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陳省身與「數學好玩」

2021-01-11 南開大學新聞網
  國際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畢業於南開大學,因此,他對天津有特殊的感情。但陳先生能夠在南開大學創辦國家級的數學研究所,並且葉落歸根,晚年定居天津,卻與天津科協的努力分不開。

擔任首任名譽館長並興建數學廳

  天津科協第三屆主席、南開大學副校長、著名數學家胡國定先生與陳先生素有交往。是他代表南開大學把陳先生請回南開,創辦了隸屬教育部的國家級數學所——南開數學所,並闢出「寧園」為居所,每年請陳先生回津講學,主持學術交流,並吸引國際知名數學家來津,發現和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數學精英,使陳先生讓中國成為數學大國的夢想有了依託之所。1994年9月,胡先生和當時的市科協黨組書記張道成陪同陳先生參觀剛剛落成的天津科技館。陳先生看後非常興奮,致信天津市領導:「全館氣魄宏大,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科學知識造福人群,照耀千秋。此館對天津市形象、市民教育當有無限貢獻。該館前途無限,如經營得法,可成為國際旅遊重點」。

  2000年1月10日,陳省身應天津市人民政府之邀,擔任了天津科技館首任名譽館長。當年,他就提出要在科技館興建數學廳的計劃,親自邀請南開大學3位知名數學教授協助設計。經過1年多的努力,國內首座佔地1000平方米的數學科學展廳於2002年世界第24屆數學家大會在北京召開之際正式落成,200多位出席會議的國內外數學家專程來津參觀,給予高度讚揚。國內外科技館界人士一致認為,這座內容豐富又能動手操作的數學展廳極富特色,對普及數學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學習數學的興趣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此後,陳先生親自擔任天津科技館數學冬令營的名譽營長,並為青少年題詞「數學好玩」,極大地鼓舞了青少年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

  2003年,陳先生又提出利用掛曆的形式,設計一本贈送給青少年的數學年曆。他親自擬定了相關內容,堅持自己出錢,印製了數千本題為「數學之美」的精美掛曆,贈送給青少年。

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陳省身星」

  陳先生對數學科研與科普的巨大貢獻,熱愛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獎掖後學、平易近人的慈祥作風,深深感動了天津人民。天津市天文學會的幾位理事長想到,陳先生的一生業績可與日月同輝,能不能申請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呢?這個想法一經提出,立即得到天津市科協領導和南開大學領導的支持。在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中國委員、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博士的支持下,經過中科院的努力,國際小行星中心同意將1998CS2號小行星命名為「陳省身星」。2004年11月2日,中國國家天文臺專程派人到南開大學舉行了隆重的命名儀式。這一天,陳先生也非常高興。他在致謝時表示,自己當年在德國攻讀數學時,選修課中就有天文學,偉大的數學家高斯也是研究小行星的,他為自己的名字能與小行星連在一起感到很快活。他指出,天文學與數學密不可分,當代科學的發展使各學科的聯繫日益緊密,他對國家天文臺和天津科協對他的關愛表示感謝。

  想不到,就在此事過後1個月,12月3日,陳先生竟與我們永別了。他把對祖國對數學對南開深深的愛留給了天津,留給了天津人民。如今,天津科協在天津科技館數學廳的入口處為陳先生塑造了半身銅雕——他用睿智的目光每天注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在科學道路上永不停步。

