡的書架上擺滿了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