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來的海南醫學院,已經有十幾年了。」在海南醫學院綜合實驗樓的辦公室裡,記者見到了牛琳,說起自己的教師生涯,她臉上的表情從容而滿足。
牛琳是海南醫學院醫學信息學院教師,主要教授計算機同時課程和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執教11載,教過多少學生她自己都記不清了,但說起教學中發生的故事,她如數家珍。
海南醫學院醫學信息學院教師牛琳 受訪者供圖
「他們喜歡聽,你就會覺得很開心」
在醫學院當一名教授計算機的老師,教授的基本都是學校的通識類課程,面向的學生有各個專業。如何讓學生聽得懂、聽得進去,就是就成了她最關注的問題。
「教學中有很多印象很深的事。」牛琳說,課堂的魅力在於你能夠立刻看到學生們的反饋,她印象最深的,還是在課堂上得到學生們給出的反饋。
「我的課堂常常會引入一些課本之外的相關內容,比如講到晶片,我會講到中興和華為,講到中美貿易摩擦,講到掌握核心技術對於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上的重要性,講到3D列印,我會講人體骨骼列印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
牛琳說,每當講到一些有趣又貼近生活的內容,往往能吸引同學們更多的關注,她也會很開心。「他們都是以後要做醫生,有的以後做科研,可能在哪個時候就會跟課堂上案例一樣,把醫學和計算機的技術都結合起來。」
牛琳在授課 受訪者供圖
「大學生是一幫剛離家的孩子,他們也需要關心」
「改變一個人或者影響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但作為一名老師,你在傳授知識的時候,也在影響著學生。」在牛琳看來,大學生群體處在步入社會的入口,其實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很多大學生是第一次離開家,剛剛走出家庭,進入社會,難免感覺孤立無援。」牛琳說,有的時候可能除了知識以外,一些生活上的困擾,可能偶爾幾句話,對同學來說可能就會有好的影響。
雖然不是班主任老師,也不是輔導員,與同學相處時間有限,但牛琳也有她的方式:「有的時候你會看到有些孩子他比較內向,他從來都不抬頭,你可以感覺到他很自卑,其實需要人來鼓勵。你稍微鼓勵他們,很多的同學勁頭就比較足了。」
牛琳說,現在的大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都很強,給學生鼓勵和信心,她最樂意看到的就是有同學慢慢喜歡上這門學科。
「學計算機還是要靠自己的,如果你感興趣,你就會一個問題去找幾個方法來解決。」
「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是點燃一個人」
在牛琳看來,除了教授知識,更重要的還有方法和思維,她也樂於跟同學們分享她的經驗。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生活技巧,只要對學生成長有幫助的。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教的知識可能沒幾天就忘記了,或者可能也用不到,因為知識更新太快了,但是一些思維方法,一些學習方法,一些理念,這個是可以受益的,就像計算機知識是變的,但是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原理是不變。」
對教學認真,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赤誠。牛琳說,他最想看到的就是「多年後,學生記得曾經有一個老師,哪怕一個瞬間,一個場景,一句話,對他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致敬築夢人 | 教師周丹:站上三尺講臺的每一天都是挑戰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作者:王碩
編輯:盧少雄