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仁愛之心,以心換心,愛滿心田——記初三九班班主任劉博

2021-02-20 天津市第七中學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是天津七中廣大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

日前我校師德建設再添濃墨一筆,2020年7月2日上午,初三九班田澤桐的家長給學校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書寫著「愛生如子,德才兼顧」八個大字,這沉甸甸的金色字跡,不僅是對班主任劉博老師的褒獎,也是對我校師德建設工作的肯定。

 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三年,一千多個日子,劉博老師陪伴孩子們走過,見證了他們的成長。他經常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身心健康教育,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境界,他還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談心,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並在班內用心開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找到目標樹立理想,挖掘他們的潛能,激發他們的熱情,班級的學生積極陽光,樂觀向上,團結友善,同學之間關係融洽,集體榮譽感強。對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班級同學更是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和積極性。全體同學在三年的成長中,愛護班集體,用自身的言行維護班級榮譽,為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共同努力。三年來,每一位同學從初入學校的青澀到臨將畢業的落落大方,這是同學們精神層面的進步和成長,這離不開班主任劉博老師的教育和陪伴。

二、合作是最好的溝通

劉博老師與家長做好家校溝通工作,經常與家長交流,了解學生在家狀況,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學校情況,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辦法,實現雙管雙教。在班級中劉博老師還開展了「親子共讀書」的活動,「小目標,小突破,小貢獻」的班級活動。這樣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競爭欲,得到了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師生間也增進了了解。

三、榮譽是最好的認可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三年來,九班同學們竭誠團結,多次在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中獲獎,換回了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績,劉博老師所帶的九班,在2017年獲得河東區優秀「動感中隊」榮譽稱號,2018年被評為河東區三好班集體的殊榮又落九班。風吹雨成花,雲翻湧成夏,在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裡,劉博老師一路走來,始終堅信:有仁愛之心,以心換心,愛滿心田。

