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文壇」琳青:扶風臊子麵

2020-12-19 特色陝西

久居都市,看慣了城市車水馬龍的喧鬧,吃厭了一日三餐的家常,但有一種麵食,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讓我魂牽夢繞,日思夜念,那就是家鄉的味道——扶風臊子麵。

可以說,在如今的大陝西,扶風臊子麵、扶風一口香,已是大品牌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本人生性就愛走親戚,不論是到舅家或姨家,或那個親家,只要看見那清亮斑斕的臊子湯麵,便會兩眼放光,滿心歡喜!那誘人的臊子麵裡飄菜濃厚,肉香菜美,就是聞一下便會醉入心脾,嘗一口便覺香入骨髓了!

扶風臊子麵有五大特點:煎、汪、稀、光、鮮!

臊子麵全憑一碗湯,湯裡有貨,不能清淡無味,不能只有湯沒有菜,要實實在在,麵湯裡透露著扶風人的憨厚和實誠,如果去誰家吃臊子麵,發現菜少,就會給別人學說道:「吃的啥飯嗎,清湯寡水的麼」,讓東家臉紅脖子粗,下次再也不敢怠慢了!

岐山臊子麵講究一個「辣」,而扶風臊子麵,不放辣子,只求的是一個「鮮」,岐山臊子麵的湯裡,漂菜一般為韭菜或蒜苗,而扶風臊子麵的漂菜湯裡一般為蔥花。菜必須是新鮮多樣的,湯必須是鮮亮有味的,這是與岐山臊子麵的最大區別。

扶風臊子麵不單單是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是一種文化!

就拿臊子麵待客來說吧, 待客時需按輩分、年齡大小入座,輩分高的,年齡大的老者須上座,其次才是輩分和年齡稍微低者下座,至於輩分小,年齡小的年輕人,無論你是身價千萬的巨商,還是達官顯貴,只能是坐下面了。

待臊子麵上桌後,主人便會禮貌地面朝上座的長者說聲:請,待長者拿起筷子放入碗中,桌上其餘客人才會拿起筷子開始吃飯,否則,上坐的長者不動碗筷,其餘的小輩們,那也是不會動筷子的,這充分體現出關中西府人人平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而主家則會在飯桌的端飯口位置坐下來,陪著客人們一起吃臊子麵,負責應酬,主人家的小孩兒,這時,則會主動承擔起給客人端飯的差事來,第一次給桌子上臊子麵,須用木盤端上去,以示對客人的尊重,木盤放置六碗為宜,寓意「六六大順」,待木盤撤下時,方才用手去一碗一碗的端其餘臊子麵上桌了。

而這時的廚房,早已是熱氣騰騰,忙得團團轉了!做扶風臊子麵,廚房一般為四人,一人專職燒火,一人負責下麵條入鍋,一人負責撈麵條,一人調湯澆臊子,負責端飯的小輩們守候在櫥窗前,嘴裡催促著「快些啊,快些啊」,然後迅速的端走,整個流程分工明確,無縫銜接,緊張有序,不亞於工廠流水線的車間作業。

客人們這時吃喝正酣,主人則會故意問一句「娃她姨,你感覺調和咋樣」,娃她姨們一手端碗,一手拿筷,正吃的津津有味呢,忙連連答道「好呢,好呢」一頓飯下來,不吃個二三十碗,客人是不下宴席的,如果遇上一個不懂扶風當地風俗的外鄉人,一定會驚地目瞪口呆的!

待到客人們打著飽嗝,一個個離席之後,主人家的主婦小孩兒們,便才會圍坐在桌子旁開始吃飯了,而有的主婦為了節省時間,圖個省事,便會在廚房裡,用臊子調和一碗乾麵,一吃了事,畢竟客人為先嘛!只要客人高興,自己湊合吃些,倒也無所謂了。

記得,我小時候,總會主動承擔起給客人端盤子的差事,待客人走後,便會自己在廚房做一大老碗臊子乾麵,囫圇吞棗的二三下吃完,然後,再轉身去收拾滿盤狼藉的桌椅,這種現象,也算是扶風人熱情好客,待人實誠,民風淳樸的真實寫照吧!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鄉人,去外地創業打工了,我也經歷了求學,打工創業的艱難歷程,早已定居西安多年了,但扶風臊子麵,依然是我們這些外地遊子的最愛,只要一想起扶風臊子麵,我便會覺得牙根發癢,滿口流饞,如果我出門,走在大街上,只要看見扶風臊子麵的招牌,就會倍感親切。

那一汪清亮鮮美的臊子湯裡,不單單有我最愛吃的麵條,更有一股早已刻印在骨子裡的濃濃鄉愁!

