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陽和當地孩子
何雲海,普米族,16歲。何東軍,普米族,16歲。劉智勇,彝族,18歲。
這是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今年即將招收的三位新生名單,9月6日,他們就將來到揚州求學。其中,何雲海、何東軍學的是烹飪專業,劉智勇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
何雲海和何東軍來自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下瓦都村,劉智勇來自寧蒗縣新營盤鄉東風村。來到揚州求學,將是他們第一次遠離家鄉。對於他們來說,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是夢寐以求的理想。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
支教期間結下緣分
幫助少年實現夢想
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在家訪過程中,他發現,那裡很多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這些孩子在上完初中後,如果沒有考上高中,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在家務農。何雲海、何東軍、劉智勇就是他幾位學生的哥哥。
「離開溫泉完小後,我經常和他們聯繫,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前不久,他們告訴我,這次中考沒有考好,都沒有考上高中,接下來怎麼辦,還沒有想好。」劉春陽說道,「我當時忽然想到,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曾和我聯繫過,願意接收這些學生。」
該校董事長王功亮告訴劉春陽,學校有一個「民族班」,可以讓這些孩子入學,學費食宿費全免。
劉春陽把喜訊告訴了三位雲南少年。他還特地前往位於瓜洲的學校進行實地考察,觀看了教學、住宿條件,覺得非常滿意。
再次前往雲南支教
其間遭遇兩次地震
今年1月,在結束溫泉完小支教後,劉春陽回到了揚州。受疫情影響,他在6月份,才再度出發,前往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牛孔鎮破瓦小學,教二年級的數學。雖然之前教的是語文,但是教起數學來,劉春陽也很得心應手。2個月時間,他就讓全班同學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期末考試位列全區第五。
在這期間,劉春陽還遭遇了兩次地震,都是4.2級,都發生在周六。「我沒有經歷過地震,非常可怕,桌子椅子都突然強烈晃動起來,人都站不穩,我立刻衝出家門,站在馬路邊上。」
這次的支教,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當地的智障兒。一次去小賣部買水果時,他看到一位孩子,蹲在路邊,就給了孩子一個蘋果。有人提醒,這是一位智障兒,但是劉老師每次見到他,都會跟他說說話,給他一些小零食。有次,當地舉行「抽穗節」,民眾載歌載舞,這個孩子也在其中。這個孩子看到劉春陽時,突然跑出去,專門給他扛了一張小板凳來。這一幕,讓劉春陽深受感動。
今天重返大涼山支教
帶領孩子迎接畢業考
今天,他又將出發前往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再次支教。
那所學校,是劉春陽第一次支教的學校,那是從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他伴隨著那裡的孩子,度過了一年時間。讓他記憶深刻的是,在他離開時,學校裡空無一人,可當他順著山路,走過一個拐口時,突然看到全村的男女老幼,齊齊站在那裡,高聲喊著:「老師再見……」
在他離開的一年多時間內,那些孩子經常和他進行視頻通話。在劉春陽過生日時,孩子們專門錄製了視頻,視頻裡,有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孩子們就在視頻裡大喊:「劉老師,這裡的油桐花都開了,您什麼時候回來呀?」
前不久,好幾位學生家長都跟他說,馬上這些孩子就六年級了,希望他能夠回到大涼山,再帶一帶這些孩子,迎接畢業考試。他答應了下來,訂好行程,今日出發。
一個人的跋山涉水
他有個支教5年計劃
當年,劉春陽是在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後,毅然前往大涼山進行支教的。
在支教過程中,劉春陽堅持對每位學生進行家訪。有的學生家裡住得比較遠,來回要走好幾個小時。
課後,劉春陽還帶著孩子們來到當地的鄉鎮上,讓這些孩子第一次品嘗到書中看到過的糖葫蘆、奶油蛋糕。他還為孩子們添置新衣,購買文具。
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揚州人都加入了奉獻愛心的行列。有人願意資助他的學生,還有人寄去了衣服、生活用品,這一切都讓他心生感動。「其實對孩子們的資助,經濟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知道,在大山外面,還有很多人在關心著他們。」
劉春陽有個「5年計劃」,打算用5年時間,前往各地進行支教,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 記者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