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業盛 書香人家 ——王華輝家庭

2020-12-24 澎湃新聞

家和業盛 書香人家 ——王華輝家庭

2020-12-2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王華輝家庭,現居住於貴陽市烏當區龍廣路街道新雲居委會太陽城A-7-3號,全家現有人口5人,王華輝本人、86歲高齡的母親汪孫榮、妻子曾益敏、兒子王浩宇和兒媳文曉秋。

「十愛十恨」以德治家

王華輝生長在一個教師家庭,他的父親是黃埔軍校23期學員。解放後,他父親先後義務創辦了四所學校,為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教育作出過一定貢獻,1988年曾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先進個人」稱號。父親在世時曾立下家訓「十愛十恨」(「十愛」:一愛互敬互讓,二愛喜笑顏開,三愛勤勞簡樸,四愛忠實信用,五愛求知助人,六愛琴棋書畫,七愛栽花種果,八愛整齊清潔,九愛鼓樂歡唱,十愛接待賓客。「十恨」:一恨爭吵打罵,二恨流言惡習,三恨懶惰浪費,四恨欺假抵賴,五恨愚昧自私,六恨流氓賭博,七恨四圍荒涼,八恨雜亂骯髒,九恨死氣沉沉,十恨無人來往)。多年以來,王華輝家庭一直努力以家訓為行動指南,以德治家,譜寫了一曲家庭文明的動人樂章,2007年被市文明委授予貴陽市「書香人家」稱號。

認真教學 潛心教研

王華輝是烏當區少年宮的一名專職書法教師,也是烏當書協主席,他業務水平高,上課幽默風趣,對學生循循善誘,很受學生家長的歡迎,每年他所教班級學生的過級率為100%,創造了家長零投訴的佳績。由於工作出色,兩次被評為區級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被評為市級優秀德育工作者。

作為書協主席,他視烏當書法教育為己任,先後為烏當中學、新天一小、新天二小、新天三小、新場小學、烏當小學、區教培中心、師範學院師生義務培訓書法,每周一次,時間長的達兩年之久。近四年來,他為烏當區教培中心、烏當小學、黃連小學、新添二小、新場小學先後贈送了價值7400元的書法教材和文具,以鼓勵這些學校對書法教育的重視。他每年均要組織書協會員為群眾義務書寫春聯,平均每年15場左右。他還經常組織書協會員,義務為群眾書寫書法作品,使會員的書法作品傳播到烏當的每一個角落,為美化烏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積極爭取區政協支持,策劃出版了《筆歌墨舞頌烏當》——烏當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法作品集。他還組織策劃實施每兩月一次的公益書法講座(裡外裡),社會反響較好。同時,他積極組織書法愛好者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比賽,其中會員蘭竹強入展十二屆國展,實現了烏當區國展零突破;初一學生曾鵬獲省青少年書法比賽一等獎;他的作品獲首屆「陽明春韻」書展一等獎。他還策劃成立烏當區教育系統「泉之韻」教師書畫社,書畫社成立之後,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全區書法骨幹教師培訓,培訓人數71人,之後又依託該此平臺開展過多項活動。他還策劃組織實施了「四個一」書法展拍活動(4名學生分別為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讀一年級),拍賣款全部捐贈給慈善機構,他長期免費培養貧困家庭學生邱吉祥,該生20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四川美術學院書法專業。

退而不休 熱愛公益

他86歲的老母親退而不休,生活儉樸健康,經常用平生之學教育子女,幫助他人,空閒時間多用於看書學習,寫字養花,做家務,寫回憶錄等有益的事情。他母親年輕時,曾在邊遠的苗族地區工作,為適應當地的教學,她努力學習苗語、了解苗族人民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她便能夠採用雙語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看到苗族人民缺醫少藥,她便努力自學醫學知識,利用寒暑假到縣城裡,向正規醫院的醫生學習專業醫療知識。也經常向民間中醫學習中醫藥知識,併購買了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和藥品帶回苗寨,義務為苗族同胞治病,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當地群眾的治病難問題。不知不覺中,她母親也成了當地有名的「赤腳醫生」,經她治療的苗族同胞不計其數。

