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泡澡或湯水食療可祛溼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春天潮溼的天氣容易給病毒細菌提供加快繁殖的有利環境,客觀上更易引起各種潛伏疾病的產生。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季溼氣和病菌最容易「入侵」消化系統等關鍵部位,如果在陰溼天氣時出現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症狀,那就證明你體內的溼氣太重了。

節後市民各自回到工作崗位,結果卻發現患上了「節後症候群」。更糟糕的是,從春節前到節後,陰冷寒溼的天氣一直沒有改變。這就讓人更加煩躁。儘管已經過了立春,但清遠的天氣還是陰沉沉,這幾天還霧氣重重,空氣裡彌散著一股暖中帶臭的溼氣,讓人很難受。因感冒和腸胃疾病前往醫院就診的人數並不比春節期間少,有的醫院接診人數甚至有所上升。「主要是天氣忽冷忽熱,體質較差的人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原來患有腸胃疾病的人,受到溼氣影響,往往就讓腸胃疾病有復發之機。」清遠市中醫院急診科劉主任解釋道。

也就是說,在這個季節,清遠地區溼度大的不僅是室內的空氣,還有人身體內的溼氣。如果身體內溼氣淤積,更會誘發風溼、腸胃炎等疾病。

入春:消化科患者增多

「春季來消化科就診的患者數量明顯增多,這不僅與天氣的多變、溼氣重有關,還與病毒細菌的增多關係密切。」清遠市中醫院急診科的劉主任告訴記者,由於春天天氣變化反覆無常,溼熱天氣增多,隔餐飯菜容易受到細菌汙染而發生變質,加之現代人的腸胃處於亞健康狀態,稍微不注意飲食,就容易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從最近就診的患者來看,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確實不少。

記者在市區多家醫院了解到,春節期間因為腸胃疾病引起的腹瀉、腹痛幼兒人數明顯增加。「主要是節假日期間,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監管,孩子飲食上出現無規律、無節制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家長隨意給孩子吃生果和零食,這樣就容易導致腸胃紊亂,引起腸胃疾病。」

祛病:多喝茶水少吃高鹽食物

春天多雨潮溼,老人家容易犯風溼關節痛。其實這個季節不僅是老弱者,即使是年輕強壯人士,也較易感腰背酸痛、四肢無力,又或膚質變差。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溼症有內外之分,潮溼氣候引致的,稱為外溼;而內溼是指體內溼氣重。這種溼氣對於老弱者而言會較為嚴重,但年輕人也都會因內外溼而有以上病徵。除了特別留意飲食,還要儘量多飲清水。

由於春天又溼又凍,身體血液運行較差,體質亦較弱,容易引起流感,以及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所以應提高個人身體抵抗能力。當發現有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就應立即求診。

除了一般腸胃病,皮膚和關節也較容易出現毛病,例如俗稱的風溼,其實就是痛風症,多在又溼又凍的天氣時發病,原因是身體血液循環較差,會令病情惡化。至於皮膚方面,也會誘發溼疹或小瘡,有些人以為是暗瘡,其實可能是因為溼毒而引發的。

養生專家建議可多喝茶或水,避免體內毒素積聚,儘量減少吃高熱量及鹽分高的食物,平日也可多吃魚類,因魚類當中的Omega 3對關節有益。

建議:北風起時保持室內通風

其實,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溼氣誘發內溼,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養生專家提醒市民,在潮溼天氣裡,應該關窗關門,把溼氣拒在外面,否則室內的家具和家電很容易吸溼。另外,別穿潮溼不幹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水分,吹乾頭髮。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溼氣包裹著身體,如果地板溼了,還得立即拖幹,免得溼氣滯留。

一旦吹北風時,或天氣好轉,溼氣減少時,就應該及時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溼氣。如果外界溼氣仍然很重,建議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溼才是主因。養生專家稱,中醫認為脾胃主溼,所以,在溼氣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如涼拌食品、酸奶、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得禁口,因為「甜膩化溼」。另外,春季祛溼可以選擇薏米、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把這些配料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還有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溼,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

中藥泡澡或

湯水食療化溼

■連結

預防急性胃腸炎,吃東西一定要注意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雖然這是很多人都聽出老繭的「老生常談」,但卻是降低消化系統患病風險的「不二法門」。另外,劉友章提醒說:春天「溼困脾胃」,易造成人體消化系統「工作效率低下」,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泡澡或湯水食療來化解

●泡澡化溼:取生薑、菖蒲、藿香各50克,艾葉100克,放入大鍋,加滿水,煮開後再熬10分鐘;用紗布濾去藥渣,加入適量的熱水,泡澡15-30分鐘,有助於全身的化溼滅菌。

●湯水化溼

1、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白胡椒20-30粒,豬肚1個,生薑3-5片,鹽少許。

