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不成反上當 起底網絡招聘騙局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2018-06-24 15:35 | 澎湃新聞網

網絡圖片

不少人都有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絡平臺上求職的經歷,也有求職不成反而上當受騙的經歷。到底有多少招聘背後的「老闆」是詐騙分子偽裝的,又有多少人在正需要一份工作時,被真金白銀地坑了一地?

澎湃新聞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到近年60起通過58同城、趕集網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詐騙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過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詐騙,超過5500名被害人受騙,詐騙金額近億元,甚至有人落入賣淫窩點、詐騙集團。

詐騙金額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餘人,被騙中介費共計6270萬元。事實上,根據裁判文書統計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實際的被騙人數和詐騙金額難以精確統計。

在這個「產值」達到億元規模的「網絡招聘騙局」中,騙子們都有哪些套路?這些套路為何被一遍又一遍地複製?澎湃新聞注意到,在搜索到的判例中,五年來的判決數量呈上升趨勢,值得有關部門加大打擊、治理力度,求職者也應加強風險防範意識。

套路一:交各種名目費用?實為騙錢

崗位保證金、加油卡押金、IC卡費、服裝費、辦卡費、夥食費、保險費、測評費、操作電腦押金、試用金、工號費、馬甲費……以各種名義收取應聘者的錢款,是招聘詐騙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不但交各種費,甚至有的還以孝敬領導需送錢、買煙、請吃飯等虛假名目再次騙取被害人更多錢款。

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法院2017年的一起判決中,張某與馬某利用承包寧波市海曙錢港娛樂有限公司樓面的便利,與吳某、付某強事先商量,虛構「寧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未設置商務司機崗位的情況下,組織楊某某、巫某彬、張某美、吳某葉、章某輝、宋某傑等人,用化名在「58同城網」、「趕集網」等網站上發布招聘商務司機的虛假信息,聯繫、接待應聘人員在本市海曙區宏通苑KTV、錢港會KTV等地參加所謂招工面試,並以應聘成功需收取押金、辦理上崗證等為由,騙取應聘人員繳納的各項費用。

這是一起典型的虛假招聘犯罪。KTV、會所、酒店、娛樂餐飲公司,是虛假招聘常使用的「名目」,比如發布喜來登酒店、希爾頓酒店招聘服務員、保安等虛假信息。但這些「高大上」的公司也會在58同城、趕集網上發布招聘信息嗎?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詐騙分子一般採取兩種模式:一是租借場地,招聘地設在特定場所內;二是註冊成立公司,假冒成正規用人單位。

2015年以來,上海法院就判決了至少7起第一種模式的詐騙案件。上海市寶山區法院的一份判決中查明,2015年10月26日起,被告人王某彬夥同彭某、柴某、賈某輝及黃某等人,租借寶山區某娛樂公司房間,以虛假身份通過「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發布虛假招工信息,先後將多名被害人誘騙至以上地址內進行招工面試,並被害人籤訂勞動合同,虛構被害人應聘成功的假象,共騙得16名被害人7萬餘元。

杭州拱墅區法院2015判決的一起案例,則是第二種模式。法院查明:杭州天盈公司於2011年7月5日註冊成立,成立以來無實質經營,2014年3月以來,馬某將公司辦公地遷至拱墅區美都廣場C座,糾集多人,使用偽造的公司印章,冒用杭州海底撈公司、杭州SOS酒吧、杭州亞倫大酒店、杭州稞稞笑餐飲公司、杭州金鷹大廈有限公司、杭州八櫻餐飲公司名義,在趕集網、前程無憂網、58同城網等網絡上發布招聘娛樂經理、餐飲經理等職位的虛假信息,以此名義騙取不特定多數人前來面試,再實施詐騙。

套路二:體檢費?和醫院合作分成

在要求應聘者交的各種費用中,體檢往往被看作是合理要求。然而,大量裁判案例顯示,在實為詐騙的招聘中,體檢是一個大坑。

北京市豐臺區法院一份判決中,被害人姜某陳述稱,2013年4月25日11時,她在智聯招聘網上看到一個待遇高、包食宿的連結,她申請了一個叫東佰萬公司的行政文員職位。後該公司約她面試、面談薪酬待遇後,通知去京仁醫院體檢。她在醫院收費處交了236元體檢費,並上樓體檢,做B超時,民警來了。

