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這些詞十分貼切的形容了廬山,這個世界級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名山協會總部。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的記者團來到了廬山感受它的無限風光。
近年來,廬山管理局黨委、管理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積極實施「一下一上」發展戰略、「九大推進」工作和項目建設,不斷挖掘廬山獨特的文化內涵,積極倡導低碳旅遊,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努力將廬山打造成國際著名的休閒度假避暑旅遊聖地。
實施「一下一上」發展戰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為了從根本上保護好廬山,廬山管理局提出了「一下一上」發展戰略,對旅遊功能布局進行調整。「下」是指,山上以「遊」為主,在山下建設生態文明居住區,將部分居民、管理局行政主體及其他與旅遊不直接相關的人和單位下遷,提高廬山核心景區的環境承載力。「上」,指的是旅遊經營方式的轉變。組建以旅遊骨幹企業為主導的多元化股份企業,爭取廬山旅遊優質資產重組並整體上市,使景區旅遊經濟走上良性的多元化發展軌道。管理局將主要專注於風景資源的保護、管理等方面的職能。
同時,廬山還加大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設和完成,提升了廬山的旅遊接待檔次。南山園門換乘中心全面封頂,進入裝飾工程施工;北山園門換乘中心工程正在建設中;為了突出牯嶺「半邊街」的亮點,重現「天上的街市」的魅力,廬山對牯嶺街進行立面改造,歐美風情再現廬山;廬山首家五星級酒店北鬥星國際大酒店投入使用,白雲休閒山莊及仰天坪國際商務酒店兩個五星級酒店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別墅村賓館、美廬山莊、廬山療養院等100多處別墅進行了改造,提升了廬山的品味。
挖掘廬山獨特的文化資源,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廬山是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的人文和自然高度融合,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充分展示廬山的「文化景觀」魅力,廬山全方位多視角的展現,突出了廬山山水奇觀、文化高峰,愛情福地,休閒佳境的特色。讓觀眾在享受視覺大餐的同時,還能品味到廬山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中西文化的交融。把在廬山發生的有紀念意義的歷史事件進行客觀的反映,其中很多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過影響。
保護生態環境,發展低碳綠色旅遊
近年來,廬山運用低碳經濟的理念,走綠色、生態、環保的旅遊之路。廬山率先實施以電代煤的「無煙山」工程。全山4000多戶居民和賓館冬季取暖以電代煤,告別了燃煤汙染,成為全國風景名勝區中的首座「無煙山」。同時,還鼓勵居民使用液化石油氣,連續12年實行補貼,僅2009年廬山財政對居民使用液化石油氣補貼達到80餘萬元。廬山還大力倡導公共運輸,投資2.7億元在景區開通旅遊環保車。進一步解決了車輛擁堵、尾氣排放、噪音汙染等影響風景區生態環境的問題。
為了節能降耗,景區賓館飯店建立健全內部能源管理體系,對電、水、油、液化氣等能源均制定能耗指標。同時,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鼓勵員工採用節能措施,如在坐便器水箱中放入塑料瓶,在不影響衝洗效果的情況下減少水箱用水;根據客人的不同需求,合理減少客房衛生間一次性用品的投放,衛生間改放大包裝洗髮液和沐浴露,逐步取消「六小件」,並在客房內放置了「節能卡」,請客人參與到環保活動中。
廬山加大森林的保護力度,牯嶺核心區森林覆蓋率92.7%。由於森林植被好,廬山鳥的種類日益增多,鳥種記錄不斷改寫,在廬山大月山水庫,漢陽峰,蓮花臺水庫等地新發現了長嘴劍鴴,白冠燕尾,小白腰雨燕,白眉地鶇,鴛鴦,小天鵝共6個廬山新記錄鳥種,使得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增至目前的225種。
通過「一下一上」戰略的實施,廬山逐步從傳統旅遊向現代旅遊轉變,從中低端的旅遊向中高端轉變,從觀光型旅遊向休閒、度假、會議型的旅遊轉變,廬山已成為鄱陽湖生態旅遊示範區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