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浙江人愛吃的魚,是最危險的致癌因素之一!

2020-12-17 騰訊網

  據估計,平均每分鐘我國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

  國家癌症中心日前發布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2014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註: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遲3年,本次報告發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4年登記資料)。

  按發病率排序,我國主要的十大常見惡性腫瘤分別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瘤和胰腺癌,約佔全部新發病例的77%;

  如按死亡率排序: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腦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腫瘤死因,約佔全部腫瘤死亡病例的83%。

  報告顯示,男性癌症發病相對女性較高,且發病譜構成差異較大,男性惡性腫瘤發病排首位的是肺癌,女性為乳腺癌。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女性惡性腫瘤發病譜中,甲狀腺癌近年來增幅較大,目前已位居女性發病順位第四位;而在男性發病譜中,前列腺癌及膀胱癌近年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分別位居男性發病順位第六位和第七位。

  2017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發布最新版的致癌物清單。

  該機構自1971年以來就對900多個致癌因素進行評估,最終400多個被確定為對人類致癌或者可能致癌。這些致癌因素又分為一類致癌、二類可能致癌、三類未知和四類可能不致癌四個級別——

  1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有120種;

  2類致癌物:可能性較高致癌的物質,即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體作用尚不明確,有380種;

  3類致癌物:不明確是否能導致人類癌症,有502種;

  4類致癌物: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有1種,己內醯胺(註: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可進一步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

  為幫助大家更有效地遠離致癌因素,遠離癌症,在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即將到來之際(註:每年的4月15日-21日),快報今天深度揭秘120種1類致癌物。

  1類致癌物·中式鹹魚

  警惕這條魚!

  全球80%鼻咽癌發生在中國 特別是中國沿海地區

  中式鹹魚被證實是最直接危險因素之一

  鹹魚,即以鹽醃製後,曬乾的魚。在低溫保鮮技術沒有應用以前,魚很容易腐爛,因此世界各地沿海的漁民都用此方法保存魚。

  IARC(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中式鹹魚製法的特殊之處在於,有脫水的步驟,在該過程中會生成亞硝基化合物,例如亞硝基二甲胺,在體外實驗中已證明了其致癌性。

  鹹魚是鼻咽癌的三大致病原因之一,廣東肇慶四會地區發病率居全國之首。

  浙江省鼻咽癌發病率居全國第4位

  寧波可收治鼻咽癌的醫院有5家

  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腫瘤醫院頭頸放射治療科主任陳曉鍾主任醫師提醒,作為沿海省份,浙江的鼻咽癌發病率也不低。

  根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杭州市鼻咽癌發病率約為5.37/10萬(全國平均發病率為3.61/10萬),杭州市鼻咽癌發病率位列全國31個城市腫瘤登記地區的第8位,是比較靠前的。

  而根據2007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48個登記處的數據,浙江省男性鼻咽癌發病率為5.26-6.55/10萬,發病率位於全國第4位,僅次於廣東、廣西和江蘇。

  浙江省最愛吃鹹魚的地方是寧波市。寧波市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唐世雄說,他們的放化療科頭頸組病房裡,長期有25%的住院患者為鼻咽癌患者,而寧波可收治鼻咽癌的醫院有5家。

  「寧波人確實愛吃鹹魚,還有鹹螃蟹,都是餐廳裡每桌的必點菜。"唐主任建議,吃鹹魚的同時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對預防鼻咽癌可起到預防作用。

  長期吃鹹魚,還有引發食道癌和胃癌的風險。

  鼻咽癌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五年存活率達80%以上

  「有鹹魚飲食習慣的人群其實也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致病因素之一,而且鼻咽癌的臨床治癒率很高,早期發現可達90%以上,即使綜合早中晚期的平均治癒率,五年生存率也達80%以上。"

  不過陳曉鍾主任強調,鼻咽癌的早期誤診,需引起重視。鼻咽癌早期有三個危險信號:鼻塞、耳鳴和頸部無痛性腫塊。

  鼻塞:鼻咽癌的腫瘤在鼻腔內產生後,就會堵塞鼻孔引起鼻塞。

  耳鳴:如果還伴有耳朵積水,就要特別留意了,許多患者發生耳鳴後會直接去醫院五官科就診,被當作中耳炎治療,耽誤了病程。

  頸部無痛性腫塊:這是最容易忽視的一種症狀,因為無痛,所以許多人都沒有當回事情,特別是在早期,吃點消炎藥的話,這個腫塊還有可能變小,就更有迷惑性了,還可能被誤診為淋巴結炎。

  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得過鼻咽癌,發生以上症狀後,要特別引起重視,因為有直系親屬鼻咽癌病史的人群,比普通人群的患病率要高出3-5倍。

  1類致癌物·幽門螺旋桿菌

  翻一下你的體檢報告

  看看有沒有這個「幽靈"

  14年隨訪發現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胃癌風險降39%

  越早根除受益越大

  幽門螺旋桿菌是1類致癌物,也是目前已知的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據統計,目前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約為50%,幾乎每兩個人裡就有一位感染者。70%的胃潰瘍患者以及幾乎全部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都能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老年人感染後要根據情況治療

  孩子感染後不建議急著治療

  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呂賓教授說,對老百姓而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如何治療是有講究的,需要因人而異。比如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是否根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充分評估風險和收益,「兩害相權取其輕"。