姜某很幸運,成為系列詐騙案的最後一名受害人。據判決書顯示,詐騙團夥自2013年1月至4月間,通過謊稱招工單位要求應聘者體檢,已詐騙16萬餘元。

法院查明,該團夥通過冒用一些不知名小公司的名義在58同城網、百姓網、趕集網、前程網等發招聘信息,招聘的崗位有司機、跟單員、網絡管理員、倉庫管理員、文員、前臺接待、人事助理、行政助理等,引誘應聘者上鉤,並帶去指定醫院體檢,按人頭分成體檢費。

令人驚訝的是,多起判例提到,有醫院專門配合做此類詐騙體檢。

如北京豐臺法院的一份判決書中,李某證言:2003年他和張某、郄某三個人共同出資買下了北京京仁醫院,他是法人,郄是董事長,張是院長。2012年其醫院被吊銷了醫保資格,業績有很大下滑,很多設備也空閒,2012年10月,新院長李某2在院辦會上提出,有一些公司想跟其合作辦健康篩查,可給醫院一些利潤,其醫院出不了體檢報告,為別人做健康篩查,收取每人236元,醫院留100塊錢,剩下的給合作公司。

套路三:兼職?滿滿的全是套路

在58同城、趕集網、前程無憂、QQ群、招聘網站等地方,經常會出現「招聘兼職打字員」、「淘寶客服」的虛假廣告。儘管公安偵破了很多類似案件,但近年來仍在頻繁發生。

多份判決書顯示,騙子騙的就是保證金、培訓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比如,2017年廣東一起案例中,法院查明,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間,被告人王某夥同同案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網際網路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大肆發布虛假招聘信息,以收取押金、推薦客服、YY語音指印工號費、身份標識費、培訓費及辦理退款等名義騙取被害人交付的上述費用。有的判例還提到,騙子們甚至還以交保密金、資金被攔截了或錢未支付成功等藉口逐步忽悠讓受害者支付更多。

一種「兼職刷信譽返利」的套路,也是詐騙圈的高頻詞。與之類似的兼職套路是「淘寶代運營」。

2017年河南登封法院的一起判例中,詐騙分子以公司名義通過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招聘大量「業務員」,謊稱與數百家品牌商建立合作關係,編造大量虛假網店利潤數據統計表,引誘受害人加入,公司業務員經過專門培訓後通過媽媽圈、寶寶樹等APP母嬰交流軟體,以專門制定的「話術」與被害人聊天,在收取受害人680元到2480元不等的加盟會後,「公司」將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以80元外包給同案人趙某生,趙某生提取30元後又以50元外包給同案人黨某軍。在承諾提供的代開網店、網店裝修、技術指導、一件代發、免費鋪貨、網站維護等服務中,將代開、裝修網店的數據包發給被害人後某不管不問。

判決書顯示,此類兼職詐騙,甚至還出現了詐騙集團,層層圍獵受害者。

台州市椒江區法院兩起判例顯示,2017年4月,劉某、楊某、徐某等十餘人組成百納詐騙集團,以招聘網絡兼職的名義進行詐騙。平時團夥分為外宣部、客服部、財務部。主要成員通過YY群(群名LOL)管理。外宣在58同城、趕集網、前程無憂等網站、微信朋友圈、QQ群、招聘網站等發布招聘兼職打字員及淘寶客服等虛假廣告,之後通過QQ、發送簡訊等方式聯繫被害人,並讓其下載IS語音軟體,給被害人IS頻道號。後外宣到YY群聯繫客服管理,推薦被害人入群。被害人加入外宣提供的IS詐騙頻道後,被頻道內的客服帶入大廳進行文字或語音指導,並假借押金或培訓費等名目向被害人實施詐騙。被害人有意向交費後,客服向財務等人索要支付寶等支付平臺製作付款二維碼,後提供給被害人掃碼付款。被害人付款後,外宣、客服向被害人索要付款截圖,並報帳給集團財務。財務核對後每日將帳單及參與外宣、客服、被害人編號在資料群公布,並按照提成,備註編號後將提成款打還給對應外宣、客服。該詐騙團夥按比例提成,比例共10級,詐騙金額從99元至999元不等,對應外宣提成75元至780元不等,客服提成15元至210元不等。