身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生逢其時應奮鬥其時,「不畏浮雲遮望眼」「直掛雲帆濟滄海」。在七中這片沃土上像劉博這樣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的老師還有很多,他們初心常在、情懷永駐,奔跑不息、追夢前行,正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在幹事創業、崗位建功中展現作為,在傳承美德、弘揚新風中彰顯風採,在陶冶品德、提升素質中綻放魅力,為七中發展,為河東教育實現新跨越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2014-09-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羅婷:「廉政簡訊」是以心換心的務實之舉
    原標題:羅婷:「廉政簡訊」是以心換心的務實之舉  昨天,南京市市管以上領導幹部的手機上均收到這樣一條「廉政提醒簡訊」。該簡訊落款為「中共南京市紀委」。這是該市首次以「市紀委」名義向全市市管以上幹部普發「廉政簡訊」。
  • 淺議教師的「仁愛之心」
    教師只有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才是一個真正稱職的教師。今天,就「仁愛之心」想談談本人的看法。首先,教師的「仁愛之心」的內涵是豐富的。教師的「仁愛之心」其實就是教師之愛,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這種愛是沒有血緣的愛,沒有功利的愛,是理智的愛。
  • 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領導幹部的仁愛之心,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真摯大愛。尤其當下,人民同操一弓,對抗的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舉國紓難、大敵當前的仁愛之心,更強調一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責任感,一種困境之中勇擔當善作為的使命感。缺少仁愛之心,喚不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信念,也得不到民心民力的鼎力支持。
  • 你有仁愛之心嗎
    你有仁愛之心嗎預備鈴響了,我飛奔上樓,到了教室門口,彎著腰,氣喘籲籲。
  • 做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西安市華山中學思政課教師 麻玉紅 今年暑期,學校和教育局給我們思政老師提供了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本次學習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理念上,還是在職業態度及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很多感觸和收穫。尤其是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心得體會比較深。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樊麗娟:沒有愛就沒有了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大河網訊(記者 王佳 李彤)上課、批改作業、組織活動、備課……從早到晚,周而復始,她堅持了30年……在她的生活裡,孩子始終是主角——她,就是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樊麗娟。
  • 淺談如何正確理解幼兒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在近兩年的結構化面試中,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成了每年的必考內容之一,而「仁愛之心」又位列考查的首位。作為考生,除了知道要做一名具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外,還要明白「仁愛之心」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 王一方:仁愛之心是護理的核心
    點擊查看 「護理最早是從宗教關懷裡衍生出來的,料理、護理最後才是治療,這裡面充滿了仁愛的精神。」北京大學醫學部王一方教授認為,對於護理,人文情懷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護理人員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 讓仁愛之心成為醫生的最強本領
    「一個真正的好醫生,不僅要有科學的腦、靈巧的手,更要有仁愛的心。」據新華社報導,近日,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衛健委正協同有關部委抓緊推進多項改革措施,以促進醫學科學和人文精神融合發展,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當前,對於醫生的評價標準,多以醫術為主要指標。
  • 「以心換心,為民辦好事」
    今年49歲的周繼紅,在新一社區負責計生工作,「以心換心」是她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周繼紅的工作筆記本上,詳細記錄著每天的工作情況,入戶走訪、辦事接待等等。「就業、上學、看病、生活等都是居民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們要以心換心,把關係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好。」
  • 以心換心,將心比心!(深度好文)
    其實我們仔細想下,人與人相處得好,無非是聊得來,敞得開心扉,不需要偽裝,不累心。若是一個精明,一個憨厚老實,一個真誠,一個虛偽,這樣的兩顆心如何能靠近。人心都是相互的,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要想被人真心以待,首先你要先拿出真心待人;要想受人珍惜愛護,首先你要對人加倍珍惜。
  • 以「仁愛之心」彰顯家國情懷_南方網
    仁愛之心是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  仁愛之心是蘊含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仁者愛人」的思想理念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個人與家庭角度的「仁愛」、國家與社會角度的「仁政」等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世界上有兩種職業要有仁愛之心
    可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行業如何變化,有兩種職業的從事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醫者仁心,醫者父母心。從古至今,醫生是崇高而偉大的職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醫生。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說:「作為醫生,你首先要有一顆慈悲同情之心,決心解救病人的疾苦,不論患者身份高低,財富多寡,年齡幾何,長相美醜,不論仇人或親人,聰明或愚蠢,都應一視同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最親近的人對待。無論條件環境有多麼惡劣,都應該全力以赴,只有這樣才有資格稱為蒼生大醫。
  • 「教師節Vlog·「四有」好老師」①仁愛之心——樊麗娟:用愛守護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仁愛之心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
    只愛自己和自己家人的人不是真的仁愛之人。董仲舒認為愛的人越多越好,越遠越偉大,越廣越高尚。相反,只愛自己,是最狹隘的愛,必將毀滅自己。只愛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那就會遇到嚴重困難或危機;只愛自己管轄範圍內的人,有本位主義思想,能維持安定團結的局面,也能保存自己,但不可能有大作為。
  • 之江觀察丨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領導幹部的仁愛之心,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真摯大愛。尤其當下,人民同操一弓,對抗的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舉國紓難、大敵當前的仁愛之心,更強調一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責任感,一種困境之中勇擔當善作為的使命感。缺少仁愛之心,喚不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信念,也得不到民心民力的鼎力支持。
  • 仁愛之心 薪火相傳: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十年慶典側記
    2016年12月18日,在龍泉寺莊嚴的三慧堂,仁愛慈善的發起人、龍泉寺監院禪興法師、賢喻法師、賢頌法師、賢睦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主管法師賢書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塗順強和理事會成員,以及各位來賓: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於仁孌處長,中國扶貧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守山等嘉賓和一千五百餘名志願者環聚一堂,共同回顧十年中的感動、感恩、感悟,共同展望十年後的願心、願景、願力,讓仁愛之心
  • 周聖超:如何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
    愛,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所謂愛,不僅是要愛自己還要愛別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愛別人呢?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情況讓人擔憂。成長案例:小羅是全家關注的焦點,媽媽對他關懷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