  因為根除治療來預防胃癌風險,不是說今天根治,馬上就能起到預防作用。如果太晚根治,可能無法在短期內達到預防的效果。而且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本身有一些基礎疾病,在長期服藥,還要考慮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人群當中,有不少是孩子。因為相比於成人,孩子的抵抗力更脆弱,也更容易發生感染。

  如果孩子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也是越早治療越好?呂賓教授的建議是,不要急著治療。

  首先,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孩子當中,有部分孩子隨著成長,機體免疫力提高,會自發性地清除幽門螺旋桿菌。

  其次,大部分孩子感染後,短期內生活環境和習慣都沒有大的改變,再次發生感染的機率會比成年人高。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對胃的影響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有部分孩子會自發性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家長可以等到孩子成年(18周歲)後,再給孩子做個檢查,如果依然是陽性,再進行治療也不遲。

  70%感染沒有明顯症狀

  吹氣測試比抽血檢驗更靠譜

  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包海標主任醫師說,約70%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30%左右感染者會有消化不良、腹脹、胃潰瘍等症狀。

  目前,很多單位已經將幽門螺旋桿菌吹氣試驗納入常規體檢。簡單來說,就是服用試劑後,對著儀器吹氣,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這項檢查比較方便、準確性高,還沒什麼痛苦,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手段。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往往有家族聚集性,一起吃飯、接吻、共用牙刷,都有可能傳染。"

  包主任說,在日常預防方面,建議大家用餐時儘量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平時用自己的牙刷、注意勤洗手、清洗乾淨食材碗碟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的風險。

  1類致癌物·酒精+黃麴黴毒素

  比三聚氰胺更可怕 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

  這種「黃"一定要掃!

  中國頂尖消化專家不建議天天小酒+花生米

  黃麴黴毒素——目前已知的最強致癌物

  酒精,在去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同年11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公布了癌症來源的最新數據:41% 的口腔癌,23%的喉癌,22%的肝癌和21%的食管癌,均與飲酒相關。

  而黃麴黴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強致癌物,除誘發肝癌外,還能誘發胃癌、直腸癌、乳腺癌和小腸癌等,在黴變的花生、玉米、大米等食物中最常見。

  據報導,2004年義大利學者發表了一篇調查文獻,他匯總了過去三十多年發表的喝酒與腫瘤等14種疾病以及受傷情況發現,即使每天只攝入25克酒精,也會導致多種疾病風險的增加——

  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喉癌增加43%,食管癌增加39%,慢性胰腺炎增加34%,乳腺癌增加25%,肝硬化增加1.9倍等。

  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2兩

  女性不超過1兩

  有空的時候,你不妨先用厲有名教授研究出來的這個公式算一算,看看你離酒精性肝炎有多遠?

  乙醇量(克)換算公式=飲酒量(毫升)×乙醇含量(%)×0.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飲酒量不應超過上述公式計算所得的結果,以50°的白酒為例,男性一次的飲酒量不應超過100毫升/天(即2兩/天),女性一次的飲酒量不應超過50毫升/天(即1兩/天)。

  黃麴黴毒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

  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有研究說,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強致癌物之一,除誘發肝癌外,也能誘發胃癌、直腸癌、乳腺癌和小腸癌等多種癌症。

  在黴變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中最為常見,在動物性食品如肝、鹹魚、奶製品中也比較常見,黃麴黴毒素進入人體後,最受累的是肝臟。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黃麴黴毒素對人體及動物肝臟組織都有破壞作用,它的毒性可直接作用於肝臟,嚴重時還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1.黴變的食物容易被黃麴黴或寄生麴黴汙染,而產生黃麴黴毒素。那我們生活中常吃的黴豆腐、黴千張,是否含有黃麴黴毒素呢?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醫師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黴豆腐、黴千張使用的黴菌是沒有毒的,並且它的顏色與黃麴黴毒素也是不一樣的。黃麴黴毒素是黃色粉末狀的,幹了以後會發青,吃進口裡是苦的,黴豆腐使用的黴菌是白色的。

  2.蒸煮煎炸能不能殺滅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一旦產生就很難消除,它耐熱性很高,以黃麴黴毒素M1為例,它對光、熱都比較穩定,熔點(裂解溫度)在299℃,所以,一般的蒸煮煎炸並不能殺滅黃麴黴毒素。

  3.出烏花的梅乾菜、鹹魚、鹹蝦、菇類中,是不是含有黃麴黴毒素,仔細清洗後能不能吃?

  糾正一個誤區,黴變不一定就有黃麴黴毒素,但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大都會發生黴變,而一個食物是否有黃麴黴毒素,肉眼是無法判斷的,必須通過檢測。對普通市民而言,在無法判斷黴變的食物或物品是否有黃麴黴毒素時,最安全方法是丟棄。

  4.發黴的砧板、筷子是不是含有黃麴黴毒素?

  筷子、砧板等物品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會用它們來夾玉米、花生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或者在砧板上切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此時,若不注意清洗、保持乾燥,筷子、砧板等廚房用品就有滋生黃麴黴菌的可能。

  若發現物品已發黴,最安全的方法是丟棄。

  5.是不是發黴、出了烏花的東西都含有黃麴黴毒素?