套路四:出國務工?招聘方無資質,一年騙6000萬

可以出國務工,甚至可以技術移民?當一些受害者抱著美好的念想,點開一些出境勞務公司的招聘網頁時,正進入一個精心編織的圈套。至少六份裁判案例顯示,多名詐騙分子在網上發布虛假跨國勞務虛假信息,而此類出國詐騙金額遠超其他類型詐騙。

2017年12月,杭州中院就判決過一起涉案金額6000餘萬,受害人數2000餘人的出國務工詐騙案例。

法院查明,2013年5月,被告人畢某勇、楊某映及韓某等人明知中港集團及下屬公司實際無安排境外勞務或移民的能力,仍按照鍾某要求至杭州市籌備成立公司,用於招攬客戶。2013年9月12日,畢某勇以股東、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與楊某映及韓某等人在杭州市西湖區註冊成立杭州澳海公司。為擴充規模招攬更多客戶,澳海公司又根據中港集團的要求在杭州市濱江區、廣東省江門市等地設立了多家公司,形成了以杭州澳海公司為中心的跨省、跨地區招攬客戶網點。隨後,楊某映等人根據中港集團以電子郵件形式下發的簡章,再以上述公司的名義製作宣傳冊或者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際網路上發布,招聘出國務工人員。

自2014年11月起,大量到期客戶發現未能出國,要求杭州澳海公司退還中介費。楊某映、畢某勇仍按照鍾某的指示,要求業務員繼續招攬客戶,擴大詐騙範圍,騙取客戶中介費。截至案發,共造成2000餘名被害人被騙中介費共計6270萬元。

套路五:招聘女公關?原來是賣淫!

在以招聘為名實為賣淫嫖娼的違法犯罪中,受害者的角色比較模糊。一些受害者,在誘人的招聘條件下,誤入賣淫組織團夥,被犯罪分子所控制,而被迫賣淫;還有一些受害者,與犯罪分子約定嫖資分成。

據湖北高院裁判的一起案件中,上訴人劉某甲先後僱傭、糾集上訴人張某等二十餘人,先後在武漢市江岸區、洪山區多個小區租用住房作為犯罪窩點,通過58同城網、百姓網、我愛兼職網等網際網路以「公司」名義發布招聘信息,招募、引誘、控制眾多婦女長期從事賣淫活動。

該犯罪集團對外自稱「公司」,成員基本固定,且分工明確,管理嚴格。劉某甲自居「老闆」、「公司老總」,出資租房併購置電腦、攝像頭等犯罪工具,並制定了賣淫人員的招募方案、賣淫活動的管理和運作流程、對「員工」和賣淫人員的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犯罪所得的分配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依照劉某甲的分工和要求,柴某等人以各類「商務會所」、「禮儀公司」、「模特公司」名義在網上發布招聘公關、禮儀小姐、模特、商務伴遊等信息,並化名「萌萌」與應聘者在QQ上聯繫,以高薪引誘,勸說婦女從事賣淫活動;王某等人先後負責接待賣淫婦女,為賣淫婦女講解賣淫活動的管理和運作流程、收入分配方案,並登記賣淫婦女的真實姓名和親友電話等信息,作為對賣淫人員的控制手段;柴某等人按照劉某甲提供的「客戶」資料,以打電話、發簡訊等形式聯繫嫖客,介紹賣淫婦女賣淫;張某等人在窩點內輪流值班,負責調度、分派賣淫婦女到指定地點與嫖客進行性交易,記錄賣淫婦女「出臺」時間和地點,收取嫖資後記帳,並上繳給劉某甲。

劉某甲除按既定提成比例分配給賣淫婦女外,其餘嫖資全部由自己計劃和支配。自2010年6月起,該犯罪集團先後招募賣淫婦女540餘名,僅2012年6月6日至同月14日調派婦女外出賣淫達100餘人次。

而在石家莊市裕華區法院2015年判決的一起案例中,犯罪分子的賣淫套路更輕便。

法院認定,2014年2月開始,被告人房某生、韓某通過趕集網、58同城網發布虛假會所招聘信息,引誘、招募賣淫女李某、何某、董某、屈某,約定嫖資平分,利用QQ、微信、陌陌軟體招攬嫖客,安排、組織賣淫女從事賣淫活動,直至2014年4月。