六七十年代,她母親就為當地30多位苗族產婦接過生,其中5例是難產,孩子生下來都不會呼吸,她不嫌髒,給孩子清理了呼吸道,再做人工呼吸,一一將這些孩子搶救過來,有一例產婦大流血,她也將其搶救過來了,經她接生的30餘位產婦都母子平安,在當地傳為佳話。在當時,她母親所做的這一切,全部是沒有收過費用。她的善舉贏得了當地苗族同胞的尊重和愛戴,大家都把她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直到今天,她母親還在用她學會的醫學知識,毫無保留地幫助鄰居甚至陌生人。經常聽到她向周圍的人傳授蛇退治帶狀皰疹、蘭花治胃病、桃核治膽結石……等良方,這些都是她母親辛苦學到的民間秘方。

86歲等母親依然精神抖擻,有人問她:「您老都86歲了,還這樣紅光滿面,是怎麼保養的呀?」她又寓教於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態要好,要多做善事。另外還要多看書、多學習,懂得一些醫療常識,不要做違背自然規律的事。」王華輝母親退而不休,是一個文化醫療知識的傳播者,一個熱愛公益的老人。

一份耕耘 一份收穫

王華輝的妻子工作認真、成績突出,為自己、單位和地方爭取過不少榮譽。2000年至2006年,她在黔西一小任教導主任和副校長期間主抓教育教學工作,她組織了一個教學水平高、工作激情高的團隊,根據《畢節地區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考核指標(試行)》,修改完善了《黔西一小教學常規管理標準(試行)》,並制定了與之配套的考核量化方案。這個方案是一套科學化、人性化,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工作方案。方案實施後,受到廣大教師和上級領導的好評,對學校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使當時黔西一小的教學成果在本縣首屈一指。她還在學校組建了200多人的「小杜鵑藝術團」,各班又分別組建了合唱團,為學校的素質教育打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之後,在縣裡舉辦的各種文藝活動中,黔西一小的師生身影經常出現在節目中。2001年至2002年,學校先後兩度獲縣級工作目標管理優秀學校一等獎、縣級教學常規管理一等獎、德育工作成績顯著一等獎、貴州省大課間體育活動二等獎。2004年,還承辦了畢節地區素質教育現場會、貴州省第第十三屆教研聯席會,獲畢節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示範學校稱號、國家級德育工作成果一等獎,她個人也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省級優秀教師、縣級優秀黨員。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她在烏當區新天學校任數學教師,獲得過區教學數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烏當區教育科研與教師培訓中心期間,她擔任小學數學,小學、初中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她經常深入學校了解情況,努力培養骨幹教師,制定務實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並一一落實,使烏當區的綜合實踐課、綜合實踐活動風生水起,成果多多,成了教育系統的一大亮點,受到了廣大群眾好評。她個人的論文《小學數學如何實施生活化教學》獲國家級一等獎。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她在烏當區教育局任教育科科長期間,雖然工作繁重,但她從不叫苦,克服重重困難,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務。除了完成常規的工作外,她還牽頭完成了「9+3」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檢測,參與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工作,牽頭組織國家質量檢測,區教育局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級優秀組織獎。在完成好本質工作的同時,她還注重帶好隊伍,培養出不少新人。2016年至今,她在區教育科研與教師培訓中心任三民辦主任,積極制定了《烏當區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管理辦法(試行)》、《烏當區骨幹教師管理辦法(試行)》等,為後續的「三名」工作做了良好的鋪墊。

王華輝的兒子和兒媳剛參加工作不久,他們在各自的單位都認真地工作著,相信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取得良好的成績。王華輝家庭還與兄長姐妹一道,積極為黔西縣新仁鄉化屋小學捐款,幫助其修建了塑膠跑道。

在他家客廳裡,掛著一幅書法作品「家和業盛」,這也是他們一家的真實寫照。

往期精彩回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學習強國「修文縣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正式上線修文縣組織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

