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

2020-12-22 騰訊網

「丁丁」受損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復?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

該技術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安庚介紹,目前該技術仍在動物實驗階段,希望未來十年內能夠應用於臨床,幫助陰莖畸形、發育異常和陰莖海綿體損傷的男性。

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陰莖海綿體損傷難修復

陰莖是男性生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陰莖中的「陰莖海綿體」是維持陰莖正常勃起和泌尿功能的先決條件。

男性的陰莖主要由三個柱狀的結構組成,兩個陰莖海綿體和一個尿道海綿體,而勃起就是陰莖海綿體在起作用。陰莖海綿體就像「海綿」,當男性感受到性刺激時候,便會充血勃起,而在其他時候則是「縮」起來。陰莖海綿體起到讓陰莖充血、疲軟、維持硬度的作用。

然而,多種先天性發育異常、腫瘤或外傷等會導致陰莖畸形或陰莖海綿體缺損,嚴重影響性功能和生殖功能,需要進行各種陰莖重建手術。

「海綿體是『多孔結構』,當它破了或斷了時,手術縫補是無法實現的。」安庚說,臨床上,陰莖海綿體損傷的患者,即便進行各種陰莖重建手術,其勃起功能和生殖功能也很難恢復。換言之,這類患者的陰莖修復後外觀上無異,但硬度卻不行了。陰莖海綿體呈「多孔」結構,損傷後很難修復。

幹細胞+3D列印讓受損海綿體再生修復

隨著3D列印技術的興起,研究人員想到,可否藉助3D列印技術重建海綿體,「列印」出一模一樣的海綿體?

「要重建骨頭、牙齒這類『硬組織』不難,但要重建海綿體這類軟組織卻不容易,尤其是陰莖海綿體這類能夠收縮、回彈,有特殊力學性能的組織。」安庚說。

為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主任聯合華南理工大學施雪濤教授、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毛傳斌教授等人,共同研究構建了具有多尺度多孔結構的仿生3D列印水凝膠支架,製備了在結構和力學上與天然海綿體匹配的生物材料。

研究人員還對該水凝膠支架進行了壓縮測試和循環壓縮測試,在20次循環壓縮測試後(實驗應力40 kPa,大於男性勃起期間白膜內壓力升高範圍),仍保持其原始機械性能,沒有出現任何損壞。

兔海綿體損傷修復示意圖

通過壓縮測試,研究團隊驗證了這個水凝膠支架材料與天然海綿體組織具有良好的力學匹配性,能夠像海綿體一樣收縮、回彈。由於陰莖海綿體裡面密布大量微血管,微血管系統的重建對海綿體功能(勃起和射精)的恢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海綿體修復是『蓋房子』,3D列印的水凝膠支架是房子的『框架』,微血管系統重建就是房子的『磚瓦』。」安庚介紹,研究人員利用幹細胞技術,向其中植入了高表達缺氧誘導因子(HIF-1α)的肌源性幹細胞(MDSCs),還通過肝素與聚L-賴氨酸(PLL)的逐層組裝,將肝素沉積到3D列印的水凝膠支架上,刺激植入部位血管形成,製備生物工程血管化陰莖海綿體。

實驗兔4個月恢復勃起功能,還生育了後代

隨後,研究人員將這個「生物工程血管化陰莖海綿體」植入海綿體缺損的雄兔身上。3D列印海綿體生物支架顯示出良好的組織相容性,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由水凝膠生物支架中的誘導的新生血管有效修復海綿體的損傷部位,並促進新血管的形成,最終修復了缺損海綿體組織。

經過形態學評估和海綿體內壓測試,修復後的海綿體具有非常好的組織彈性和收縮能力,這意味著雄兔陰莖的「勃起和射精功能」得到了恢復。

研究人員將經歷了海綿體損傷修復的雄兔和雌兔混合,在4個月內,連續分娩了小兔子,進一步證實了其生理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恢復,完成了子代生育。該研究是全球首次利用幹細胞及3D列印技術成功修復陰莖海綿體缺損,使兔子恢復勃起和射精功能,並恢復生殖能力、生育子代。

雄兔陰莖海綿體損傷修復後,和雌兔生下小兔子

「中國40歲以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患病率高達40%,陰莖海綿體修復對於恢復男性生殖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廣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男科的負責人,安庚在臨床上看到很多男性因為海綿體損傷而失去性生活和生殖能力。

