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了6個博士的牛媽,介紹孩子成才經驗:學霸養成關鍵期在小學

2020-10-04 少年心靈寫作

培養學霸最關鍵的時期在小學

金惠星,被韓國媒體譽為首席媽媽,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號,是因為他的6個孩子全部被他培養成了博士。

別人眼中這無疑是一位很牛很厲害很偉大的母親,在她全心全意的陪伴下她的6個孩子個個出類拔萃,不是上耶魯就是上哈佛。

很多家長都希望向金惠星討教到教育秘訣,金惠星卻說並沒有太多的教育秘訣,只不過她抓住了培養學霸的關鍵期——孩子小學時期。



小學時候父母要盡情陪伴孩子,否則一定後悔

作為母親,金惠星在孩子小學階段給予了充足的陪伴,她認為,我在孩子小學階段,父母忙著賺錢,沒有時間陪孩子,將是最重大的損失,因為孩子喪失掉這個最關鍵的教育時期之後,他長大後一年敗掉的錢,可能是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所賺得的。

那麼充分的陪伴能很好支持到孩子的心靈成長,塑造孩子的良好品質,為他們優秀的學業奠定基礎。



時間管理是重中之重

金惠星非常強調時間管理。這項能力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到了中學時才要培養的,殊不知道那時候其實已經晚了,中學時候學霸完成作業很高效,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補弱勢科目,但是效率低的卻連作業恐怕都做不完,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是因為在小學階段沒有養成管理時間的好習慣。不過小學的學習任務相對簡單,孩子們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只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僅僅認為孩子大一點,效率就上去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你不去給孩子講解時間的概念,他是不會認識到時間容易流失的特點的。金惠星為了讓孩子們有時間觀念,她會通過很多的手段來培養孩子,比如用上鬧鈴的方式,用流沙計時的方式,同時也讓孩子嘗試使用番茄鐘的學習方法,也就是二十五分鐘一個單位,在單位時間裡,讓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她的努力下,孩子們不僅對於時間有了一個很完整的認識,同時也會漸漸地成長為管理時間的高手。



預習和複習,需要貫穿整個學習生涯的習慣

第二點,金惠星非常強調複習和預習的價值。複習是將所學的知識鞏固紮實,達到熟悉熟練的水準,其實半生不熟就等於說沒有學會,因此及時的複習,才能夠將知識鞏固紮實。

而預習,是提前能找到問題,當正式聽課的時更加的有的放矢,重點突出。

良好的複習和預習的習慣,將伴隨孩子整個的學習過程,那不要等中學的時候再去養成,到了中學,孩子們課業多的時候,孩子們很可能會因為作業負擔重,而把這兩個好習慣都丟掉了,實際上這兩個習慣是無比重要的,如果沒有了這兩個習慣,孩子們學的知識都是很表面的,無法深入,無法踏實,這樣的學習後果,考試一定拿不了高分。

