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2020-12-13 揚州網
劉春陽走在家訪路上

劉春陽和當地孩子

何雲海,普米族,16歲。何東軍,普米族,16歲。劉智勇,彝族,18歲。

這是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今年即將招收的三位新生名單,9月6日,他們就將來到揚州求學。其中,何雲海、何東軍學的是烹飪專業,劉智勇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

何雲海和何東軍來自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下瓦都村,劉智勇來自寧蒗縣新營盤鄉東風村。來到揚州求學,將是他們第一次遠離家鄉。對於他們來說,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是夢寐以求的理想。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

支教期間結下緣分

幫助少年實現夢想

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在家訪過程中,他發現,那裡很多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這些孩子在上完初中後,如果沒有考上高中,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在家務農。何雲海、何東軍、劉智勇就是他幾位學生的哥哥。

「離開溫泉完小後,我經常和他們聯繫,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前不久,他們告訴我,這次中考沒有考好,都沒有考上高中,接下來怎麼辦,還沒有想好。」劉春陽說道,「我當時忽然想到,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曾和我聯繫過,願意接收這些學生。」

該校董事長王功亮告訴劉春陽,學校有一個「民族班」,可以讓這些孩子入學,學費食宿費全免。

劉春陽把喜訊告訴了三位雲南少年。他還特地前往位於瓜洲的學校進行實地考察,觀看了教學、住宿條件,覺得非常滿意。

再次前往雲南支教

其間遭遇兩次地震

今年1月,在結束溫泉完小支教後,劉春陽回到了揚州。受疫情影響,他在6月份,才再度出發,前往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牛孔鎮破瓦小學,教二年級的數學。雖然之前教的是語文,但是教起數學來,劉春陽也很得心應手。2個月時間,他就讓全班同學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期末考試位列全區第五。

在這期間,劉春陽還遭遇了兩次地震,都是4.2級,都發生在周六。「我沒有經歷過地震,非常可怕,桌子椅子都突然強烈晃動起來,人都站不穩,我立刻衝出家門,站在馬路邊上。」

這次的支教,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當地的智障兒。一次去小賣部買水果時,他看到一位孩子,蹲在路邊,就給了孩子一個蘋果。有人提醒,這是一位智障兒,但是劉老師每次見到他,都會跟他說說話,給他一些小零食。有次,當地舉行「抽穗節」,民眾載歌載舞,這個孩子也在其中。這個孩子看到劉春陽時,突然跑出去,專門給他扛了一張小板凳來。這一幕,讓劉春陽深受感動。

今天重返大涼山支教

帶領孩子迎接畢業考

今天,他又將出發前往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再次支教。

那所學校,是劉春陽第一次支教的學校,那是從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他伴隨著那裡的孩子,度過了一年時間。讓他記憶深刻的是,在他離開時,學校裡空無一人,可當他順著山路,走過一個拐口時,突然看到全村的男女老幼,齊齊站在那裡,高聲喊著:「老師再見……」

在他離開的一年多時間內,那些孩子經常和他進行視頻通話。在劉春陽過生日時,孩子們專門錄製了視頻,視頻裡,有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孩子們就在視頻裡大喊:「劉老師,這裡的油桐花都開了,您什麼時候回來呀?」

前不久,好幾位學生家長都跟他說,馬上這些孩子就六年級了,希望他能夠回到大涼山,再帶一帶這些孩子,迎接畢業考試。他答應了下來,訂好行程,今日出發。

一個人的跋山涉水

他有個支教5年計劃

當年,劉春陽是在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後,毅然前往大涼山進行支教的。

在支教過程中,劉春陽堅持對每位學生進行家訪。有的學生家裡住得比較遠,來回要走好幾個小時。

課後,劉春陽還帶著孩子們來到當地的鄉鎮上,讓這些孩子第一次品嘗到書中看到過的糖葫蘆、奶油蛋糕。他還為孩子們添置新衣,購買文具。

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揚州人都加入了奉獻愛心的行列。有人願意資助他的學生,還有人寄去了衣服、生活用品,這一切都讓他心生感動。「其實對孩子們的資助,經濟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知道,在大山外面,還有很多人在關心著他們。」

