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一個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浙江溫州。我們這邊的生活節奏非常的快,連孩子也不例外,幼兒園的小朋友從早上8:00左右到下午5:00左右,小學的同學從早上7:50到下午4:00左右回到家。如果孩子晚上8:30-9:00之間上床睡覺的話,那麼從孩子放學回家到上床睡覺,除去中間吃飯洗澡的時間,大概還有3-4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時間怎麼安排呢?有的家長說,自己還在上班,孩子爺爺奶奶帶,放學回家光是玩,什么正事也不幹。有的家長說,說了也不聽,制止不了。
那麼,孩子放學後的時間應該怎麼安排呢?
我先說說我自己孩子放學後的安排。
我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每天正常放學時間在下午5:00,接回家的時候基本都在5:20以後了。回到家後除了吃東西之外就是玩。搭積木,捏橡皮泥,畫畫,滑板車,有時候她自己表演動畫劇中的角色,有時候趴陽臺上搗鼓花花草草…,反正每天玩得不亦樂乎。每天都是隨她自己決定怎麼玩,因為我試過安排她玩什麼,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像這樣任由她自由安排的方式效果很不錯。我就陪著她玩,在玩的過程中適時地插入一些動作,比如偷偷打開手機,播放一些音頻,包括故事,歌曲,英語,古詩等,俗稱「磨耳朵」。每天她差不多要玩半個小時,有時候會到一個小時。
接下來就是舞蹈練習了,這是每天雷打不動的任務,因為已經堅持一年多了,孩子也習慣了這個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時間安排在6:00-6:40,時間在一節課左右的時間。
然後就是吃晚飯了,吃完飯後差不多7:10分左右,這裡她也是玩 ,會拿ipad看下動畫片,聽音樂或者聽故事。有時候還會要求我們配合他做角色扮演。全程都是她自己安排,我們配合,我會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插入一些基本的數字啟蒙,有時候插入一些英語,這個全看當時現場配合小孩子玩的時候的情景進行靈活的引導和啟蒙。8:30的時候開始收拾玩具(有時候也沒有收拾),洗漱。9:00準時上床睡覺。
個人認為,放學回家後的時間,怎麼安排孩子的活動,只要把握好這幾個原則:固定任務、開心放鬆的玩、大人的陪伴堅持。
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他們是有任務,有約束的,這點上和我們大人去上班的時候是同個道理的,我們大人上班會覺得累,從孩子的年齡對照他們的事情,那麼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累的。
所以孩子回到家後,最重要的就是玩和放鬆,需要自由自配,需要無拘無束。但是在玩的時候,有一些固定的任務需要固定下來,固定時間完成,形成習慣,但是不能刻板的執行,我們的出發點是培養孩子對固定任務的一個習慣,在執行上不要一個尺度,舉個例子,舞蹈練習固定時間要30分鐘完成,但是孩子今天磨蹭超過了30分鐘,這個時候不能太嚴格刻板執行規定,因為有時候孩子是疲勞了,有時候孩子是真不想做了,總之什麼可能性都會發生。這個時候不要逼迫著去幹,因為這樣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偶爾通融一次也沒什麼,但是大人一定要每天堅持,大人每天堅持住了,孩子就習慣了,如果大人平時沒堅持住,就給孩子鑽了空子。
等你要堅決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孩子就會把責任推給你,說你前幾天怎麼怎麼了,昨天我想做(固定任務:如舞蹈、鋼琴等),你說你沒空,明天再做。這樣你就成了一個啞口無言的家長了,孩子的教育難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