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孩在初一的時候成績還遙遙領先,到了初二成績突然就滑下來了。 因為初二的幾何證明難度相對於初一有了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而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導致在幾何證明題時沒有思路。特別是幾何輔助線的做法,往往沒有一點頭緒。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做幾何證明題的方法,希望大家在遇到幾何證明題時能夠有個清晰的思路。
首先,做好幾何證明題的前提是對所學知識有個清晰的大綱,比如一些關於幾何證明的相關公理和推論要做到爛熟於心。建議大家可以對所有知識點做一個歸納整理,不要一盤散沙,最好是以點帶面,形成體系。
如關於中點有哪些常用的公理呢?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 。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等於斜邊一半。過一邊中點且平行於底邊的直線是三角形的中位線,中位線長度等於底邊一半。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倍長中線法構造x形全等。如何證明線段相等?
證明線段所在三角形對應全等證明線段剛好是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怎麼證明角相等?
角平分線平分角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看到45度角聯想直角等腰三角形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大家要注意多思考多歸納。第二,審題要細心,我每次都要求學生在做幾何證明題時一定要讀懂題目,但還是有孩子讀完題目了還是一頭霧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孩子在讀題的時候,沒有深度挖掘其中的隱含信息。這樣題讀了好幾遍,還是感覺什麼條件也沒給。
特別是在初三接觸圓的證明的時候,綜合性比較強,很多孩子反饋太難了太難了,其實還是沒有真正把所有信息利用起來。
如圖,△ABC中,∠BAC=90度,AB=AC,BD是∠ABC的平分線,BD的延長線垂直於過C點的直線於E,直線CE交BA的延長線於F.
求證:BD=2CE.
以這題為例,題目中說BD是角平分線,大家不僅要聯想到角平分線的性質到角兩邊距離相等,還要去想到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如果能想到後者,那麼後面再有BE垂直於CF的條件,我們就可以判斷三角形BFC是等腰三角形,然後就有了CF=2CE,題目中讓證明BD=2CE,所以就轉化成了證明BD=CF,所以只需要證明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BF全等就可以了。
第三,建議讀題的時候可以把已知信息標註在圓上,同一個角用同一個符號表示,必須小圓圈,叉號或者相同的數字序號都是可以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在證明的時候快速找到所有信息。
很多題目一講孩子就懂,問起來才知道是沒看到某個條件,這就真的很可惜了。特別是題目中給出等邊三角形,直角,平行等信息的時候,這些都是隱含了很多信息在裡面的。
(等邊三角形三邊相等每個角都等於60度
平行線內錯同位角都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第三,掌握一些經典的三角形模型,初中數學中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都有一些經典的模型,如全等三角形的X型模型,雙垂直模型,半角旋轉模型等
熟練掌握這些常見的全等模型的證明過程,對於我們在解題的時候會有很大幫助。
第四,針對性習題鞏固,做完題要思考歸納下這題用到的方法是什麼,輔助線怎麼做到,題眼是什麼。數學是有方法的,光靠書山題海沒有一個思考歸納的過程是絕對不行的。
初二是培養幾何邏輯思維的關鍵階段,很多孩子初三圓的證明學得不好,追溯到前面,其實就是初二時全等三角形證明時沒有培養出正確的解題習慣和技巧,所以一定要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