  黴變花生不一定有黃麴黴毒素,比如,汙染根黴,那就沒有黃麴黴毒素;沒有黴的花生,也不一定沒有黃麴黴毒素,因為黃麴黴毒素肉眼是看不出來的,也不是一出現就會發生黴變。

  如何預防黃麴黴毒素?厲有名教授說,最有效的「掃黃"方式是——吃得新鮮,保持乾燥。

  1類致癌物·二手菸

  抽菸老公得了肺癌,老婆不放心,一查也是肺癌

  一半以上女性肺癌患者

  身邊有吸菸的老公或同事

  如果你戒不了煙,請你一個人躲出去抽 別讓二手菸害了你的家人和同事

  近5年肺癌患者最顯著的變化

  中國女性肺癌患病率正在上升

  「夫妻患肺癌"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外科病房,病區副主任蔣友華主任醫師說,「現在夫妻癌例數不少,有些抽菸老公得肺癌了,老婆不放心,一查也是肺癌。也有夫妻倆前後腳來醫院的,一個看好,另外一個又得癌了。這些夫妻中大多數有一方是抽菸的。"

  病區護士長劉鴻芹查了今年的數據,3月到現在,他們病區已經收治了兩隊「夫妻肺癌"。蔣友華主任和劉鴻芹護士長說,夫妻患癌是一種現象,他們處於同樣的高危致癌環境中。

  病例中的患者到底是不是因二手菸而引起,目前不好下定論,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吸菸和吸二手菸,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原因。

  你可能還會遭受「三手煙",香菸殘留在衣服家具甚至頭髮上。

  45歲以上人群、長期抽菸者、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最好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普查。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症狀。咳嗽是肺癌的主要症狀之一,但很容易和過敏性哮喘、慢性咽喉炎、感冒等疾病混淆。

  1類致癌物·雌激素+孕激素

  不要濫吃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雌激素是致癌物這是肯定的

  絕經10年內進行雌激素補充治療利遠遠大於弊

  但有嚴格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雌激素是致癌物,這是肯定的,長期使用雌激素,而不用孕激素去拮抗,會增加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浙大婦院婦三科周堅紅主任說。

  但周主任同時表示,雌激素作為一級致癌物是有條件的:有子宮的女性,只用雌激素,而不用孕激素拮抗,這時候的雌激素才是一個致癌物。

  「研究表明,絕經後女性單純用雌激素5年以上時,得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增加了3-8倍。"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120種1類(最高級別)

  致癌物完整清單

  翻閱WHO發布的這份1類致癌物清單,你可能會發現,許多都是日常常見飲食和常接觸物質,比如酒精飲料、中式鹹魚、加工肉類、大氣汙染、太陽輻射和吸菸等,但也請你不要過於恐慌——

  IARC的致癌分級依據,是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人群比照和動物實驗證明報告),但和致癌強度並沒有必然聯繫。也就是說,致癌物等級≠致癌強度;

  但如果你對多種致癌物接觸過於頻繁,累積的癌症風險一定是偏高的;而如果你本就有某個癌症病種的家族病史,或屬於高危人群,請儘量規避相關致癌因素。

  1

  日常接觸

  含酒精飲料中的乙醇:乙醇不僅能代謝產生乙醛,還能使消化道血管擴張,溶解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蛋白,使致癌物易被人體吸收。能降低肝臟解毒功能,還能抑制人體免疫功能。

  與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乙醛是乙醇在人體內代謝的中間產物。有些人轉化乙醛的酶較少,比其他人更容易蓄積乙醛。飲酒後出現的面紅耳赤、頭暈頭痛等症狀,就是乙醛蓄積過多所致。乙醛會造成細胞中的DNA損傷或雙鏈斷裂,從而致癌。

  含酒精飲料:除乙醇、乙醛外,某些酒精飲料中含石棉纖維、砷、鎳等致癌物質;酒、酒精飲料生產發酵、蒸餾過程中還可能產生雜醇油、多環芳烴類(如苯並芘)等化學致癌物質。

  吸菸:香菸中含大量苯並芘等多環芳烴、酚類化合物、甲醛等致癌物,與肺癌、喉癌、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等都有一定關係。

  二手菸草煙霧:吸菸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菸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並芘多2倍。

  無煙菸草:含甲醛、砷、鎘等致癌物。

  N'-亞硝基降菸鹼(NNN)和

  4-(N-甲基亞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兩種存在於菸草及煙氣中的氮亞硝胺化合物,可誘導實產生多種癌症。

  加工過的肉類(攝入):醃製肉類含有較多鈉、硝酸鹽、磷酸鹽,燻制肉類含有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苯並芘)。

  中式鹹魚:醃製過程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可能與鼻咽癌相關。

  太陽輻射:過度暴露,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導致皮膚癌。

  室外空氣汙染:暴露於室外空氣汙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含顆粒物的室外空氣汙染: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等也被認為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會增加患癌風險。

  檳榔果:檳榔粗纖維多,經常吃會對口腔黏膜組織造成持續傷害,導致癌變。製作過程中殘留的鹼性物質和檳榔中含有的生物鹼,會破壞黏膜細胞的細胞膜,破壞細胞的DNA。

  含菸草的檳榔嚼塊:致癌原因與檳榔果相似。菸草只是增加了檳榔的毒性。

  不含菸草的檳榔嚼塊:致癌原因與檳榔果相似。

  家庭燒煤室內排放:會排放出的以苯並芘為代表的致癌物,易誘發肺癌。

  柴油發動機排氣: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已證實與肺癌、膀胱癌有關聯性。

  苯並[a]芘:存在於煤焦油中的化學物質,而煤焦油常見於汽車廢氣(尤其是柴油引擎)、菸草與木材燃燒產生的煙和炭烤食物中。

  苯: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油漆、牆紙、地毯、印表機、汽車廢氣、合成纖維、建築裝飾材料、人造板家具和香菸的煙中都含有苯。苯在人體中代謝的產物會導致DNA鏈的斷裂和破碎,誘發白血病。

