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堅持走低碳環保、集約高效綠色發展之路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國投北疆發電廠海水淡化項目一期全部完成,日產淡化海水20萬噸,成為全國已建成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

藍天飄過白雲,綠水環繞青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的期盼所在,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本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堅持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快生態城市建設,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深化低碳城市試點,走出了一條低碳環保、集約高效的綠色發展之路。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在今年清明小長假,水上公園人流如織,小孩嬉戲、情侶漫步、老人閒坐,人們在陽光中享受著春天的溫暖和舒適。不少前來遊玩的市民表示:「春暖花開,空氣又好,帶著家人出來踏踏青,放鬆一下。」

本市從2012年起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以防治細顆粒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為重點,制定措施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廣大市民群眾能夠呼吸到清新潔淨的空氣。五年過去,2016年天津空氣品質達標天數達到226天。PM2.5年平均濃度由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6年的69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五年來,本市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紮實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提前兩年完成「大氣十條」目標任務。實施「水十條」,啟動了110座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8項重點任務,並細化成128條具體措施。2016年,新建改造一批城市公園,建設提升各類綠地2000萬平方米,植樹造林55.4萬畝,新增美麗村莊154個。完成基本農田劃定,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編制完成海洋生態紅線區管理規定和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

五年來,本市一方面大力促進風電、光伏、智能電網等綠色節能產業發展;積極發展綠色建築;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建成公共充電樁數超過3000個,形成從動力電池、電控系統到整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另一方面,強化節能減排降碳,啟動園區循環化改造工程,推進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狠抓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耗;紮實開展環境友好型學校、綠色飯店、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等創建,綠色發展不斷取得新優勢,城鄉面貌和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天氣轉暖,近日泰達城市公園的油菜花競相開放,為市民營造出一派都市裡的田園風光。在一片鹽鹼灘涂上建起的天津開發區,如今城市綠化覆蓋率已經達到27.1%。人們可能不知道,開發區不少綠化景觀用的都是生產剩餘物質加工而成的肥料。

經過多年發展,在天津開發區,發展循環經濟已深入人心。企業自覺注重源頭減量,追求汙染零排放;各大主導產業注重產業關聯,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區域注重搭建產業共生網絡,實現資源有效利用。這裡已經成為企業類型多樣、產品連接緊密、資源閉合流動、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汙染基本「零排放」的生態工業園區,形成了具有明顯特色的泰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通過試點示範帶動,本市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工業廢渣、廢水、廢氣以及大宗固體廢棄物、農林剩餘物等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形成較大規模,產業內部及產業之間的循環連結不斷深化,「城市礦產」資源利用水平有較大提升,拆解加工能力超過340萬噸,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更為完善,主要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8%以上,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本市在建築、交通、旅遊、公共機構等領域循環發展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及餐廚垃圾一體化處理試點探索開展,逐步形成了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循環型服務業協同發展,動靜脈產業相結合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五年來,本市研發應用了節能和能源效率改進、水資源利用、海水淡化、綠色建築與建材、廢舊機電和電子信息產品綠色回收等領域的一大批新技術。在高校設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等新專業、增設循環經濟相關專業方向,為從事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科學研究、規劃管理培養複合型人才。開展報廢汽車拆解加工及廢塑料回收利用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探索開展以資源產出率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為客觀反映循環經濟發展狀況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個區、4個園區和1家企業列入國家各類循環經濟試點示範,100餘家單位列入市級循環經濟示範試點,10餘個園區啟動循環化改造工程,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試點示範體系。

推進低碳試點示範

少開車、隨手關燈、少用塑膠袋……如今,天津越來越多人身體力行加入低碳生活的大軍。低碳發展理念已成為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共同選擇。

去年9月,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天津)中心揭牌成立,通過多種能力培訓和建設服務方式,幫助非試點區域企業提升低碳發展能力和碳市場參與能力,更好服務於全國碳市場建設。作為國家首批七個碳交易試點省市之一,天津擁有我國從低碳城市試點到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等一系列國家低碳發展實驗區。自2013年底啟動碳市場交易以來,本市在運用市場機制降低碳減排成本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難得的經驗。

本市全面落實國家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對照考核指標每年開展自評,並接受國家現場考核。「十二五」全市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28.8%,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9%的指標任務,目標完成情況考核為優秀等級,獲得國家通報表揚。同時,本市將全市指標任務向區縣進行分解,並組織開展目標任務考核評估,推動轄區低碳發展。

在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面,本市積極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印發《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了配額分配方案、利用抵消機制辦法、企業碳排放核算方法等配套文件和技術指南,開發建設了註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報告報送系統等平臺,組織落實納入企業配額核發、碳排放報告核查等工作,推動按期完成年度履約。

在連續完成三個年度的履約實踐後,如今本市已形成了企業履約率高、基礎條件成熟、管理規範有序的碳市場,電力、鋼鐵、化工等行業排放增長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企業主動控排意識、市場參與意識明顯增強,履約率由2013年度的96.5%,上升到2015年度的100%,利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初見成效。

如今,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空氣更清新。生活在天津的人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綠色生活。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讓生態資源發揮更大效益,天津積累了一系列成形經驗,也為推動全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提供了探索和借鑑。

