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第1講:微分與積分

2022-01-01 數學縱貫線

編者按:以下是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所白承銘教授為陳省身先生的「微積分六講」寫的介紹資料:

2001 年10 月11 日下午, 南開數學研究所大講演廳內座無虛席, 世界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 要給大家來上基礎課了. 4 時整, 我們尊敬的陳先生不顧已經九十高齡, 坐著輪椅準時來到講演廳, 開始給大家講授《微積分及其應用》的第一講.

 

這次活動是在陳先生本人倡導下, 由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劉徽應用數學中心」舉辦的《應用數 學》系列課程的第一門課程, 並由陳先生親自主講. 陳先生要給大學本科生上基礎課的消息傳開後, 不僅在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 而且在整個天津地區的高校都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許多學校的學生甚 至很多教師紛紛要求聽課. 但是由於演講廳條件所限, 所以只能採取限制名額的辦法, 最終聽眾是 以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兩校的大二, 大三學生為主, 並有少量天津市其他高校的學生和青年教師. 即使這樣, 每次仍然有很多沒有報上名的學生站在過道和走廊裡聽陳先生的演講, 大家的熱情可見 一斑. 同時, 陳先生的報告也吸引了很多教師參加, 甚至還有在南開大學訪問的外籍學者, 如美國 布朗大學的 Bruno Harris 教授就一次不落地聽完了全部演講.

 

陳先生曾經計劃講《微積分及其應用》八次, 但是期間因身體不適住院兩周, 到11 月30 日的最後一次(12 月初已經先期安排了其他課程) , 共講了六次. 陳先生在住院期間仍然念念不忘他的課程和學生, 他一出院, 就趕快備課並準時出現在講臺上, 他的這種敬業精神使所有人都非常感動, 並 且也給年輕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大師給學生們上基礎課, 不僅僅為學生們帶去了對基礎知識更為 深刻的理解, 更為我們的大學教育帶來了新鮮風氣, 教師們也從中學到如何真正地為人師表.

 

微積分課程本身作為大學生基礎課並不是很難, 難的是如何看待微積分裡眾多的命題和定理, 以及為什麼要有它們. 想弄懂這些, 就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來觀察分析, 這不僅要對微積分本身有 很深的理解, 還需要對更深一步的知識有很好的把握, 陳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數學老師. 陳先生講得深入淺出, 引人入勝, 他用非常簡潔的語言, 形象的說明給大家講授了微積分學的基本定理以及在微分幾何上的應用. 同時他那嚴謹卻不枯燥、風趣中又一絲不苟的講課風格, 更告訴我們數學大師是如何授課的. 聽過陳先生課的人, 都領悟到他在談笑風生之間已經將深奧的數學知識中精闢的傳授給了大家. 所有人都感到獲益匪淺, 這可以從聽課的學生們交上來的讀書報告中清楚地看出 來. 有學生說:「大師就是大師, 講得就是好」,「很通俗, 很好懂」。

 

為了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陳先生演講的內容, 我作為陳先生的助教, 根據陳先生演講錄音進行了整理, 在下面簡要地作一介紹.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 錯誤在所難免, 僅供大家參考. 陳先生認為「微積分的範圍很廣」, 因為時間關係, 這個課程「只能講個大概, 尤其是介紹整個的有一些意義的問題」.「應該提一提微積分整個的影響或者是在哪些方面向前發展了. 可以說, 微積分向前發展大概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 一個是在幾何的應用, 另一個是複數.」   陳先生著重講的是微積分學的基本定理以及在微分幾何上的應用. 他的演講主要包括:

 

「微分和積分」(1講) ,

「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1講) ,

「曲線論」(1講)

「曲面論與 Gauss‐Bonnet 公式」(3講).

 

以下是陳先生演講的記錄稿, 由白承銘、宋敏、雲保奇、趙志根等教授記錄整理, 曾分期刊登於《高等數學研究》.

 

編者注:感謝《高等數學研究》授權本微信公眾號轉載分享。以下是陳省身先生第一講「微分和積分」的正文,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編者對文字和排版略有改動(所有藍色標記都是編者補充的,以示強調)。

          

                            圖來自Wikipedia.

