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四種能力家長趁早培養,孩子更優秀

2020-12-25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小學六年時間,在孩子一生中,或許並不是很長,但是就是這短短的六年時間,卻是孩子能力提升的關鍵時刻。

孩子的能力成長其實和身體成長成正比,當孩子的身體成長迅速時,孩子的能力成長也會相應變得更快一些。

而小學階段,就是孩子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段了,只有把握好這個階段,孩子的才能夠在以後獲得更優秀的發展。

如果家長怠慢了孩子上小學這一段時間,沒有在這個時期很好的去培養孩子的一些重要能力,那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或是工作上,或多或少都會遭受到一些困惑。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小學時期雖然錯過了,但是以後的時間還長,我慢慢的培養孩子,進行補救還不行嗎?

這其實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思想,這麼做,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但是要知道,這麼做可能會挽回一些可能存在的損失,但是已經丟掉的那隻"羊",是永是很難找回的。

而孩子的成長問題將遠高於一隻羊,家長如果錯過了孩子最佳的培養期,那麼將會對孩子造成一種長期的影響。

雖說在以後再進行補償培養,或許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耗費的精力、時間、經濟等因素,將會比小學成長階段培養要多得多。其實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是很難彌補的,如果能抓住這個重要階段,那麼對孩子的成長也會更有幫助。

那麼,在孩子小學六年的時間內,哪幾種能力是比較重要的,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培養的呢?

01在孩子小學階段,這四種能力對孩子影響深遠,家長要注意培養

1)良好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畢竟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已經是開始進行文化知識學習了,這時候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那麼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這種影響是很難挽回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孩子的基礎知識沒學好,那麼進階知識肯定會出現理解困難的情況,就更別說以後的高階知識了,這就會導致孩子在學校虛度光陰,甚至還會因為學習不好而產生一些負面悲觀的心理,導致孩子無法健康成長。

2)對事物的專注能力

專注能力也是對一個人很重要的能力,並且這也是孩子非常需要的一種能力,所以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尤其是在孩子上了四年級以後,如果專注能力還是比較差,那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有規劃的訓練了。

3)面對難題的思考能力

孩子的思考能力其實比較強的,因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都是比較強的,孩子潛意識喜歡學習未知的事物,喜歡去思考。

不過,孩子卻缺乏耐心,所以需要家長注意,多給孩子創造一些適合思考的環境,以便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

4)較強的自信心

一個自信的孩子,其本身的能力提升是比較有效率的,因為自信的孩子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幹預與嘗試新事物,情緒、性格、心理等各方面也會比較的積極,而處於積極狀態下的孩子,將會更加的出色。

02那麼,家長該如何增強孩子的個人能力呢?

引導孩子建立獨立思想

孩子的思想獨立性,是孩子獨立能力建立的前提,也是孩子有意識自我提升的一個基礎。所以,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多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創新。

鍛鍊孩子的勞動技能

孩子不是玻璃,不需要藏著供著,而是需要去鍛鍊,有鍛鍊才有成長。所以,平時家裡有什麼家務,或是學校有什麼活動等等,孩子如果有時間就交給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勞動技能得到鍛鍊。

強化孩子的心理素質

孩子在小學期間,本身的心理承壓能能力較差,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容易退縮。

所以,家長要強化孩子的心理素質,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壓能力,這樣才有助於孩子個人能力的發展。

提高孩子的自律強度

個人能力會不會得到快速的提高,和孩子的自律性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經常經不住一些誘惑,那麼就可能會導致孩子在能力提升過程中前功盡棄,所以,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自律性培養。

對於孩子而言,每3-6年就是一個性格成長的飛躍期,而孩子6-12歲,是養成習慣、三觀、性格、品德的關鍵期。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能夠把握住,好好引導孩子,那麼孩子今後自然會越來越好。所以,家長不能讓這樣的機會白白流失,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可能會留下遺憾的。

