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俗話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意思就是秋天吃秋菜可以清洗腸胃,保全家人身體健康。在嶺南地區有個秋分習俗,就叫做「秋分吃秋菜」。
新鮮的野莧菜。資料圖
嶺南五邑吃秋菜、喝秋湯
在廣東省開平縣蒼城鎮,當地村民表示,在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而在田野中採摘的時候,多見是嫩綠的,細細一棵,約有巴掌大小。「我們採回家的秋菜一般都和魚片滾湯吃」,記者了解到,這種吃法,名曰「秋湯」。
這裡的「秋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當地人稱之為「秋碧蒿」。《嶺南採藥錄》中記載:「取葉莖煎飲,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治痢;煎水洗痔瘡,消水腫;又搗爛以之擦血癬」,說的就是野莧菜的功效。
營養價值豐富 做法多種多樣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秋分吃秋菜」有很多好處。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野莧菜的營養豐富,素有「長壽菜」的美稱。其葉子富含鈣質,對骨骼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野莧菜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適當吃點野莧菜,還可以情熱解毒、止痛、明目,增強抗病、防病能力,是秋分時節的不二之選。
涼拌莧菜。資料圖
野莧菜的吃法有很多,除了吃秋菜,喝秋湯外,還可以拌著吃。將嫩的野莧菜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燙熟,撈出過涼水後控水備用,將蒜切末,莧菜放盆中,倒入白糖和鹽,加醋、生抽、辣椒油,拌勻就可以了。
莧菜炒蛋也是大家常吃的一道菜。範志紅表示,雞蛋能滋陰潤燥,莧菜與雞蛋一起吃,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能,對人體生長發育有益,特別是小孩子可以多吃,還可以提高抵抗力。
野莧菜種類繁多 需謹慎食用
其實莧菜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俗話說「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說明莧菜的營養價值之高。莧菜的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紅莧菜、綠莧菜、白莧菜和野莧菜。秋分時節提到的「秋菜」就是野莧菜。野莧菜相對於我們平常所吃的莧菜來說要小、味甘、性微寒,主要用來清熱解毒,利尿。
大家可能會認為在北京地區夏季吃到的馬齒莧也是莧菜的一種,其實不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專家王子晨告訴記者,馬齒莧和莧菜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二者無論是在生長形態上還是味道,都不相同。馬齒莧又叫馬芹菜,馬薺菜,其生長形態為匍匐狀,全株無毛,且多生長在田野及廢墟向陽處,生命力十分頑強。而莧菜的莖部一般較粗,多為綠色或者紅色。且莧菜喜溫暖,較耐熱,對生長環境的溫度有一定的要求。
馬齒莧。資料圖
雖然野莧菜的功效很多,但是在食用時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範志紅說,菠菜和莧菜不能一起吃的,因為野莧菜的含鈣量特別的高,而菠菜的草酸含量特別的高,這兩種食物在一起,鈣離子和草酸根離子就會結合,產生沉澱,就會形成結石。除了菠菜,鱉和山葵皆不能與野莧菜同時食用。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編輯 唐崢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