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如何應對成年後的孤獨危機?

2020-09-10 西安國際港務區

港粉兒們~

我們的陽光行動又更新啦~

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成年以後

忙碌的生活讓我們的孤獨感更加強烈

生活的壓力難以傾訴

親密關係難以維持

情感支持系統難以建立

你知道嗎?在心理學上

我們把這種個體與生俱來的

孤獨感稱之為「存在孤獨」

那麼本期的陽光行動

安安就來跟大家聊聊

如何應對成年後的孤獨危機

Part 1

什麼是存在孤獨?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提到: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就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的一角。」

那麼

孤獨為什麼會像影子一樣

存在於我們生命之中呢?

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提出

不同於普遍意義上人們認為的與他人隔離時感到的孤獨,存在孤獨根植於人類生命的本質——作為獨立於世的個體,沒人能夠完全地理解和體驗另一個人的想法和感受。

身處存在孤獨的人們因為意識到了個人內心世界與外在的固有孤立,對自己與世界建立的關係產生了質疑。我們可能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忙碌又為什麼而活?如果生命註定孤獨而痛苦,它的意義究竟何在?甚至由孤獨引發的空虛和無意義感。

Part2

我的孤獨感從何而來?

1、缺乏與他人的聯結

Part.01

心理學研究者Peplau 和Perlman認為:

我們的孤獨感來自於個體實際的人際關係,與主觀上渴望得到的人際關係間存在的差異。

Part.02

心理學家Cacioppo也提出:

人類不僅需要和他人交互,更重要的是有重要他人的存在。這樣的人能讓你信賴、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可以對TA敞開心扉,它會傾聽你、理解你、並提供給你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總結起來

孤獨的人都有著兩種特徵

缺乏親密關係、缺乏滿意的社交關係

2、缺乏與自己的聯結

比起與外界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和我們自己內心的聯結。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於帶著面具去面對繁雜的外部世界,壓抑自己的內在感受。久而久之,我們可能真的很難捕捉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

所以,不妨和自己的內心建立起聯結,好好地體會和感受自己真正的意義感。

Part 3

如何應對成年後的

孤獨危機?

01 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友情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可能忽視了對友情的維護,導致回過頭來才發現「為什麼我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成年人的世界充斥著複雜和交換,交友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

那麼,

怎麼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友情呢?

試試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出發:首先,主動聯繫你的朋友。其次,找到你們之間的聯結點。

心理學家指出

兩個人之間的關聯點越多,他們潛在的產生交集的可能也越多,因此他們之間的聯結就會越深厚。這個關聯點可以是共同朋友、愛好、見面的場合等等。接下來,試著去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比如,向周圍的人發出善意的「交友信號」,循序漸進的自我暴露。

02 建立與自己的聯結

真正能讓我們擺脫孤獨感、空虛感的

不是將別人請進自己的生活裡

或是找一個人來時時刻刻的陪伴自己

而是先找到真實的自己

我們往往習慣於從外在尋找自我價值感,可是真正的價值感其實是根植於我們的內心。因此,港粉兒們,不妨和自己的內心建立連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吧~