  甲醛:工業用途廣泛,普通人主要通過新裝修家居中的人造板材接觸到甲醛。可導致鼻咽癌、新生兒畸形、兒童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

  未經處理或輕度處理礦物油:用於製造髮乳、髮油、髮蠟、口紅、面油、護膚脂等,也用於食品添加劑。它是石油的副產物,含多種烴類物質,多環芳烴、重金屬等雜質可能誘發癌症。

  2

  輻射

  電離輻射(所有類型):電離輻射是能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主要包括α射線、β射線、質子流、中子流、X射線、γ射線等。電離輻射可誘發多種類型DNA分子損傷,從而致癌。

  放射性核素,α粒子放射,內部沉積:重原子(例如鈾,鐳)或人造核素衰變時產生,相當於氦原子核,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放射性核素,β粒子放射,內部沉積:放射性原子核衰變時產生,相當於電子,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產生電離輻射,破壞細胞中的DNA。

  中子輻射:人工方法從原子核中釋放出中子,可造成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等。

  裂變產物,包括鍶-90:重核裂變產生多种放射核素。裂變產物在工業、農業和醫學中的用途廣泛,如氪-85用作β放射源和自發光燈的能源;銫-137是γ放射源;鍶-90是β放射源;鎝-99m在核醫學上用於臨床診斷。鍶-90易致白血病,銫-137會造成肝癌和腎癌。

  放射性碘,包括碘-131:常用於癌症化療,也有致癌風險。

  鐳- 224及其衰變產物:鐳的所有同位素都有強烈的放射性,電離輻射能使螢光物質發光。

  鐳- 226及其衰變產物

  氡- 222及其衰變產物:天然石材中可能含有放射性氡,建築材料是室內氡的最主要來源。

  磷-32,磷酸鹽形式:磷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磷酸鹽主要用於某些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同時有致癌性。

  鈽:放射性元素,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鈽容易在肝臟和骨骼中聚集,致人體組織癌變。

  釷-232及其衰變產物:天然放射性核素,採礦和挖隧道等大型土石工程、核燃料廢物處理等過程中會出現。

  紫外發光日光浴設備:釋放紫外線輻射,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致皮膚癌。

  紫外線輻射(波長100-400 nm,包括UVA、UVB和UVC):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致皮膚癌。

  3

  病毒細菌寄生蟲及其毒素

  B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B肝病毒可引起DNA重排和DNA片段的丟失,並使肝細胞在對其他致癌物的降解能力下降。

  建議接種B肝疫苗。

  C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該病毒核心蛋白與肝癌關係密切。

  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即愛滋病病毒,可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使細胞發生癌性轉化,特別是在細胞免疫遭到破壞,喪失免疫監視作用的情況下,細胞癌變更易發生。

  建議:戴套!戴套!戴套!

  人乳頭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DNA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分高危型和低危型,不同型別會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其中高危型16和18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類型。

  建議:女孩12歲後接種相關疫苗。

  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I型:改變宿主淋巴細胞DNA,使細胞不斷增生和分裂,誘發白血病。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一種皰疹病毒,通過唾液傳播,主要引起急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與T細胞淋巴瘤等多種惡性腫瘤相關。

  卡波氏肉瘤皰疹病毒:一種皰疹病毒,可引發卡波西肉瘤(內皮細胞腫瘤)和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長期定居在胃部,會逐漸破壞胃腸道壁,引發胃癌。

  建議:一旦發現,儘早根治。

  華支睪吸蟲(感染):又名肝吸蟲,主要通過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感染。可引起膽管上皮細胞增生而致癌變,主要為腺癌。

  建議:儘量不吃醉蝦蟹、淡水魚生魚片。

  麝後睪吸蟲(感染):食用含有囊蚴的生魚而感染,與華支睪吸蟲病相似。寄生在肝膽管內,誘發膽管癌。

  埃及血吸蟲(感染):主要分布於非洲、南歐和中東,可引起膀胱癌。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寄生麴黴等產生的代謝產物。主要存在於發黴的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麥等糧食、堅果和油類產品中。長時間食用含低濃度黃麴黴毒素的食物,被認為是導致肝癌、胃癌和腸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黃麴黴毒素主要幹擾RNA和DNA的合成。

  建議:一旦吃到苦的堅果,趕緊吐掉,再漱口,家裡的砧板一旦發黴,就不要再用了。

  4

  抗癌藥和其他藥品

  白消安:抗癌藥,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通過與細胞DNA的鳥嘌呤起烷化作用破壞DNA的結構與功能,也可能致癌。

  苯丁酸氮芥:抗癌藥,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數種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和部分乳腺癌。會引起DNA鏈交叉連接影響DNA功能,從而致癌。

  萘氮芥:抗癌藥,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現已少見。引起DNA鏈交叉連接影響DNA功能,從而致癌。

