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電學第一個基礎模塊——電流和電路!可以歸納重要方法、易錯點、重難點內容如下【共計23個知識點和易錯點、方法技巧】:中考考點一:「電荷與摩擦起電」易錯點與認知方法如下——
本節課是從微觀角度揭示靜電現象,從而了解電子是可以轉移的,明白摩擦起電的實質。
1.摩擦起電的條件是:一方面必須是相互摩擦的物體由不同物體構成;另一方面這兩個物體要與外界絕緣。
2.千萬不要看到「相互吸引」兩個字就斷定物體一定帶異種電荷,因為由於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所以,兩物體發生吸引時,他們可能是帶異種電荷,也有可能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
3.摩擦起電並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子的轉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
中考考點二:「電流、電路、串並聯」易錯點與認知方法如下——
注意,這兩節可為全部電學最為基礎的知識之一:
4.電荷的移動不一定能夠形成電流,只有電荷的定向移動才會形成電流!
5.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不要以為電池一定是電源,它也有可能是用電器,比如說給蓄電池充電時它就成了用電器!
7.串聯電路是「首尾依次相連」;並聯電路是「首首相連、尾尾相連」!
8.不要誤以為兩個燈泡同時亮或者同時滅,就一定是串聯電路。比如說當兩個燈泡並聯時,如果開關位於幹路上,也可是使兩燈同亮同滅!
9.判斷串並聯的三個常用好方法:「兩手指尖法」、「尋找合分點法」、「拆除法」!(這三種方法在本專欄的前面所寫文章中已經詳細闡述,此處不再詳述。)
10.電路故障題的一種快速解答法:假設法!即假設發生了斷路或者短路,然後觀察思考會發生的物理現象!(電路故障問題,屬於易錯、必考、重要知識點,由於初學,學生們掌握還不太熟練,在本專欄以後的文章中會單獨拿出一篇進行全面概括其解決方法和技巧。敬請期待。)
11.電路圖和實物圖的正確轉換:按照電流的順序,電路元件連接順序一一對應,字母不可落下!(此問題實屬貫穿整個電學各種題型的重要、基礎性、必須牢固掌握、靈活運用的知識方法!也會在本專欄以後的文章中單獨寫一篇其解決方法和技巧。)
多數初中生最打怵的電路圖就是較為複雜一點的「實物圖」,他們產生各種錯誤的根源就是他們看不懂實物電路中各元件間的連接關係,導致他們不能根據實物圖畫出相應的電路原理圖。
中考考點三:「電流的測量、串並聯電路中電流規律」易錯點與認知方法如下——
關於電流表的相關問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