作者簡介:

琳青原名趙鵬,西安作家協會會員,西安民建會員,有多部文學作品刊登於省內外刊物及網絡媒體,其中作品《故鄉》《老師頌》曾榮獲「中華情」全國詩歌大賽銀獎。

相關焦點

  • 想那老家扶風的一口香臊子麵文/王建兵
    這也許就是我對老家母親的臊子麵特殊情節。無論何地無論何時,離家有多遠,家鄉的味道一直伴我左右。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個生意人,我看到了這次扶風縣文旅局及作家協會倡議寫老家扶風的臊子麵,我不由得要動動筆頭,我坐在辦公桌前思緒萬千,想想要寫點什麼,不,必須要寫點什麼,扶風臊子麵作為老家的一道美食,要發揚光大,在全國範圍內傳承下去。
  • 新春走基層·陝西扶風一口香臊子麵
    新春走基層·陝西扶風一口香臊子麵  重新瀏覽  一口香,顧名思義,一碗一筷子面,一口放進嘴裡,讓人流連忘返。一口香是在岐山臊子麵的基礎上精工細作,是扶風縣的一大特色。  正月初六,是家住法門寺附近老孫家的待客之日。按照當地風俗,待客主家早飯做扶風臊子麵,中午宴席上提供炒菜和自家蒸的饅頭。肉臊子、蔥花、豆腐乾等食材都是提前備好的,當天只需澆湯、煮麵就好。  上午7點多,孫奶奶就開始生起灶火,拉動風箱,燒湯。
  • 西府臊子麵的配方
    陝西的麵食種類很多,不管是油潑麵或者扯麵,還有特色的biangbiang乾拌麵,亦或特色的岐山臊子麵,臊子麵是陝西西府一帶的特色麵食,也叫西府臊子麵。 其實不光是在西府,陝西境內,關中地方很多地方也都流行吃特色的臊子麵,家家戶戶,不管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都要吃臊子麵。
  • 陝西關中岐山臊子麵的做法,酸辣鮮香,回味無窮,太好吃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陝西臊子麵的家常做法,臊子麵是陝西的一道特色傳統麵食,在陝西關中最為流行。每逢年過節、結婚過喜事、等重要場合都少不了一碗臊子麵。結婚過喜事的時候,大師傅一天要供應上千碗臊子麵,一點都不誇張。普通的1個人能咥10碗,甚至遇到飯量大的人能咥30碗都不夠。臊子麵在陝西關中,大街小巷的飯店都是隨處可見的,很多飯店都主打臊子麵。
  • 教你一道正宗的關中臊子麵,想吃還是來高陵場畔!
    關中臊子較岐山臊子麵來說,沒有那麼多紅油,而且是鹹鮮口味,略酸。因為在老家西安北郊,小時候每逢過年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關中臊子麵,每家的口味都略有不同,很幸福的感覺。不知道現在是否還保留呢,總之我們家過年,餃子和臊子麵都不可辜負。
  • 「臊子」原來就是「滷」:說說陝西美食、西府名吃臊子麵(二)
    前面我們說了臊子麵的由來,接下來說臊子麵的發展二、臊子麵的發展說到臊子麵,當地文化人習慣加上「西府著名小吃」這麼一個名頭。仔細探究知道了究竟,原來臊子麵發源於、流行於陝西西府地區,如今最地道、最正宗的臊子麵也在這個西府地區。西府,是陝西關中平原西部的泛稱,常指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該地區為秦腔發源地。為中國小吃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岐山臊子麵、鳳翔豆花泡饃、西府扯麵、削筋、岐山擀麵皮、麵皮夾饃、肉夾饃、餄餎等美味小吃。
  • 面四季大碗牛肉麵「幹拌素臊子麵」
    素臊(sào,不讀shào)子面是陝西省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的一種漢族傳統特色面,為西府(寶雞)名小吃。臊子麵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岐山臊子麵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 關中農家臊子麵,咥上一碗撩咋咧!忒色!製作過程分享給大家
    臊子麵品種繁多,較馳名的是關中臊子麵、岐山臊子麵。面選那種細長的,手工擀的最好,今天就製作關中臊子麵分享給大家。最後澆上臊子,長安農家臊子麵就製作完成了。臊子肉製作過程。一斤豬五花肉切丁。配料:蔥姜切末,八角一個,桂皮一小段,香葉兩片,幹辣椒4個。調料:老抽醬油,食鹽,料酒。1.熱鍋涼油下蔥姜炒香。2.下入豬肉翻炒,變色後加入適量料酒去腥,放入八角桂皮香葉幹辣椒,炒出香味。
  • 揭秘何為正宗的「岐山臊子麵」!怪不得那麼香!
    臊(sào)子面是中國西北地區特色傳統麵食,在關中地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據李辛儒先生考證臊子麵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過去吃麵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餘的餘字之意。
  • 一口香臊子麵那麼多人學習為什麼
    一口香是陝西扶風的傳統特色小吃,在岐山燥子面的基礎上精工細做,只吃一口,就讓你留連往返。先做臊子,雞蛋煎成薄餅,切成菱形,韭菜切斷,五花肉切塊,加蔥姜蒜,辣椒,先大火再改小火炒20分鐘左右。備面:將麵條煮至九成熟,撈出用涼水過一遍。
  • 臊子麵是病,不吃治不好;麵皮是癮,咥過戒不掉!
    岐山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人傑地靈 沃野千裡是陝西盛產小麥的大縣!,在關中地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臊子麵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過去吃麵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餘的餘字之意。岐山臊子麵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而岐山臊子麵鄉土風味尤為濃厚,以酸辣著稱。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