劉春陽有個「5年計劃」,打算用5年時間,前往各地進行支教,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 記者 王鑫

相關焦點

  • 揚州作家再赴大涼山支教 跋山涉水的他有個「5年計劃」
    來到揚州求學,將是他們第一次遠離家鄉。對於他們來說,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是夢寐以求的夢想。或許,這次來到揚州的求學之旅,會改變他們的人生。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揚州作家劉春陽。
  • 異鄉「築夢人」來聽聽揚州支教老師的故事
    9月10日是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許多揚州教師在全國各地支教:在新疆新源,在陝西綏德,在四川大涼山,他們遠離家鄉揚州,依然不忘立德樹人初心,把揚州的教育好做法帶給他鄉的師生,用一個人的光亮照亮每一顆童心。昨日,記者連線這些身處祖國南北的支教教師,聽他們講述支教的故事。
  • 異鄉「築夢人」 來聽聽揚州支教老師的故事
    9月10日是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許多揚州教師在全國各地支教:在新疆新源,在陝西綏德,在四川大涼山,他們遠離家鄉揚州,依然不忘立德樹人初心,把揚州的教育好做法帶給他鄉的師生,用一個人的光亮照亮每一顆童心。昨日,記者連線這些身處祖國南北的支教教師,聽他們講述支教的故事。
  • 他們在大涼山自費建驛站 為支教老師安家
    大涼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師資極為匱乏的貧困地區之一,近些年來,為幫助孩子走出大山,許許多多的志願者、愛心人士自願前來支教,以一己之力奉獻大涼山。然而每月僅能拿到600-3000元工資的支教老師們,面對山下動輒高達200元的酒店費用也是苦不堪言。
  • 月滿寄相思:支教老師對大涼山孩子的思念
    這個中秋節,曾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的郝小雨,用一 封書信,寄託自己對那裡孩子的思念。在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今年五月赴大涼山支教的教師郝小雨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雖然回到崗位工作已經兩個月了,但她回憶起剛到大涼山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 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 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重慶老師的「求助信」:誰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一個夢想辭去工作到大山深處支教圓夢「12月,山裡已經很冷了,雪下了好幾場,剛在教室給孩子們生完炭火,寫下這封信……」這是一封電子郵件,信裡還附有十多張大山深處的照片。
  • 「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支教大涼山的故事
    5年來,謝彬蓉放得下城市的繁華,卻放不下彝村的孩子,像一隻「候鳥」,給大涼山的孩子「銜」去知識和愛,幫他們張開夢想的羽翼——老兵支教大涼山■杜怡瓊 鄧長江謝彬蓉意識到,大涼山孩子的教育,任重道遠。她決心做一隻「候鳥」,每逢學校開學就離開繁華的重慶,「飛」到大山裡與孩子們在一起,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帶著孩子們描繪出他們美好的未來。
  • 51名志願者輔導315個學生 南京大學生為大涼山孩子辦起「雲支教」
    龍虎網訊(記者 袁健)「這段時間多虧各位老師對孩子們的線上輔導,要是沒你們,不知道娃在家咋過呢」「向最可愛的志願者致敬,辛苦你們了」「歡迎你們四個月後再來,永遠歡迎你們來做客」…… 近日,南京林業大學水杉支教協會的志願者們收到了來自大涼山深處的數百條感謝信息。
  • 2020年四川大涼山支教第一天
    ,沒有支過教的人,永遠不知道支教的意義。根據山西省教育廳、太原市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清華大學基地史鳳山名校長工作室將陸續選派優秀教師赴大涼山幫扶,本學期我將和本校小羽老師和沙河街小學康主任作為第三批支教教師遠赴大涼山奉獻愛心,傳遞教育大愛。   2020.8.29,凌晨三點就再無睡意。躺在床上腦子裡把出發該帶的東西又一次過了一遍,三點多便麻利兒起床,行李都收拾了三天還是覺得有要帶的東西。
  • 「最美時代新人」飛越千裡支教幫扶大涼山
    近日,太原市小店區發布2020年第二期「最美時代新人榜」,排在榜首的就是「勇挑重擔,跨越千裡,遠赴四川大涼山支教,用愛與責任點亮彝區孩子們幸福人生的小店區沙河街小學教師劉敬」,作為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工程清華大學基地史鳳山名校長工作室第二批支教教師,劉敬與王惠芳、陳晶3位老師,於5月