相關焦點

  • 依利安達堅持走科技節能、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打開APP 依利安達堅持走科技節能、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李倩 發表於 2018-09-21 16:38:34 依利安達堅持走科技節能、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日報評論)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意見》中專門就環境保護方面出臺具體政策,這對我市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建設綠色六安、生態六安無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消息。同時,省委省政府對大別山區環境保護問題的關注,也再次向我們證明,推動六安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真正樹立科學發展的意識。一是要糾正發展經濟上的認識偏差。
  • 喜迎省第十次黨代會:低碳循環 推動綠色發展
    「更加突出生態文明,走出後發地區低碳環保、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省第九次黨代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努力推進低碳發展、循環發展,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撐起更長時期、更高質量的發展。
  • 【資訊】堅持基本國策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
    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整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格局。3.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高瞻遠矚的科學道路社會意志和人類文明發展是相應的,在農業文明及以前的階段,人類高度依賴自然,「靠天吃飯」,崇尚自然崇拜,工業文明則強調人的獨立性社會,信奉人定勝天。
  • 成就綠色環保新生活 從低碳列印開始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低碳環保是時下的流行詞,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當前低碳已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家庭、低碳旅遊、低碳生活方式等等開始流行時,綠色環保不再只是口號。低碳列印也開始成為當今全社會的主流辦公趨勢。
  • 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 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原標題: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當前,低碳化作為全球性的發展趨勢,已經獲得了主要經濟體的共識。
  • 發揮綠色數位化優勢,鋪就能源電力低碳發展之路
    作為中低壓配電領域專家,施耐德電氣通過全面升級的中低壓一體化的智能配電解決方案,打造智能配電領域的「全局掌控、全景覆蓋和全新體驗」,呈現出綠色數位化的「電氣新世界」,引領能源電力行業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 節能環保 吹響綠色工業集結號-節能 工業節能 節能環保 匯樂 綠色...
    原標題:節能環保吹響綠色工業集結號  專題: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據工博會官網報導:「節能」的概念正在所未有地影響著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 2016節能環保技術與設備展是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旗下的一個關於節能環保設備在工業領域運用主題的專業展會。
  • 中國日報網評:守護藍色星球的綠色發展之路
    11月3日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提出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議中提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降低碳排放強度,不僅能使中國碳排放峰值水平更低,也意味著能夠在更長的時間內減排更少的二氧化碳。
  • 譚國強:致力綠色高效新能源,推動清潔低碳新環保
    上大學前,譚國強希望將來所學能對國家的環保事業有所幫助,於是他選擇了環境工程專業。本科在湖南大學4年,譚國強一方面勤奮認真地學好專業技能,另一方面積極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在這段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譚國強逐漸深化了對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解,他開始認識到可持續性綠色發展技術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走綠色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走低消耗低排放的綠色發展之路,不走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汙染高排放老路,是我們直面現實問題的必然選擇。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一度為了金山銀山而毀壞綠水青山,導致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與生態危機。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臨沂木業轉型三例——看傳統產業如何走綠色環保...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臨沂木業轉型三例——看傳統產業如何走綠色環保、高端高效之路 2020-12-19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城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為項目落戶提供環保支撐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防城港市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作為防城港市龍頭企業之一,廣西盛隆公司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環保設施的改進和完善上持續加碼,建成了「封閉式原料大棚」「煉鋼三次除塵」「燒結活性焦脫硫脫硝」等設施。
  • 實現碳達峰要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
    原標題:實現碳達峰要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   中央經濟
  • 唐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綠色發展路徑
    建設長江經濟帶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生態與經濟並重、保護與利用並舉、開放與開發並進,在思想、規劃、行動、機制等方面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的路徑。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目前,長江流域汙染狀況已較為嚴重,經濟與環境關係相對緊張,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上限。
  • 五大連池農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
    近年來,五大連池農場黨委以「1213」工程體系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建設「三大一航母」體制機制,堅持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著眼當前,立足長遠,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優化農業綠色發展生態系統放在優先位置,制定完善了黑土地保護利用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
  •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低碳旅遊成就廬山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廬山管理局黨委、管理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積極實施「一下一上」發展戰略、「九大推進」工作和項目建設,不斷挖掘廬山獨特的文化內涵,積極倡導低碳旅遊,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努力將廬山打造成國際著名的休閒度假避暑旅遊聖地。
  • SGS審核認證綠色技術再推能效低碳新模式
    該項目的啟動,標誌著由政府、中國電能服務網和國際第三方權威檢測認證機構精心打造的優質項目正式出臺,開創了能效低碳發展多方合作的新模式,該國際金融廣場也將成為了當地現代化產業的優質條件和平臺。 SGS薛建博士表示:「SGS在能效與低碳領域的研究和服務始終走在行業前列,近年已為國內節能減排事業樹立了多個裡程碑式的成功嘗試,本次很榮幸能參與宿遷市的節能減排工作中,也期盼通過多方努力也把此次新模式嘗試能成為其他省市地區可複製的參考實踐。
  • 龍崗為東進戰略提供低碳發展新範本
    第四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於6月17日、18日在龍崗區舉行。龍崗區副區長侯海表示,本屆論壇主題突出「綠色創新」,將特邀氣候現實項目創始人及主席、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等就「未來綠色創新,城市均衡協調發展」做主旨發言,以全球角度闡述綠色發展的意義、堅持創新驅動的重要作用。在「東進戰略」大旗的引領下,深圳東部地區即將駛入發展快車道。
  • 西安碑林環保宣傳進社區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12月16日上午,碑林區太乙路街辦聯合標新街社區、中鐵一局社區,在鐵路局火車頭廣場開展「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六進』宣傳暨秦嶺生態保護作品巡展」活動,向市民群眾宣傳環保法律法規、汙染防治科普知識,激發公眾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監督環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