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江南大隊河南岸中隊民警柳國慶多了一個新身份,他是「演達大道—和地路—南岸路閉環沿路」的路長。他的工作除了開展日常巡邏管控,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通過更有針對性的舉措,確保負責的路段更加安全、順暢。
同一天,與柳國慶同時走馬上任的路長,惠州市還有25名。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迎復檢工作,優化公安交通管理勤務運行模式,爭創與「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相適應的交通管理工作格局,惠州市公安局正式在全市交警部門推行交通管理「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
●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 通訊員 鍾楨
針對交通「痛點」設立責任路段
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惠州市道路交通壓力逐漸增大。如何合理鋪設警力確保交通順暢,同時,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維護交通秩序成為擺在當地公安交警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通過學習借鑑國內城市經驗,今年7月,惠州市公安局開始謀劃制定「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並定於8月10日正式推行。
「目前,『路長制』剛開始推行,先在惠城區和仲愷區設了26名路長,其他縣(區)公安機關將結合實際,在城區範圍內各選取若干條路段推行『路長制』。」據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智能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惠州市「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按照現有警力資源和配置規模的實際情況,首先在市區交警大隊各路面中隊轄區選取1至3條線路作為推行「路長制」的責任路段,探索和不斷完善「路長制」勤務工作的機制途徑。
根據安排,這一勤務工作模式以主城區道路交通秩序堵點、亂點和事故高發點段為重點,以「校圈、商圈、醫圈、景圈、行政圈、餐飲圈」等重點場所周邊道路交通秩序為切入點。其間,各交警大隊根據警力情況、轄區交通特點,綜合考慮主、次幹道和內街小巷的社會關注度、民生保障要求、交通影響程度等因素,儘量按照線路閉環設立「路長制」責任路段,並在閉環線路內切實強化交通秩序淨化舉措。
「『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將以行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守法率、預防事故安全率、道路交通暢通率、交通設施完好率、群眾對這一工作的滿意率作為成效檢驗標準。」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的本質是讓廣大交通民警、協管員以責任為牽引,紮根路面、服務群眾。同時,也借鑑了當前惠州社區警務的做法,讓警力真正沉到路面,通過與群眾面對面溝通,進而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強化群眾主體意識,形成交通秩序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路面設置路長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
根據「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實施方案,惠州公安交警部門對各級路長人選及其主要職能都作出具體部署。
當前,轄區總路長由交警部門各路面大隊負責人擔任,是道路交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路面中隊負責人為分路長,對中隊轄區交通管理承擔主要責任。在明確上述職責後,路面中隊再按照「一路一路長、一路一團隊」的原則,對劃分的責任路段指定一名民警擔任路長並組建團隊。路長可根據實際情況由中隊領導或民警擔任,團隊成員一般由若干輔警組成,在路長指揮下負責責任路段的日常管理和群眾工作。
日常工作中,路長及其團隊成員除了做好「高峰站崗」「平峰巡線」及視頻巡查外,當前群眾反映較多,意見較大的亂點、亂象也將是他們重點查處、整治的內容。例如對責任路段中出現的路內停車格設置路障、人行道停車格設私鎖或其他障礙物,以及停放「殭屍車」等行為開展整治清理;對施工路段的安全隱患開展排查,及時協調相關部門開展整治,並做好臺帳登記。同時,還要對機動車亂停亂放、非機動車違規停放、不戴頭盔、違規載人、不靠右行駛等行為進行治理,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勸導糾正。為實現交通秩序警民共治,路長及團隊成員還需要到責任路段的主要單位、企業、沿街商家店鋪等開展常態化交通宣傳,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在密切警民關係的同時,發動群眾特別是保安、教師、商戶等力量參與交通秩序管理。
「為配合『路長制』勤務工作模式的推行,目前我們還有一系列配套舉措正在實行中。比如在路面設置『路長制』公示牌,印發路長聯繫卡等。」據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設施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交警部門會在每條實施「路長制」的路段設置若干公示牌,公示路長姓名、單位、職責、聯繫方式和責任路段等信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此外,與「路長制」相對應的考評辦法也已經設立並試行中。交警部門希望通過完善獎懲機制,確保推行「路長制」的責任路段實現路面管控能力明顯提升、接處警能力明顯提升、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交通警情明顯下降、群眾投訴明顯下降、路面違法行為明顯下降、交通亂點亂象明顯減少的目標。
相關
惠州交警開展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
為持續淨化道路交通環境,用實際行動給文明城市復檢工作助力,惠州交警從8月4日起在市區江北、江南共設10個「文明交通宣教點」,以「大兵團」集中作戰和日常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加強交通秩序整治。
據統計,通過兩次行動,全市共查處摩託車、電動車違法8205宗,教育勸導摩託車、電動車(含未佩戴頭盔)23446宗;全市共查處行人違法1011宗、教育勸導10904人;全市非現場查處違停3765宗。
行動期間,執勤民警嚴格、規範執法,對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及時查處,對行人、電動自行車輕微交通違法,通過登記、抄寫保證書、轉發微信群、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進行勸導教育。同時,讓違法者「穿上黃背心,戴上小紅帽,舉起小紅旗」在路口體驗執勤,協助交警維護路口交通秩序。針對未按要求戴安全頭盔的電動自行車當事人,執勤民警在開展法律法規和交通安全教育的同時,動員當事人先行購買頭盔或讓親友送來頭盔,戴上頭盔後再上路行駛,有效提高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的頭盔佩戴率,營造了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圍。
接下來,惠州交警將持續加大整治力度,狠抓路面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部門也呼籲廣大交通參與者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摒棄亂停亂放、逆行、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讓「一盔一帶」成為習慣,共創文明、美麗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