  環磷醯胺:抗癌藥,用於治療惡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也用於治療乳腺癌、睪丸腫瘤、卵巢癌、肺癌、頭頸部鱗癌、鼻咽癌、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及骨肉瘤等。與DNA發生交叉聯結,抑制DNA合成,幹擾DNA及RNA功能。

  美法侖:抗癌藥,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卵巢癌。通過破壞DNA結構起作用。

  依託泊苷: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惡性淋巴瘤、惡性生殖細胞瘤、白血病,也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作用於DNA酶,使受損DNA不能修復。

  依託泊苷與順鉑和博來黴素合用:聯合化療方案,主要用於卵巢生殖細胞惡性腫瘤和喉癌等。

  MOPP(氮芥、長春新鹼、甲基苄肼、強的松)及其他含烷化劑的聯合化療: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方案,有致癌風險。

  司莫司汀[1-(2-氯乙基)-3-(4-甲基環己基)-1-亞硝基脲,甲基-環已亞硝脲]: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腦瘤、肺癌等。

  他莫昔芬:抗癌藥,用於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

  三胺硫磷:抗癌藥,用於治療卵巢癌。

  曲奧舒凡:抗癌藥,主治肺癌。

  硫唑嘌呤:用於器官移植時抗排異反應的藥物,通過與嘌呤的拮抗作用,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可誘發癌症。

  環孢菌素:用於肝、腎和心臟移植抗排異反應的藥物。由於對免疫的抑制,會增加致癌風險。

  己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可引起女性生殖系統腺癌並通過胎盤使胎兒致癌。

  絕經後雌激素治療: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爭議)。

  雌激素-孕激素更年期治療(合用):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爭議)。

  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藥(合用):可誘發肝癌,並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

  非那西汀:退燒止痛類藥物,已被很多國家禁售。大劑量使用可能誘發腎癌、膀胱癌。

  含非那西汀的止痛劑混合物:多與阿司匹林、咖啡因,苯巴比妥等製成複方製劑,用於治療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等,可造成嚴重的腎損害和肝損害,並誘發腎癌、膀胱癌。

  花椒毒素(8-甲氧基補骨脂素)伴紫外線A輻射:國外臨床上主要用花椒毒素加紫外光療法治療白癜風、牛皮癬等皮膚頑疾,但可能因此誘發細胞癌變。

  馬兜鈴酸:有研究認為馬兜鈴酸主要通過基因突變來誘發肝癌,也有研究認為大劑量的馬兜鈴酸通過非基因加成性的改變表觀遺傳「炎癌轉變機制",可能誘發肝臟發生癌前病變。

  含馬兜鈴酸的植物:馬兜鈴酸廣泛存在於馬兜鈴科植物中,常見的含有馬兜鈴的藥材有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關木通、廣防己、細辛等。

  5

  工業產品及其汙染

  鎘及鎘化合物:鎘主要用於製造合金、鎳鎘電池、焊料和半導體材料等。普通人主要是通過吸入汙染空氣中的鎘和食用鎘汙染的農作物(如含鎘大米)等方式攝入鎘。被鎘汙染的河流中的魚蝦螺螄體內,通常也會富集有鎘。鎘會提高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消化道腫瘤等患病風險。

  鉻(6價)化合物:主要來自皮革製造和冶金化工中的廢水,汙染水體、農田和水產後,進入人體。鉻(6價)化合物有很強的氧化性,對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和黏膜有危害。鉻致癌的部位主要是肺。

  砷和無機砷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砷多以無機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巖石中,其中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稱的砒霜。工業與礦產開發排放的含砷廢水和廢棄物,農業中使用的含砷殺蟲劑和除草劑,也都是砷來源之一。會引發皮膚癌和肺癌等。提醒農村的父母,打農藥時,一定要穿長袖衣褲、戴口罩。

  鎳化合物:可用於製造陶瓷、玻璃、催化劑、磁性材料、電子元件和蓄電池等。鎳化合物在人體內可誘發致癌基因表達和癌細胞擴增。

  鈹和鈹化合物:鈹和鈹化合物主要應用於合金、原子能、火箭、飛彈、航空和宇宙航行等。進入人體後,難溶的氧化鈹主要儲存在肺部,可引起肺炎。可溶性的鈹化合物主要儲存在骨骼、肝臟、腎臟和淋巴結等處,可與血漿蛋白作用,生成蛋白複合物,引起臟器或組織的病變而致癌。

  石棉(各種形式,包括陽起石、鐵石綿、直閃石、溫石棉、青石棉、透閃石):石棉是天然的、纖維狀的、矽酸鹽類礦物質的總稱。主要用於耐火的石棉紡織品、輸水管、絕緣板和建築、電器、汽車、家庭用品中的絕熱材料。石棉本身無毒害,但細小的石棉粉塵吸入體內會附著沉積在肺部,誘發肺癌和胸膜及腹膜位置的間皮瘤。

  氟代-淺閃石纖維狀角閃石:與石棉相似,易在肺部沉積,誘發肺癌和胸膜及腹膜位置的間皮瘤。

  毛沸石:較罕見的天然礦石,性質與石棉相似,可引起的胸膜及腹膜位置的間皮瘤。

  2,3,7,8-四氯二苯並對二惡英:所有二惡英類型中毒性最強的單體,非人為生產,無任何用途,是燃燒垃圾、工業廢料後等未經處理就排放出的產物。

  2,3,4,7,8-五氯二苯並呋喃:二噁英的一種,可造成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生殖功能的損傷,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可引起多系統多部位的惡性腫瘤。