(作者為天津市科技館原館長 吳凡)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張偉平:心中藏著「數學強國夢」
    《Acta Mathematica》(《數學學報》)是國際數學領域享有盛譽的頂級數學期刊之一。由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所張偉平院士與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麻小南教授合作的論文《Geometric quantization for proper moment maps: the Vergne conjecture》,就刊登在3月出版的2014年第1期上。
  • 陳省身「玩」成數學大師
    陳省身終其一生,都是在和數學打交道。他20多歲走上探究數學之路,從中國到德國,後到美國,最後又回到祖國,至93歲去世止,一心一意「玩」數學。在他的眼裡,數學就是一個大玩具,而且是越玩越有興趣的玩具。他在晚年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數學就像一個大觀園在裡頭好玩,東西多得很多。
  • 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誕生
    昨天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就在這一天,由陳省身先生所創辦的南開數學研究所在慶祝建所20年之際,正式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  昨天,在南開大學省身樓舉行的數學所成立20周年暨紀念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大會上,陳省身的弟子吳文俊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術辦公室主任楊衛院士以及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南開大學原副校長胡國定共同為由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所名揭幕。
  • 華羅庚陳省身鍾家慶三大數學獎揭曉
    在11月2日開幕的中國數學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第八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一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八屆鍾家慶數學獎同時揭曉。李大潛、嚴加安獲得華羅庚數學獎,宗傳明、吉敏摘得陳省身數學獎,邸亞娜等8名博士生獲得鍾家慶數學獎。   設立於1991年的華羅庚數學獎,主要獎勵我國有傑出學術成就和社會貢獻的50歲以上的資深數學家,每兩年獎勵兩人,是一種「終身成就獎」。今年的獲獎者李大潛為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歐盟科學院、法國科學院的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是一位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傑出數學家。
  • 人生幾何風範長存 《陳省身傳》作者追憶數學大師(圖)
    作為現代數學史研究專家的張奠宙,如是評價陳省身。  1943年,二戰正酣。一個中國學者受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邀請,到那裡開創整體微分幾何的數學學科,攀上了幾何學的巔峰。人們看到「一個微分幾何的新時代開始了」。用陳省身自己的話說:「我想說明,外國人能夠做到的,中國人也能夠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陳省身的一生,從未離開數學。
  • 大象無形 大悲若歌-送別世界數學大師陳省身(圖)
    中新社十二月十二日電 題:送別數學大師陳省身  中新社記者 柳俊武  孫志民  今天上午,在數千人的淚光裡,一個偉大的學人,靜臥在他生前喜愛的紅掌花叢中。世界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九十三歲的陳省身老人,在低回的哀樂聲中,去追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顆小行星了。
  • 南開數學研究所正式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
    中新社天津十二月三日電(張國孫志民)今天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由他創辦的南開數學研究所,正式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以表達對陳省身先生的追思和對其遺志的繼承。  在今天舉行的南開數學所成立二十周年暨紀念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大會上,江澤民親筆題寫的「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由陳省身的弟子吳文俊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術辦公室主任楊衛院士,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南開大學原副校長胡國定共同揭幕。陳省身的親屬陳伯龍、陳璞,中國六十多家數學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和數百名師生代表出席紀念大會。
  • 陳省身——讓人生盡享數學之美
    1932年春天,德國漢堡大學數學教授布萊希特到北京大學講學,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大師之一。布萊希特的到來,對陳省身產生了重要影響。1934年,陳省身獲碩士學位畢業,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由於成績優秀,陳省身本可被派往美國留學,卻因景仰布萊希特,申請去德國漢堡大學。這一選擇對陳省身的學術生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 陳省身談:數學之美(附視頻)
