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異鄉「築夢人」來聽聽揚州支教老師的故事

2020-09-11 揚州網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

9月10日是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許多揚州教師在全國各地支教:在新疆新源,在陝西綏德,在四川大涼山,他們遠離家鄉揚州,依然不忘立德樹人初心,把揚州的教育好做法帶給他鄉的師生,用一個人的光亮照亮每一顆童心。昨日,記者連線這些身處祖國南北的支教教師,聽他們講述支教的故事。

楊寶權為學生們解疑


學生發的祝福信息來不及回

支教地點:新疆新源

支教老師:楊寶權(邗江中學北校區維揚中學化學教師)

「今天一大早,就有很多學生給我發來了祝福信息,到現在都沒來得及一一回復。」正在新疆新源第六中學支教的楊寶權教師說道,「很感動,每年的教師節,都能收到很多真誠的祝福,讓我感到這份職業所帶來的榮譽感。」

楊寶權第一次到新疆新源支教,一年半的支教任務結束,當地的師生滿含深情地挽留他,加上他對這裡的學生們也非常有感情,又一個「一年半」的周期剛剛開始。

第六中學是初中,很多畢業上高中的學生,平時會到他的宿舍,來聊聊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請楊老師幫助解答。畢業典禮上,學生們載歌載舞,向教師們致謝,有些女生更是熱淚盈眶,捨不得說「再見」,這一幕幕場景,都是楊寶權留在新疆的理由。

他把在教科研方面的經驗帶到學校,在學校裡設置不少活動,請當地教師參加,有效提升了當地教師們的師資力量。

劉春陽再到大涼山支教


中午「加餐」多了一份坨坨肉

支教地點:四川大涼山

支教老師:揚州作家劉春陽

昨日,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支教的劉春陽發現,中午吃飯時,多了一份坨坨肉,這也是當地學校,專門給支教老師們的「加餐」。

這是劉春陽第二次來這裡支教,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他伴隨著這裡的孩子度過了一年時間。去年,他一直都在雲南。當年的學生們,從4年級到了6年級,都希望劉老師能夠回來。新學期開始時,當劉春陽出現在教室裡時,很多學生們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大涼山裡的小學生們,還不太懂得如何表達情感,卻在一篇篇日記裡吐露心聲,表達內心的喜悅。

「孩子們變化蠻大的,一年多沒見,都長高了,長大了。」劉春陽笑道,「我和他們之間的情感也不同了,我的一些揚州朋友,都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資助,教學之餘也多了很多牽掛。」

劉春陽說,教師節也沒有刻意提,不少學生對他講「劉老師,節日快樂!」這讓他很受感動,這些山裡的孩子,內心無比淳樸善良。

胡奎榮膺「模範教師」稱號

教師節榮膺「模範教師」稱號

支教地點:陝西綏德

支教老師:胡奎(公道初級中學政教處副主任、初中英語學科教師)

昨日上午,遠在1300公裡外的綏德中學舉辦了慶祝教師節活動,9位教師獲評「模範教師」,胡奎便是其中一個。

2019年8月,胡奎踏上了援陝之路,前往陝西省綏德中學任教,深感當地英語教學資源的匱乏,「英語滿分120分,全校的平均分在50分左右,考到60分以上,可能算得上是前幾名了。」胡奎說。

胡奎的班上有21名貧困學生,他不到一個月走遍了這21個家庭,並對兩位學生進行結對幫扶。今年暑假,胡奎帶著「探親」的家人到結對幫扶的學生家中。回到家後,孩子突然對胡奎說:「爸爸,那個姐姐的家裡沒有檯燈,我們可以把家裡的檯燈送給她嗎?」前些日子,胡奎到鎮上買了新檯燈送了過去,「你的心願爸爸已經幫你完成了,新的檯燈送給姐姐了。」電話兩頭的父子倆,笑得像花一樣燦爛。

援陝工作到今年8月告一段落,當地校方和教育部門提出「能不能留下來,再帶一個學期?」胡奎沒有多想就答應下來。當新學期胡奎再次出現在教室門口,孩子們興奮地尖叫起來,霎時間掌聲雷動,「我自認為是一個堅強的人,但是在那一刻真的沒有忍住,熱淚盈眶。」

「今天是教師節,孩子們親手準備了鮮花和賀卡,看著這些飽含深情的禮物,我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胡奎說。

楊海波講「程門立雪」的故事

從「程門立雪」講授尊師重道

支教地點:陝西綏德

支教老師:楊海波(育才小學西區校辦公室副主任、小學語文學科教師)

今年8月,楊海波到綏德明德小學報到,主動請纓擔任一年級(2)班的班主任,他是該批支教隊伍中唯一的一位班主任,也是明德小學建校以來第一個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男老師,「此前在育才小學西區校也有過班主任經歷,於是就自告奮勇,報名當起了班主任。」

對於教師節,一年級的「小豆丁」們還不能明白這個節日到底是什麼,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好地理解「教師節」的含義,楊海波給同學們上起了主題班會課,從「程門立雪」的故事開始講起,告訴小朋友們尊師重道的含義。