這種招聘賣淫女的廣告往往比較曖昧。如上述湖北高院的判例中,客服人員「萌萌」與有意應聘的年輕女性聊天時,會告知「公司以一夜情為主」,收入為「2小時以內2000元,6小時以內5000元,工資日結」,並做思想工作「做這個也沒什麼,只是賺錢快的一種渠道,趁現在年輕,多賺點青春錢」。

多份裁判文書顯示,類似拉應聘者下水的招聘詐騙還有,傳銷團夥、電信詐騙團夥、誘使應聘人員投資現貨交易或其他產品等團夥。

套路六:詐騙分子脫身有「術」

儘管有法律的嚴懲,但在被繩之以法之前,詐騙分子是「趕集網」、「58同城」等網站上掌握工作的「老闆」。當「老闆」的面紗被刺破之後,面對滿腔找工作熱情的受害者,騙子們如何應對?

實際上,在一些詐騙團夥,有組織有分工有「善後」。澎湃新聞梳理裁判文書,總結了騙子為了擺脫受害人、也為了繼續行騙準備的各種「脫身術」。

1、拉黑。若與求職者僅通過qq、微信等網絡方式聯繫,拉黑是虛假招聘者常用的伎倆。

2、拖延。在相關「淘寶代運營」詐騙案中,被害人要求退錢時,騙子們採取「拖」的辦法,一直「拖」到被害人自己放棄為止。有的「出國務工詐騙案」中,騙子們以手續正在辦理、正在走程序等理由拖延受害人。

3、返還小部分詐騙款。大連一家進行招工詐騙的團夥,在收取被害人保險費、照相費、好處費、檔案費等不同名目的費用後,應聘者發現工作條件和薪酬待遇與廣告承諾的有很大差距,要求退錢時,騙子便以「被害人已籤訂合同,違約不予返款」等理由對被害人進行威脅,威脅不成,便返還給被害人100元至200元不等的費用,而後迫使被害人離開。而法院查明,該詐騙團夥採取此種方式,4個月內讓2000餘受害人損失130萬餘元。

4、貶損招聘單位。寧波的一起判例中,騙子們冒充招聘單位面試經理,以測評費、服裝費、體檢費、操作電腦押金等名義騙取求職者現金,再謊稱帶求職者去單位進行測評培訓,途中又編造理由貶損招聘單位,促使求職者放棄應聘。當求職者要求退還押金時,則以求職者主動違約等理由僅退還少量押金,進而佔有其餘款項。

5、刁難。刁難或者製造事端的方式推託應聘人員,也是詐騙分子常用伎倆。在安徽一起招聘詐騙中,在騙取求職者體檢費和保險費後,騙子拋出難題——需求職者到外地工作或提供房產擔保等理由,讓求職者放棄就職。

6、恐嚇。四川綿陽一起高薪招聘司機的詐騙案中,被告人劉某某、李某某等人以「公司系收取高利貸,隨時會打架鬥毆,甚至被公安機關抓獲坐牢」等進行恐嚇,給求職者造成工作危險、不是正當工作的心理,迫使求職者自動放棄工作及全部或部分保證金。

7、毆打。騙子們為了脫身,有時不惜使用暴力。在蘇州的一起判例中,犯罪團夥安排專人,負責對求職者進行威脅、恐嚇,挑一些「冒泡」或老實的人作為毆打對象。2013年9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受害人國某想索回身份證,說不想找工作了要下車,被三四人輪番扇幾個耳光,直到其交了共600元的保證金和培訓金,「隨後車裡面每個人都要交600元錢,本來不交的看到有人被打了也就交了」。

(原標題《58同城等網站上的招聘陷阱:超五千人曾被騙,涉案近億元》。編輯 陳斌)

