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這家公司收到6300萬元「罰單」

2020-12-12 遼寧日報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對黑龍江鴻基米蘭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作出宣判,對涉案公司合計罰款6300萬元,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


當天上午,在設在瀋陽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兩級法院先後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華建設公司)與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作出判決,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

本系列案件中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因與工程承包人蘇華建設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訴至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該院於2016年12月5日裁定查封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名下268套房產。


為阻卻法院對查封房屋的執行,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幕後組織部分購房者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該院於2019年5月先行裁定支持了第一批33名「購房者」的異議請求,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蘇華建設公司遂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繼續查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就涉及該33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審理後,判決駁回蘇華建設公司的訴訟請求。蘇華建設公司不服,於2020年8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分別組成合議庭對該33案進行了審理。

2020年初,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另外95名案外人的執行異議作出裁定,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蘇華建設公司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繼續查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該95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在進一步核實「購房人」身份時,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


同時,第二巡迴法庭在審理有關上訴案件中也發現部分案件「購房者」身份和購房合同及有關票據的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訴訟。


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上述涉嫌虛假訴訟問題高度重視。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時間對上述全部128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的「購房者」身份和相關購房及佔有使用的證據進行了全面核查。第二巡迴法庭先後4次開庭審理和詢問,重點調查涉嫌虛假訴訟問題。


為確保全面準確查清案件事實,第二巡迴法庭於今年11月12日-17日指派主辦合議庭審判長和承辦法官等五人趕赴哈爾濱市和案涉房屋所在地雙鴨山市,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和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協助下進行實地調查取證,通過向雙鴨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雙鴨山市自然資源局、自來水公司、物業公司、小貸公司調查和利用周末時間逐戶登門查看、逐人當面詢問等,查明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33件上訴案中,有17名所謂「購房者」系基於虛假事實並冒用他人名義提起執行異議。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查核確認,該院一審中的95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有46名「購房者」身份系偽造。


對最高人民法院二審的17件虛假購房的案件,經合議庭評議,最終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蘇華建設公司的訴訟請求,即準予繼續查封案涉17套房屋。


同時,為維護法律權威與尊嚴,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經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合議庭評議及法官會議討論,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決定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本院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1700萬元。另外,將有關虛假訴訟案件審理中發現的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等涉嫌犯罪線索,依法移送黑龍江省有關公安機關查處。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其一審審理中的46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的案件也同步作出了相應處理,也分別就每案作出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4600萬元,並將有關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據介紹,兩級法院對涉及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的63件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將各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這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


