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很久都沒有上來了,仔細閱讀了一下以前的文章,每一篇都會有說「最近很忙」這類的詞彙。總而言之,還是懶惰惹得貨。
由於後天要和教授做一些演講,今晚即將是個通宵之日,還是想抒發一下最近所看的一些文章,也想把博士的一些內容在這裡用一些分段的方式表述和傳遞。
CREATIVE INDUSTRY 創意產業,我的博士論文與創意產業息息相關。百度百科是這麼描述創意產業的「創意經濟也稱創意產業、創新經濟、創意工業、創造性產業等。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它通常包括廣告、建築藝術、藝術和古董市場、手工藝品等等。」
歐美國家常用【創意產業】這個詞語來描述這個領域,在中國,通常使用文化創意產業(文創)結合了文化。
什麼是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可能用以上百度百科的解釋還會有點誤差或無法理解。舉個例子,一個城市最早人口數和整個城市的用地都不多,並將工廠建立在城市中心,隨著不斷的擴張,人口數的劇增,我們的城市不斷發展,人口外移。那麼,工廠的是否要外移呢?如果是工業用地,對於城市中心居住的居民來講,汙染將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工廠需要停止,廢舊的工廠及寶貴的城市中心的地皮是政府或各大企業要處理的棘手問題。這時候,創意產業領域中的諮詢服務及藝術人才可以為城市中心的廢棄工廠提供創意項目的衍生。
例如,臺北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個饒富產業、生活記憶的空間,一個創意體現、生活美學的場域一個想法與設計的跨領域對話平臺。】華山文創園的前生是造酒場與樟腦場。造酒場是在1914年建立,生產當時最受歡迎的【蝴蝶蘭】牌清酒。1987年-1999年期間,由於生產酒水的水汙染問題不斷,工廠廢棄,備受爭議的用地被閒置。1997年藝術家湯皇珍,魏雪娥等人發現酒廠很適合做多元藝文展演空間,並成立【華山藝術特區促進會】。1999年,正式以華山藝文特區命名,1999年1月-2003年11月中,近5年時間內,華山藝文特區舉辦的展演多達4000多場。2004,華山歡度百歲周年,1914-2014,華山走過精彩的百年歷史,作為臺北文創旗艦的基礎,透過文化,文化再生產所傳遞的內容,帶動整個經濟產業和臺北崗位的增長。直至現在,臺北文創園一直都在多元化藝術發展的內容中碰撞,結合,產出。
以上內容部分來源於華山1914文創園主頁
以上是華山文創園2020年12月-2021年2月的相關活動
作為未來新的支柱產業的創意產業,不僅可以為地區經濟和崗位起到關鍵的作用,通過這種藝術再生產的方式,有效的把藝術和經濟連結。讓生活充滿藝術,讓藝術充滿生活。全球還有很多依靠創意產業或文化創意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的案例,例如:倫敦西區,法國芭蕾,百老匯等,是依靠表演帶動就業及經濟增長,不僅做到了城市名片,還做到了世界名片。
那麼,為什麼今天說到創意產業?
因為,未來,「創意為王」。
而藝術人,在其中。
寧夏藝圈,打造積極向上的藝術生活
來自一個認真寫文章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