  • 關中西府名吃臊子麵
    今天關中西府地區以岐山臊子麵遠近聞名成為關中地區代表,然而本人認為臊子麵做法在關中西府各縣、鎮街因地域飲食習慣的不同其味道各有千秋,孰強孰弱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臊子麵在關中西府地區非常有名,是因為每逢節日或親朋好友相聚,涼菜、熱菜和酒肉之後總要端上臊子麵以視待客之道,而臊子麵味道如何將會成為大家評價待客好壞的主要評價之一,所以臊子麵的做法基本上是關中西府人的做飯基本功夫之一。
  • 岐山臊子麵製作方法流程大全
    岐山臊子麵製作方法流程大全。蜀湘情緣分享:麵食為大的關中地區,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臊子麵在咱老陝心中的地位。而說起臊子麵的分類也是有很多種的。與岐山臊子麵不一樣的是,關中臊子麵湯汁少了一些酸辣,多了一些鮮香。
  • 陝西臊子麵的做法 陝西臊子麵的做法竅門
    陝西臊子麵的做法羊肉臊子是西北地區的一道特色美食,西北地區主要以麵食為主,搭配作料、西紅柿、土豆香菇等食材,具有非常濃鬱的西北風味,很多人都對羊肉臊子麵回味無窮。那麼,羊肉臊子麵怎麼做?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羊肉臊子麵的製作方法,不妨自己在家裡試試哦!
  • 臊子麵好吃不好吃,臊子湯是關鍵!陝西美食臊子麵這樣做才夠味!
    陝西的麵食細分起來,不下一百種,臊子麵更是其中的經典。臊子麵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麵。關中地區辦紅白事、老人過壽、孩子滿月等都一般招待兩頓,所謂早飯和午饗,而早飯臊子麵即為主食。
  • 好吃的岐山臊子麵,它名字的由來,原來還有一個故事,真香
    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的風味小吃有臊子麵、鍋盔、掛麵、麵皮等。用料考究、花樣繁多、製作精細、工藝精湛,是岐山麵食的基本特點。岐山臊子麵聞名遐邇,有「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的特點,俗稱「神來之食」。所謂「煎」「汪」是麵條要熱得燙嘴,湯裡油要多,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岐山臊子麵的特點。
  • 全國百名書法大咖「問禮扶風」作品即將驚豔亮相!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中共寶雞市委宣傳部、中共扶風縣委、扶風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問禮扶風—全國百名書家作品邀請展」將於12月10日在寶雞市中華石鼓園石鼓閣一樓展廳正式開展。屆時,集中展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以上百位書法大家圍繞歷史上有關扶風的詩詞歌賦、名言警句等創作的101幅書法作品。
  • 陝西岐山臊子麵怎麼做才好吃?
    臊子麵是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陳東的一種傳統特色麵食小吃,其特點是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臊子麵最為正宗。臊子麵歷史悠久!臊子麵的由來: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取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吃後無不稱讚麵條爽滑鮮美。後來她的小叔子考上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做客,便請她嫂子做最拿手的麵條招待客人,大家吃過後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由於「嫂」與「臊」是異字諧音,天長日久,「嫂子面」演變成了「臊子麵」!
  • 這才是岐山臊子麵的正確做法,酸辣鮮香,回味無窮,太好吃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陝西臊子麵的家常做法,臊子麵是陝西的一道特色傳統麵食,在陝西關中最為流行。每逢年過節、結婚過喜事、等重要場合都少不了一碗臊子麵。結婚過喜事的時候,大師傅一天要供應上千碗臊子麵,一點都不誇張。普通的1個人能咥10碗,甚至遇到飯量大的人能咥30碗都不夠。臊子麵在陝西關中,大街小巷的飯店都是隨處可見的,很多飯店都主打臊子麵。
  • 陝西人的「壓軸菜」「正宗陝西岐山臊子麵」
    臊子麵是岐山的風味名吃,因為做工精細,用料講究,色香味形渾然一體而久負盛名。臊子麵從製作烹飪到色香味形,在眼觀口感上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個字概括。除了岐山臊子麵,這一地區還有很多其他自古流傳到今天的風味特色小吃,比如擀麵皮、鍋盔等。對於美食人們早就不單單滿足於口腹之需了,而是賦予飲食宗教信仰、道德倫理等等人的思想觀念,使飲食文化成為一個民族無法拋棄的部分。對於揭示民族文化的特性,沒有比吃更有力、直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