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2020-12-17 浙江在線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增強仁愛之心。懷揣仁愛之心,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打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應成為黨員幹部奮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時一抹不可或缺的溫情和為民底色。

  《論語·顏淵》中學生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了兩個字:「愛人。」領導幹部的仁愛之心,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真摯大愛。尤其當下,人民同操一弓,對抗的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舉國紓難、大敵當前的仁愛之心,更強調一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責任感,一種困境之中勇擔當善作為的使命感。缺少仁愛之心,喚不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信念,也得不到民心民力的鼎力支持。當統籌推進上升為重點任務之際,重申仁愛之心,深意無限。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仁愛之心充盈胸懷,捨我其誰、殺身成仁的勇氣也就油然而生。之所以將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比喻成「兩戰」,是因為挺身在一線,就會遇到生死考驗,就要面臨艱難險阻。戰「疫」至今,犧牲倒下的「戰士」無一不是衝鋒在前的勇士,他們以生命築防線,在崗位上殫精竭慮,展現無怨無悔的仁者大愛。正是這些人捨生忘死、力挽狂瀾,才為我們阻止疫情蔓延、降低疫情損失贏得了時間、創造了空間。心懷仁愛,則敢於拼搏在前,迎難而上。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大考面前,選擇擔當作為還是庸常無為,盡職盡責還是敷衍塞責,答案就看能否愛人,以眾人之苦為苦。通過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浙江雷厲風行,先後處理了一批存在責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實、作風不紮實等問題的領導幹部,也敢於讓能者居其位,重用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突出的幹部。真金如何於烈火中淬成?如何做到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劃清界限?須懷一顆兼濟天下的仁愛之心,而非一心謀算地方帳、個人帳、眼前帳。後者只會走偏方向、貽誤戰局、遺害自己。仁愛者,從本心出發就能明辨是非,以大局為重,向不良作風說「不」。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從仁愛之心生發出的同理同情心,能急企業所急、想群眾所想,從而在防疫情、抓發展的關鍵節點,找準解決問題的著力點,找到破解難題的好方法。用工難、返崗慢,就站在工人需求角度,第一時間派專車專列專機接人,以「雲招聘」對接供需;企業復工復產關節待打通,就快馬加鞭建立服務專班,幫助聯絡上下遊企業所在地政府;一線醫護人員辛苦,就結合地方情況,出臺暖心十條關心關愛政策……種種誕生於浙江的「好評」應對之舉,都是仁愛之心催生的人性化對策。從這個角度看,仁愛之心,既是情懷,也是工作方法。只有真正有了仁愛之心,心底飽含對人民的深情,我們才可能把群眾路線踐行好,才可能想出各種招數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仁愛之心本身包含豐富含義,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各級領導幹部之仁愛,最終的指向是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立場。仁愛者,人恆愛之。領導幹部修煉仁愛之心,奉行仁愛之道,於己有益,於國有益,於眼下贏得「兩戰」至為關鍵。