  類二惡英多氯聯苯,具有WHO毒性當量因子(TEF)(多氯聯苯 77, 81, 105, 114, 118, 123, 126, 156, 157, 167, 169, 189):歸在「二惡英"名下,毒性相似。

  多氯聯苯:是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工業上用作熱載體、絕緣油和潤滑油等。工廠排出的廢棄物是主要汙染源。能經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並在人體中富集,造成腦部、皮膚及內臟的疾病並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產生癌變的器官主要為肝臟。

  3,4,5,3',4'-五氯聯苯(PCB-126):主要用作耐熱、防燃增塑劑,與肝癌的發生有關聯。

  4-氨基聯苯:是農藥和染料的中間體,主要用於有機合成、製造染料和製作橡膠防老劑等,可被人體吸入、食入或經皮膚吸收。

  五氯苯酚(參見聚氯苯酚):主要用作水稻田除草劑,紡織品、皮革、紙張和木材的防腐劑和防黴劑。對人體有致畸和致癌性。燃燒時會釋放出二惡英類化合物。

  4,4'-亞甲基二(2-氯苯胺)(MOCA):合成橡膠和環氧樹脂的熟化劑,有致癌風險。

  聯苯胺:合成染料的中間體,長期接觸易誘發膀胱癌。

  染料代謝產生的聯苯胺:某些染料經代謝可能生產聯苯胺,導致人體細胞的DNA發生結構與功能變化。

  2-萘胺:用於製造染料和有機合成,也用作有機分析試劑和螢光指標劑。長期接觸有誘發膀胱癌的風險。

  鄰-甲苯胺:主要用作染料、農藥、醫藥及有機合成中間體,可誘發膀胱癌。

  氯乙烯:用作多種聚合物的共聚單體,塑料工業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冷凍劑等,可誘發肝血管肉瘤等。

  三氯乙烯:曾用作鎮痛藥和金屬脫脂劑,還可用做萃取劑、殺菌劑、製冷劑和衣服乾洗劑等。與肝癌和腎癌等多種癌症相關。

  1,3-丁二烯:是製造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尼龍等的原料。可引起心血管系統、肺、胃、肝、乳腺和腎等多種組織和器官的惡性腫瘤。

  林丹(參見六氯環己烷):農用殺蟲劑,俗名六六六。與乳腺癌、直腸癌等有關聯性。

  1,2-二氯丙烷:農藥、殺蟲劑、洗滌劑、橡膠和醫藥等的製造原料,被認為是日本印刷業膽管癌多發的元兇(用以去除印刷機附著油墨)。

  環氧乙烷:洗滌、製藥、印染等行業中的殺菌劑,長期接觸將提高白血病和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

  雙(氯甲基)醚;氯甲基甲基醚(工業級):兩者主要應用於生產陰離子交換樹脂和磺胺嘧啶藥物等,長期接觸可致肺癌。

  煤焦油瀝青:煤焦油蒸餾提取餾分後的殘留物,主要用於生產瀝青焦、築路瀝青、各種瀝青防腐漆等,含苯並芘等致癌物。

  硫芥子氣:化學武器,可導致皮膚和免疫系統癌症。

  6

  工業生產過程和職業暴露

  與職業暴露有關的艾其遜法(用電弧爐制碳化矽):這是一種用石英砂與焦炭混合加熱製造碳化矽的工業方法,冶煉中會排放出煤焦油和苯並芘等致癌物。碳化矽可用於製造耐磨材料、電路元件、光伏產品等。

  煤炭氣化:工業過程中會產生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汙染物和煤焦油、苯、酚等致癌物。

  煤焦油蒸餾:工業過程中會產生苯、苯並芘等致癌物。

  焦炭生產:工業過程中會產生苯、苯並芘等致癌物。

  鋼鐵鑄造(職業暴露):多個環節可能導致癌症高發,如爐煙中可能含有苯並芘等。

  赤鐵礦開採(地下):開採中接觸到粉塵,可能導致肺癌。地下溢出的氡會造成電離輻射。

  石英或方石英形式的晶狀矽塵:長期從事開礦、採石、碎石作業以及在玻璃廠、陶瓷廠、搪瓷廠工作的工人,易經常吸入矽塵,不僅易患呼吸道疾病,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也更高。

  焊接煙塵:含有二氧化錳、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有害物質,還含有重金屬鎘等細小金屬微粒。

  木塵:含有木焦油和苯並(a)芘等致癌物。

  皮革粉末:製鞋過程中常見,易起鼻腔癌。

  煤煙(煙囪清潔工的職業暴露):煤煙中存在苯並芘等致癌物。

  強無機酸霧:是指硫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形成的霧狀酸類物質,主要出現在化工、電子、冶金、電鍍、紡織(化纖)、機械製造等行業的用酸過程中,有致癌風險。

  使用強酸生產異丙醇:異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在製藥、化妝品、塑料、香料、塗料及電子工業用作脫水劑和清洗劑等。異丙醇不是致癌物,但強酸處理過程可能致癌。

  鋁生產:鋁生產中可能產生氧化鋁、石油焦等粉塵和氟化物、硫化物、瀝青煙、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金胺生產:金胺是一種化學藥品,用作染織物、紙及皮革的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生產過程(包括接觸其他化學物質)與膀胱癌的增加有關。

