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吃秋菜 讓餐桌上添點新鮮的野莧菜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俗話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意思就是秋天吃秋菜可以清洗腸胃,保全家人身體健康。在嶺南地區有個秋分習俗,就叫做「秋分吃秋菜」。

新鮮的野莧菜。資料圖

嶺南五邑吃秋菜、喝秋湯

在廣東省開平縣蒼城鎮,當地村民表示,在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而在田野中採摘的時候,多見是嫩綠的,細細一棵,約有巴掌大小。「我們採回家的秋菜一般都和魚片滾湯吃」,記者了解到,這種吃法,名曰「秋湯」。

這裡的「秋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當地人稱之為「秋碧蒿」。《嶺南採藥錄》中記載:「取葉莖煎飲,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治痢;煎水洗痔瘡,消水腫;又搗爛以之擦血癬」,說的就是野莧菜的功效。

營養價值豐富 做法多種多樣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秋分吃秋菜」有很多好處。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野莧菜的營養豐富,素有「長壽菜」的美稱。其葉子富含鈣質,對骨骼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野莧菜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適當吃點野莧菜,還可以情熱解毒、止痛、明目,增強抗病、防病能力,是秋分時節的不二之選。

涼拌莧菜。資料圖

野莧菜的吃法有很多,除了吃秋菜,喝秋湯外,還可以拌著吃。將嫩的野莧菜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燙熟,撈出過涼水後控水備用,將蒜切末,莧菜放盆中,倒入白糖和鹽,加醋、生抽、辣椒油,拌勻就可以了。

莧菜炒蛋也是大家常吃的一道菜。範志紅表示,雞蛋能滋陰潤燥,莧菜與雞蛋一起吃,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能,對人體生長發育有益,特別是小孩子可以多吃,還可以提高抵抗力。

野莧菜種類繁多 需謹慎食用

其實莧菜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俗話說「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說明莧菜的營養價值之高。莧菜的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紅莧菜、綠莧菜、白莧菜和野莧菜。秋分時節提到的「秋菜」就是野莧菜。野莧菜相對於我們平常所吃的莧菜來說要小、味甘、性微寒,主要用來清熱解毒,利尿。

大家可能會認為在北京地區夏季吃到的馬齒莧也是莧菜的一種,其實不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專家王子晨告訴記者,馬齒莧和莧菜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二者無論是在生長形態上還是味道,都不相同。馬齒莧又叫馬芹菜,馬薺菜,其生長形態為匍匐狀,全株無毛,且多生長在田野及廢墟向陽處,生命力十分頑強。而莧菜的莖部一般較粗,多為綠色或者紅色。且莧菜喜溫暖,較耐熱,對生長環境的溫度有一定的要求。