「今天,我們有特殊的慶祝教師節的方式。」主題班會結束後,楊海波讓小朋友們跟自己聊聊心裡話,同時他也告訴孩子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接著,楊海波又教孩子們唱起《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讓這群剛邁入小學校門的孩子們,對教師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盛傳雲上課中

20天寫下了5萬字支教日記

支教地點:陝西綏德

支教老師:盛傳雲(公道中學副校長、高中化學學科教師)

盛傳雲是邗江區教育系統第三批對口支援教師隊伍的領隊,今年8月20日,他抵達陝西綏德開始自己的支教生活,已有20天。盛傳雲每天堅持寫日記,記錄下支教的見聞和感受,日記已有5萬餘字,時間精確到分鐘,細節精確到一張桌子,甚至是一把椅子。

通過他的認真觀察,很快就發現了當地在教育過程中與揚州的差異,他將這些差異仔細記錄下來,並主動向當地教師傳遞揚州的教學經驗。

昨日是教師節,綏德當地舉辦了豐富的慶祝活動,盛傳雲告訴記者:「今天我坐計程車,發現計程車頂上的LED屏上有『老師您好,節日快樂』幾個字,司機師傅告訴我,這是他們自發的行動,讓我深受感動。」

記者 朱廣盛 王鑫 林倩雯

相關焦點

  • 致敬!異鄉「築夢人」 來聽聽揚州支教老師的故事
    9月10日是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許多揚州教師在全國各地支教:在新疆新源,在陝西綏德,在四川大涼山,他們遠離家鄉揚州,依然不忘立德樹人初心,把揚州的教育好做法帶給他鄉的師生,用一個人的光亮照亮每一顆童心。昨日,記者連線這些身處祖國南北的支教教師,聽他們講述支教的故事。
  • 揚州援疆女教師帶「夫」支教,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在這支隊伍中,有一位帶上腦梗丈夫踏上支教路的老師——江蘇省揚州中學的戴秀琴老師。 今年秋學期即將開學,女兒返校後,誰來照顧丈夫成了一道難題。讓戴秀琴感動的是,考慮到她家裡的特殊情況,經揚州援疆指揮組領導多方協調,她可以再次帶丈夫前往新源。
  • 北林91位師生內蒙古支教7年:當草原孩子們的「築夢人」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興安盟9月9日電 題:北林91位師生內蒙古支教7年:當草原孩子們的「築夢人」中新網記者烏婭娜新學期伊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的科右前旗二中、科右前旗三中、大壩溝中學和科右前旗二小四所學校裡迎來了31名新老師。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這是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今年即將招收的三位新生名單,9月6日,他們就將來到揚州求學。其中,何雲海、何東軍學的是烹飪專業,劉智勇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何雲海和何東軍來自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下瓦都村,劉智勇來自寧蒗縣新營盤鄉東風村。來到揚州求學,將是他們第一次遠離家鄉。
  • 長沙支教老師來酈家坪鎮支教的愛心故事!
    支教頻道 | 春風十裡不如你——長沙支教老師在酈家坪的故事  說起我們來到邵陽縣酈家坪鎮的支教工作,不得不說到一個人——酈家坪中心學校校長劉恆!  酈家坪鎮的支教工作能開展得有序並取得成績,這些都離不開劉恆的努力。酈家坪鎮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沒有高鐵、高速通過該地。
  • 教育一線「築夢人」講述師生間溫暖故事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9月10日教師節當天,新時代文明實踐之「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直播活動教師節專場活動上,4名耕耘在廣州教育一線的「築夢人」,帶來了他們如何提升自我職業素養、帶領孩子們探索書海、用教育扶貧扶智的故事。 活動現場,廣州市越秀區舊部前小學的陳宣一帶來了朗誦《師恩難忘》,廣州市番禺區執信中學附屬小學周雨璇帶來了歌曲《天之大》,向像媽媽一樣給予學生們關愛與溫暖的老師們致敬。
  • 新會老師說不盡的支教故事
    近三年來,新會區與寧明縣共互派82名教師,開展掛職交流和跟班學習,助推寧明教育事業發展。為改善寧明鄉鎮中小學校辦學條件,雙方還投入1650多萬元購置教學設備。新會支教老師把教學經驗帶到寧明的同時,也收穫了和寧明師生的情誼。日前,南方+走近5位新會區派到寧明縣支教的老師,了解他們的故事。
  • 師範附小舉行「致敬築夢人 深情頌師恩」主題教育活動
    為傳承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文化,迎接第36個教師節的到來,9月7日的上午,師範附小全體師生齊聚操場,舉行「致敬築夢人 深情頌師恩」慶祝教師節主題教育活動。升旗儀式上,輔導員湯偉老師深情並茂地講述身邊老師愛崗敬業的感人事跡,讓學生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感受到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傳達出師範附小每一位老師不忘初心,關注學生的成長,做人民滿意教師的決心,並號召全體同學用文雅言行、