因此,在孩子小學這六年的時間裡,家長一定要一個清晰的思路針,針對孩子每一年的成長和變化,進行正確的規劃和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嬰幼兒來說,閱讀更像是遊戲,從胎教童話繪本到0歲視覺啟蒙繪本;從1—3歲寶寶閱讀的行為、能力、心智、社會性發展的繪本,到3歲—4歲前的語言發展的詩繪本、兒歌繪本、培養性格發展、立規矩繪本、形狀知覺能力繪本等等。
  • 如何培養小學階段的孩子?媽媽分享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成長更優秀
    我曾經聽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12歲之前,這是孩子一生當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因為在這段時期,孩子的性格、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都會養成,而家長應把握好這個黃金階段做好培養。我也是把握好時間,盡所能培養孩子。那麼,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呢?我分享一下我的培養經驗,供大家參考。(一)上小學前①親子閱讀,培養閱讀興趣兒子一歲左右,我開始和他堅持親子閱讀,每天保持10-20分鐘。
  •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一顆智慧健康的大腦,家長應注重培養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閱讀能力將是未來中高考語文重點考察的核心能力,這項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閱讀習慣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學生在小學、中學階段最佳時期,建立對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時間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
  • 父母千萬別錯過孩子成長關鍵期,這8點建議幫你培養優秀孩子!
    除了孩子,其實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長。為了把孩子培養得越來越優秀,這8條建議,每一位家長都該了解。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 孩子小學階段家長該如何跟孩子溝通呢?
    孩子心理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各個時期會呈現不同的心理特點,掌握孩子心理,會讓師生間、親子間溝通更順暢,更有效。溝通方法: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 小學階段,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小學階段怎麼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問一問學校的優秀教師有多少,學歷如何,教學經驗是否豐富。了解一下學校教師的素質如何,對待學生的態度如何。老師的教學態度如何,是嚴謹的還是粗心大意的等。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啦,老師你說的這些我們也懂,可是我的孩子已經在上小學了,學校也是很不錯的,是的,我想說,你了解的越多,其不是對孩子培養更精準嗎對吧。
  • 3~6歲是孩子的成長關鍵期,採取"使勁管"的方法,讓孩子更出色
    孩子第一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就是三到六歲,這也是被稱為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在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引導孩子的個性發展,要在以下這四個方面是&34;才能夠培養出一名性格好的孩子。孩子如果沒有被教養好,外人總是會認為是家長的錯。當然這也是應該的,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本來就是家長應該擔責的。如果孩子在外面的表現不好,外面的人自然就會認為是因為家裡人的管教不行。所以家長要善於抓住孩子的每一個黃金關鍵期,好好從這下面四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個性。
  • 一二年級不努力,耽誤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家長請耐心讀一讀
    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而小學一二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那麼會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嚴重的話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一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所以,家長重視孩子一二年級階段的學習和教育,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運動能力在孩子成長中意義非凡,比學習更重要,卻經常被家長忽視
    運動能力的發展包括兩個重要部分,一個是軀體運動,一個是精細運動。美國運動生理學家,一般把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出生—2歲半這階段的孩子身體各項機能正在快速發育,神經系統也處於發展的關鍵期,而受神經系統操控的一些運動機能也在形成。
  • 一二年級不努力,毀掉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而小學一二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那麼會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嚴重的話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一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所以,家長重視孩子一二年級階段的學習和教育,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小學是孩子成長關鍵期,一年級是幼小銜接關鍵期,您準備好了嗎
    其中部分的孩子經過家長長期的指導下,對小學生活的節奏適應得比較快速,學習成績比較優越,生活整理能力也相當的出色,不僅如此,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不容小覷,步入正軌。但是還有一些學生卻比較遲緩,適應能力並不是那麼好,遲遲找不到方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跟不上學習節奏,生活自理能力也沒辦法自己掌握,讓部分家長感到心力交瘁。
  • 一二年級不努力,毀掉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家長請耐心讀一讀)
    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小學一二年級不努力,可能毀掉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現在開始抓緊時間狠抓一下吧。1有一句話說得好,小學不抓緊,初中徒傷悲。小學是孩子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也是讓很多家長開始頭疼的階段。
  • 孩子從小擁有這六種能力,長大後會更優秀,聰明的家長要儘早培養
    但是如果培養的方向不對,孩子又怎能成為這個希望呢?從時代的發展來看,家長要想讓孩子變得出色,需要從小培養孩子這六種能力,可助他一臂之力。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長首先要做到,用自身行為影響孩子。千萬不能溺愛孩子,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行為反覆不統一,這樣只會助長孩子的壞習慣。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培養了6個博士的牛媽,介紹孩子成才經驗:學霸養成關鍵期在小學
    培養學霸最關鍵的時期在小學金惠星,被韓國媒體譽為首席媽媽,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號,是因為他的6個孩子全部被他培養成了博士。很多家長都希望向金惠星討教到教育秘訣,金惠星卻說並沒有太多的教育秘訣,只不過她抓住了培養學霸的關鍵期——孩子小學時期。
  • 孩子最好的起點是優秀的全腦能力
    雖然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沒有一套完全可以複製的模板,但這些「成功的孩子」家長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抓住了培養孩子優秀全腦能力的關鍵時期。1二戰時,一名叫橫井莊一的日本士兵,在東南亞大森林裡迷了路。他只好獨自一人,像野人一樣生活了28年,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 南京學霸保送復旦,小學培養習慣的方法,正是抓住了3個關鍵期
    更重要的是,黃媽媽培養女兒的習慣,是從小學開始培養的。 小學階段真的那麼重要嗎? 6-12歲的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的起點和打基礎的階段,家長如果忽略了這個階段,後續的培養,往往就會效果越來越低。 正如李玫瑾教授說的:
  • 到底要不要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小學?小學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忽視了
    2、小學一共有6年的時間,正是孩子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好校風、好老師和好同學很重要。3、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普遍比較重視教育,大寶如果能去實驗小學,周邊的同學也會對她有更正面的影響。4、實驗小學周邊環境比較安靜和安全。
  •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抓住這個時期走好孩子小學每一步很重要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認識到小學時期的重要性的,有一些家長並不覺得孩子在小學期間需要注意什麼成長問題。 這其實和不知道小學時期的重要性一樣,因為都無法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培養,都無法抓住這個時間段,讓孩子成長的更為出色。 只有一小部分的家長,知道並且抓住了這個時期,採用正確的家教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成長。
  • 孩子長大前的3個關鍵期,家長必須幫助孩子,好好過渡
    如果家長把握好孩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期,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增添許多好處。因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幾個關鍵期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如果家長把握好了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會培養出一個比同齡人更有魅力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長會回答:獨立能力。一個有著獨立能力的孩子,更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