相關焦點

  • 起底網絡招聘騙局:求職不成反上當 騙子有哪些套路
    不少人都有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絡平臺上求職的經歷,也有求職不成反而上當受騙的經歷。到底有多少招聘背後的「老闆」是詐騙分子偽裝的,又有多少人在正需要一份工作時,被真金白銀地坑了一地?在這個「產值」達到億元規模的「網絡招聘騙局」中,騙子們都有哪些套路?這些套路為何被一遍又一遍地複製?記者注意到,在搜索到的判例中,五年來的判決數量呈上升趨勢,值得有關部門加大打擊、治理力度,求職者也應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套路一:交各種名目費用?
  • 「金三銀四」求職季 警惕境外招工騙局
    這些騙局要小心  本報訊 (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白炯昕)隨著正月結束,求職招聘市場也進入「金三銀四」小高峰,不少求職者面對眼花繚亂的招聘信息,不小心就會落入騙子設立的騙局中,了解此類的防騙知識就十分有必要。
  • 求職找工作?看清這幾種騙局,上班不上當
    但培訓之後,「公司」就以各種理由不安排工作崗位,或者以不合格為理由拒收求職者的「試做樣品」。培訓費也黃了!這類型的騙局具體的項目包括但不限於:手工藝品,代刷網絡信息,代寫實驗報告等。 02虛假崗位騙局
  • 網絡貸款騙局「化裝」成求職培訓 合肥大學生找工作需警惕新型陷阱
    春節後,即將進入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找工作的高峰期,為了讓廣大求職學生提高防範意識,遠離最近新出現的電信詐騙、「校園貸」「助學貸」「網絡貸」等陷阱,合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支隊向求職者提出警示提醒。
  • 起底心靈培訓騙局 通過精神控制斂財超10億
    起底心靈培訓騙局 通過精神控制斂財超10億時間:2016-08-01 19:48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起底心靈培訓騙局 通過精神控制斂財超10億 只要刷卡參加心靈輔導課,生活就能改善?在心靈輔導機構創造豐盛兩名老師的口中,種種奇蹟都被解釋為人接受宇宙能量的結果。
  • 160名大學生求職被騙「押金」 未央區檢察官揭秘招聘騙局
    又到了大學畢業生求職季,面對不同的招聘廣告,該如何避開「陷阱」?近日,西安市未央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以繳納「押金」、「管理費」來詐騙求職者的案件,檢察官根據以往案例,總結了各種招聘騙局及應對之策。  經公安機關偵查,該商務信息諮詢公司是李某、楊某等人於2017年6月成立的,其指使員工在各大信息網站上發布虛假招聘、兼職信息,以介紹兼職工作為由,收取面試者「押金」,該案受害人有160餘人,涉案金額7萬餘元。  日前,未央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將該案起訴至法院。
  • 畢業生兼職刷單 網上求職陷阱多警惕招聘陷阱
    防騙提醒  網上找「高薪兼職」被騙8000元,高三畢業生兼職刷單,上大學的生活費被騙,不敢告訴父母……近期有市民反映多起疑似求職詐騙案件,給求職者帶來經濟損失,廣州市迅速組織專項整治,加大打擊力度。
  • 傳銷鉚牢大學生擇業 冒充名企設招聘騙局(圖)
    非法傳銷已向網絡發展 新華社發  記者親身體驗揭露三大傳銷招聘騙局  由於受金融危機衝擊,大學生群體正面臨著難於以往的就業困境。中國反傳銷網站長葉飄零告訴記者,近年來這些傳銷組織把魔掌伸向涉世未深的求職大學生,須引起社會的關注。  葉飄零也曾是一名傳銷受害者,他在2007年開設了中國反傳銷網,帶領著由志願者組成的團隊,至今已經解救了深陷傳銷的300戶家庭,其中不乏求職的應屆大學生。
  • 華訊投資:大學生求職注意了,遇到這些騙局千萬擦亮眼!
    小李今年剛剛大學畢業,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他,沒想到就遇到了人生經歷的第一個「坑」——求職騙局。像小李這樣在求職過程中有被騙經歷的人很多,從線上的刷單,到線下的培訓騙局,騙子的手法層出不窮,這些騙子抓住了求職者希望高薪輕鬆賺錢的心理,因此每每得手。那麼,面對那些騙局,對於剛出校門、社會經驗不足的年輕人來說,該如何識破?怎樣預防?一旦被騙,求職者該怎樣維權呢?
  • 央視起底網絡佔卜引關注 問題來了:網絡佔卜如何搭上網際網路的順風車?
    央視起底網絡佔卜引關注 問題來了:網絡佔卜如何搭上網際網路的順風車?時間:2020-12-10 15: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央視起底網絡佔卜引關注 問題來了:網絡佔卜如何搭上網際網路的順風車?
