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科11期丨物史地組合解讀,專業選擇範圍廣選考熱度為何不高?

2020-12-23 騰訊網

導讀

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

第11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物史地組合。

物理、歷史、地理組合適用於新高考「3+3」模式

特別提示:物理、歷史、地理組合適用於新高考「3+3」模式

一、學科特性

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僅適用於「3+3」新高考模式,屬於偏文科性質的組合。採取「物理+兩個文科」的搭配方式,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左右。但物理和地理、歷史的學科關聯度較低,且學習難度高,所以整個組合在學習上會有一定的難度。

二、適用人群

1、有良好的記憶力,對知識有整體的規劃把控能力,擅長歸納總結;

2、有一定的理科基礎,特別喜歡並擅長物理;

3、思維散發且活躍,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轉換學習思維;

4、希望擴大專業選擇範圍,但是不喜歡純理科組合;

三、優勢分析

1、專業覆蓋率高: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可選擇的專業範圍廣,考生不會在志願填報時發愁;

2、學習難度相對降低:物史地組合專業覆蓋率相對於物化生僅有0.1%的差距,但是學習難度相較於純理科組合較低,考生不會有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3、客觀答題,得高分概率大:物理、歷史、地理的考試題目答案都是比較客觀的,沒有太多的主觀發揮,考生想要取得高分段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四、劣勢分析

1、學科之間關聯度低:物理和歷史、地理屬於不同的學科範疇,在學習的思維和考察方向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考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會有割裂感。

2、賦分制下競爭壓力大: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物理、歷史、地理都是選擇人數較多的科目,且物理是學霸的必選科目,因此考生選考此組合的競爭壓力較大。

五、專業覆蓋率

物史地專業的專業覆蓋率為99.3%,僅次於物化生組合。因為大部分的理工類專業都要求物理為必選科目,此組合的選擇範圍較廣,理工類、部分文史類以及經濟貿易類專業都在選擇的範圍內。

六、賦分制下的影響

從新高考選科數據來看,物理、歷史的選擇人數較多,且多為學霸考生的必選科目,如果考生綜合實力不是特別強,在排名的競爭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被賦予高分的概率不大。

七、歷年數據參考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史地受歡迎度不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史地組合選考排名位列第8,選考熱度一般,一般為中上等成績考生的選擇。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相關焦點

