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
小學六年時間,在孩子一生中,或許並不是很長,但是就是這短短的六年時間,卻是孩子能力提升的關鍵時刻。
孩子的能力成長其實和身體成長成正比,當孩子的身體成長迅速時,孩子的能力成長也會相應變得更快一些。
而小學階段,就是孩子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段了,只有把握好這個階段,孩子的才能夠在以後獲得更優秀的發展。
如果家長怠慢了孩子上小學這一段時間,沒有在這個時期很好的去培養孩子的一些重要能力,那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或是工作上,或多或少都會遭受到一些困惑。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小學時期雖然錯過了,但是以後的時間還長,我慢慢的培養孩子,進行補救還不行嗎?
這其實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思想,這麼做,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但是要知道,這麼做可能會挽回一些可能存在的損失,但是已經丟掉的那隻"羊",是永是很難找回的。
而孩子的成長問題將遠高於一隻羊,家長如果錯過了孩子最佳的培養期,那麼將會對孩子造成一種長期的影響。
雖說在以後再進行補償培養,或許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耗費的精力、時間、經濟等因素,將會比小學成長階段培養要多得多。其實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是很難彌補的,如果能抓住這個重要階段,那麼對孩子的成長也會更有幫助。
那麼,在孩子小學六年的時間內,哪幾種能力是比較重要的,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培養的呢?
01在孩子小學階段,這四種能力對孩子影響深遠,家長要注意培養
1)良好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畢竟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已經是開始進行文化知識學習了,這時候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那麼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這種影響是很難挽回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孩子的基礎知識沒學好,那麼進階知識肯定會出現理解困難的情況,就更別說以後的高階知識了,這就會導致孩子在學校虛度光陰,甚至還會因為學習不好而產生一些負面悲觀的心理,導致孩子無法健康成長。
2)對事物的專注能力
專注能力也是對一個人很重要的能力,並且這也是孩子非常需要的一種能力,所以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尤其是在孩子上了四年級以後,如果專注能力還是比較差,那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有規劃的訓練了。
3)面對難題的思考能力
孩子的思考能力其實比較強的,因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都是比較強的,孩子潛意識喜歡學習未知的事物,喜歡去思考。
不過,孩子卻缺乏耐心,所以需要家長注意,多給孩子創造一些適合思考的環境,以便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
4)較強的自信心
一個自信的孩子,其本身的能力提升是比較有效率的,因為自信的孩子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幹預與嘗試新事物,情緒、性格、心理等各方面也會比較的積極,而處於積極狀態下的孩子,將會更加的出色。
02那麼,家長該如何增強孩子的個人能力呢?
引導孩子建立獨立思想
孩子的思想獨立性,是孩子獨立能力建立的前提,也是孩子有意識自我提升的一個基礎。所以,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多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創新。
鍛鍊孩子的勞動技能
孩子不是玻璃,不需要藏著供著,而是需要去鍛鍊,有鍛鍊才有成長。所以,平時家裡有什麼家務,或是學校有什麼活動等等,孩子如果有時間就交給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勞動技能得到鍛鍊。
強化孩子的心理素質
孩子在小學期間,本身的心理承壓能能力較差,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容易退縮。
所以,家長要強化孩子的心理素質,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壓能力,這樣才有助於孩子個人能力的發展。
提高孩子的自律強度
個人能力會不會得到快速的提高,和孩子的自律性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經常經不住一些誘惑,那麼就可能會導致孩子在能力提升過程中前功盡棄,所以,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自律性培養。
對於孩子而言,每3-6年就是一個性格成長的飛躍期,而孩子6-12歲,是養成習慣、三觀、性格、品德的關鍵期。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能夠把握住,好好引導孩子,那麼孩子今後自然會越來越好。所以,家長不能讓這樣的機會白白流失,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可能會留下遺憾的。
因此,在孩子小學這六年的時間裡,家長一定要一個清晰的思路針,針對孩子每一年的成長和變化,進行正確的規劃和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