    幼年時,陳省身自學了家裡那套《筆算數學》,無師自通就會做書中的題目。9歲那年,陳省身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複雜的數學題,並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嶽全傳》等書。1922年秋天,11歲的陳省身和全家遷往天津。第二天年年初進入當時的扶輪中學學習。自幼對數學極有天分的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但已充分顯露在數學方面的才華。
  • 中國近現代數學之最——陳省身先生
    要說中國近現代數學成就最高的數學家那毫無疑問是陳省身先生。陳省身先生,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丘成桐:現在三分之二的數學與陳省身有關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也是惟一的菲爾茲數學獎華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召開的陳省身先生追思會上,丘成桐說,陳省身與自己的父親同生於1911年,不幸的是14歲時自己的父親去世。
  • 「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
    他建立微分纖維叢理論,其影響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創立複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論,包括陳—Bott定理,影響及於代數數論。他為廣義的積分幾何奠定基礎,獲得基本運動學公式。他所引入的陳氏示性類與陳—Simons微分式,已深入到數學以外的其他領域,成為理論物理的重要工具。先後發表過數學論文158篇、《陳省身論文集》4卷以及《陳省身文選》等著作。
  • 陳省身,華人數學家的最高成就
    其實現在想想,這件事應該是件好事,它讓我們的陳先生從此以後下定決心,只去學習數學,放棄了化學,物理等需要做實驗的學科。在南開大學,陳先生遇到了一位很厲害的數學導師,姜立夫,中國現代幾何學之父,也是第二位在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數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從此陳省身的數學視野一下子開拓起來,原來數學的領域如此燦爛奪目。
  • 陳省身: 一生只做一件事
    陳省身在昆明的煤油燈下寫出的兩篇文章,發表在普林斯頓大學與高級研究所合辦的刊物《數學紀事》上,數學家H.外爾和A.韋伊認為陳省身的研究工作達到了「優異數學水準」。遂極力促成陳省身來普林斯頓。他們認為陳省身是「迄今所注意到的最有前途的中國數學家」。
  • 沈維孝獲第十二屆陳省身數學獎
    4月21日,在廈門召開的中國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上,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沈維孝教授由於在一維動力系統領域的傑出貢獻,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在本次年會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張恭慶教授和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大校友、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李邦河研究員榮獲得第九屆華羅庚數學獎。
  • 徐自豪|「陳省身猜想」裡的吳大任夫婦與陳省身
    其後他又引入了被稱為「陳省身示性類」的著名工作,對數學、理論物理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他被國際數學界尊稱為「微分幾何之父」。霍普夫很欣賞陳省身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他在1946年的《數學評論》上評論說:「陳省身的證明把微分幾何學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特別是誕生了超渡的概念。這是現代數學史上最了不起的工作之一。」
  • 陳省身與華羅庚
    陳省身與華羅庚張奠宙 陳省身和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史上的兩位巨人。十年前,2004年的一個冬夜,南開大學的學生在校園裡自發地點燃了蠟燭,悼念一代數學大師陳省身。從那時再往前推20個年頭,華羅庚於1985年倒在東京大學的講臺上。華羅庚出生於1910年,比陳省身年長一歲。但是離世早了許多。王元先生說過:「如果1980年代初,中國普遍能做心臟支架植入手術,華先生不至於這麼早離開我們」。是的,以今天的眼光看,華先生本可以更長壽。
  • 陳省身:所有努力只為21世紀中國成為數學大國
    為創建數學強國冥思苦想  對於這些,遠在大洋彼岸的陳省身是不知道的。那時的他,正在為南開數學研究所的籌建費盡心力。在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的檔案室裡,至今仍存放著陳省身與胡國定200餘封20多年前穿越太平洋的通信,從介紹著名數學家來講學,到引進人才,再到籌措捐款,事無巨細。
  • 陳省身:堪稱華人數學第一人,楊振寧、丘成桐都是他的學生
    1.陳省身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陳省身出生於1911年,祖籍浙江嘉興秀水縣。從秀州中學畢業後,陳省身隨父親遷到天津,在天津扶輪中學繼續讀書。1926年考入南開大學數學系,非常幸運,碰到了我國數學界的開山鼻祖姜立夫教授,1920年姜立夫創辦了南開大學數學系,這是我國第二個數學系。
  • 20世紀最偉大的華裔數學大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
    說起中國的數學大師,華羅庚、陳景潤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戶曉,其實那時陳省身早已在國際數學界聲名鵲起,有人綜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紀數學家排名陳省身先生排在第31位,華羅庚排在第90位,陳景潤進入前1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