相關焦點

  • 微積分研究對象是微分和積分?錯了,都不是,是它
    微積分研究對象是微分和積分?錯了,都不是,是它文/虹野很多人在中學都學習過微積分,認為微分就是求導公式、積分就是求面積,簡單的把微積分當作微分學和積分學。從數學的結構上來說這樣認為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問題就比較大了,即便是學習者把微積分的公式記得滾瓜爛熟依然無法理解微積分的意義和價值。關於微積分無用論的說法存在已久,此時我們需要知道微積分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微積分的研究對象是我們早就熟悉的「函數」,微積分可以說是研究函數的「可微性」和「可積性」。
  • 公開課 AP微積分難點3-利用微分求導數
    微積分課程的三大基本功:求極限,求導數,求積分。在導數這一部分,高中階段普遍使用導數規則來求(這不廢話麼!不然用啥求?)。但是當同學們學到多元微積分之後,更為有力的工具是全微分(聽不懂沒關係,當做是13格很高的東西就好),因為它是一次施法,遍地開花(如求完全微分之後,偏導數自然就得到了)。這次課我們就使用微分法來求導數。
  • 微分意義,積分意義,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d是微分的符號,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微分就是無限的分割;「dx」就是把x軸上點無限的分割,「dy」就是把y軸無限的分割,「d2x」就是吧直線2x無限的分割,「d(x^2+1)」我想你應該知道了。微分的意思就是:無限的分割,可以將曲線無線的分割,就是直線;積分就是無限的求和,這就是積分;其中極限是重要的思想。極限是積分,微分的一大基礎。大學老師都不講,沒有整體的把握。你要懂這些,你的學習會很輕鬆加愉快。
  • 贈書:學校未教過的超簡易微積分入門技巧《簡單微積分》
    說起微積分,大家有什麼印象?想必很多人會聯想到棘手的計算吧。甚至還會有人想到這種情景——在學校的考試中,只是因為計算稍稍出錯,就被大幅扣分,悽慘至極。《簡單微積分》的作者,日本東北學院大學教授神永正博卻指出道:雖然會計算微積分更好,但最開始學習微積分時,重點並不在計算上。他認為微積分的本質在於方法。簡單說,如果抓住思考的「要領」,那麼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複雜算式。
  • 自編微積分教材-第一章 微積分漫談(1)
    比如上大學時,我們在學習高等數學或者微積分時,一直有這樣的困惑: 我們的高等數學教科書,不是講微積分的嗎,為什麼一上來就講數列的極限?這個時候,我連微積分到底是啥,都沒有搞清楚啊,這個極限和微積分是啥關係啊? 微分和積分到底是啥?他們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他們到底有啥用? 微積分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 數學基礎│微積分1
    所以,暑期兩個月,我會開一個新專欄,介紹「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三塊基礎,計劃寫六期,儘可能在八月底完成。這三塊基礎會各有兩篇推送,其中標「1」的推送介紹歷史起源、基礎概念以及延伸閱讀;標「2」的推送則討論較深層次的內容。
  • 什麼是分數階微分和積分?
    分數階微分和積分算子的最自然的地方是使用稱為柯西公式的公式進行重複積分。如果我們反覆取一個函數的n階反導數,則結果是:階乘函數的一般化是伽馬函數。如果我們注意到Γ(n)=(n-1)!那麼推廣柯西公式以包含實數階α(嚴格大於零)的一種明顯方法是實際上,這是積分到小數點的有效運算符。稱為左黎曼-利維爾積分。實際上,許多文獻中接受了不同的分數積分運算符,但RL積分是最簡單,最容易使用和理解的。注意,α可能也很複雜,實部嚴格大於零,為簡單起見,我們將假定α為實。α= 1/2的特殊情況稱為半積分。
  • 微積分教學的幾點淺見
    對微積分這門學科來講,就是以微分與積分這對矛盾作為研究對象的。這點在恩格斯、列寧等一些經典著作中都早已指出。也就是說:微積分就是研究微分與積分這對矛盾的學問。這就決定了微積分的內容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即:微分、積分與指出微分與積分是一對矛盾的微積分基本定理這三部分。對於微分的部分與積分的部分都易於理解。對於第三部分,指出微分與積分是一對矛盾的微積分基本定理,也許得多說幾句。
  • AI攻破高數核心,1秒內精確求解微分方程、不定積分
    它不光會求不定積分:還能解常微分方程:一階二階都可以。這是Facebook發表的新模型,1秒給出的答案,超越了Mathematica和Matlab這兩隻付費數學軟體30秒的成績。這裡有,積分數據集和常微分方程數據集的製造方法:函數,和它的積分首先,就是要做出「一個函數&它的微分」這樣的數據對。
  • 分析與微分方程系列一 | 數學工作者必備書單(第1期)