做法:翻開豬肚,用少許鹽和生粉搓洗,衝乾淨後用沸水燙去異味;瀝乾後,將搗碎的白胡椒和薑片填入豬肚內,置湯煲中並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兩個小時;撈出豬肚,切塊,調味後即可喝湯吃肉。

功效:溫陽散寒健脾胃。

2、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淨後浸泡片刻;瘦肉洗淨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溼,益氣健脾。

相關焦點

  • 藥浴可排毒潤膚 細數中藥泡澡10大養生好處
    你知道嗎,洗澡也能保健養生,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每周只需抽出一次兩次,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在浴缸裡放入一些藥材,調好水溫,舒舒服服地泡個藥水澡,不但可解除疲勞,驅除疾患病痛,還能養生保健。  中藥澡,你泡過沒?  藥浴,就是在浴水中放人—些中藥,以達到治療保健的功效。
  • 中醫介紹 中藥泡澡的六大禁忌
    我們都知道中藥泡澡是很好的養生方法,適當的泡澡對身體健康有很多的好處,能保健養生,又能防病治病。那麼中藥泡澡的禁忌有哪些呢?中藥泡澡也是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的,下面為大家說說中藥泡澡的禁忌!
  • 秋雨連綿祛溼有道 四類人群如何祛溼
    【食療解讀】三種食材甘緩扶脾。番薯是大眾熟知的食材,營養豐富,在十大抗癌蔬菜中排名首位,也有抗衰老、減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番薯種類中。黃肉番薯又名慄子王,可健脾美膚,紫心番薯味道較甜,補腎養血,白肉番薯則可潤腸益肺氣,比較適合便秘人士。
  • 雨水季節必備湯水!5款祛溼排毒老黃瓜湯~
    ,補充水分,真是春夏雨水季必備湯水!天氣太熱,今次要煲一個清熱下火但又可以祛溼消暑的湯,赤小豆:利水、消腫、排毒,玉米加入後湯水更清甜。下雨天最需要的就是祛溼湯,春夏必備湯水。清熱祛溼去水腫,還能安神超養生的一款湯水。
  • 中藥泡澡好處多 五種藥浴可防病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譚漢添表示,泡澡對皮膚與神經都具有安撫鎮靜的作用,同時還有緩解疲勞等功效,再加上一些中藥材,能讓中藥材的藥效進入打開的毛孔,作用在人體內,從而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 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中藥調理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中藥泡澡是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那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用什麼中藥泡澡具有驅寒的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要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吧。
  • 中藥泡澡的10大好處 助眠排毒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中藥泡澡的10大好處 助眠排毒&nbsp&nbsp&nbsp&nbsp藥浴顧名思義就是在浴水中放人—些中藥,以達到治療保健的功效。那麼,藥浴有什麼好處呢?藥浴應該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介紹藥浴的好處及禁忌。
  • 悶熱夏季,如何祛溼氣?3道祛溼食療湯,常喝祛溼更輕鬆
    所以,在這個季節,食療當中最講究的一點,就是祛溼氣,而身在愛煲湯的廣東,一道美味的祛溼湯自然是不可少了,今天,就來教大家3個簡單又美味的祛溼食療湯做法,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3道食療湯,常喝祛溼氣,簡單還美味第一道:薏米老鴨湯說到祛溼,在中藥材當中,薏苡仁是當之無愧的「祛溼之王」,藥食兩用,祛溼氣的同時還可以健脾,搭配不溫不熱的老鴨肉,用來煲湯喝,可以清熱去火。
  • 中藥泡澡好處多 推薦多款養生藥浴方
    中藥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呢?中藥泡澡就是在洗浴的時候加入一些中藥,以起到保健養生的功效。那麼中藥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呢?有哪些中藥泡澡的驗方呢?下面尋醫問藥的專家為大家說說有關中藥泡澡的常識!
  • 喝剩下的中藥渣泡澡有這麼多好處?以前的可算是白扔了
    關於喝完的中藥,很多人是立即的處理掉,認為這是沒有什麼大的用處的,但是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處理中藥渣的妙用。用中藥渣泡澡有哪些好處?說完你肯定不想再扔中藥渣了首先利用中藥渣泡澡可以改善血液的內部循環,因為在中藥以及水溫的作用下,可以使身體部位的溫度上升,提高了血液的循環的速度。