相關焦點

  • 【「國家發展」系列線上講座第三講】陳春花:應對危機的四個關鍵行動
    面對危機,企業該如何應對?陳春花老師結合自己近三十年對領先企業的研究,為企業應對危機提出了「四個關鍵行動」,分別是:效率致勝;模式創新;以「我」為主;貼近顧客。這些行動在平時的企業經營中也至為重要,那麼在危機下又有著怎樣不同的含義?以上述「四個關鍵行動」應對危機的邏輯是什麼?一個小時的分享,半個小時的互動問答,讓線上的千名在校生和校友收穫滿滿。「憑什麼活下去?」
  • 深度聚焦孤獨症兒童的成年困境,別讓他們害怕長大!
    除了要面對無藥可醫、終身伴隨、康復養護和教育缺失的困境之外,擺在他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是,隨著年齡增長,如何融入社會,如何面對「成年困境」?01世界性難題之一 幾乎無法根治用頭來頂撞牆,成為小斌每天下午5點到7點雷打不動的習慣。
  • 加強府際協調應對重大突發公共危機事件
    突發公共危機事件遭遇到傳統行政區劃的剛性約束。如果無法實現相對絕緣的有效地方治理,突發事件源爆發後將和自然、社會系統的相關介質相互作用產生若干依次和並行的次生事件,形成明顯的「脫域」情況,乃至形成重大突發公共危機事件。一方面表現為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脫域性。從突發事件源與介質結合引致次生事件,再到多個次生事件非同步性爆發形成擴散。
  • 從話語危機到安全危機:機理與應對
    如何影響大國競爭?是否會影響未來戰爭?等等。話語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人們的安全認知,甚至塑造新的安全問題,建構安全危機,影響相關政策。本文明確提出話語危機這一概念,旨在系統研究話語危機的成因,語言如何產生話語危機以及話語危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思考中國近年來所經歷的一些主要話語壓力和話語危機,以加強對話語危機的認識和理解,並思考中國應如何應對。
  • 如何應對憤怒的公眾:掌握互利方法的六大原則,應對重大公共危機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如何應對憤怒的公眾》。作者勞倫斯·薩斯坎德和派屈克·菲爾德,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學者,同時也是全球知名的公共爭議調解、危機公關專家,曾調解過多起複雜的爭端,協調過多個團體的利益和思維衝突,為世界範圍內50多家企業提供諮詢。
  • 心理學:與其被孤獨煩擾,不如愛上孤獨。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孤獨
    承認自己是孤獨的,與幸福息息相關。承認自己孤獨並不是消除孤獨。 在街上走著,情侶們卿卿我我。餐廳裡,一群人正在慶祝。可是自己沒有戀人和頻繁見面的朋友,只能買便利店的關東煮,在夜晚的街道徘徊。在不同的城市打拼,身邊沒有家人,很寂寞。孤獨很痛苦。難道就沒有辦法消除孤獨嗎?
  • 瑞典環保少女再發聲:我們需要同時應對病毒危機和氣候危機
    周三,瑞典氣候變化活動家格裡塔·滕貝格在地球日活動上表示,人們需要同時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和氣候危機。綜合外媒4月22日報導,當格裡塔·滕貝格開始在周五逃學在瑞典議會大樓外抗議碳排放問題時,她「一舉成名」。
  • 如何克服職場心理危機?提升6個能力,讓危機遠離身邊
    在職場,如何生存?如何發展?一直是影響職場人士的主要問題。圍繞著這個問題,隨著工作經歷,工作環境的不斷變化,職場人士會出現以下5種心理危機。1、生存的心理危機。(2)已經在工作崗位上的職場人士,突然遇到降薪、裁員,面臨失業的危機,從有工作變成還要尋求新工作,如何適應新的角色,新的環境,新的工作壓力,他們也會產生生存壓力和危機感。2、發展的心理危機。
  • 什麼是金融危機?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危機?
    所謂的金融危機,就是當出現時,幾乎所有的資產都會受到其衝擊。因為在金融危機的狀況下,金融體系已經不如以往的穩定和有規律,各種資產的價格都有可能產生暴跌,比如股票會下跌、房價也可能跳樓式下跌、甚至連公認有避險作用的黃金,都可能受到牽連而有跌幅。
  • 「危機預言家」拉詹:取消對中國的關稅,有助於美國度過疫情危機
    文|瑞什瑪·卡帕迪亞編輯|彭韌曾經在2008年經濟崩潰之前發出警告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拉古拉姆·拉詹認為,目前美國還沒有陷入全面的金融危機,如果果斷採取行動遏制冠狀病毒及其影響,就可以避免12年前發生的情況重演。
  • 成年後有了很多「第一次」
    成年後,我們脫離了室內的保護,「第一次」來到這陌生的城市,進入了我們期待中的社會。那一次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餓肚子是什麼感覺;三餐不定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胃痛的感覺;孤獨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夜不能寐的感覺。