  • 求職+兼職的騙局套路,這樣破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求職心切的心理進行詐騙。教育部網站今日刊文,提醒求職、兼職的小夥伴們,一定要警惕騙局,保護自身信息和財產安全。  以下為教育部網站刊發的《提醒大學生!求職+兼職的騙局套路,這樣破》一文,文章梳理了不少防騙錦囊,來一起擦亮眼睛,「見招拆招」。
  • 記者暗訪招聘騙局丨女生求職被要求貸款整容,事後「開房」還貸
    不少受害者反映,整容後公司並不會幫忙還款,也不會安排工作,甚至安排求職者提供「陪酒」、「開房」服務,賺錢還款。  今年1月初,兩人通過招聘網站分別來京應聘了總經理助理和網拍模特職位,面試時都被要求先「提升形象」。為了獲得「月入過萬」的工作機會,兩人跟著招聘公司人事來到海澱區一家「有合作關係」的醫院。之後擺在二人面前的,是動輒數萬元的整容方案。因無力承擔費用,招聘公司便謊稱「最後公司出錢」,誘騙她們辦理網貸整容。
  • 求職網站這三類招聘陷阱很老套,為何還有很多求職者會上當?
    最近一些招聘網站的招聘陷阱被曝光,超過5千人被騙,248名被告人被起訴,可以說這次打擊可是淨化了網絡招聘網站,讓應屆生們能夠找到正規的公司,都能夠找到好工作。不過看看一些招聘的陷阱後,卻發現很多騙局都是老套路了,為何還會有那麼多職場中人上當所騙呢。
  • 網上求職陷阱有哪些 怎麼避開網絡招聘陷阱
    ­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絡招聘平臺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了便利。但是,數量劇增的網絡招聘平臺良莠不齊,一些不良平臺誘導求職大學生陷入網絡招聘陷阱,很多人甚至還沒收入就背上「求職貸」。­  網絡招聘暗藏哪些陷阱?如何防範、應對網絡招聘陷阱?記者請來了高校法學院教師為大學生支招。
  • 十大網絡騙局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被假冒QQ好友騙錢、網銀「升級」錢被轉走、網上兌獎先交「稅金」……說起這些網絡詐騙手段,相信很多市民耳熟能詳。然而,就是這些老騙局依然讓眾多人「中招」。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梳理發現,有10種網絡騙局長盛不衰,平時要多加注意。
  • 網絡求職尋工作,簡歷竟遭倒賣
    打開APP 網絡求職尋工作,簡歷竟遭倒賣 楊鑫宇 發表於 2020-12-14 11:42:12 年輕人從校園走入社會,能否順暢地找到一份適宜的工作,不僅決定著他們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會過上怎樣的生活,也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近年來,各種新型網際網路就業平臺之所以取得迅猛發展,既是因為廣大求職者需要更寬廣、更便利的求職通道,也是因為傳統的就業市場在雙向選擇過程中受限於信息流動性的不足,亟待得到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持與補充。
  • 盤點招聘詐騙五大套路,助你求職完美避坑!
    又到一年畢業季,招聘市場迎來求職高峰期,許多不法分子利用畢業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設置各種招聘陷阱進行詐騙,為此正義君整理出五種套路,提醒廣大求職者在找工作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受騙↓↓套路一 傳銷陷阱
  • @求職的你,這些「工作」不靠譜,小心落入求職陷阱
    @求職的你,這些「工作」不靠譜,小心落入求職陷阱 2020-09-24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部網站刊文提醒大學生:求職+兼職的騙局套路,這樣破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求職心切的心理進行詐騙。小編提醒求職、兼職的小夥伴們,一定要警惕騙局,保護自身信息和財產安全。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不少防騙錦囊,讓我們一起擦亮眼睛,「見招拆招」。
  • BOSS直聘陷招聘騙局:記者發假招聘一小時收6份簡歷
    ,疑似遭遇傳銷騙局,並在失聯數日後不幸身亡。公開資料顯示,「BOSS直聘」創立4年,是一家致力於招聘的「明星公司」,包括今日資本、順為資本等機構先後對其進行投資。此前已有人因BOSS直聘受騙昨日,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稱大學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上應聘某企業,疑似遭遇傳銷騙局,並在失聯數日後不幸身亡。該事件傳出後引發廣泛關注。網際網路招聘平臺「BOSS直聘」隨之涉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