  品紅生產:品紅主要用於蠶絲、腈綸、羊毛等紡織品的染色。生產品紅染料的工人膀胱癌風險有所增加。

  畫家,油漆工,粉刷工等(職業暴露):顏料中含鎘、鉛、汞、鉻等重金屬,塗料和有機溶劑含苯和甲醛等,長期接觸會增加患癌風險。

  橡膠製造業:生產過程中,化學添加劑較多,易接觸苯胺等致癌物,誘發膀胱癌、胃癌、肺癌和白血病等。

  頁巖油:頁巖中所含的石油,可能造成職業性皮膚癌。

  註:

  原清單按致癌物名稱的英文首字母排序,分類為本文編輯所分,僅供參考。

  文中講的某種致癌物會導致某些癌症,值得是長期、超量攝入後的一種可能。如果你只是偶爾、少量吃一點,或者偶爾、少量接觸,那不用擔心,還是安全的。

  都市快報記者 章貝佳 俞茜茜 葛丹娣 王真 金晶 編輯 孫毓

相關焦點

  • 央視發聲闢謠:「多寶魚是致癌魚」這條謠言不許再傳了
    央視發聲闢謠:「多寶魚是致癌魚」這條謠言不許再傳了2016-02-28 09:33:00  水產養殖網  文章中對「「千萬別吃魚了,可致癌致胎兒畸形!養殖戶都不敢吃!」」這篇文章被定行為謠言。&nbsp&nbsp&nbsp&nbsp雖然此處沒有明說多寶魚,但是作為多寶魚人,怕是大家十分清楚呀,這條謠言害的我們有多苦,想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 此病浙江高發,和你愛吃的這個有關
    鹹魚作為一種又便宜又下飯的食物,深受我國沿海地區居民的歡迎,是許多浙江人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食材,然而54歲的顧女士(化名)沒想到,鹹魚、鹹菜等醃製品吃了大半輩子,才人到中年,出事了。浙江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許敏達主任醫師說,醃製食品中含有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N-亞硝胺,而醃製食品中的鹹魚,已被證實為導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
  • 全球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 浙江巴西龜產量佔全國四成
    久而久之,這隻龜變得有點牛了——讓它走就走,讓它停就停,要它翻身馬上翻身。  這篇被廣泛轉摘的報導最後說:「所有動物與人是相通的,只要你愛它,它就會與你默契相處。」  而就在今年5月份,羊城晚報卻報導,50000隻巴西龜差點被走私入境,幸虧黃埔海關截住了它們。因為它是入侵物種之一。  連新聞都打架,可見我們對巴西龜認識之混亂。
  • 這些致癌因素好多人不知道
    結直腸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在浙江,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惡性腫瘤的第四位。吃隔夜菜、愛吃紅燒肉、水果沒吃夠……這些都是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李德川主任表示,一般認為,腸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等有一定關係。
  • 就因為這東西…很多湖南人愛吃
    就因為這東西…很多湖南人愛吃 2020-10-18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東人最喜歡的幾種魚菜,第一種全國都喜歡,快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
    說到吃魚,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吃魚方式,像是我們這邊最常做的就是紅燒魚,我曾經去過浙江出差,那邊的人最愛吃的不是紅燒魚,而是把魚清蒸,那麼山東人最愛吃什麼樣的魚呢?說出來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尤其是榜上第一名!
  • 魚皮餛飩,韌勁十足,鮮香可口,是浙江玉環人愛吃的一道美味小吃
    在浙江台州,魚皮餛飩在玉環非常有名的,也是玉環的特色小吃。據了解,魚皮餛飩還是玉環坎門人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以前魚皮餛飩大部分都是坎門居民自家做的,後來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也就不難買到了。秋冬季節,玉環海島漁家人最是忙碌的時候是曬魚鮝、敲魚面、做手工魚皮餛飩。
  • 此病高發,和很多人愛吃的這個有關!
    此病高發,和很多人愛吃的這個有關!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環境、飲食和遺傳等因素引起。常見臨床症狀為鼻塞、回吸性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及頭痛等。
  • 全球最危險的3條河流,人一旦掉下去可能致命,其中一條堪比硫酸
    全球最危險的3條河流,人一旦掉下去可能致命,其中一條堪比硫酸很多驢友在旅遊的時候,大多數都會選擇比較危險,值得探險且奇異的地方。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最危險的3條河流,一條據說靠近會「致癌」,一條堪比硫酸,還有一條河流,一旦掉下去,不過5分鐘什麼都會被煮熟。第一條河流就是位於俄羅斯境內的卡拉時河,它被遊人稱為「殺人湖」。為什麼叫它「殺人湖」呢?
  • 吃魚對孩子的身體有好處,但是有些魚吃多無益,家長要懂得分辨