  • 揚州援疆教師劉軍:「義無反顧」只為支教夢
    疫情阻隔不了揚州援疆教師萬裡支教的腳步,新學期,他們積極參與當地教育教學教研各項工作,為新源教育爭分奪秒。江蘇省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副校長劉軍目前在新源縣第五中學掛職副校長。作為揚州第十批援疆教師的副領隊,新學期,這位在旁人眼裡有些「任性」的支教校長「疫」路迎難,圓了多年的支教夢想。
  • 【致敬教師】來自公安大學的支教老師,普安歡迎您!
    他們來到普安,從大學校園走進農村中小學校園,從研究生到老師,讀著孩子的心,靈魂迎來純真與善良的洗禮;感受孩子的愛,心靈傳出溫暖與感動的心聲;捧著孩子的祝福,人生踏上幸福與成長的階梯。雖然開課只有短短一周的時間,卻有著說不盡的感悟......讓我們聽聽他們的心聲,真誠地說一聲:普安歡迎您,普安感謝您!
  • 高頭書咖|教師節送大禮,致敬最美築夢人
    >時間是一條線美了時光,驚豔流年四季串聯與老師一起走過的春夏秋冬感謝老師給予我們知識感謝老師教會我們做人教師節我們致敬每一位辛勤的園丁最美築夢人感謝您陪著我慢慢長大師恩如海感謝老師的默默耕耘書香紙墨年華幾十載青春白髮驀然回首桃李滿天下老師
  • 致敬築夢人 | 大學教師牛琳:用心授課 以愛育人
    執教11載,教過多少學生她自己都記不清了,但說起教學中發生的故事,她如數家珍。雖然不是班主任老師,也不是輔導員,與同學相處時間有限,但牛琳也有她的方式:「有的時候你會看到有些孩子他比較內向,他從來都不抬頭,你可以感覺到他很自卑,其實需要人來鼓勵。你稍微鼓勵他們,很多的同學勁頭就比較足了。」牛琳說,現在的大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都很強,給學生鼓勵和信心,她最樂意看到的就是有同學慢慢喜歡上這門學科。
  • 致敬築夢人|大學教師牛琳:用心授課 以愛育人
    執教11載,教過多少學生她自己都記不清了,但說起教學中發生的故事,她如數家珍。雖然不是班主任老師,也不是輔導員,與同學相處時間有限,但牛琳也有她的方式:「有的時候你會看到有些孩子他比較內向,他從來都不抬頭,你可以感覺到他很自卑,其實需要人來鼓勵。你稍微鼓勵他們,很多的同學勁頭就比較足了。」牛琳說,現在的大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都很強,給學生鼓勵和信心,她最樂意看到的就是有同學慢慢喜歡上這門學科。
  • 身在揚州,心繫新源,揚州援疆教師疫情時期堅守支教初心
    受新疆疫情形勢影響,揚州30多名援疆教師推遲了原定的返疆行程,等待出發通知。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北區校維揚中學的楊寶權老師已經連續兩輪在新疆新源縣第六中學支教,擔任這所學校的副校長。疫情時期的「支教路」曲曲折折,楊寶權在揚州等待再次啟程的日子裡,最牽掛的還是新疆的孩子們。
  • 讓生命延續下去 來聽聽揚州這些人的大愛故事
    近年來,揚州出現了多位遺體捐獻者。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大愛故事。揚州首例器官捐獻者讓3個人重獲新生2013年9月13日,32歲的儀徵人王萬剛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在東方醫院實現了器官捐獻,成為江蘇省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揚州首例器官捐獻者。當天夜裡11點15分,王萬剛遭遇嚴重車禍,被送往揚州東方醫院搶救。
  • 寄深情、感師恩,成都龍泉驛西河小學教師節致敬「築夢人」
    9月10日,成都市龍泉驛區西河小學校舉行「致敬『築夢人』,感恩教師情」教師節慶祝活動。束束鮮花獻老師,聲聲問候寄深情。教師節當天,學校全體行政站在校門口迎接師生入校,為老師獻上鮮花和賀卡;校園處處可見「老師好」「老師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老師我們愛您」的標語;學生籤名牆上寫滿了同學們給老師的祝福。
  • 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
    原標題: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民小編說在教育扶貧的路上,離不開支教老師的身影。他們背井離鄉,懷著一片赤子之心來到最貧困的地方,把優質教育送到最需要的孩子身邊。2019年國慶期間,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在遙遠的大涼山中響起。
  • 揚州作家再赴大涼山支教 跋山涉水的他有個「5年計劃」
    來到揚州求學,將是他們第一次遠離家鄉。對於他們來說,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是夢寐以求的夢想。或許,這次來到揚州的求學之旅,會改變他們的人生。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揚州作家劉春陽。
  • 尼泊爾山區的「希望樹」: 一個揚大女生12天異國支教故事
    原標題:尼泊爾山區的「希望樹」: 一個揚大女生12天異國支教故事 現實《希望樹》(國際版) 中國女學生異國支教的故事,紫牛推薦:感動觸及內心[概要]揚州大學大一女生肖玉涵寒假期間來到尼泊爾偏遠山區短期支教
  • 聽聽她的故事再說
    聽聽她的故事再說 2020-12-25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