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四:7.5%
7.5%左右,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13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表述。
這是繼去年把經濟增長目標8年來首次從8%降至7.5%之後,第二年設定為7.5%。輿論認為,這是一個務實的預期。
「7.5%的經濟增長目標,既考慮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實際需要,又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留出空間」。代表普遍表示,在目前出口面臨困難、收入水平差距擴大等因素仍嚴重製約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的情況下,假如我國GDP增長目標設定偏高,可能會引發新一輪「投資熱」,不利於經濟結構調整。
關鍵詞五:新風
今年年初,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八項規定,引起廣大群眾的強烈共鳴和熱切關注。八項規定化作一個字,就是「實」。調研須紮實、活動要踏實、會議求實效、文件講實際。
這股新風吹進了兩會現場。鮮花橫幅紅地毯不見了,會議簡報縮水了,公務宴請減少了,審議討論更實在了,發言篇幅短下去了,會場辯論多起來了……去掉華而不實的「虛」,掃除弄虛作假的「浮」,兩會以良好的會風帶動政風,不負群眾信任,不負歷史期待。
可以預見,這股新風絕不是一陣風,必將以長效、常態之勢勁吹神州。
關鍵詞六:「新四化」
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曾鼓舞了幾代國人。黨的十八大作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戰略部署。今年兩會上,「新四化」引起代表委員深入探討。
推進「新四化」是實現「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路徑。實現「新四化」,難點在於同步,突破點在於融合。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正在鼓舞國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奮勇前進。
可以相信,沿著加快經濟轉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通達之路,我們一定能更加堅定地朝實現中國夢方向開進。
關鍵詞七:「美麗中國」
兩會舉行期間,北京的霧霾天氣始終沒有遠離,這使得「美麗中國」話題在代表委員當中變得更熱。
毋庸置疑,環境問題正困擾著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經濟增長必然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嗎?GDP如何變得更「綠色」?這些問題正期待著回答。
去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美麗中國」概念;本屆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下決心解決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汙染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維護人民健康,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PM2.5字樣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青山綠水」靠人人維護。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美麗中國」的理想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