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騰訊微信的張小龍,相比大家都熟悉。在開發了Foxmail之後推出了影響整個中國的手機APP。然而同在廣州的一家郵箱公司,已經坐擁著7億用戶。除了龐大的用戶群,連寶馬與奔馳,北大與清華的官方郵箱都選擇了這家名為盈世Coremail的郵件系統。
在1999年,盈世Coremail郵件系統是中國第一套中文郵件系統,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超過7億終端用戶,是運營商以及政府、事業單位、科教、企業等機構廣泛使用的郵件系統。與其不同,盈世Coremail是針對B端的企業郵箱,CEO陳磊華是中國較早的一批創業者,在二十年裡,陳磊華一直堅守在這個垂直領域,精心打磨,並最終收穫成就。
這段創業故事還得從17年前說起。
在計算計行業還未興起時,陳磊華最先接觸到,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最開始是學BASIC語言,覺得特別好玩,基本上所有的知識都是從那個地方學到的...喜歡玩電腦那一群人他們也分成很多類型,有些人喜歡做編程,有些喜歡打遊戲,我們是破解之類的。」
採訪時,記者笑著問:「半個黑客?」陳磊華耐心的講解到:「facebook的文化就是黑客文化,就是說你要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然後思考。當時能夠進入那個伺服器做什麼事情的話,很重要就是你要比別人更有耐心,很多人可能嘗試了5-6次後就不做了,我們是嘗試了100-200次,甚至更多,一天、兩天、三天都是在不斷重複簡單的事情,但是在嘗試的過程中要調整策略,到了一些程度的時候就會找到你要的結果,所以這是一個做事的方法。包括現在facebook也是追隨這樣的文化,叫做推行文化,這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比較好玩的方法論。」
隨後的時間裡,陳磊華從「半個黑客」變身為「創業者」。開始與一個網際網路巨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網易。
一段回憶由此而來。陳磊華說「正好那個時候(1997年)網易創立了,讓我們參與。丁磊在研究國外產品的時候,覺得Hotmail做得很好,他就想到在中國也許也有這個需求。」這是盈世Coremail郵件系統的雛形。
在1999年,剛大學畢業的陳磊華開始自己創業,對Coremail郵件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這個產品能支持1000萬用戶在線使用免費郵件、在線擴容硬體,自動平衡存儲空間,郵件一切訪問都是當時最快的。
在創業初期一切都很艱難的時候,2000-2004年,國外的hotmail,yahoomail掀起「免費郵箱大戰」,盈世作為國內郵箱的開拓者也參與此次大戰,並支持了國內80%的門戶網站,為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升級擴容,但這場「大戰」中,有些公司紛紛倒閉,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自己也無法支持,因此盈世也逐漸失去了第一批客戶。
失敗乃成功之母!「大概是在2001年的時候,非常難找到客戶,而且當時網際網路也泡沫了,當時大家都很痛苦」陳磊華回憶起,也對商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從而迅速成長。
國內企事業單位對自建郵件系統和企業郵箱的需求給盈世Coremail帶來了新的轉機。
就在這時,高校針對郵箱的需求讓陳磊華看到了市場。
接下來,盈世積調整並設計了針對企業的管理體系,並在功能上向企業郵件伺服器Exchange學習,全面進攻企業級市場。各領域對採用國產軟體做郵件服務都非常謹慎,很長的時間後才決定使用盈世Coremail。
經歷跌宕起伏,陳磊華最終堅守住了!2005年,盈世Coremail獲得「十大企業郵箱推薦品牌」「最佳服務質量獎」;2006年又榮獲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最佳郵件系統獎、反垃圾郵件產品推薦品牌稱號;而到了2007年,盈世Coremail在中國大陸終端用戶超過1億,隨後的幾年內更是獲獎不斷:09年獲得「年度IT經典最紅榜」及「郵件系統最佳性能獎」,11年獲「中國雲計算最佳產品獎」...盈世Coremail逐漸被業界認可。
保持良好的企業關係,網易一直使用coremail的郵件系統。2008年,盈世coremail獲得網易的融資,成為其聯營公司。
此時的email領域已是一片「紅海」,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已經成了空氣和水,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陳磊華如匠人一般,一心放在產品的打磨上。「對我來說,就是想著怎麼把事情做好,把技術做好,其實一直到最近的幾年,我才開始考慮商業、產品、運營這些事情。之前我想的都不是這些問題,主要都是想怎麼解決技術問題。」陳磊華非常坦然,而這也正是TO B市場和TO C市場的不同之處,TO B市場更多的是需要慢工出細活。
現在的盈世Coremail在大陸地區已擁有超過7億終端用戶,既有廣電總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科技部這種政府事業單位,也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教育機構,甚至連華潤集團、美的集團、寶馬、奔馳都是Coremail的用戶。未來我們會更好,擁有匠人精神探索更深層出的產品!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