原標題:《家和業盛 書香人家 ——王華輝家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知否》盛家三代如何選妻?不要只說女人愛高攀,男人又豈非如此
    01 探花郎與勇毅侯府獨女盛紘的爺爺也算有幾分本事,經商起家,掙下偌大大家業,還很有眼光的在京城買了一處人人豔羨的豪宅,給子孫留下一些薄產。盛老太爺發家致富,小有成就,雖然與普通人家相比已是了不得,但是畢竟沒有資格站到金字塔上,而盛老太太出身的勇毅侯府那可是金字塔尖上的。
  • 十代書香家 桑梓贛水邊——樂平「儒林汪家」家風側記
    樂軒 前不久,舉世聞名的瓷都景德鎮迎來了從全國和世界各地趕來的「儒林汪家」後人。他們參加儒林汪家的傑出代表,中國現代陶業高等教育開創者、景德鎮陶瓷學院首任校長汪璠110周年誕辰暨銅像落成儀式。隨後,他們回到故鄉樂平,尋親問祖,慎宗追遠,再一次感受三百年書香家風的洗禮、莊嚴的完成「儒林家風」的傳續。
  • 亭城家話 書香飄萬家 | 滁州市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講讀書故事親子...
    亭城家話 書香飄萬家 | 滁州市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講讀書故事親子活動來襲 2020-07-06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否:盛家女兒大都嫁給武將世家,兒子們大多娶回文官清流的女兒
    原著裡梁晗家是侯爵府,在電視劇改編的時候,改成了伯爵府,估計是為了突出女主盛明蘭嫁的人家最好。墨蘭的婚事不是盛紘安排的,因為墨蘭是庶出,自然不能和嫡出的盛華蘭和盛如蘭比較,不過盛紘為了這個女兒,也算是下了一番功夫:看中了剛考中舉人的文炎敬,然而墨蘭和她母親一樣,嫌貧愛富,不願意和文炎敬白手起家,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 【書香家庭】最是書香能致遠——北壇街道冀曉靜家庭
    【書香家庭】最是書香能致遠——北壇街道冀曉靜家庭 2020-03-26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潮」網紅夜市華輝夜市開業 點亮東城夜生活 攤主個個都是「有...
    華輝夜市上的遊樂項目花樣百出 新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奧體西路北首、八澗堡路和八澗堡北路交叉口,一處佔地近40畝的夜市近日開業,這就是濟南東部最潮的網紅夜市——華輝夜市。種類繁多的小吃、花樣百出的遊樂項目給片區打造出一個夜間消費的好去處。
  • 書香溢滿幸福之家——記第十五屆廣東「優秀書香家庭」葉柳芬家庭
    一家人、一案書,書香便如細雨,在每一個清晨、每一個傍晚,默默滋潤了人的靈魂。這正是河源葉柳芬家庭讀書時的真實寫照,他們一家人喜歡沉浸在書的海洋裡,正如葉柳芬所說,「讀書時,好像身披月色,自生光芒」。今年,這愛書的一家被評為第十五屆廣東「優秀書香家庭」。
  • 「宜心李滄」李滄這19戶家庭上榜!2019年青島市「十大最美家庭」和...
    為培育涵養良好家風,弘揚家庭文明新風尚,發揮文明家庭示範作用,今年以來,區婦聯深化拓展尋訪「最美家庭」活動,社會各界群眾廣泛參與、積極推選,湧現出一批情系國防、熱心公益、最美書香、科學教子、綠色環保、孝老愛親等最美家庭典型。
  • 張景生家庭入選河北省「十佳書香家庭」
    書香馥鬱滿農家全省「十佳書香家庭」唐山這家人榜上有名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魏偉)近日,曹妃甸區十農場居民張景生受到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邀請,赴廊坊國際會展中心參加河北省第三屆全民閱讀「書香系列」「十佳書香家庭」頒獎儀式,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盛老太太相中了海家的嫡次女——海朝雲,這個海朝雲是孔嬤嬤都讚不絕口的人,據說她的人品德行都是極好的,盛老太太看上了海家的女兒,但是海家未必看得上盛家的門楣,畢竟盛家和還是有些差距的,海家是東陽名門,海家的老太爺是兩代帝師,海朝雲的父親、兄長都在朝為官,海家門第比盛家高許多。
  • 黔南這4個家庭、1所學校擬入選全國性名單!
    王華輝 家庭  省直機關工委  李思猛家庭 餘小虎家庭 陳先國家庭  省國資委  趙永利家庭 劉盛家庭  貴陽市  文明祥家庭 鄒竹青家庭 班秀花家庭  何國斌家庭 黃曉香家庭  黔東南州  顧蘭花家庭 劉通銀家庭  黔西南州  鄧澤林家庭 李瑩瑩家庭貴州省推薦2020年第二批全國最美家庭名單
  • 江門市「十大書香家庭」引領家庭讀書好風尚