    而且,最重要的是,近些年來,我國的海洋汙染十分嚴重,很多魚都深受其害,如果說,孩子吃了某些不好的魚的話,反而會損害大腦和身體健康。但是這卻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魚,是一種會致癌的魚。甚至已經有研究表明說,這種魚已經被證實是導致鼻咽癌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說,由此可見,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魚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了。其實這很好理解,這種魚是醃製品,鹽分很高,致癌率自然就很高,建議家長避開這種魚,最好別買。
  • 這魚名字像豆腐,比豆腐還嫩滑,10元買8條,潮汕人都愛吃
    潮汕美食,除了牛肉火鍋還有各種粿條都是我的最愛,在這個傳統飲食文化之城,每天都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從睜眼開始第一頓腸粉開始就讓人心生羨慕嫉妒恨,中午還可以吃頓火鍋,如果你到了潮汕遊玩,最好去當地的一些本地菜館,那裡能找到許多當地特色的家常菜,其中各種海魚就是潮汕人最引以為傲的家常菜之一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一種生物以任何方式傳人其原產地以外的國家或地區並在那裡定殖建立自然種群擴展並產生一定影響的過程或現象稱為生物人侵,生物人侵是當前對森林 、草原 、農 田和水系等生態系統的最嚴重 威脅之一。中國的入侵種數量已達529種,其中陸生植物,陸生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為主要入侵類群,廣東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也是我國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2009年統計,廣東入侵物種數量超過200種,入侵植物超過90種。當前,薇甘菊、三裂葉蟛蜞菊、銀合歡、水葫蘆和馬纓丹已經在廣州處處開花。
  • 這條魚只吃樹上野果,每公斤3500元,蔡瀾說它就是世界上最貴的魚
    世界上的魚類很多,但說到最會吃魚的人,當屬我們亞洲人,日本人愛吃海水魚,東南亞愛吃淡水魚,而我們中國則因為幅員遼闊,物產資源豐富,使得人們對海水魚和淡水魚信手拈來,都能做成美味的料理。在東南亞地區,就隱藏著一種可以和金槍魚的價格媲美的神秘淡水魚,不僅被稱為「水中黃金」,還被大美食家蔡瀾先生認定是世界上最貴的魚。
  • 多吃魚更聰明?3種魚別給孩子吃,吃多引發寄生蟲還致癌
    導讀:多吃魚更聰明?3種魚別給孩子吃,吃多引發寄生蟲還致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吃魚更聰明?3種魚別給孩子吃,吃多引發寄生蟲還致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網傳魚太活躍或含致癌魚浮靈 撒後立即活蹦亂跳
    加魚浮靈後不久,魚立刻來了精神。本組圖/記者邵驍歆  近日一條「太活躍的魚別買,可能含致癌魚浮靈」的微博讓愛吃魚的人大吃一驚。微博稱,一些魚販往水裡加入白色粉末,叫魚浮靈,這樣半死不活的魚蝦便能活躍起來,魚浮靈會致癌,會影響智力。  魚浮靈真有這麼神?昨日,記者從汽車東站一獸藥市場買到魚浮靈,在上海城小區市場買了一條奄奄一息的鯽魚,加入魚浮靈後變得活蹦亂跳。不過,長沙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站長周健說,魚浮靈被批准用於水產養殖,不會汙染魚。
  • 貓咪最愛吃的一定是魚嗎?
    貓咪最愛吃的一定是魚嗎? 為什麼有的鏟屎官買了魚回去貓咪好像不是很喜歡,反而更愛吃肉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作為沙漠動物的貓只是以動物蛋白為主食,吃魚絕不是TA的天性。貓咪在野外捕獵時,更多的是抓到鼠類和鳥類。
  • 浙江54歲女子耳悶,聽力下降,一查竟然是癌症!原因是和她常吃的這道...
    近 一個月來,她覺得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左耳悶,伴有聽力下降,家裡人以為就是得了中耳炎之類的毛病,找醫生開點藥吃吃就好了,然而浙江醫院耳鼻咽喉科呂慧洋醫師在給患者檢查中發現其中耳鼓室內積液,進一步行鼻咽CT發現左側鼻咽佔位,增強鼻咽MRI結果也顯示:她得了鼻咽癌,而且依據腫瘤的大小和範圍判斷,病程已經到了中期,且伴有周圍骨質破壞。
  • 家族群最流行的傳言之一:微波爐會致癌!這是真的嗎?
    大麥經常會被家人告知,少使用微波爐,因為微波爐致癌。理由一是微波爐加熱會分解分子結構,導致分子異變而產生致癌可能,理由二就是微波爐有輻射,輻射會致癌。微波確實是一種輻射,但微波與跟X光、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輻射等是不一樣的,後兩者屬於較危險的電離輻射,而微波屬於非電離輻射,微波爐對人體的輻射量就和一支40W日光燈管差不多,對人體的影響幾乎沒有,並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
  • 這魚農村人最愛吃,渾身散發著黃瓜味,卻是高檔日料採用的食材
    日本自稱是「徹底食魚的民族」,日本人喜歡並且擅長烹飪各種各樣的魚,日本人會把魚做成各種各樣的刺身,不管是什麼魚日本人都會找到合適的吃法,這魚農村人最愛吃,渾身散發著黃瓜味,卻是高檔日料採用的食材。池沼公魚,有些地方將它稱之為年魚,我國臺灣和閩南地區又稱之為「國姓魚」,在我國是一種大家都吃得起的普通魚類,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人們尤其喜歡這種魚,這個魚口感獨特,香味特殊,刺還比較少,比較適合老人。
  • 4種蔬菜被世衛組織拉入「致癌名單」?闢謠:只有一個是真的
    小劉最愛吃娃娃菜湯,挑了幾顆正想付錢給老闆,沒想到被老媽制止住了。 「這娃娃菜被人加了東西,吃了會得癌!別買。」說著,劉媽媽還把微信裡一篇文章給小劉看,標題夠嚇人的:《衛生組織曝:這幾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