幹細胞+3D列印技術的修復策略對陰莖海綿體重建、恢復男性生殖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目前該技術仍在動物實驗階段,我們希望未來十年內,能夠應用於臨床,真正幫到那些陰莖畸形、發育異常和陰莖海綿體損傷的男性。」安庚說,除了修復陰莖海綿體組織缺損外,這類3D列印生物支架還具有修復其他富含血管組織的潛力(如皮膚、心肌組織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白恬

【作者】 朱曉楓

廣東健康頭條

相關焦點

  • 新技術!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3d列印|修復|陰莖海綿體|...
    「丁丁」受損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復?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該技術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新技術!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修復|陰莖海綿體|細胞|...
    「丁丁」受損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復?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該技術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修復受損海綿體應用全球首個幹細胞+3D列印技術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實習生 鄭植方 通訊員 白恬)目前,陰莖海綿體受損只能通過各種陰莖重建手術修復損傷,但其勃起功能和生殖功能很難恢復。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卻找到了解決這一治療難關的新方向——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全球首次利用幹細胞+3D列印技術成功修復陰莖海綿體缺損,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這一研究證實了自然修復海綿體並恢復勃起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
  • 利用3D列印技術 醫生提前演練骨折手術:成功率大大提升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外科醫生可使用3D列印精準技術,列印各部位骨頭以助患者修復嚴重骨折,加速患者痊癒,避免其進行重複手術甚至是截肢治療的危險。
  • 3D列印植入物促進神經細胞生長以治療脊髓損傷
    在大鼠模型中,這些支架支持組織再生、幹細胞生存以及神經幹細胞軸突從支架至擴展至宿主的脊髓。  研究通訊作者、轉化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負責人,神經科學教授Mark Tuszynski博士說:「近年來,我們逐漸向脊髓受損軸突的遠距離大量再生目標靠近,這是生理功能真正恢復的基礎。軸突是神經細胞上的長而絲狀的延伸,它能夠連接到其他的細胞。」
  • 科技發展學科越來越綜合,生物技術衍生3D水凝膠修復受損海綿體!
    就連一向小而精的中科大都要花費大力新建醫學院,其實這和現代科技發展相關,科技發展主要的受益主體是人及社會生活,以應用為導向的主體也是人本身,而生物醫學的發展則是目標性強的多學科發展,當前的人類科技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綜合,例如在2020年6月,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科研團隊,通過目前計算機、機械、材料等學科發明的 3D 列印技術,把3D 列印技術應用在生物醫學領域,通過3D列印,製造出一種表面有肝素塗層的水凝膠支架
  •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幹細胞受損後的自愈機制
    新華社柏林11月9日電(記者張毅榮)腸道幹細胞負責腸壁的恢復再生,但幹細胞本身也有可能被感染損傷。德國一項新研究日前揭示了這種情況下的人體自愈機制,有望為治療急慢性腸道炎症提供新思路。通常情況下,當腸壁細胞受損發炎時,位於腸黏膜深處的腸道幹細胞便會加速增殖,產生子細胞替代受損的腸壁細胞,恢復腸道的屏障保護功能。但如果腸道幹細胞自身也受到感染會怎樣呢? 來自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此時直接位於受損腸壁細胞層下的肌肉細胞會起到關鍵作用。
  • 幹細胞治療陽痿好不好?是否臨床應用?
    治療需要科學,別再盲信保健品  千萬千萬不要相信網上那些丁丁增大器、按摩和藥物之類的廣告,因為那些都是童話,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雖然小丁丁的生長發育周期和身高類似,但並不代表它就可以到了三十三還能躥一躥。  那些所謂的增長增粗的藥,其實只是喚醒了你沉睡的小兄弟而已。即使不吃藥,它醒著時也會比睡著了大出兩倍左右。
  • 3D列印技術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
    另外,3D列印能製造精準的醫學模型,提高了各學科術前診斷及手術定位的準確率,有益於疾病的治療。目前,3D列印技術在口腔醫學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本文主要對3D列印技術的基本步驟及其在口腔種植、口腔修複方面的應用作一綜述。 3D列印的步驟採集數據三維數據的採集是模型製作的首要步驟。
