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麵食,變化多樣,讓人白吃不膩,像常見的包子、饅頭、煎餅、餃子、麵條等等,其中饅頭,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經常吃。大多數北方人比較擅長自己做饅頭,很少出去買,想吃了就親手做,而南方人因為吃得少做得少,想吃了就會去饅頭鋪買,很多時候想做卻做不好,做出的饅頭不暄軟,口感差。
對於蒸饅頭比較生疏的人來說,製作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和面時酵母量多了怎麼辦?怎麼做可以讓麵團快速發酵?麵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等等。
只有將這些問題全部弄明白了,蒸饅頭不再是難題,次次都能將饅頭蒸得又大又暄軟,吃著有嚼勁,越嚼越香。下面給大家分享4個問題的答案,總是蒸不好饅頭的朋友快看看,弄明白了,想蒸饅頭就簡單了。
蒸饅頭時,酵母放多了還能不能吃?弄懂以下4個問題,饅頭做的香!
第一個問題:和面的時候,酵母放多了還能不能吃?
有人和面的時候,生怕麵團發不起來或者發酵太慢,就會在和面的時候,多加一些酵母進去,增加發麵速度,可酵母放多了還能吃嗎?
當酵母放多了,麵團發酵之後會出現酸味,導致饅頭味道比較差,那麼可以給麵團中添加一些食用鹼進去,酸鹼中和後,味道就變好了,也就是說,酵母放多了,麵團變酸後,可以加少許食用鹼補救,那麼酵母放多了還可以吃。
但為了饅頭口感好,記得和面時,控制酵母用量,若取500克麵粉,要放3到5克的酵母粉,按照這個比例來放酵母就可以了,做好的饅頭更好吃。
第二個問題:怎麼做可以讓麵團快速發酵?
和面時多放酵母粉方法不太好,那麼怎麼做可以讓麵團快速發酵好呢?其實很簡單,可以在和面的時候撒少許白糖,這樣做發麵速度就會加快。
另外和面時,還需要用溫水來和面,讓酵母快速活躍起來,達到快速發麵的目的。
如果遇到秋冬季,天氣非常冷的時候,還需要將裝有麵團的面盆放在蒸鍋內,蒸鍋內提前燒溫水,給面盆製造一個溫暖的環境,那麼即使遇到下雪天,也能將麵團快速發好,不過要記住蒸鍋發麵的時候,要將火關掉,水溫要低於40度。
第三個問題:麵團發酵多長時間為好?
如果在天氣比較熱的時候發麵,發麵速度很快,秋冬季加了糖和溫水,又在溫水中發麵的情況下,速度也非常快,差不多半個小時就可以發好。不過蒸饅頭,發麵這一步非常重要,不可馬虎,那麼當發麵時間到後,先要觀察一下,如果麵團明顯變成兩倍大,才說明發酵好,否則時間到了,體積沒有變大,也沒有發酵好,可能是酵母失效了或者酵母量少了等原因。
另外也不能放任麵團不管,已經變兩倍大後,就要取出來做饅頭等發麵食物,如果一直發酵的話,麵團會出現酸味,影響味道。
第四個問題:和面時,麵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想要饅頭做的口感好,和面時放水的量多少很重要,如果水加多了,麵團太溼,和面時粘手,做好的饅頭也有些發黏,如果水加少了,麵團太幹,揉面時比較費勁,還影響發現速度,又會讓饅頭吃著發硬。
所以只有揉出軟硬適中的麵團,才能做好饅頭,不軟不硬,不粘手的狀態是做好的,說明水量加得正好。
一般500克的麵粉,要用245克左右的水,麵粉不同、季節不同,水量可能有一些小偏差,因此和面的時候,不要一次性倒那麼多,要麼一邊倒一邊攪拌,要麼分次倒,這麼做好掌握水量,只要攪拌出大面絮,可以揉成麵團即可,揉好的麵團一定要軟硬適用,不粘手不粘盆。
這4個問題你都明白了嗎?弄懂了再經過多次練習,絕對可以做出非常不錯的饅頭,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