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8月28-29日,由中國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和美國史丹福大學金融與風險建模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在史丹福大學舉行。與會嘉賓圍繞金融科技與金融發展,以現代經濟金融理論為主線進行了討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託馬斯·薩金特(Thomas J.Sargent),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謝爾頓·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史丹福大學金融與風險建模研究中心主任黎子良,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卓志、副校長尹慶雙、西財智庫總裁湯繼強等20多位中美兩國的科學家、經濟(金融)學家,共同就當前世界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現況及前沿、金融未來發展趨勢等重要話題進行對話交流,發表演講報告,300餘位來自中美經濟金融界、科技界、企業界、學術界代表等參加。
託馬斯·薩金特發表了以《經濟模型》為題的演講,他認為無論多麼複雜的數據分析都必須與經濟理論緊密聯繫。他用馬爾科夫完美均衡(Markov perfect)、斯塔克爾伯格(Stackelberg)模型、壟斷(Monopoly)、帕累託(Pareto)等博弈論經典模型為例,演示了當代經濟學的核心算法。這些算法正是電子貨幣、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應用研究的基礎。
薩金特還運用博弈論對中美經貿關係進行了分析,他指出美中在制定國際關係戰略時都需要有博弈論的思維,兩國的經濟發展都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雙方經貿關係必須要在動態博弈中來思考。因此,單純以一個時期的條件和情況就決定貿易戰是極不科學的,中美應該極力避免這種糟糕狀況。
張首晟在演講中表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關係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區塊鏈的革命會使網際網路的作用放大十倍、百倍。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只是信息交換的時代,而區塊鏈的時代有了價值的交換,通過產生數據的市場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而這些所有的經濟的行為都建立在數學上。
卓志以《保險科技:帶給保險業一場革命?》為題發表演講。他分析了目前在保險領域中的保險科技的一些應用,提出全球都應順勢而為,加強跨界合作和跨國合作,信息保護以及推動降低成本,從試點到普及,不斷推動保險行業更好服務人類社會。
湯繼強從大歷史觀的分析視角,由美國西進運動看中國西部大開發實踐,一方面肯定美國在西進運動中開創新天地的堅毅精神;另一方面讚賞中國投身西部發展建設中的積極意義,介紹了中國西部經濟一體化的成果——「T」型經濟帶的形成與發展及其重要意義。
他表示,中國西部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西部可持續發展為民族平等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提供了可行的答案。中國西部可能是世界經濟復甦的關鍵發動機之一;近年來,美國跨國公司傾向於在中國西部地區分配其主要項目,「T」型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中美關係;「T」型經濟帶的形成與發展正在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穩定器之一。
此外,柯林頓白宮技術顧問尤福林(Franklin Urteaga)、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肯尼斯·賈德(Kenneth Judd)、斯坦福國際研究院院長史蒂芬史辛斯基(SteveCiesinski)、史丹福大學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查爾斯·埃斯利(CharlesEesley),以及西南財經大學的翁智剛、臧文斌、李慶、王鵬、李志勇、楊維等多位中美兩國的科技、經濟、金融、管理等多個方面專家也做了演講。
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是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在去年成功發起和主辦了首屆中美經濟學家合作論壇的基礎上,再一次實現對外合作交流的新跨越。西財智庫是西南財經大學成立的以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服務黨和政府金融經濟決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研究諮詢機構,主要發揮戰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養、輿論引導、公共外交的功能。(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編輯: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