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對黑龍江鴻基米蘭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作出宣判,對涉案公司合計罰款6300萬元,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
當天上午,在設在瀋陽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兩級法院先後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華建設公司)與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作出判決,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
本系列案件中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因與工程承包人蘇華建設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訴至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該院於2016年12月5日裁定查封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名下268套房產。
為阻卻法院對查封房屋的執行,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幕後組織部分購房者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該院於2019年5月先行裁定支持了第一批33名「購房者」的異議請求,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蘇華建設公司遂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繼續查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就涉及該33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審理後,判決駁回蘇華建設公司的訴訟請求。蘇華建設公司不服,於2020年8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分別組成合議庭對該33案進行了審理。
2020年初,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另外95名案外人的執行異議作出裁定,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蘇華建設公司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繼續查封。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該95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在進一步核實「購房人」身份時,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
同時,第二巡迴法庭在審理有關上訴案件中也發現部分案件「購房者」身份和購房合同及有關票據的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訴訟。
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上述涉嫌虛假訴訟問題高度重視。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時間對上述全部128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的「購房者」身份和相關購房及佔有使用的證據進行了全面核查。第二巡迴法庭先後4次開庭審理和詢問,重點調查涉嫌虛假訴訟問題。
為確保全面準確查清案件事實,第二巡迴法庭於今年11月12日-17日指派主辦合議庭審判長和承辦法官等五人趕赴哈爾濱市和案涉房屋所在地雙鴨山市,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和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協助下進行實地調查取證,通過向雙鴨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雙鴨山市自然資源局、自來水公司、物業公司、小貸公司調查和利用周末時間逐戶登門查看、逐人當面詢問等,查明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33件上訴案中,有17名所謂「購房者」系基於虛假事實並冒用他人名義提起執行異議。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查核確認,該院一審中的95件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有46名「購房者」身份系偽造。
對最高人民法院二審的17件虛假購房的案件,經合議庭評議,最終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蘇華建設公司的訴訟請求,即準予繼續查封案涉17套房屋。
同時,為維護法律權威與尊嚴,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經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合議庭評議及法官會議討論,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決定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本院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1700萬元。另外,將有關虛假訴訟案件審理中發現的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等涉嫌犯罪線索,依法移送黑龍江省有關公安機關查處。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其一審審理中的46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的案件也同步作出了相應處理,也分別就每案作出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4600萬元,並將有關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據介紹,兩級法院對涉及鴻基米蘭開發公司的63件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將各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這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
對於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有關系列案件中尚未發現有虛假訴訟問題的其他16件上訴案件和49件一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將另行依法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