  • 給自己的丁丁注射幹細胞 某健身男子想變得更粗大
    他要給自己的丁丁注射幹細胞,他想讓丁丁變得更粗大。「我想儘可能以最好的方式來激發自己的身體,」格林菲爾德在本月召開的一場網絡研討會中這樣說道,在視頻中他一邊在跑步機上漫步一邊向聽眾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會上格林菲爾德還表示「利用科學使身體變得更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
  • 【大解讀】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 從技術到應用市場
    本人用最通俗直觀的理解為一句話就是:一種運用雷射照射液體,並讓液體快速成型為固態物品的3d列印立體印刷技術。SLA 3D列印技術之原理用特定波長與強度的雷射聚焦到光固化材料表面,使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順序凝固,完成一個層面的繪圖作業,然後升降臺在垂直方向移動一個層片的高度,再固化另一個層面。這樣層層疊加構成一個三維實體。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現在人們在不斷追求高質量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逐漸的注意起了人體的健康狀況,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骨科醫療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內固定器材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作用。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3d列印房子的弊端   我國的3d列印房屋比國外起步晚,技術水平也不高,因此存在很多問題。那麼3d列印房屋的缺點有哪些呢?什麼是3d列印房屋呢?下邊就跟隨小編我們一起來看看!
  • 3D列印SLA鞋模代替木模
    配合著材質新技術的迅速發展,3D列印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面貌挺進生產製造各個領域,並引起了從NIKE到adidas這類鞋業在引進3D列印技術大批量生產鞋模方面的市場競爭。生產加工的方式不同:生產加工方式各位應該都了解,cnc的生產加工方式是用材質一點一點的減出去的,而3d列印則是用雷射成型一點一點的加上去。2.
  • 幹細胞科技對抗婦科疾病有新招
    這種免疫殺傷T細胞源自於iPS細胞,與外周血的殺傷T細胞相比,這種源自於幹細胞技術的免疫殺傷系統T細胞在人體內強有力抑制宮腔癌的擴散。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為開發針對這種疾病的免疫療法鋪平道路。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這一研究讓人們看到了幹細胞技術在婦科領域的巨大的潛力。
  • 【CCTV報導】幹細胞修復子宮內膜,幫助她們重獲生育能力
    但是現在,通過幹細胞複合功能支架材料,使組織及血管再生,修復瘢痕化的子宮內膜,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為這種疾病帶來了新的治療方法。幹細胞修復子宮內膜,攻克不孕「絕症」子宮內膜遭到嚴重損傷後,無法留住受精卵,就好比一塊水泥地無法播種。
  • 3D列印脊髓支架恢復受傷大鼠運動功能
    原標題:3D列印脊髓支架恢復受傷大鼠運動功能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14日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首次利用快速3D列印技術,製造出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的脊髓支架,在裝載神經幹細胞後被植入脊髓嚴重受損的大鼠脊柱內,成功幫助大鼠恢復了運動功能
  • 2017年3D列印技術的7大新進展
    醫藥生物行業是目前3D列印技術擴張最為迅猛的行業。3D列印技術能夠為醫療生物行業提供更完整的個性化解決方案;生物3D列印技術將促進再生醫學領域在人造活體組織與器官的研究。在個性化解決方案方面,比較典型的應用有3D手術預規劃模型、手術導板、3D列印植入物,以及假肢、助聽器等康復醫療器械。
  • 國家承認幹細胞研究合法性 揭秘幹細胞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幹細胞通過自我更新,產生和其相同的子代細胞,從而維持體內種子細胞數量的穩定;通過多向分化,變成多種不同的、能執行某些特定生理功能的組織細胞,並替代正常生理代謝或受損的功能細胞,維持人體健康的穩定狀態。既然幹細胞是源泉細胞,是生命的種子,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了種子,我們不就可以種出我們想要的各種果實了嗎?
  • 合成幹細胞vs天然幹細胞
    經研究表明合成幹細胞與天然幹細胞療效相同,而且風險比天然幹細胞少,保存穩定性比天然幹細胞更好,該技術可推廣到其他類型的幹細胞。幹細胞療法是通過促進內源性修復而發揮作用,通過分泌包括蛋白質和遺傳物質來輔助受損組織實現自身修復。幹細胞治療的風險包括促進腫瘤生長和免疫排斥。此外,細胞本身非常脆弱,需要做好儲存和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