相關焦點

  • 之江觀察丨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增強仁愛之心。懷揣仁愛之心,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打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應成為黨員幹部奮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時一抹不可或缺的溫情和為民底色。
  • 以「仁愛之心」彰顯家國情懷_南方網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增強仁愛之心」,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真正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彰顯了大國領導人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使命擔當。
  • 王一方:仁愛之心是護理的核心
    點擊查看 「護理最早是從宗教關懷裡衍生出來的,料理、護理最後才是治療,這裡面充滿了仁愛的精神。」北京大學醫學部王一方教授認為,對於護理,人文情懷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護理人員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常懷仁愛之心,常修寬人之道,才能走的更遠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寒山問拾得:「世人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我當如何處之?」拾得答:「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常懷仁愛之心,常修寬人之道。就算有人詆毀侮辱我,只要我們內心不為所動,不起波瀾,就沒有什麼能傷害我們的。
  • 淺議教師的「仁愛之心」
    教師只有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才是一個真正稱職的教師。今天,就「仁愛之心」想談談本人的看法。首先,教師的「仁愛之心」的內涵是豐富的。教師的「仁愛之心」其實就是教師之愛,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這種愛是沒有血緣的愛,沒有功利的愛,是理智的愛。
  • 一切為了人民,弘揚敬佑生命的仁愛之心
    本期我們聚焦「一切為了人民」的仁愛之心,邀請基層工作者暢談心聲,並請專家學者解析建言。千百年來,仁愛思想薪火相傳,構成了當代中國人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孔子曰,「仁者必有勇」。仁愛,是一種有使命感和責任擔當的愛,這種愛是博大的、有人格情懷的愛,是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付出。疫情發生以來,有的人逆行出徵,與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有的人雖身處困境,仍對別人施以援手、守望家園,他們的仁愛和善舉讓人們始終保持著對美好的嚮往。
  • 滋養教師「仁愛」之心(在一線)
    原標題:滋養教師「仁愛」之心(在一線)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界認識基本趨於一致。基於此,怎麼做?各地可謂各顯神通。北京的敬德書院,正在厚植教師們的中華文化之本,通過教師傳道授業、立德樹人。   作為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書院與一般教師進修學校和培訓機構有什麼不同?
  •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2014-09-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樊麗娟:沒有愛就沒有了教育
    編者按:教師這個職業總有些特別,他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的成長。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對教師群體提出了新的期待。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 周聖超:如何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
    愛,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所謂愛,不僅是要愛自己還要愛別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愛別人呢?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情況讓人擔憂。成長案例:小羅是全家關注的焦點,媽媽對他關懷備至。
  • 仁愛之心 薪火相傳: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十年慶典側記
    2016年12月18日,在龍泉寺莊嚴的三慧堂,仁愛慈善的發起人、龍泉寺監院禪興法師、賢喻法師、賢頌法師、賢睦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主管法師賢書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塗順強和理事會成員,以及各位來賓: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於仁孌處長,中國扶貧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守山等嘉賓和一千五百餘名志願者環聚一堂,共同回顧十年中的感動、感恩、感悟,共同展望十年後的願心、願景、願力,讓仁愛之心
  • 世界上有兩種職業要有仁愛之心
    可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行業如何變化,有兩種職業的從事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醫者仁心,醫者父母心。從古至今,醫生是崇高而偉大的職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醫生。不過讓人欣慰的是,陶醫生現在已經恢復出診,他仍然想回到臨床工作。他用慈悲之心,將傷痛留給自己,把光明留給病患。他說:「希望這次傷醫事件能夠成為一個轉折點,讓醫患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讓彼此的關係更加和諧,就醫環境變得更好。」這就是人間大愛,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醫者仁心。前幾天看到新聞,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心裡百感交集。可憐天下父母心,更可憐無辜受害的患兒。
  • 你有仁愛之心嗎
    你有仁愛之心嗎預備鈴響了,我飛奔上樓,到了教室門口,彎著腰,氣喘籲籲。
  • 有仁愛之心,以心換心,愛滿心田——記初三九班班主任劉博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是天津七中廣大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日前我校師德建設再添濃墨一筆,2020年7月2日上午,初三九班田澤桐的家長給學校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書寫著「愛生如子,德才兼顧」八個大字,這沉甸甸的金色字跡,不僅是對班主任劉博老師的褒獎,也是對我校師德建設工作的肯定。
  • 「教師節Vlog·「四有」好老師」①仁愛之心——樊麗娟:用愛守護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讓仁愛之心成為醫生的最強本領
    「一個真正的好醫生,不僅要有科學的腦、靈巧的手,更要有仁愛的心。」據新華社報導,近日,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衛健委正協同有關部委抓緊推進多項改革措施,以促進醫學科學和人文精神融合發展,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當前,對於醫生的評價標準,多以醫術為主要指標。
  • 武衛東:以「仁愛」之心奉獻社會
    一種情懷,以老人的需求為動力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人對醫療護理的需求與日俱增,武衛東敏銳地意識到,做好養老服務必須重視老人的「醫」與「養」,「醫養結合」將成為中國養老模式的必然選擇。武衛東帶領團隊,進行大量調研、精心設計,拓展創新出仁愛集團的「醫護康養居」的服務模式——對老人身、心、社、靈進行治療與幹預,創建「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模式。
  • 鄧小洪:以「仁愛」之心立師德
    以「仁愛」之心立師德    ——記全國模範教師高升實驗小學教師鄧小洪   三十年默默的耕耘,三十年追尋教育的真諦,是高升實驗小學高級教師鄧小洪的工作歷程。從1989年走上講臺開始,鄧小洪便一直從事著小學語文教育。教書育人,首重德行,鄧小洪一直以「仁愛」「敬畏」之心對待學生,去教導他們。
  •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懷大愛之心,行大義之道!
    希望同學們懷仁愛之心,行大義之道成中醫人的仁愛大義,與中醫藥的發展歷程一道,在每一次疾病和災難中愈加凝結深厚。成中醫兒女勇往直前以赴之、捨生忘死以從之,譜寫了醫者仁愛之心、民族大義之道。希望同學們懷仁義之心,尚大勇之舉「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五千年的深厚底蘊孕育了泱泱中國以君子之風和大國風度,傳承至今,很多優秀的道德品質早已融入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血液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