  • 華圖教育教師節赴大涼山支教捐錢捐物不如捐贈"希望"
    今年五月,新京報首席記者陳杰的《懸崖上的村莊:孩子上下學徒手攀爬800米懸崖》觸動了人們的神經,事實上,"懸崖村"只是大涼山地區眾多貧困村落中的一個,雖然貧窮,但那裡的孩子們並沒有放棄求知的希望,即便上學的路途遙遠且多兇險、即便他們的老師因為這份貧窮最後無奈地離開……作為企業,作為教育企業,華圖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走出大涼山走進「趣口才」支教老師劉金歌攜大涼山孩子進京上直播
    2020年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之際,「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先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公益支教老師劉金歌、高考語文滿分北大堯堯學姐,攜金歌老師支教所在地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們與張振生校長一起走進北京趣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直播公開課。
  • 走出大涼山 走進「趣口才」 支教老師劉金歌攜大涼山孩子進京上直播
    2020年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之際,「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先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公益支教老師劉金歌、高考語文滿分北大堯堯學姐,攜金歌老師支教所在地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們與張振生校長一起走進北京趣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直播公開課。
  • 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
    今天小編跟大家來聊一聊,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我也不曉得誰給我的勇氣來到這裡,但是我曉得小朋友們需求我。」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山區看到純潔的孩子們,她說本人如今的生存真的很美妙,簡單而有意義。3月17日,來到這裡的第9天,她當仁不讓剪去了本人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透徹投身支教生存,「如許不只能夠面臨真實的本人,更能夠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畢節兩位教師支教大涼山
    >西昌支教之行對於心思細膩且已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張芸老師來說感觸更多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原來,張老師的孩子正在畢節梁才學校上初二,由於老大欣燁比較調皮,孩子的班主任正在和她信息溝通一些事情。這其中還發生了讓張芸特別感動的一幕:當聽說她此刻正在涼山支教,手機那頭同樣也是四川人的胡老師這樣回覆:她也一直有支教的夢想,只是還未實現。這學期她會幫張芸管理、照顧好欣燁,這也算是對她支教的全力支持。
  • 95後山西美女大涼山支教,為了更簡單方便剃掉長發
    在離城市很遠的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藍天白雲,有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們淳樸純淨,迫切的需要接受教育,學好知識,將來走出大山,讓生活更加的美好起來。由於這裡環境十分的惡劣,條件艱苦,很少有人願意來到這裡教書。
  • 揚州援疆教師劉軍:「義無反顧」只為支教夢
    作為揚州第十批援疆教師的副領隊,新學期,這位在旁人眼裡有些「任性」的支教校長「疫」路迎難,圓了多年的支教夢想。為了重返課堂,援疆教師們前前後後做了四次核酸檢測。作為語文老師,劉軍任教新源五中的初三年級。因為當地初三、高三年級率先開學,抵達新疆後來不及休整,他就化身「網課主播」,給學生們在線上網課。「不僅是上一節課,其實課前你要完成整堂課的設計,教案要準備很多時間。
  • 巴中夫妻赴大涼山支教!獲評2020年四川「最美職工家庭」!
    符鐸耀和妻子林顏都是教師,2018年,夫妻倆響應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援彝號召,帶著年幼的兒女奔赴大涼山支教,將青春和熱血灑在那片炙熱的土地上。與涼山州有「淵源」 夫妻倆攜手支教今年36歲的符鐸耀是巴州區第四中學老師,工作10多年來,他秉承著對教育的熱愛和赤誠,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巴州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