    《多元微積分 第3版》是一本全面、知識體系新穎的多變量微積分教程,旨在解決廣大多變量微積分學者遇到的新老問題,讀者對象為數學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關專業的數學工作者。《簡明積分導論 第3版》是一部關注度很高的教科書。本書內容獨特、簡明、邏輯性強、自成一體。
  • 國際課程(IB,AP,A-Level)對比研究系列1:微積分之微分方程
    本篇文章主要涉及微分方程1.先說美國體系美國通用的州際數學標準(CCMMS),只涉及到pre-calculus及以前的內容,對於微積分,是整個的放在了為優秀學生開放的AP Calculus課程中。微積分基本定理在微積分中的地位,和算術基本定理和數論中的地位,代數基本定理在方程論中的地位一樣的根本,這是微分方程的出發點。
  • 微積分之手機端在線學習
    微積分A(一)在線學習已上線,可以自行線上學習和線上測驗以及線上答疑。微課內容和連結如下:微課第一講k1:函數函數及其定義域反函數基本初等函數複合函數及其拆分初等函數微課第二講k2:極限極限概念1極限概念2無窮小與無窮大極限的運算法則1極限的運算法則2第一重要極限
  • AI攻破高數核心,1秒內求解微分方程、不定積分,性能遠超Matlab
    它不光會求不定積分:還能解常微分方程:一階二階都可以。這是Facebook發表的新模型,1秒給出的答案,超越了Mathematica和Matlab這兩隻付費數學軟體30秒的成績。這裡有,積分數據集和常微分方程數據集的製造方法:函數,和它的積分首先,就是要做出「一個函數&它的微分」這樣的數據對。
  • 分析學的5大「步」:微積分到函數論、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微積分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性質及其應用的數學分支學科,並成為數學其他分支的基礎,也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必備工具。現在微積分學教程,通常的目錄次序是極限、微分、積分,正好與歷史順序相反。比如他給出極限、連續性定義,將導數定義為差商的極限、定積分定義為和的極限等等;在柯西工作的基礎上,威爾斯特拉斯給出了現在使用的精確的極限定義,並同狄德金、康託爾於19世紀70年代建立了嚴格的實數理論,使微積分建立在了堅固的基礎上。
  • 分析學的5大「步」:微積分到函數論、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微積分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性質及其應用的數學分支學科,並成為數學其他分支的基礎,也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必備工具。現在微積分學教程,通常的目錄次序是極限、微分、積分,正好與歷史順序相反。微分起源於作曲線的切線和函數的極大值、極小值問題。首位真正的先驅工作是,費爾馬於1629年陳述的概念;1669年,巴羅使用了微分三角形,這已經很接近現代微分法。同時,他也是首個充分認識到微分法與積分法是逆運算的人。微積分後續的發展與完善工作。
  • 數值微分與數值積分(一)
    一、數值微分(1)數值差分與差商微積分中,任意函數f(x)在x0點的導數是通過極限定義的:如果去掉極限定義中h趨向於0的極限過程,得到函數在x0點處以h(h>0)為步長的向前差分、向後差分和中心差分差分公式:
  • 數學漫步:直覺下的微分和積分
    然而,積分似乎比微分更複雜,因為它涉及到引入數學符號和抽象概念。然而,這些概念本身是非常直觀的,並且允許將複雜的概念轉換為簡單的代數操作。這篇文章試圖提供積分微積分的一個直觀的觀點,並詳細說明積分的用途。經典的積分其實並不是計算曲線下的面積。在中學,我們都學會了如何計算各種規則和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我們還學習了求圓和橢圓面積的公式。
  • 從歷史角度講偏微分方程
    我們在大一時學習的數學分析課程其實主要就是在為偏微分方程作準備的(當然也為其他一些課程作準備),例如數學分析級數論中的函數項級數一致收斂的理論,就反覆地用到了偏微分方程的課程中,特別是看上去比較奇怪的用三角函數級數來表示任意函數的傅立葉級數的理論,簡直就是為偏微分方程課程量身定做的,還有多元微積分中比較複雜的聯繫曲線與曲面積分的高斯公式(即散度定理),更是成為了研究偏微分方程中的調和方程解的性質的有力工具
  • 《簡單微積分》:背公式不是必須的
    內容簡介《簡單微積分》(日本的原名其實是《超·入門微分積分》)是日本人氣「微積分入門」讀本
  • MATLAB數值微分與數值積分
    在正式開始之前,有幾個新概念需要講解一下(1) 數值差分與差商:微積分中 ,任意函數 f(x) 在x0 點的導數是通過極限定義的(如下圖所示):如果去掉極限定義中h趨向於0的極限過程,得到函數在x0 點處以h( h>0 )為步長的向前差分、向後差分和中心差分公式(如下圖):當步長h充分小時,得到函數在x0 點處以h( 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