  • 溼氣重吃什麼 三種食療祛溼效果更好
    我們都知道飲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比較重要的,那麼在發生溼氣重的時候我們應該吃什麼進行祛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溼氣重吃什麼第一:清熱祛溼粥我們都知道體內發生溼氣重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飲食食療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去除,清熱祛溼粥就是其中的一種食療,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2015年夏季消暑湯水推薦
    今天,廣州日報就向各位介紹幾款消暑湯水,讓你清清涼涼過盛夏!九江草。  九江草:清熱解毒又利尿  與鄰居廣州人一樣,每逢夏至,順德人就開始儲備各式各樣的消暑湯材,其中冬瓜、薏米與綠豆等都是首選。  到了今天,兩種藥材的食療作用越來越受順德人重視,而且還從「順德媽姐湯系」中吸收了最好的做法。「順德媽姐」,其實就是香港電影《桃姐》的原型。上世紀早期,不少順德婦女前往港澳地區做家庭保姆,她們也把順德湯水的做法傳播開去。其中九江草最適合的做法是配合綠豆,加冰糖,可當飯後糖水飲用;而過天芒則配合紅蘿蔔、蜜棗,加上鯽魚,成為一道消暑的絕佳湯水。
  • 清補涼湯,清潤健脾祛溼,四季皆宜的湯水
    是一道清潤健脾祛溼,四季皆宜的湯水。原料:沙參、玉竹、蓮子、百合、雪耳、薏米、芡實、瘦肉、雞骨架、鹽。做法步驟:第1步、雪耳泡發,去蒂撕小塊。第2步、沙參,玉竹,蓮子,百合,薏米,芡實放水泡半小時,清洗乾淨。
  • 「清肺排毒湯」蘊含的千古祛溼名方:家庭食療防病如何用
    今天重點介紹清肺排毒湯方意中蘊含的祛溼特效方,同樣出自醫聖張仲景,我們可以把它們做成簡單好用的祛溼食療方,平時保健也可以吃。 【1】 這次時疫發生以後,出來了不少治療的中藥方,有衛健委和各省權威發布的、有各地醫院自擬的、有專家或民間醫生推薦的。
  • 用艾葉泡澡有哪些好處 這3個特別適合女性
    從中藥角度來看,艾草的全身都能夠入藥,藥效都差不多,有驅寒、溫經、祛溼、止血、消炎、止咳等等多種功效,是很常用的一種中藥,除了入藥,艾草的葉子還能製作食物,如清明的青團,是用艾葉製作的,去掉苦味的艾葉和麵粉柔和成麵團,製作成一個個美味的青團,讓人一飽口福。
  • 肚臍有個「祛溼」開關!睡前一個動作,輕鬆祛溼邪,大肚腩小了~
    吃藥、刮痧、拔火罐……折騰半天效果差,還傷皮膚其實,根本不需要那麼麻煩最簡單的方法:養生食療除了穴位祛溼,食療祛溼為很多人喜歡。談論起祛溼食材,一說一大堆:薏米、白扁豆、赤小豆……誠然,它們都有祛溼的功效,但有一種食材,卻為很多中醫所偏愛,那就是「茯苓」了。有句話說「十藥九茯苓」,意思是中醫開的藥方裡,十有八九會有茯苓。茯苓藥性平和,既可驅邪,又可扶正。這就意味著,它利水而不會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藥。
  • 五種祛溼養生湯食譜大公開!清熱解毒祛溼,可不要錯過了
    喝湯,不僅可以補充營養, 也可祛除夏季溼氣重帶來的不適。 清熱解毒祛溼養生湯有哪些? 為你推薦以下六種祛溼養生湯, 可不要錯過了!
  • 溼熱夾雜,普通的祛溼方法不管用,不妨試試這兩味中藥
    隨著人們對養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中醫的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也慢慢「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比如「祛溼」這種調理方法,實際上在中醫領域是比較專業的,但如今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了,也許是因為許多人飽受著溼氣的困擾,才對「祛溼」越來越熱衷吧。
  • 【高考靚湯】韶關媽媽給自己的孩子煲這幾種湯水最適合
    高考在即,中考又迫近。許多家長都擔心考生們的湯水。黑枸杞為明貴、野生的補益類中藥,它性平味甘,且益精明目、滋補肝腎,尤對雙目昏花、內熱消渴,血虛萎黃效果甚佳。胎菊為菊花中的精品,能平肝明目、散風清熱。合而滾豬肝為湯,甘潤清香可口,有明目養肝、清熱滋陰的功效,可養護眼睛、增強視力,提高記憶力等。黑枸杞亦可單獨泡熱開水,代茶飲。    材料:黑枸杞10克、胎菊8克、豬肝80克、生薑絲少許。
  • 月子期間這麼做可祛溼
    月子期間這麼做可祛溼 很多媽媽產後都有溼氣重的情況,而這會影響產後瘦身以及身體恢復。別擔心,下面教大家坐月子期間如何祛除體內溼氣。利用坐月子這段時間將體內溼氣排出體外,可以健脾消腫,清熱祛溼,有利於產後瘦身和身體恢復。坐月子怎麼祛除體內溼氣?1.飲食清淡月子期間,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油膩生冷的食物。尤其是產後第一周,千萬別喝油膩的湯水,否則容易堵塞乳腺,影響乳汁分泌,甚至引發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