馬齒莧。資料圖

雖然野莧菜的功效很多,但是在食用時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範志紅說,菠菜和莧菜不能一起吃的,因為野莧菜的含鈣量特別的高,而菠菜的草酸含量特別的高,這兩種食物在一起,鈣離子和草酸根離子就會結合,產生沉澱,就會形成結石。除了菠菜,鱉和山葵皆不能與野莧菜同時食用。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編輯 唐崢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秋分吃秋菜」,種的莧菜代替野莧菜,摘時做好幾點,後續還可摘
    野菜也是蔬菜,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吃野菜,秋季裡也有野菜可以採摘來吃,像野莧菜就是其中的一種,民間有「秋分吃秋菜」的說法,而這裡說的秋菜指的就是野莧菜,而野莧菜也不是遍地都長有,農村地區更常見有;雖然野莧菜可遇而不可求,但平時人們可以自己栽培莧菜來吃的,秋季也是,「秋分吃秋菜」的習俗若是沒有野莧菜可用
  • 明日秋分,食秋菜,吃秋果,喝秋湯,飲秋茶,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明日秋分,食秋菜,吃秋果,喝秋湯,飲秋茶,秋冬少生病,更健康秋分時節,食秋菜1、野莧菜秋分吃秋菜,野莧菜,是不錯的選擇秋分時節,田野見得莧菜,多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野莧菜清熱解毒、利尿,食之可增強抗病能力,有助於身體秋冬的健康。此外,野莧菜有「長壽菜」美稱,葉子富含鈣質,對骨骼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
  • 飲二茶」,「吃秋菜」,「喝秋湯」,為過冬打好基礎
    秋分,吃秋菜,喝秋湯嶺南地區,秋分時節,有「吃秋菜」「喝秋湯」的習俗。所謂「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野莧菜,素有「長壽菜」的美稱,其葉子富含鈣質,對骨骼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野莧菜,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野莧菜,炒著吃,涼拌,做餡料,都是不錯的吃法。
  • 秋分到!為啥此時要吃秋菜、放風箏、豎雞蛋?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麥。」秋分是二十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隨著它的到來,天氣變得更加涼爽,秋意越發濃鬱。放風箏、豎雞蛋,秋分的民俗圖鑑是怎樣的?為何說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
  • 秋分到了,4個習俗你了解嗎?秋分為啥要豎蛋吃秋菜?你怎麼看?
    不管是官方也好,還是民間也好,自古以來,秋分都受到大家的重視,有很多細節豐富的民間習俗,包括祭祀飲食慶祝出行娛樂等各個方面。比如說從2018年開始,每年秋分是中國農民豐收節,而在民間,更多的習俗都在這一天集中展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秋分節氣,都有哪些習俗?
  • 秋分傳統習俗有哪些?2018秋分傳統食物 秋分吃什麼養生
    秋分傳統習俗有哪些?2018秋分傳統食物 秋分吃什麼養生  2018年秋分是在9月23日,即將到來的秋分節氣是一個有歷史的節氣,秋分節氣的傳統習俗有哪些?秋分吃什麼傳統食物?應該吃什麼養生?
  • 24節氣 | 秋分習俗知多少?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 秋分的由來來歷簡短介紹 秋分風俗習慣傳統習俗有哪些
    今天已經到了9月21日,農曆八月初五,明天就是今年的秋分節氣,具體時間點是9月22日21時31分。秋分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是我國最為古老的節氣之一。秋分的由來來歷簡短介紹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
  • 秋分記得喝「秋湯」,這種野菜遇上別錯過,民間寓意家人安康幸福
    秋分時節,別忘了吃「秋菜」喝「秋湯」,民間寓意家人安康幸福。秋分時節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晝夜均,白天黑夜平分。自秋分開始,「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在秋分裡我國民間有很多習俗活動,如豎蛋,祭月,送秋牛等,飲食上有很多地方要吃一種「野莧菜」,也有些地方稱這種野菜為「秋碧蒿」,這就是秋分「吃秋菜」的習俗。這秋分一到,全家老少都挎著籃子一起去田野裡採摘秋菜。在田野中多見是嫩綠約有巴掌那樣長短的野莧菜,採來的秋菜被帶回家,燉成湯,而這湯被叫做「秋湯」。有民謠這樣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 今日秋分關於秋分的詩句 形容秋分的優美詩詞秋天美景的句子
    秋分·常識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9月23日15時50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入秋」。專家提醒,隨著「秋分」節氣到來,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公眾要注意添秋衣,以防著涼感冒。
  • 秋分怎麼過?這麼過!
    今天是我們傳統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秋分的三候是:「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從今天開始,晝夜的溫差將會逐日加大,氣溫也會慢慢降低了!糖寶們早晚要注意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哦~凍壞了身子,那本啾第一個不同意!
  • 半夏唐風·秋分 | 寒暑相半,陰陽並調正當時
    秋分正是農忙的季節,收穫、播種都要趕在秋分這個關鍵的時間點。華北地區的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道出秋分是北方種冬小麥的佳期,此時,玉米、紅薯、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也進入豐收的節奏,而南方地區則是翻土地、收割晚稻、播種水稻和油菜的時節。
  • 擬定幼兒園開展「吃秋菜」中班創意主題活動
    在幼兒園上級部門對幼兒園擬定開展「吃秋菜」中班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管理上推行了幼兒園擬定開展「吃秋菜」中班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工作評估方案為達標辦法與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配合使用不僅提出了規範化要求,而且對達到的程度和層次都作了量的自動測算,是各種評估核評比的主要依據。可成為幼兒園擬定開展「吃秋菜」中班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
  • 秋分:痺克顆粒與您一起清熱除溼
    ,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逢秋分那天,人們去田野中搜尋,將採集到的野菜熬製成湯,有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之說
  • 夜讀 秋分:鞦韆與花影,並在月明中
    △攝影/ 陳耀文🍁 秋分習俗  秋分時節,在我國民間有豎蛋、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等習俗。  「秋分到,蛋兒俏」。同「春分」一樣,每年「秋分」之際,我國很多地方都要舉行「豎蛋」的趣味遊戲或比賽。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你成功了嗎?
  • 太倉芯毓兒高端託育中心丨活動分享:秋分,分你一半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悽涼白露已過,晨有露珠不知不覺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那秋分有哪些習俗,你都知道麼?畫彩蛋「秋分到,蛋兒俏」。動動小手—包秋菜餛飩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
  • 秋分各地都有哪些習俗_天氣新聞_東方天氣網
    2、豎蛋「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為什麼春分或秋分這天雞蛋容易豎起來?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 今日秋分:正是一年最美時
    雨後須添件暮夏小裝,一場風滿院會鋪桂,月下可訪香。 秋分時節,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美好宜人的時節。「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葉落空」,是刨花生的時候,而經了秋露的紅薯葉梗,也可以用水焯了,涼拌,淋上小磨香油、蒜汁、老陳醋,新鮮花生米和涼拌紅薯葉梗,可是以前人們下酒的美味佳餚呢!除了秋收,還有秋種,「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應時」,秋分還是個搶種冬小麥的時節,更是一年中忙碌的時節。
  • 金風送爽,喜迎秋分——記容縣第三幼兒園秋分系列活動
    「秋分」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便進入了「秋分」節氣。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為了幫助孩子們了解「秋分」節氣的習俗,感受農民豐收節的喜悅,2020年9月22日容縣第三幼兒園開展了「豐收節」主題自助餐活動。
  • 2018年秋分是法定假嗎 這個節氣並不會放假
    明天就到了秋分時節,今年的秋分正好和中秋挨在一起,倒也正是落實了秋季過去一半的說法,只是大家要明白的是,這個節氣是不會放假的。   2018秋分放假不是真的,秋分也不是法定節假日。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