    6月,江門市婦聯配合全民讀書活動的總部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十大書香家庭」評選活動。經過各地廣泛宣傳、層層推薦、嚴格篩選,共有23戶來自學校、機關、企業、醫院等多個領域的家庭進入到了評審環節,7月31日,市婦聯聯合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五邑大學文學院等單位、部門負責人組成了評審小組,對23戶家庭進行綜合打分、擇優討論,確定了江門市「十大書香家庭」候選家庭名單;候選名單經過「江門婦女網」為期7天的公示無異議後,鄧秉鏗、劉冰家庭等10戶家庭評為了江門市「十大書香家庭」;同時,鶴山市的任國明
  • 秀秀老師:書香之家,雅士生活
    讀書,不僅代表一種個人行為,更是書香之家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中華民族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之傳統,但凡聲名卓著的世家望族,未有不是書香之家的,所謂「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即是此意。此等家族自古人才輩出,成為社會生活中極為活躍的群體,對於當時一地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皆有傑出貢獻,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播之功,更不消說。
  • 《都挺好》蘇家老爹PK《知否》盛家老爹,哪個老爹實力強?
    比財力,《知否》中的老爹盛家老爺應該屬於完勝。盛宏屬於朝廷命官,家有萬貫家財。《都挺好》中的老爹蘇大強,就是一個窮鬼,私藏私房錢還被老婆罰跪扇耳光。盛家也算是錦衣玉食,而蘇家老爹連給兒子買的糖葫蘆的小帳都得記下來,由此可見二人差距巨大,盛家老爹完勝。二、比家庭地位。在古代,男尊女卑,男人在家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 「書香飄萬家 家校共成長 」——玉州區婦聯為首批家庭親子閱讀...
    「書香飄萬家 家校共成長 」 ——玉州區婦聯為首批家庭親子閱讀體驗基地授牌 2020-07-15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蛟河市新區九年制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創建活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省市委關於全民閱讀工作的要求,蛟河市新區九年制學校按照教育局整體部署,結合生命教育特色全力推進讀書工程,進一步加強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的創建活動。
  • 莆田:以學興家 傳好家風 閱讀分享會營造書香家庭文化氛圍
    8月1日,市委文明辦、市婦聯聯合涵江區委文明辦、涵江區婦聯等部門在第一屆福建省文明家庭代表陳金龍家中舉辦以「傳承優良家風 共創文明家庭之書香文化進家庭」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如圖),邀請30多位家庭成員參加。活動以家庭閱讀分享會的形式,通過解讀一本好書、分享親子閱讀技巧和閱讀帶來的快樂,引導廣大家庭以學興家,共建書香家庭。「讀好書,明道理,治好家,學做人。」
  • 瑪納斯縣包家店鎮50名農村婦女進華輝紡織廠當工人
    2016-12-08 09:58:50    華夏經緯網
  • 「山東最美書香家庭」候選家庭:濟南市槐蔭區王蘊玲家庭
    王蘊玲家庭候選家庭:濟南市槐蔭區陽光100小區王蘊玲家庭王蘊玲夫婦及其子女均住在陽光100小區。踏進王蘊玲的家庭,映入眼帘的就是好幾個書櫃,放滿了各種書籍,兩千多冊的書籍。王蘊玲作為一家之主,他不僅自己愛讀書、藏書,而且注重培養家庭成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每天閱讀書報成了一家的必修課。一有空閒,一家人都會捧著書在看,家庭中總是瀰漫著濃濃的書香氣。在他的帶動下,家裡的藏書量不斷增加,內容涉及政治、文學、財經、數學、歷史、書畫等各個方面。每年都花上千元給家庭購買最新書籍,足夠全家人閱讀。
  • 應是書香最宜人——訪泰和縣三個「書香家庭」的故事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書就像是陳年佳釀,融進了文明的傳承、生命的內涵。書香浸潤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至今齊魯遺風在,十萬人家盡讀書。在世界讀書日之際,在廬陵文化發祥地之一、「文章節義」之邦的泰和,記者訪問了幾戶書香之家,享受著廬陵文化帶給我們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