  • 瘋狂、驚恐和崩潰:普通人該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第一版於1955年面世,此後長銷不衰,近80年後依舊是解讀1929年經濟危機和金融投機問題的經典之作。更有意思的是,《1929年大崩盤》每次大量重印並被擺上書架,往往對應著又一次潛在的泡沫危機和投機風潮。
  • 成年孤獨症人士託養模式之殤:金寨星星小鎮會是新的救命稻草嗎?
    距離8月15—16日,「星星小鎮成年孤獨症生活規劃研討會」暨「金寨星星小鎮」開工典禮在安徽金寨舉行已經過去半個月了,關於其討論卻從未停止。開工典禮上,各級殘聯、金寨相關領導等眾多相關機構領導及自閉症行業專家、自閉症兒童家長代表及眾多愛星人士參加。現場一度在大紅色背景及騰空升起的氣球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
  • 成年孤獨症人士託養模式之殤:金寨星星小鎮會是新的救命稻草嗎?
    距離8月15—16日,「星星小鎮成年孤獨症生活規劃研討會」暨「金寨星星小鎮」開工典禮在安徽金寨舉行已經過去半個月了,關於其討論卻從未停止。之所以耀眼是因為,這是地方相關組織大力支持下建設的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由家長投資建設,按照家長和成年孤獨症「雙養」模式,集康復、教育、託養、養老等綜合性服務為一體,形成孤獨症人群生命全程的支持。「金寨星星小鎮」積極探索基層殘疾人託養模式、致力打造成年孤獨症及其他心智障礙者的綜合康養(雙養)社區服務,具有積極的探索和示範意義。
  • 戰疫情|陽光心靈 幸福成長【二百零二期】我的暑假生活--濮陽第四實驗小學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 魯兵庫為構建學校心理服務網絡,建立心理危機應對機制,營造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文環境,引導廣大師生向抗擊病情的英雄個人和「逆行」疫區的英雄群體學習,激發全體師生的戰鬥精神和堅強毅力大災大病面前、困難危急面前沒有旁觀者,學校公眾號特推出:戰疫情|《陽光心靈 幸福成長》欄目,推送學生習作和傾吐的心聲,展示四實小師生風採,以饗廣大網友。
  • 戰疫情|陽光心靈 幸福成長「二百零六期」遠離溺水 幸福成長--濮陽第四實驗小學
    為構建學校心理服務網絡,建立心理危機應對機制,營造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文環境,引導廣大師生向抗擊病情的英雄個人和「逆行」疫區的英雄群體學習,激發全體師生的戰鬥精神和堅強毅力。大災大病面前、困難危急面前沒有旁觀者,學校公眾號特推出:戰疫情|《陽光心靈 幸福成長》欄目,推送學生習作和傾吐的心聲,展示四實小師生風採,以饗廣大網友,水是生命之源,它有溫柔的一面,滋養著人類和萬物;它也有剛烈的一面,有時竟然奪取人的生命。朋友們,你們知道嗎?2020年的夏季,我國多次發生了溺水事件。前不久,重慶地區有八名小學生結伴外出遊玩,結果八名小學生均不幸溺水身亡。
  • G20:拯救金融危機 各國應當採取共同行動
    記者 張傳奇 攝   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G20)2008年年會9日在巴西聖保羅閉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國際金融體系,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 人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每階段有一個主要危機,不解決後面更麻煩
    你聽說過孤獨等級測試嗎?就是根據感受孤獨的程度不同,將孤獨進行分級。從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做手術等不同場景感受到的孤獨感層層遞進。你能忍受到第幾級呢?《心理學與生活》中,心理學家艾瑞克·埃裡克森曾提出一個理論叫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他認為人的一生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每個發展階段都會出現一個主要衝突或危機,每個危機不會完全消失,但如果個體想要成功應對後面發展階段的衝突,就必須在每個階段成功地解決當前的主要衝突。
  • 陽光行動|走近「從眾心理」~
    港粉兒們~陽光行動又更新啦~本期安安要跟大家探討一個好玩的先來提問一下「你是逆流而上的那條魚嗎?」買東西時,我們不知道如何抉擇,總是更傾向於銷售比較快的。02 案例二過馬路時,紅燈亮起,來往沒有車輛,這時如果有人闖了紅燈,我們是不是也會跟著大家邁出腳步?
  • 應對危機的能力,決定組織和個人能走多遠
    後一種情況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因為很多人覺得無論何時躲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就能遠離危機,事實上,當他們從那個安全的地方走出來時,就會發現周圍已經發生了巨變,以至完全不認路了。 應對危機有沒有經驗可以借鑑,甚至進一步講,有沒有系統方法可供學習,以便在危機到來之際能夠從容不迫地,按部就班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