  • 物史地組合解讀,專業選擇範圍廣選考熱度為何不高?
    二、適用人群1、有良好的記憶力,對知識有整體的規劃把控能力;2、有一定的理科基礎,特別喜歡並擅長物理;3、思維散發且活躍,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轉換學習思維;4、希望擴大專業選擇範圍,但是不喜歡純理科組合;5、希望衝刺重點大學,成績中上的考生。
  • 選科03期 物生地 化生政 物史地 物政地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化生政受歡迎度不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化生政組合選考排名位列第9,選考熱度一般,一般為中等成績考生的選擇。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11、物史地組合解讀,專業選擇範圍廣選考熱度為何不高?
  • 選科03期丨史化生組合分析,中等生擴大專業範圍的無奈之選?
    新學期開始,新高一、高二馬上面臨選科規劃和決策問題。應廣大考生、家長需求,自主選拔在線微信公眾平臺(ID:zizzsw)特開通【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第03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史化生組合。
  • 「12種選科組合」沒選好,「高考志願填報」專業減半,不怕落榜?
    要知道,新高考選科對於高考成績、專業填報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高一入學如果「12種選科組合」沒有選好,那麼3年後的高考志願填報時,可選擇的專業將要少一半!1、「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顯然更受歡迎,可能是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
  • 詳細解讀選科最熱門的8種組合
    如果高中階段選考科目未選擇政治的話,大約會存在1-2年的知識斷檔期。直接對今後的考研和考公職之路影響頗多。2、專業選擇面廣。由於有物理這個專業覆蓋率較廣的學科,大部分理工科專業都在可報範圍內,並且政治學科也可以覆蓋到一些偏文的專業,因此,它的可報專業超過96%以上,一些頂尖大學專業可報率甚至能達到100%。3、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 選科!政地生組合分析,沒有物理歷史支撐,專業選擇受限?
    一、學科特性 政治、地理、生物這一組合,屬於新高考改革「3+3」選科模式,整體而言篇文科。生物學雖然屬於自然科學的一種,但是記憶類知識較多,地理屬於自然科學和人們科學的交叉學科,具有文理雙重特性。此組合中生物地理有少量計算,主要知識學習仍是以背誦理解為主。
  • 新高考12種選科組合如何選?這種組合成熱門,能選高校中大部分專業!
    這個模式也導致很多考生對選什麼科目好,什麼選科組合適合自己產生了苦惱。今天就為大家多角度分析,新高考政策下應該怎樣選科。普通本科中不提再選科目的也是比較多的,這個就比較傾向於學生自己的選擇了。那麼2021年應該如何選科比較好呢?各個學科對應哪些專業,作為學生和家長都應該了解一下,以下給大家做個參考:
  • 新高考選科:高一選科「物歷地」全面解讀,這個選科組合成為新高考的贏家?
    新高考「3+1+2」選科組合解讀完後,其餘8個「3+3」組合精彩繼續。由於選考物理的確可以選擇大部分90%以上的專業,前途問鹿App團隊本期率先從物理+歷史+地理這個組合講起,給大家清晰展示這個組合的特點、優勢劣勢、適合人群及專業覆蓋及賦分情況。雖然組合裡面有物理學科,但仍屬於偏文科組合。採取「物理+兩個文科」的搭配方式,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左右。
  • 選科18期丨政地化組合分析,這類偏文科生選絕對就賺了!
    選考政治、地理和化學是新高考「3+3」模式下存在的選科組合,為了給馬上面臨選科問題的高一、高二考生提供有效幫助,自主選拔在線選科模型解讀第18期就來分析一下該組合的學科特性
  • 高一選科||新高考兩種選擇:物史地&物政地,優劣分析
    1、有良好的記憶力,對知識有整體的規劃把控能力,擅長歸納總結;2、有一定的理科基礎,特別喜歡並擅長物理;3、思維散發且活躍,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轉換學習思維;4、希望擴大專業選擇範圍,但是不喜歡純理科組合;1、專業覆蓋率高: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可選擇的專業範圍廣
  • 「3+1+2」模式下12種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及選科建議
    03 組合:物+化+生可選專業:97.11%左右組合優勢/劣勢:專業選擇範圍廣,可覆蓋97%,學科關聯性大,重理解記背內容相對少。三門學科關聯度不高,平時學習難度較大,未來可選專業相關度也不高。分析及建議:生物難度比化學略低,物理對數理邏輯能力要求較高,生物屬於理科中的文科,除了理科思維還需要記背能力。適合物理成績不錯,想選擇理工類專業深造,但化學成績不好,政治成績好;對單獨學科可選專業情有獨鍾,例如與生物相關的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的考生。
  • 高一選科||新高考兩種選擇:史化地&史地生,優劣分析
    史化地組合可選擇專業集中在對化學要求較高或者對政治要求不高的專業,如化學類、化工材料類、歷史學、部分語言文學類、經濟管理類、對外貿易類等。新高考背景下以賦分之後的成績計算考生高考成績,傳統文科類學霸必選歷史地理,考生選擇史化地組合,在排名上並不佔優勢。而化學成績可能也無法和理科類考生相抗衡,如果考生的成績不是特別突出,選擇這一組合化學賦分處於劣勢。
  • 河北高考選科12種組合全角度解讀(選科要求匯總),真正乾貨!
    不選擇理由:政治難保證高分:政治學科的特點就是好學難高,考分容易,考高分難,所以即便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很難保證政治學科學得好,考得高,而如果換成生物或者地理,把握就更大一些。大家之所以會選物化地三科,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來自超強的偏理科思維,因為選科時不想學文科,首先排除的就是政治和歷史這兩科。有很多同學慣性思維會選擇考物化生三科,因為它是傳統意義上的理科但這種選擇沒有太大優勢,而地理雖屬文科,但需要計算的題目非常多,而且選擇地理與物理化學組合特別好,甚至比選生物強很多,所以是不二之選。
  • 高一學生應如何選科?新高考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深度解讀!
    這個組合對比其他兩個組合覆蓋率較低,沒有歷史和政治兩個文科,很多文科專業受限。組合可選專業覆蓋率在87.4%左右,在「3+3」的20中組合中覆蓋率算是偏低的。可選專業:對物理要求不高的工科大類專業,如材料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化工與製藥類、地質類、礦業類、水利類、紡織類、生物等;大部分化學類、地理科學類、生物科學類、海洋科學類、地質學類、心理學類等理學大類專業;部分醫學類專業。
  • 江蘇選科三維分析,四種組合建議不選
    選化學的優勢是選科範圍最廣,很多名牌大學必選化學的專業較多,南京大學理科三分之一必選化學; 選化學的同學,容易進快班,有參加競賽的便利,學風優良,師資最強;也許化學可能吃點虧,但可以用其它五門彌補,箇中取捨頗費思量。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針對新高考選科的情況,各個院校在招生的時候,根據專業的性質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中要求選考必選物理的院校專業佔到了大多數,那麼為了讓自己的報考範圍過窄,有更多的專業選擇,儘可能地選物理成了大家的共識。而從所選組合與可報專業的比例來看,選擇政、史、地三科的傳統文科組合,可報專業的比例最低。
  • 新高考模式如何選科,這10種組合分析對比,讓考生選科不迷茫
    對於新高考的選科,我個人覺得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一些偏科的學生,他們可以根據自己學科的優勢進行選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的學生對於選科是很迷茫的,在我看來新高考既然給學生重新選擇的機會,也應該給學生例舉出選擇的方法,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學生分享出「3+1+2」模式下的10種組合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選科14期丨物政生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缺點?
    新高考改革之後,選科成了考生和家長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如何判斷自己適合什麼組合,哪一類組合更能被賦予高分呢?自主選拔在線(ID:zizzsw)團隊對新高考選課組合逐個分析解讀,對學科特性及適合考生特點進行整理總結,第14期,我們一起來看下物政生組合!
  • 新高考「3+1+2」: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從以上數據來看,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顯然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緊隨其後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於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
  • 新高考選科決定專業,這樣選擇最吃香,選錯後悔一輩子
    不同的選科組合具有不同的優勢和特點,考生怎樣選科才能更大地展現自身優勢?昨天,英才君整理了「3+1+2」模式下6種選科組合的優劣勢(點擊查看),今天接著分析其餘6種選科組合優劣勢及可報專業。組合優勢:這種組合專業選擇面廣,專業覆蓋率高,同時政治科目的加入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幫助,有利於考生考研和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