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們生產水」也來自於宇宙的「搬運工」!

2020-12-13 誰的大紅褲子

地球是一顆名副其實的「水星」

在太空中的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充滿生機,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被水所覆蓋。總體積大約13.8億立方公裡。水孕育了早期的生命,現在動植物都離不開水,被人做「生命之源」。

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水

地球大量的水來自於地球本身: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是由富含水分的灰塵演變而來,灰塵的自我融合形成顆粒,顆粒在經過時間的演變最終形成巨石然後到星子。也就是說地球在產生的開始時就是在水分充足的環境裡。而且實驗證明宇宙中微小的塵埃在一百萬年的時間裡就可以聚集大量的水了。也有網友認為地球深處本來就蘊藏大量水資源,經過小行星和隕石的撞擊,撞開地幔引發火山爆發,火山爆發加劇地殼運動從而形成最初的四大洋。

科學家認為地球下面還有一個巨大的海洋

宇宙中的「搬運工」為地球帶來大量的水:

地球中來自小行星的隕石帶來大量的水,這些隕石就像宇宙中的搬運工一樣,從小行星上帶著水資源來到地球。早年人們認為是「搬運工」從彗星帶來的水,但是羅塞塔的發現推翻了這一猜測。

隕石將星雲中的水帶來地球

地球上大約有13.8億立方公裡的水,這麼多水應該有很多種來源。

我認為地球有那麼多水,來源的方式應該很多種,在地球形成時就已經有水的參加,在地球的「肉盾」月球還沒有形成時也會有來自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水,因為之前有人猜測月球有來自隕石帶來的水,不過沒有地球磁場的吸引水分「逃離」月球,那是不是之前地球就有很多來自宇宙的水,由於地球有吸引力這些水就保留在了地球。