對於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有關系列案件中尚未發現有虛假訴訟問題的其他16件上訴案件和49件一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將另行依法作出處理。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6300萬元「罰單」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孫瑩 徐志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11日上午對一起系列虛假訴訟案公開宣判,罰款總額6300萬元,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最高法表示,對虛假訴訟零容忍並重拳出擊。
  • 為阻查封提起大量虛假訴訟 這家公司被罰6300萬
    12月11日,隨著法槌落下,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了近年來的最大「罰單」。當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華建設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
  • 法院對虛假訴訟開出最大「罰單」
    以上兩級法院在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63件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中合計罰款6300萬元。據悉,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將系列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
  • 4600萬元!黑龍江高院開出史上最高虛假訴訟罰單
    ,準許對案涉房屋繼續採取保全措施,同時,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46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作出每案罰款100萬元的頂格處罰司法制裁,共計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罰款4600萬元,這是黑龍江省歷史上最高虛假訴訟罰單。
  • 最高法召開「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新聞發布會
    同時,最高法院表示,針對民間借貸、執行異議等重點領域,要研究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的規律,總結出虛假訴訟識別要素和方法。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危害極大。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成為誠信社會建設中的一大「毒瘤」。
  • 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著力改善營商環境
    (以下簡稱蘇華建設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胥立鑫攝經兩級法院審理查明,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查封名下268套房產,為阻卻法院對查封房屋的執行,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幕後組織部分購房者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在全部128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有63件所謂「購房者」系基於虛假事實並冒用他人名義提起,其中17件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二審階段,46件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
  • 黑龍江高院開出史上最高虛假訴訟罰單
    東北網12月11日訊(李偉 李嘉 記者 佘雨桐) 11日上午9時,黑龍江高院依法對原告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華建設公司)與被告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王守庫等46人申請執行人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公開宣判,準許對案涉房屋繼續採取保全措施,同時,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46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作出每案罰款100萬元的頂格處罰司法制裁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最大「罰單」發布會上,郃中林介紹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
  •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對非誠信訴訟行為開出5.5萬元「罰單」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對非誠信訴訟行為開出5.5萬元「罰單」 2020-12-15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告虛假陳述,天津自貿區法院開出10萬元「罰單」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為進一步促進網絡版權產業健康發展,推動攝影作品廣泛有序傳播,同時規範民事訴訟活動秩序,引導當事人誠信訴訟,近日,天津自貿區法院在審理一起侵害攝影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中,對原告虛構作品版權進行訴訟的行為開出10萬元「罰單」。
  • 廈門這家法院首開5萬元「電子罰單」!
    這不,近期,廈門湖裡法院向Y公司電子送達罰款決定書,對其虛假陳述行為罰款5萬元。這是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施行後,湖裡法院首次適用該規定對虛假陳述的當事人作出處罰的案件,也是福建法院發出的首份「電子罰單」。那麼,事情經過究竟是怎麼樣的?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
    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最大「罰單」發布會上,郃中林介紹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法院將各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 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
    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   無錫惠山: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   9起民事訴訟,原告被告高度重合;案涉擔保書總額高達6000萬,落款日期卻是同一天;訴訟過程中,原告以下落不明為由對債務人撤訴,卻盯著擔保人不放……   在檢察機關鍥而不捨的監督下,歷時6年、涉及金額6000餘萬元的9起民事虛假訴訟案件水落石出。
  • 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他為何掏空自己公司
    來源:檢察日報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9起民事訴訟,原告被告高度重合;案涉擔保書總額高達6000萬,落款日期卻是同一天;訴訟過程中,原告以下落不明為由對債務人撤訴,卻盯著擔保人不放……在檢察機關鍥而不捨的監督下,歷時6年、涉及金額6000餘萬元的9起民事虛假訴訟案件水落石出。
  • 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
    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9起民事訴訟,原告被告高度重合;案涉擔保書總額高達6000萬,落款日期卻是同一天;訴訟過程中,原告以下落不明為由對債務人撤訴,卻盯著擔保人不放……在檢察機關鍥而不捨的監督下,歷時6年、涉及金額6000餘萬元的9起民事虛假訴訟案件水落石出。法院完全採納檢察機關提出的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內容,依法撤銷原判,駁回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
  • 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_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 無錫惠山: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9起民事訴訟,原告被告高度重合;案涉擔保書總額高達6000萬,落款日期卻是同一天;訴訟過程中,原告以下落不明為由對債務人撤訴,卻盯著擔保人不放…… 在檢察機關鍥而不捨的監督下,歷時6年、涉及金額6000餘萬元的9起民事虛假訴訟案件水落石出。
  • 河南兩公司因虛假訴訟各被罰50萬:欲通過調解逃避巨額債務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就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答記者問時指出,目前虛假訴訟防治難點包括發現甄別難、調查取證難、懲治手段不足。 兩公司虛假訴訟共被處罰100萬元 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2019年,昭平湖公司將新地產公司起訴至平頂山中院,請求法院判令新地產公司返還借款本金1.2億元和利息。
  • 他為何掏空自己的公司無錫惠山:揭開6000萬元系列虛假訴訟之謎
    ,卻盯著擔保人不放……  在檢察機關鍥而不捨的監督下,歷時6年、涉及金額6000餘萬元的9起民事虛假訴訟案件水落石出。  9起訴訟高度相似  2018年5月,無錫市惠山區檢察院接到某建築公司股東倪某實名舉報:該公司另一大股東王某和訴訟代理人鄒某合謀,為逃避債務,利用王某實際控制的4家公司與生意夥伴(如圖所示的被告1某物資貿易公司等7家公司)的業務往來,虛構生意夥伴對4家公司的債務,並在業務往來中讓建築公司為生意夥伴承擔6000餘萬元擔保責任。
  • 最高法舉辦「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
    同時,為維護法律權威與尊嚴,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經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合議庭評議及法官會議討論,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決定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本院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1700萬元。
  • 提起訴訟需誠信,虛假陳訴受處罰
    虛假陳述擾秩序司法權威不容覷法官依法「開罰單」失信苦果終自嘗法官見過最多的路,稱被告吳某某曾向其借款8萬元用於養鵝,因到期後未還款,故訴至法院要求吳某某歸還借款本息10萬元。8萬元,逾期不還應再增加利息2萬元,要求被告歸還借款本息10萬元。請原告當庭如實陳述,虛假陳述是會依法受到處罰的。我說的是實話。再次提醒你,請當庭如實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