相關焦點

  • 韓國博士牛媽,培養6個子女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全惠星,被韓國媒體譽為「首席媽媽」,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繫念二年級時,以全額獎學金作交換學生去美國留學,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博士,曾經在耶魯大學擔任教授。養育了6個子女,全部送進哈佛耶魯。
  • 一個家庭走出5個博士,父親暢談教子方法:學霸從小學開始培養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誠然,有部分學霸有良好的基因,但並不是所有學霸都如此。
  • 韓國首席媽媽,培養6個孩子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卡爾·威特的教育》書中寫道:對於孩子來講,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算有那些最為優秀的教育家進行最認真的教育
  • 清華學霸郝景芳自談成才之路:重視小學階段,培養閱讀好習慣
    從郝景芳自己寫的《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的這本育兒書籍中,我找到了她成才的「秘籍」。郝景芳之所以會取得這樣的成績,讓她成材的第一步,關鍵就在於小學階段,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被譽為「人才魔術師」的教育家蔡笑晚,年輕時是一名鄉村醫生,家庭普通,卻將6個孩子培養為5個博士,一個碩士。他要求孩子從小立志,做大事。
  • 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是博士,父親經驗分享:抓好小學階段是重點
    沒有一生下來就註定成為天才,也沒有一個孩子註定一生碌碌無為。一切取決於後天環境,取決於後天的培養和教育。」蔡笑晚,年輕時是一名鄉村醫生,家庭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為5個博士,一個碩士。妥妥一家子學霸。調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學霸家庭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非常注重孩子小學階段的習慣培養。人的一生中所用到的90%以上的基礎知識,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學過並掌握了;人的性格形成在小學階段已經完成了90%;人的大腦開發在小學階段已經完成了90%;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小學階段已經基本定型。
  • 6個子女都是哈佛耶魯博士,這位母親坦言:學霸的養成關鍵在小學
    在韓國有這樣的一位媽媽,她的6個子女全都是哈佛、耶魯的博士,她的孩子們畢業之後也都成為了大學教授、院長等精英工作,甚至連《紐約時報》都評論:「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韓國首席媽媽」的教育秘籍——學霸的養成關鍵在小學
  • 6個娃是博士,不是耶魯就是哈佛,母親談心得:狠抓小學階段教育
    在孩子上學後,這種影響有增無減,可以說在小學階段,父母的行為深藏著孩子的未來。全惠星,一個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媽媽,養育了6個孩子,各個出類拔萃成為了博士,不是上耶魯就是上哈佛。全惠星卻表示,養育孩子沒什麼特殊的秘方,在小學階段家長做對了,孩子便不會差到哪兒去。換句話說:學霸的養成,關鍵在於小學。01 學霸和普通人的智商差距不大,甚至從不熬夜每每說起學霸,就有父母會感慨說這些孩子一定很聰明也很累吧,讓孩子學習到半夜我可做不到。
  • 南京學霸保送復旦,小學培養習慣的方法,正是抓住了3個關鍵期
    她是初中高中6年的班長,六星學子,獲得各類獎學金,陽光上進,愛好廣泛,發展很平衡。 這位畢業於南外,高考時被保送復旦的黃恬靜,是個優秀的孩子。
  • 6個孩子,5博士1碩士,父親暢談育兒方法:關鍵在早期教育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其實學霸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位鄉村醫生爸爸,一口氣培養了6個學霸。
  • 一個父親培養5個博士,是怎麼做到的?關鍵在早期教育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其實學霸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位鄉村醫生爸爸,一口氣培養了6個學霸。
  • 小學階段無所謂?韓國博士牛媽坦言:緊抓小學階段才是關鍵所在!
    01、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卡爾·威特的教育》書中寫道:對於孩子來講,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算有那些最為優秀的教育家進行最認真的教育,也不會有好的效果。但今天我們要提到的這位媽媽全惠星女士,她卻能夠切實履行父母的責任與義務,重視家庭教育,最終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了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成為社會的精英人士。
  • 3個兒子考進斯坦福,博士媽媽教育心得:小學階段是教育關鍵期
    文|凝媽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 蔡笑晚:一生培養5個博士兒女!孩子成才早期教育最重要
    卻是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送往昂貴的早教培訓機構?聘請名師親自輔導……也許看完這位被冠以「培養博士魔術師」稱號的父親的育兒歷程,會給我們現代父母一些啟發。[彩虹]早期教育誰來做?他叫蔡笑晚,一生培養出六個優秀的子女,五個博士一個碩士,他個人因教子有方聞名全國。[燈泡]早期教育誰來做?——父親。
  • 陳爸爸談及家庭教育: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陳父說的不無道理,孩子的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有3個,其中2個就在小學階段,而2個時期對孩子性格與學習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是奠定整個學習生涯基礎的黃金階段。小學六年,每一年都很重要,但我們要學會抓重點!想要孩子優秀,家長要牢抓這3個關鍵期:小學一年級:培養好習慣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外科教授林成之指出,在孩子4-7歲,大腦的發展主題是培養好習慣。此時大腦正在進行「突觸修剪」,即是把那些沒用的神經元清除掉,精簡大腦內部的神經網絡。
  • 雙胎胞學霸考上清華北大,如何利用好小學階段,父親說出教育心得
    6-12歲裡,孩子成長的關鍵,就在幼兒園到小學的這個階段。那麼,怎麼把握好小學階段,同時科學的進行教育呢?我們來看看陳定一陳弘一雙胞胎學霸是如何養成的。二、學霸的成長有規律可循有對來自河南的雙胞胎學霸,兄弟倆分別以676分、679分,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所錄取。
  • 孩子長大前的3個關鍵期,家長必須重視,否則會遺憾終生
    從出生到現在,人的每一個階段都在人生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幾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家長把握好孩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期,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增添許多好處。因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幾個關鍵期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 孩子長大前的3個關鍵期,家長必須重視,否則會遺憾終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幾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家長把握好孩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期,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增添許多好處。很多人慕名前去詢問孩子母親培養學霸的「秘籍」,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的「規矩感」要從小培養,2-3歲就是培養規矩的一個關鍵期。
  • 清華學霸姐妹花:學霸爸媽的助力,從孩子小學階段就開始了
    憑藉一張「最牛學習計劃表」,清華學霸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成為了學霸的代名詞。當年,她們的計劃表在人人網發布後,幾天的點擊量和轉發量過萬。這對姐妹花成為了莘莘學子眼中膜拜的對象,也是眾多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 農村一家6個娃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談心得: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
    有一位名叫蔡笑晚的鄉村醫生,家境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成才,1個碩士,5個博士。 崔永元向他求教家教的「寶典」、主持人魯豫在節目中叫他「博士老爹」、哈佛教授也向他學習教育經驗!!
  • 孩子長大前的3個關鍵期,家長必須幫助孩子,好好過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幾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家長把握好孩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期,會為孩子以後的成長增添許多好處。很多人慕名前去詢問孩子母親培養學霸的「秘籍」,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的「規矩感」要從小培養,2-3歲就是培養規矩的一個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