感覺地球就像供人觀賞的「盆栽」,宇宙裡也有一個巨人每天修剪、澆水、施肥。經過幾億年有了我們人類。

地球磁場保護地球中水無法「逃離」地球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這個行星是地球的搬運工,網友:真神奇!
    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這個行星是地球的搬運工,網友:真神奇!我們現在都知道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而在地球上有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足以證明水對我們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重要,我們的人體也是需要水分的,可見水對我們多麼重要,但是問題就來了地球上的水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地球在剛剛誕生的時候,星球上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元素,地球上的水怎麼形成的?
  • 專家:地球的水來自彗星撞擊 每分鐘新增兩千噸
    地球擁有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翻滾的雲、充沛的雨,與月球相比,其水量可謂無窮無盡,是太陽系中名副其實的「水球」。地球上如此之多的、孕育出生命的水,也是從太陽風中得來的嗎?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麼地球上的水又是來自哪裡呢?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彗星的冰又是如何產生的?
    彗星與柯伊伯帶一種成熟的理論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太陽系外圍眾多的彗星,它們在與早期地球撞擊的過程中將攜帶的大量水留在了這裡。彗星的長尾裡被探測到大量的水分子,這說明彗星內部含有水,柯伊伯帶的眾多大小天體中也含有水。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它們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知道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價鍵連接而成,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化學物質,約佔所有重子質量的75%。
  • 人類並非來自地球?多種證據表明,或是從宇宙過來的外星人
    說起我們人類是不是地球人,想必很多小夥伴肯定會不假思索地保持肯定回答,不過近些年卻有科學家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並非來自地球。科學家認為其實生命源自於火星,因為在火星隕石內有一種特殊的礦物質,而這種礦物質對生命起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 人類到底把地球咋啦?我們都是搬運工(醒醒)
    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
  • 宇宙塵埃促進人類誕生!我們的生命之源也是它產生,水的源頭!
    歡迎大家來到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地球上水的來源的文章。地球上的水並不是自地球誕生以來就出現的,他是由宇宙中其他物質經過反應得到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物存活的必要條件,沒有了水,人類無法誕生,水就是生命之源。那麼地球上的水可不是從地球出現就有的。他是怎麼出現的呢?當我們看向海洋時,很難想像這麼汪洋一片的水是以其他方式存在的。
  • 科學網—《來自宇宙的水精靈》:科學與文學約會的最好闡釋
    《來自宇宙的水精靈》,霞子著,科學普及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包明明從無繩可視電話到磁懸浮高速列車,從3D電影技術到可靠、低成本的雲計算……科學技術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享受。然而,恰恰就是這些技術,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在地球母親的軀體上刻上一道道傷痕。 鑑於此,如何認識科學並客觀地評價科學理應成為時下對兒童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不妨揭開傳統科普那張嚴肅的面孔,將科學與文學結合,使科普更具親和力。
  • 2019 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解析 - 來自地球上的,對星辰和宇宙的新視角
    轉載已獲得授權文章翻譯自諾貝爾獎官網來自地球上的,對星辰和宇宙的新視角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對宇宙結構以及歷史的新理解,和首次發現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兩項工作。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得主對回答我們如何存在的這個問題做出了貢獻。宇宙早期發生了什麼?它將要發生什麼?
  • 我們海洋的水來自哪裡?有2種理論給出了答案
    儘管人們相信,在幾十億年前,擁有水的行星不止有我們地球,還有其他行星,但火星、金星和水星表面的水,處於蒸發或凍結狀態,致使這些星球上的環境變得非常乾燥。我們的地球是唯一一個有液態水的星球,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生命的繁衍是離不開水的。由此,從某種程度而言,水為我們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一個方向。
  • 動漫中的「造梗機」,銀魂:我們不僅生產梗,還是梗的搬運工!
    那些被大家頻繁刷屏的彈幕其實很多都是來自某部動漫中造的梗,今天就讓社長來給大家介紹一些被稱為「造梗機」的動漫吧,銀魂:我們不僅生產梗,還是梗的搬運工!《銀魂》《銀魂》可以說是社長見過的最沒有節操的一部動漫了,裡面的梗也非常多,它不僅生產梗,它還是眾多梗的搬運工。
  • 水在宇宙中的地位
    那麼希臘思想的源頭,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源。又是水,只不過這是智學水,與老子那種智慧水(從水得到一種啟發),具體不同罷了,它是自然智學的。就人類思想之探討宇宙-人生來說,老子的水已先期到達、側重偏於人生智慧一邊了;而泰勒斯還在自然智學一邊,直到蘇格拉底才轉向人生智學的重心。
  • 2019 諾獎官方解讀翻譯:來自地球上的,對星辰和宇宙的新視角|物理...
    * 文章翻譯自諾貝爾獎官網來自地球上的,對星辰和宇宙的新視角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對宇宙結構以及歷史的新理解,和首次發現一顆圍繞類日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兩項工作。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得主對回答我們如何存在的這個問題做出了貢獻。宇宙早期發生了什麼?它將要發生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外會有其他的行星嗎?
  • 在金星上看地球就是一個小星星,我們每天在宇宙中奔跑
    哥白尼堅持研究地球運動學說幾十年在1543年與世長辭給世界留下了巨大了震驚就是他的學說「日心說」,這個學說明確的揭露了人類對於宇宙的長期錯誤認識。地球24小時轉動一圈的現象就是我們在地球上看見天空中的日月星辰繞著我們轉了一圈,這是哥白尼第一個說明的真相,這個結論也別大家認可了。
  • 我們身體中的這種微量元素,竟來自於宇宙大爆炸?
    但是作為一個學天文的媽媽,我在他的身上還能看見一件很奇特的東西,那就是130億年前的宇宙,你相信嗎?他的身體裡和我們一樣,由很多種元素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有6種,包括水裡面的氫和氧、有機物裡的碳、牙齒和骨骼裡的鈣,以及蛋白質裡面的氮,還有給我們細胞供能的磷。
  • 地球日︱我們在宇宙面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地球人!
    ——喬治·伽莫夫地球是我們目前所知宇宙中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藍色星球,我們設立地球日4月22號,倡導人們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動物,低碳出行,這一切的根本是我們人類現在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自己是誰!
  • 地球剛形成時就有水嗎?水究竟來自哪裡?海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目前關於水是怎麼來的有兩種假說,一種認為水是地球自帶的,被稱為:自源說;另一種認為水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送來的,被稱為外源說。自源說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在地球形成時就已經存在了。我們知道,地球形成於大約45.5億年前,在當時,太陽系內沒有任何一個星球,而是一片直徑長約2光年的星雲物質。
  • 宇宙中可能有無數個「地球」,但上面沒有液態水,水都藏在石頭裡
    現在我們地球的環境汙染問題和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科學家們呼籲保護環境同時,也尋找一些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隨著我們的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在宇宙中發現了許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但是,類地行星基本上是巖石表面,沒有液態水的存在。即使有一些類地行星位於其母星居住,應該有液態水的存在,但類地行星,但沒有一滴水。水在巖石嗎?
  • 人類對水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減少?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一顆水資源非常豐富的星球,在外太空觀看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水球,水是生命之源,由於我們的地球存在著大量的水,40億年前才能夠孕育出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演化誕生了高等智慧的生命一一人類。
  • 宇宙中存在比地球上大得多的海洋!充滿水的宇宙為何還沒有發現其他...
    氫佔宇宙中普通物質的74%;氧是存在的第三大最常見元素。把兩者結合起來,就得到H2O,即水。天文學家已經在月球上,甚至在最接近太陽的水星的環形山上發現了水冰的痕跡。這種現象在星際雲和初生行星系統的塵埃盤中也很常見;它已經在一些巨型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被發現。
  •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來自15億光年外宇宙,劉慈欣:不要回應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來自15億光年外宇宙,劉慈欣:不要回應提到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小說的裡程碑。它不僅受到讀者和媒體的好評,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的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